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6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0114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6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6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6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6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6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6含答案.docx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6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6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6含答案.docx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6含答案

第一单元检测卷

A.《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运河》等。

B.《邓稼先》的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C.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活化的、真实的鲁迅先生,让我们直面他伟大的人格。

D.《孙权劝学》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6.单元整体感知。

在本单元的人物画卷中,我们认识了他们:

为我国核武器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______________,默默耕耘、做了也不说的______________,平凡中彰显伟大的______________,善纳雅言、令人刮目相看的______________。

走近他们,我们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4分)

7.仿写句子。

(4分)

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口语交际。

(4分)

自习课上,王强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

这时,他看见同桌赵敏做出了这道题,便凑过去想看个究竟,没想到赵敏把作业本一捂,说:

“看什么看,自己做!

”王强无奈,只好嘟囔道:

“真不够朋友!

”……

假如你是王强或赵敏,你觉得怎样说才能让对方乐于接受?

请写出来。

王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某校七

(2)班举行“我也追星”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也来参与。

(7分)

(1)本次活动中要办一份“我喜爱的明星”的手抄报,下面是其中的几个小栏目,请你增设两个。

(2分)

成长史   奋斗史   名言录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请向同学们介绍你喜欢的一位名人,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中,一位同学收集了下面一则材料,阅读后请谈谈你的看法。

(3分)

青少年中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美国球星迈克尔·乔丹,可有很多人不知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有一位歌星到某地演出,有多名中学生竟然在旅馆门口等了三天三夜,等歌星签名留念。

有些中学生能一字不误地记住几百首流行歌曲的歌词,却记不住20多个物理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41分)

(一)孙权劝学(14分)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卿:

____________________

(2)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但当涉猎     锐不可当

B.大有所益     开卷有益

C.见往事耳     往事依依

D.刮目相待     刮骨疗毒

1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哪一句话证明了吕蒙学有所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了本文,从孙权和吕蒙身上,你分别得到什么启示?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细节中的鲁迅(15分)

①鲁迅先生住在北京时,每天晚上都会有客人来访,鲁迅先生总是热情接待,亲自为客人倒茶,拿花生和糖果给客人吃,当客人告辞的时候,他总是要端起灯来,将客人送出门外,客人作别离去,他并不立即回屋,而是一直那么端着灯站着,直到客人走远看不到了,才关上门回屋。

未名社成员、作家王冶秋曾在《怀想鲁迅先生》一文中这样写道:

“深夜,他端着灯送出门外,我们走了老远,还看到地下的灯光,回头一看,灯光下他的影子好看得很,像是个海洋中孤岛上的灯塔,倔强地耸立在这漆黑的天宇。

”尊重,有时是说出来的,有时是做出来的。

体现在细节中的尊重,是一种更加让人感动的尊重。

②翻译家黄源早年与鲁迅先生多有交往,因而便经常去鲁迅先生家中,并在那里吃饭,鲁迅先生对于一天所发生的事,都记在日记中,黄源先生某月某日到他家去,他也记在日记上,但黄源先生看过鲁迅先生的日记,上面只记着他去他家的事,比如“晚三弟来、河清(黄源先生别名)来”,而对于在家里吃饭的事,鲁迅先生却从来不记。

有一回,黄源先生又去鲁迅先生家,给鲁迅先生买了两盒点心,那天晚上,两人便一边吃点心一边聊天。

事后,黄源先生在鲁迅先生的日记上看到了这样的记录:

“夜河清来并赠蛋糕两盒。

”黄源先生因此感慨道:

