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0382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x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x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兴国之魂——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求是》2012年第13期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中的灵魂和精髓作用,体现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特别是文化建设规律的新认识,反映了党在文化建设新探索中所达到的理论深度和战略高度,是贯穿全会《决定》的一根红线。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和精髓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长期共同的实践活动和认识过程中,必然酝酿和形成一定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其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体系,涵盖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

在任何社会群体内,核心价值体系都是构成社会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和文化之魂、思想之髓。

  我们党带领人民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这个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作为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构成我们社会的灵魂和文化精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

  作为文化建设的灵魂和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提供了统一的、正确的指导思想。

一个政党要成为有行动能力的政党,必须有自己统一的指导思想。

一个国家要形成自己基本的社会认同、构成休戚相关的共同体,也必须有统一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的正确和先进与否决定着政党的行动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也决定着国家的发展是否与世界进步的趋势相一致。

有了通晓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进步方向的指导思想,一个政党才能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先进阶级的先锋队,才能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

作为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它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之魂。

  作为文化建设的灵魂和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提供了共同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对奋斗目标的理论认识和价值判断,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和升华。

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激发出创造未来的精神力量。

理想的动摇是最根本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坚定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永恒课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的现实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体现了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又体现了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和民族发展道路的统一。

坚持这个共同理想,才能把全国人民凝聚起来,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为文化建设的灵魂和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最能激励中华儿女锐意进取。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交融,深深地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使中华民族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始终能够以不屈不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当今世界,中国人民正迸发出无穷活力。

在这里,天行健,万马奔腾,整个中华民族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激励;在此时,地势坤,百川归海,中华儿女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所吸引。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能够激励人民把爱国热情化作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

在时代精神的激励下,干部群众就能够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永不自满、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以思想不断解放推动事业持续发展。

  作为文化建设的灵魂和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提供了基本道德规范。

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就无法形成社会的良好秩序,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只有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都得到提升,才能真正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制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相一致,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序、和谐发展的基本保证。

  历史证明,人类社会越是发展,文化的作用就越明显,思想理论与价值观念的功能也就越显著。

国家的强盛、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和民族的振兴,都需要文化所蕴含的核心价值的精神力量来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

  二、强“魂”健“体”,不断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从精神生产的特有属性和内在规律来看,任何文化都是所包含的精神价值与承载这些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之间的有机统一。

文化的精神价值是文化的“魂”,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思想性的根本体现;承载文化精神价值的物质形式和传播形态是文化的“体”,是文化实现教育功能、愉悦功能以及净化心灵、升华境界等以文化人功能的基础和媒介。

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代中国文化的“体”,就是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

  社会主义文化的“魂”与“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统一于文化建设的实践中。

首先,“魂”与“体”是内与外的关系。

“魂”是文化的内在尺度或原则,而“体”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和途径。

其次,“魂”与“体”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

“魂”寓于“体”之中,“体”则承载、体现着“魂”。

没有“魂”,“体”就没有主心骨和精气神;离开“体”,“魂”也就失去生命力。

没有“魂”的“体”是盲目的,没有“体”的“魂”是空洞的。

最后,“魂”与“体”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离开了“魂”,“体”就没有精神价值的支撑,就会失去吸引力、影响力,甚至偏离正确方向;离开了“体”,“魂”就无所依附,难以理解、把握和传播,文化的精神价值就难以实现。

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和传播,都必须保持崇高的精神价值,必须把政治方向和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都必须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文化生命之“魂”。

  文化的“魂”与“体”的辩证关系说明,一方面要强“魂”,惟其如此,文化建设才能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真正为人民群众所共享;另一方面要健“体”,只有把“体”做大做强,才能使文化之“魂”广为传播、深入人心。

  强“魂”就是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科学分析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深入研究解决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课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把党带领人民创造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理论,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断给马克思主义注入新的生命力。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当前,精神懈怠的危险是我们党面临的首要危险,而精神懈怠就是理想信念淡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弱化。

因此,必须引导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优越性,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最大限度把广大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特别是要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教育和治理,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坚决纠正以权谋私、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歪风邪气。

