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97072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7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西周分封制

1、分封的目的:

为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2、分封的国家:

鲁、齐、燕、卫、宋、晋

3、分封的对象:

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商代后裔)

其中,同姓贵族(即姬姓)是分封的主体,形成“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局面,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4、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

⑴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⑵随从天子作战;

⑶向天子朝贡;⑷定期朝见天子;

5、分封的作用:

⑴积极:

分封制使西周的政治文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⑵消极:

但是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二)宗法制

1、含义:

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秩序,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2、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最大特点。

(嫡长子

3、形成的等级:

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4、作用: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5、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互为表里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宗法制使分封制得以实现的理论基础。

(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一)背景:

(秦的统一)

1、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灭六国的顺序:

韩、赵、燕、卫、楚、齐

2、统一六国的条件:

⑴根本条件: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⑵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⑶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强大,最有实力实现统一

⑷秦王本人具有的雄才大略、

3、统一后的活动:

⑴北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⑵南征百越,统一岭南地区

⑶江西南夷地区纳入版图之中

(二)确立:

1、皇帝制度:

⑴“始皇帝”的由来:

秦王嬴政自以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

⑵基本特征:

权力高度集中,皇位继承制和皇权至高无上。

2、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皇帝之下,有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

⑴三公:

丞相:

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

御史大夫:

负责群臣奏事,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

“掌武事”,负责全国军事事务。

秦朝已建立起一整套以皇权为中心的行政体制。

三个官职中,丞相地位最高,但受到御史大夫的牵制,且无兵权;御史大夫地位仅次于丞相,但权重;太尉掌兵,但不长设,由皇帝自掌兵权。

三者处于“互不相属,互相牵制”的状态,军国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⑵九卿:

秦朝中央政府在三公之下还设很多重要官职,合称“九卿”。

他们分管国家和皇帝的各种事务。

3、郡县制:

⑴特点:

①“郡”是指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

“郡”设郡守、郡尉、(道:

少数民族)、乡、里三级,此外还有负责地方治安的亭。

②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⑵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A在中央和地方关系上:

“郡”是中央垂直管理的地方形式;而在分封制下,分封的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

B官吏来源:

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而在分封制下,根据嫡长子继承制,世代继承。

C作用上:

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而分封制则容易出现分裂割据的现象,导致分裂。

⑶意义:

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4、实行严格的思想控制:

公元前213年至公元前212年,先后发生了“焚书”、“坑儒"事件。

主要目的在于防止有学识素养的士人对时政展开批评;制定“挟书律”,对收藏违禁书籍的人处以每组的酷刑。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皇帝制度:

1、核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皇帝为核心

2、特点:

皇权至高无上,具有天下独尊的地位

3、表现:

⑴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

⑵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以人的意志。

(“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

4、理念及基本原则:

理念:

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君主理念

基本原则:

历代官僚体制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

后来,历代官僚体制虽有变化,但是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却没有变。

(二)君权与相权(宰相制度)的演变:

1、过程:

⑴秦朝:

在中央社三公,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位高权重。

⑵汉初:

汉承秦制,丞相仍然有很大的权力。

⑶汉武帝时:

①频繁更换丞相②建立“中朝”制度。

⑷东汉:

设尚书台(中台)地位逐渐重要。

⑸唐代:

①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三省的最高长官是宰相(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

②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

(6)北宋:

设置中书门下,为了分割相权,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

⑺明朝:

①废丞相,权分六部②设立内阁。

⑻清朝:

设立军机处。

2、趋势:

皇权逐步加强,相权逐步削弱。

(三)监察体制:

1、概况:

⑴秦朝:

中央设御史大夫,地方有监御史。

⑵汉武帝时:

在中央,行政机构的监察主要由御史大夫属下的官员承担;在地方,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

⑶汉代以后,历朝都有监察机构的设置,如御史台、都察院等,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健全。

2、评价:

⑴积极:

监察体制的逐步健全,适应了专制主义王朝实行有效统治的需要,历代监察机构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⑵消极:

因专制制度本质所决定,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必然是有限的。

特别是对处于独尊地位的皇权,却没有能力干预。

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

各个王朝末期的腐败,更使得监察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四)选官制度(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1、世官制:

指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官位的制度。

这一制度决定了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世卿世禄制。

2、察举制:

是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

汉武帝即位后,就诏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向朝廷举荐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

3、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一种发展的察举制,以九品官人法为基础选拔官吏,与两汉相比,具有明显的进步性。

察举制也有弊端,体现出封闭性的特征,实际上这种选官制也仅限于社会上层。

4、科举制:

(产生于隋朝,完善于唐朝,1905年废除)

⑴积极:

①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②保证了专制政府人员的来源,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③促进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④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⑵消极:

①内容仅限于儒学经义。

②选拔的官吏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

③阻碍了科学文化的进步,最后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自由的文化专制工具。

(五)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1、概况:

⑴秦汉:

由最初的郡县两极演变为州、郡、县三级。

⑵唐朝:

道、州、县三级。

⑶宋代:

路、州、县三级。

⑷元朝:

行省、路、府、州、县五级。

⑸明朝:

承宣布政使司(行省)、府、县三级。

(6)清朝:

省、道、府、县四级。

2、元朝的行省制度(中央是中书省)

⑴行省的划分:

①十个行省②中书省直辖的“腹里”

③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四川、青海等

⑵行省的职权范围:

①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②军政要务则需要呈报枢密院③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3、意义:

⑴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⑵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六)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

(2)中央对地方的集权不断加强,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3)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科举制成为隋唐以后重要的选官制度。

(4)虽然历代王朝都重视监察,但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的效能十分有限。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一)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

1、背景:

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造成皇帝政务繁多。

2、形成和发展:

⑴明成祖(永乐帝朱棣)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正式设立内阁制。

⑵后来内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

⑶评价:

①性质:

内阁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②作用: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后来,皇帝担心内阁演化为事实上的丞相,威胁皇权,于是由司礼监的太监加以牵制,因此又存在宦官专权的隐患。

(二)清朝军机处:

1、最初目的:

清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

2、特点:

⑴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⑵军机大臣由皇帝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⑶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高;

⑷政治决策具有封闭型的特征;

3、作用:

进一步加强了君主权力,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三)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表现及影响:

1、特点: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2、表现:

⑴明朝废除宰相,权归六部,设立内阁制,使君主权力大大加强;⑵清朝设立了军机处,推行密折制,进一步加强了君主权力,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3、影响:

⑴积极:

有利于封建国家的建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组织兴建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并保障了古代文明的持久性等。

⑵消极:

皇权专制容易造成暴政腐败现象;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出现失误;在思想方面,钳制了人民的思想。

所有这一切都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四)边疆政策:

1、目的:

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基本原则:

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3、措施:

⑴设有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

其地位和职权与六部相同,起初只是管理蒙古事务,后来也负责新疆和西藏的行政、赋税、兵刑、户口、宗教等事务。

⑵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

(元代形成改土归流,明代开始出现“改土归流”的做法,清代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的施行“改土归流”)

(五)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中央:

相权不断削弱,最高统治者的权力不断增强。

⑴秦朝首创皇帝制度,独揽全国的一切政治、军事、司法等大权,丞相只是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必须完全听命于皇帝。

⑵两汉时期,汉武帝不仅启用布衣为相,而且创立“中朝”“外朝”制度,削弱丞相的权力。

东汉光武帝进一步剥夺三公权限。

⑶唐朝时将相权分割,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⑷北宋统治者为加强皇权,使三省六部有名无实,并增设参知政事、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职权,这样皇帝的一独揽大权。

⑸明朝废除中书省和丞相,设立内阁,君主专制权力大为增强。

(6)清朝康熙帝设南书房以限制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雍正帝增设军机处,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

2、地方权力被分割、削弱并日益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