“从这一琐事上,我却领悟到鲁迅先生的一条规律,就是凡是他对别人付出的,从不记账,而别人给予他的,他都记在账上,即使是两盒蛋糕,琐事如此,大事也一样。

”付出的,不记在心上,得到的,却永远记得。

虽然只是细枝末节的小事,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先生的无私精神和博大情怀。

③有一回,萧红到鲁迅先生家吃饭,从福建菜馆叫了一碗鱼丸子,吃的时候,海婴先吃的,吃了一个后就说“不新鲜,不好吃”。

许广平就夹起来一个吃,感觉很新鲜,于是就批评海婴,并给海婴又夹了几个,海婴吃了以后,依然说不新鲜,许广平就生气了,更加严厉地批评海婴。

见此情形,鲁迅先生便把海婴碟子里的鱼丸夹起来尝了尝,发现果然不新鲜,原来,这碗鱼丸中,有一部分是新鲜的,还有一部分是不新鲜的,海婴吃的是不新鲜的,而许广平吃的恰恰是新鲜的,鲁迅先生于是说:

“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这就是鲁迅先生,即使是教育孩子这样一件小事,也极其认真,诚如许广平事后感慨的那样:

“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④长期以来,鲁迅先生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战士形象,我们所关注的,都是他呐喊呼号的一面。

其实,细节中的鲁迅先生,会让我们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去了解他有血有肉的另一面,通过这些细节性的东西,我们能够走近一个更加真实亲切的鲁迅。

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反映出了先生的涵养品行与内心境界,永远值得我们仰望。

15.本文交代了有关鲁迅先生的几件事?

各自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

(3分)

事件

人物品质

尊重友人

先生的两则日记

先生鉴别不新鲜的鱼丸子

16.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

(3分)

当客人告辞的时候,他总是要端起灯来,将客人送出门外,客人作别离去,他并不立即回屋,而是一直那么端着灯站着,直到客人走远看不到了,才关上门回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③段中加点的“此情形”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8.文章第①段引用了王冶秋《怀想鲁迅先生》中的句子,第②段、第③段分别引用了黄源先

生和许广平对鲁迅先生的评价,都有什么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④段说“鲁迅先生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战士形象,我们所关注的,

都是他呐喊呼号的一面”,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季羡林:

一位大师的非凡人生(12分)

李盈盈

他的一生历经清朝、旧中国、新中国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他有语言学家、翻译家、教育家等称号,掌握了英语、德语、法语等共12种外语;他也是国内唯一一个有能力独立释读吐火罗语残卷的人;他还是中国现代东方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他就是头顶“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三项桂冠的季羡林。

1911年,季羡林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一个贫困的农家,在徒有四壁的家里,季羡林连个带字儿的纸条都没见过。

由于季羡林是季家下一代里唯一的男孩儿,父亲让他到济南的叔叔家接受教育。

叔叔对季羡林的期望很高,要求极严。

为了把侄子培养成一个有出息的人,叔叔不惜代价,节衣缩食,给侄子报了两个课外学习班。

季羡林从初一开始,每天放学后先去古文学习班学古文,晚饭后,再到英文学习社去学英文,一直到晚上十点才能回家。

就这样,季羡林坚持了近八年,而且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这八年的勤奋与坚持,为他日后的国文和外文的学习与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5年,季羡林赴德国留学,研究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等。

由于战争缘故,他留在德国10年。

直到1946年才抵达上海,回到了久别的祖国。

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到北京大学任教,并创立了东语系。

回到北大后季羡林发现国内梵文典籍严重匮乏,研究困难重重。

正在这当口,季羡林收到了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聘约,邀请他到剑桥大学任教。

剑桥大学良好的科研条件使季羡林动心了,犹豫之际,对家庭的责任心使得他放弃了剑桥大学的聘请。

在国内艰难的条件下,他刻苦钻研,最终成为中国现代东方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文革”期间,身为北大教授的季羡林,却被安排在女生宿舍楼当看门人。

即使这样,他也没有中断学习。

他揣着小纸片,偷偷地翻译蜚声世界文坛的《罗摩衍那》。

季羡林经常给学生讲一个笑话:

一个江湖郎中在市集上大声吆喝,叫卖治臭虫的妙方。

有人买了这个妙方,它是用纸一层一层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纸卷,打开一看,纸上写着两个字:

勤捉。

买方子的人觉得上当受骗了,却又无可奈何,因为它告诉了人们一个不争的事实和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写《糖史》,已经80多岁的季羡林每天都要跑一趟图书馆,风雨无阻,坚持了两年。