要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健“体”就必须大力加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服务和文化传播基础设施的建设。

我们不仅要发展文化生产力即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而且要发展文化事业,拓展文化服务和市场,扩大文化消费,通过增加和优化文化产品的供给,满足人民越来越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生产是文化繁荣的手段和基础,而文化消费是文化繁荣的目的和动力,文化生产创造着文化消费,文化消费则实现着文化生产,二者是同一个历史进程的两个相互促进的方面:

文化生产力决定了人民群众可以消费的文化产品的质和量;文化消费不仅给文化生产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且通过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因而也生产着文化生产力。

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都实现着文化的大繁荣,都增强着社会主义文化之“体”。

  应当指出的是,强“魂”与健“体”并不是两个分离的过程,而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强“魂”离不开健“体”,健“体”也离不开强“魂”,它们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之中。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魂”能否永葆活力,就在于我们能否将其内化为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体”能否持久强健,就在于我们的青少年都能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因此,学校就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强“魂”健“体”的关键。

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要积极探索符合当代青少年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的方式方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渗透和体现到学前教育中,体现到大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体现到学校日常管理中,真正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使广大教师坚持育人为本、为人师表,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自觉用良好的师德风范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影响和教育学生。

  要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的原则,用学生熟悉的语言、身边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头脑、扎根人心,真正为青少年所理解、所接受、所掌握、所认同。

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情操,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

  要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只有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形成党政工团妇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全社会要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现到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中。

各种媒体、各类互联网站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唱响先进文化主旋律,积极开发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文化熏陶和教育活动;通过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青少年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和文化精品,努力做到寓教于文、寓教于乐;要充分发挥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场所的作用,使教育基地的育人功能和学校的德育工作有机结合,发挥更大教育作用。

家庭教育对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和传承具有独特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挥好家庭教育在青少年学生思想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家长要以自身良好的品行修养为青少年作出表率,积极引导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是非观和荣辱观,做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

  (执笔:

韩 震)  

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

理论内涵及其意义

杨国荣,2012年03月31日,光明日报

核心价值观对不同社会个体具有示范引导作用

  从宽泛意义上说,价值观可以看做是对世界及人自身存在的评价性看法,具体体现于价值取向、价值原则、价值规范、价值理想,等等。

作为评价性的观念,价值观同时包含规范性,具有引导的意义。

与价值观相关的核心价值体系,则涉及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基本或普遍的价值原则的理解和认同。

从形而上层面看,核心的价值原则一方面基于现实的世界或现实的存在;另一方面又展示了可能的世界:

价值的取向与事物发展的可能趋向具有相关性。

价值观总是与现实存在所蕴含的可能性相应,并体现了一定社会发展时期或发展阶段的历史需要。

价值观与现实存在的联系,表明其无法离开实然,它与可能趋向的关联,则使之同时指向社会存在的应然形态。

应然形态总是与理想的目标相联系。

事实上,对核心价值体系的概括,都既涉及现阶段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也关乎社会发展的理想(应然)目标。

  就其具体的作用而言,价值观首先具有社会凝聚的功能:

一定社会成员往往是在共同的价值观念之下,相互结合、凝聚为社会整体。

孔子曾有言:

道不同,不相为谋。

从正面来说,以道相谋意味着在共同的价值体系引导之下,不同的社会成员凝聚起来,在实践过程中相互交往、协调、合作,为社会内在秩序的形成提供基础。

  从另一层面看,价值观念也为政治的正当性提供了依据。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判断某种政治体制是否具有正当性,与该社会所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具有内在关联。

春秋战国时的王霸之辨,事实上便涉及政治正当性问题,参与争论的不同思想家所认同的价值观念,同时规定着他对相关政治体制的判断。

对于认同仁道原则的思想家来说,仅仅用刑法、暴力手段(所谓“霸道”)作为社会治理的手段,就缺乏正当性。

今天谈到政治的正当性,同样与人们所选择、认同的价值观念密切相关。

事实上,当人们质疑某种体制是否具有政治正当性时,其根据便在于这种体制与一定的价值原则不一致或彼此冲突。

在这方面,核心价值观念对我们确认政治体制的正当性也具有内在意义。

  从个体层面看,价值观又与一定的行为导向相联系。

如上所述,价值原则本身有引导性的作用,它既展示实践的目标,也提供引导实践过程的规范。

就目标而言,价值观引导个体接受共同的社会理想,从规范来说,价值观则规定实践过程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从这一意义看,核心价值观念对社会的不同个体无疑具有示范引导作用。