到了后期,生病住院后,季羡林还在坚持写作。

为了写东西,他输液时都伸左手,留出右手写东西,完成了《病榻杂忆》。

季羡林博学多识、著作等身,这些成果与他的勤奋和执着密不可分。

作为“国学大师”和“学界泰斗”,季羡林学术研究领域很广,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他平均一年有20万字的作品问世,90岁高龄时,他在病榻上都没有停止过学习和写作。

温家宝总理曾这样评价他:

季羡林之风,山高水长,让人景仰。

他对于学术的热爱、家国的忠诚和名利的淡泊是后人学习的榜样,百年燕园也因他的气节而更显魅力。

(选自《当代青年,我赢》,有删减)

20.选文主要记叙了季羡林哪方面的“非凡”?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季羡林给学生讲的“勤捉”的笑话,告诉了人们什么道理?

请根据你的理解把它写下来。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读了选文,你认为季羡林能够头顶“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三项桂冠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季羡林在读书时报了两个课外学习班,而现在,社会上的课外培训班却遭到人们的普遍诟

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

(50分)

24.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

(1)我最_____________的人

(2)那份不一样的真情

要求:

①若选题目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参考答案

1.C 【解析】A项“鲜为人知”中“鲜”应读“xiǎn”,B项“锲而不舍”中“锲”应读“qiè”,

D项“校对”中“校”应读“jiào”。

2.D 【解析】“可歌可泣”的“可”是“值得”的意思。

3.D 【解析】“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放在这里与前文语义矛盾。

4.A 【解析】B项搭配不当,应去掉“人民”或“国家之一”;C项“消化尽”和“吃尽”应互

换位置;D项句式杂糅,应去掉“的原因”和逗号。

5.D 【解析】司马光是北宋史学家。

6.邓稼先   闻一多   鲁迅   吕蒙

7.示例一:

知识,就拥有了无限的光明和希望   知识,就拥有了无限的力量和财富

示例二:

友情,就拥有了一份理解和支持   友情,就拥有了一份快乐和温馨

8.示例:

王强:

赵敏,打扰一下,这道题你是怎么做出来的?

赵敏:

我来给你讲一下吧,如果讲的不对,还请你指出来啊。

9.

(1)成就集启示录   

(2)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3)示例:

年轻人崇拜的偶像,不能只有歌星影星,更要有科学家、时代的英雄等,心中有了优秀的楷模,才会有努力的方向。

10.

(1)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2)推托

11.B 【解析】A.应当;抵挡。

B.益处。

C.指历史;过去的事。

D.擦;刮。

12.

(1)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与有志的人分别几日,就要用新眼光看待。

1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4.从孙权劝学成功这件事,我懂得了规劝人时态度要诚恳,还要善于举使他人信服的道理;吕蒙知错就改,勤奋好学并最终学有所成的经历也给了我人生的启发,我现在也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有知识、有学问的人。

15.先生端灯送别客人   无私博大   认真求实

16.这些加点的词,生动地再现了鲁迅先生送别客人时的场景,表现出先生对友人的尊重,以及这种行为的经常性。

17.海婴两次吃鱼丸子,都说不新鲜;许广平吃了鱼丸子,感觉很新鲜,因此生气批评了海婴。

18.都起到侧面衬托的作用,说明鲁迅先生的涵养品行与内心境界,永远值得我们仰望。

19.示例:

因为鲁迅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我们读到的常常是他的战斗檄文,看到的是他同反动势力勇敢战斗的一面,对于他的生活细节知之甚少,所以我们所了解的鲁迅只能是他呐喊呼号的一面。

20.对学术的热爱与追求。

21.凡事没有捷径和窍门,唯有勤奋。

22.珍惜难得的求学机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赴德留学,刻苦钻研,开创了中国现代东方学科;勤奋执着,坚持写作,成就了等身著作。

23.示例:

给孩子报课外培训班,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如果孩子有兴趣,乐意去学,当然可帮孩子报一两门,既能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又能学个一技之长;但如果违背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去学,而且报得又多,就使学习成为负担,既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又没有什么学习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