核心价值观凝练应奠基于当代中国社会现实,同时也需展示未来发展的可能前景

  价值观对社会的另一重要作用,在于提供精神的依归。

从普遍的方面说,价值观为社会成员共同的精神追求提供了方向。

孔子曾提出“志于道”,这里的“道”即表现为价值理想,志于道所体现的是对理想目标的追求。

从个体的存在看,价值观同时也为其找到精神寄托提供了前提。

通过认同一定的价值原则,个体的存在意义也获得了内在的根据,与此相联系的是对存在虚无性的超越。

价值方向与精神寄托从不同的方面为社会成员的精神依归奠立了内在根基。

  在社会变革时期,价值观念的重建往往被提高到很重要的方面。

历史地看,春秋战国时期,殷周以来所形成的正统化并被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开始受到各种挑战,“礼崩乐坏”就体现了这一点。

一方面,超验存在(天)的约束力开始慢慢松弛,另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礼因过于注重外在的形式(仪式)之维,对人的实际约束作用也在不断趋于弱化。

如何确立新的价值依归,逐渐成为那个时代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孔子提出仁道原则,可以看做是对这个问题的自觉回应。

仁道一方面基于人最自然、最本原的内在情感;另一方面又以肯定人的内在价值为实质内容:

人禽之辨确立的就是人不同于其他存在(动物)的内在价值。

正是这种新的价值观念,为变革时期的社会获得精神依归提供了可能的方向。

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种价值观念逐渐被接受为普遍的价值理念。

在西方近代,也经历了类似的情况,随着中世纪向近代的衍化,原来神圣化的价值理念逐渐受到质疑,如何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原则,也成为当时以及后来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中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自由、平等、民主这一类价值观念,便是在这样漫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对今天的中国社会来说,一方面,人们迫切需要获得新的价值依归,另一方面,以往的价值体系又受到各种形式的冲击。

首先是经过一两百年的风雨变革,传统意义上的价值观念一再地受到不同层面的挑战,尤其是五四以来,经过各种形式的反思、批判,传统的价值体系在某种意义上已处于所谓“花果飘零”的状况。

同时,西方近代以来的价值理念,从现实的形态看也很难简单地移植到中国土壤中。

近代以来的中西体用之辨,在相当程度上已表明:

西方近代以来价值理念在中国的“正当性”或“合法性”已一再受到质疑。

此外,在“文革”时期,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在某种意义上也受到解构,改革开放以来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讨论,事实上便以质疑一度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为前提。

以上三种价值观念在历史上都曾经产生过不同层面的影响,然而在今天已难以获得普遍的认同。

  如何形成新的价值依归?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比较迫切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应奠基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需要,也就是说,它无法疏离现实存在。

同时,价值观需要展示未来发展的可能前景,亦即提供理想的、应然的存在形态。

此外,价值体系应该具有兼容性,除了体现真实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取向之外,还需要融合传统的价值体系以及西方近代以来形成的价值观念中合乎历史发展要求的方面。

兼容与融合能够使价值体系在更高层面上具有示范引导意义。

当然,在兼容的同时,核心价值体系又应当扬弃以往价值观念的历史局限,展现其超越性。

  价值体系不仅面临如何凝练、认同的问题,还面临外化和内化的挑战

  价值体系不仅面临如何凝练、认同的问题,而且关乎其本身如何作用的问题。

这里进一步涉及价值体系的外化和内化。

所谓外化,包括价值体系与一定的社会体制、文化形态、日常生活之间的相互融合,具体地渗入到相关的层面。

事实上,在孔子那里就可以注意到这一点。

孔子强调仁和礼的统一,其中仁属普遍的价值观念,礼则具有外在的体制化形态,在他看来,这两者是无法分离的:

礼应体现仁的要求,作为内在价值观念的仁则需要落实到礼这一体制的层面。

西方近代提出的价值观念,最后也是通过社会政治体制的建构而得到具体落实,并进一步融入到人的日常生活这一层面之上。

与体制运作及日常生活相联系的,是人格典范,儒家所崇尚的圣人,便是儒家所确认的人格典范,其中具体地体现了他们所认同和追求的价值理想。

对历史上的圣人,儒家一再加以推重并以之为效法对象,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便表明了这一点,这里也体现对人格典范在政治生活及日常生活中作用的肯定。

事实上,价值观念的现实影响和作用,往往通过理想人格典范的确立以及对这种人格典范的模仿、效法而实现。

  除了外化过程之外,价值观念体系同时涉及内化过程,后者意味着与人的内在意识、精神相融合。

康德曾提出,人在精神层面的机能包括认知机能,欲求机能,愉快与不愉快的机能。

在引申的意义上,可以说,上述机能具体关联着我思、我欲、我悦。

就价值观念的现实作用而言,“我思”、“我欲”、“我悦”的统一,表现为理性的自觉判断(“我思”)、主体的自愿要求(“我欲”)、情感的认同(“我悦”)之间的一致。

在接受价值原则的过程中,唯有既基于理性的自觉,又出于自愿的要求,并进而通过情感的认同而获得愉悦之情,这些原则所体现的要求、取向才能真正化为个体的内在意识,融入其真实的存在,并实际地影响其行为。

价值观在上述意义上的作用,与口耳之知向身心之知的转换相联系。

口耳之知主要停留于语义、观念之域,身心之知则融合于个体的整个存在,体现为身与心、知识与德性、能力与意向等等的统一,化口耳之知为身心之知,相应地意味着从言说、论辩等观念活动,转向身心统一的实践过程。

作为身心统一的综合形态,价值观念已内化为广义的实践精神,并在不同的层面规定着人的行动。

(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笔谈,《求是》2012年第6期

编者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抽象的存在,它具体体现在地区精神、行业精神之中。

为此,我们组约了这组笔谈,从科技、教育、医药发展几个角度,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行业发展中的具体表述,希望以此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和概括。

  

弘扬科学精神 发展科学文化

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白春礼

科学文化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以科学方法为支撑、以科学思想为核心、以科学精神为灵魂的先进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对人类社会价值观念、道德意识、思维方式、生活模式和行为规范等产生深刻影响,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重要的思想源泉、物质基础、技术手段和有效载体。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科技事业繁荣发展,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以“爱国为民、甘于奉献、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科学严谨、团结合作”为核心的科学精神,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科技创新中的具体体现。

新时期,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先进科学文化,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充分发挥科技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丰富发展先进科学文化,必须牢固树立爱国为民的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

服务国家、造福人民是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是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百业待举。

竺可桢、吴有训等一批饱经战火的爱国科学家毅然选择留在新中国。

钱学森、郭永怀、赵忠尧等一批优秀科学家纷纷放弃海外优厚的生活条件,克服重重阻挠回到祖国。

在当时科技基础十分薄弱、物资极度匮乏、工作与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以高度的爱国热忱投身新中国科技事业,积极参与新组建的中国科学院建设,研制“十二年科技规划”、“两弹一星”等,使新中国许多新兴学科或空白薄弱领域得以迅速建立、充实,开启了新中国科技发展的辉煌篇章。

1994年,中国科学院启动了我国第一个面向海外、以吸引和培养跨世纪高层次学术带头人为目标的人才计划——“百人计划”,一大批海外爱国学子纷纷响应,今天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成为中国科学院的领军人才和学术带头人。

“爱国为民、甘于奉献”的精神,是我国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科学家身上的具体体现,是我国科技界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国科技事业克服各种困难挑战、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

在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跨越的关键时期,广大科技工作者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文化自觉,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重托放在首位,把个人的聪明才智和价值实现融入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科技进步之中,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将“爱国为民、甘于奉献”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丰富发展先进科学文化,必须具有执着追求科学真理的毅力,树立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信心和勇气

科技创新之路是一条充满挑战和风险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