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速服务区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0103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4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速服务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新高速服务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新高速服务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新高速服务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新高速服务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高速服务区施工组织设计.docx

《新高速服务区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速服务区施工组织设计.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高速服务区施工组织设计.docx

新高速服务区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1.1主要依据

1.1.1天津市丹拉高速招标文件

1.1.2施工图

1.1.3主要规程、规范

序号

名称

编号

1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4

砼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

表示法制图和构造详图

00G101

5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

6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7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02

8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9

建筑电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1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1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1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1.1.4其他依据

a现场勘探所掌握的资料

b我单位现有的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装备能力。

1.2建设地点特征及工程简况:

1.2.1本工程位于小站附近丹拉支线高速公路桩号K18+520~K18+280处,高速公路与津歧线交汇处以东约1公里。

地处野外,附近无建筑。

本工程为丹拉支线高速公路的配套工程,由高速公路分南北两块用地,其中包括服务楼、监控中心、附属用房、加油站、维修车间、公共厕所、花房、降温池、地下污水设施、油罐、箱式变电站、汽车棚等建筑工程及室外庭院管网。

建筑总占地面积59477m2,总建筑面积6966m2,其中:

服务楼——建筑面积3503m2,二层砖混三层框架,外围护墙250厚加气混凝土块、内隔墙为100厚加气混凝土板,长83.84m,宽34.43m;

监控中心——建筑面积2100m2,三层框架,外围护墙250厚加气混凝土块、内隔墙为100厚加气混凝土板,长67.6m,宽15.4m;

公共厕所——建筑面积208m2,一层砖混,长14.28m,宽14.88m;

维修车间

(一)——建筑面积133m2,一层砖混,长9.78m,宽13.68m;

维修车间

(二)——建筑面积183m2,一层砖混,长13.38m,宽13.68m;

附属用房——建筑面积475m2,一层砖混,长38.58m,宽22.08m;

加油站——建筑面积78m2,一层砖混,长12.78m,宽8.28m;

花房——建筑面积61m2,一层砖混,长12.48m,宽7.08m。

楼板、屋面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1.2.2建设单位:

天津市公路建设发展公司,本工程由天津市市政设计研究院设计,国腾监理公司监理,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八度。

1.2.3天然地基,现场地坪大沽2.100米,设计槽底标高2.400米,设计地坪3.700米,清除腐植土0.300米,约须1.9米高的填方。

1.2.4气象特征:

天津地区属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部分地区受海洋气候影响,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大风频繁,夏季炎热多雨,雨量集中。

秋季冷暖变化显著。

年平均气温18.5摄氏度,历年最高气温39.9摄氏度,最低气温-17.0摄氏度。

雨期集中在6—9月,平均降水量536.6mm;冬期一般有当年11月15日至转年3月15日,冻土深度700mm。

1.2.5本工程拟于2002年9月开工。

2003年9月交工验收。

1.2.6现场场地较平整、宽敞,有利于车辆的出入及材料的堆放,场地现地坪大沽2.100米,设计地坪3.700米,约须1.6米高的填方。

1.3项目施工总体目标:

工期目标:

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合同约定。

质量目标:

达到部优工程水平。

安全目标:

无重大安全事故,工伤率小于2‰。

二总体部署:

2.1场区布置:

计划使用高速公路道路卸载土,要到2003.3月左右方能供应,在此之前计划在场地南区取土使用,有土源后重新垫土。

水源电源由甲方协调解决,现场水源拟采用自来水接入现场,管径不应小于25mm;电源方面的箱式变电站也即将建好。

在正式的水电未接入前,临时用水与临村协商解决,临时用电与小站供电所联系解决。

根据现场生产情况布置砂石料区、砌体堆放区、钢筋堆放区、工具材堆放区、木工加工棚、搅拌棚等按平面图所示位置布置。

(见附表、总平面图)

2.2施工围挡

场地围挡利用工程正式围墙,暂时不作饰面,栏杆刷防锈漆。

随装修工程重新粉饰。

这样既可先行成活,又可保证施工现场的封闭性及现场机具、材料的管理。

2.3修筑临时道路

在施工现场修筑循环施工道路,按单行道考虑,道路宽4~6米,路基排压密实,路面2:

8灰土。

修筑后应高出地坪面,并作好排水工作。

配一台推土机对受损的道路实施维护。

雨水排入附近的土坑。

2.4施工安排

本工程拟定分三期施工,说明如下:

2.4.1根据设计图纸测量放线,进场后,围墙及边沟为第一期施工。

2.4.2场地土方分三部分填垫。

第一部分主要用于围墙、服务楼、监控中心地基处理和办公、生活区。

计划实施日期2002.9.25~2002.9.30(机械碾压密实);第二部分主要用于服务楼、监控中心回填外槽及房心。

计划实施日期2002.10.10~2002.12.15(人工回填,冲击夯夯实);第三部分场区回填。

计划实施日期2002.3.15~2003.5.1(机械碾压密实)。

使用机械平地机、压路机、推土机、运输车。

2.4.3服务楼、监控中心主体工程为第二期施工。

2002年12月10日完成。

基础回填,先处理至设计槽底。

首层支撑架子拆除后,冬休前尽量使槽底覆土不少于700mm,防止地基受冻。

计划12月底~2003年3月14日冬休。

2.4.4单层建筑庭院工程及装饰工程、设备安装等为第三期工程。

2003年9月底完成。

单层建筑在场区回填后,反挖槽施工。

2.4.5服务楼、监控中心采用平行施工。

服务楼按照沉降缝、后浇带分成三各施工段流水施工。

监控中心按照后浇带分成两各施工段流水施工。

2.4.6办公室设置在现场靠围墙部位,设计绿化的场地在未插入施工时,可作材料和机具安置用地。

场地围挡利用工程正式围墙,暂时不作饰面,栏杆刷防锈漆。

随装修工程重新粉饰。

这样既可先行成活,又可保证施工现场的封闭性及现场机具、材料的管理。

2.4.7监控中心工程、服务楼工程采用竖井为垂直运输工具;主体施工时采用单排外脚手架,装饰工程时重新搭设双排脚手架;模板系统采用钢定型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满堂红脚手架。

单层建筑采用人工上料。

三施工总进度计划

3.1综合施工进度控制

3.1.1施工总进度计划以网络图表示(见附图)。

各种材料、机具、设备、劳动力,根据进度计划要求配备。

为保证工程进度计划的实现,每周召开现场例会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代表参加,分析、解决影响进度的问题和因素。

在组织施工过程中,我们采取工序间穿插施工,做到提高各工序工效,减少工序间搭接时间。

减少由于材料供应、劳动力和资金等外在因素对工期的影响。

 3.1.2工程实际运作中,我们以“周”进行进度控制,围绕总进度计划,做好每周进度计划的编制、实施、检查和调整环节的控制,做到以周计划保证分部工程计划,以分部工程计划保证总体计划,从而实现总体进度目标。

3.1.3工期目标分解:

服务楼、监控中心主体工程,2002年12月完成。

服务楼、监控中心粗装饰工程,2003年4月~7月完成。

(包括单层建筑)

2003年3月~4月完成场区土方回填。

2003年5月~8月完成室外管网及庭院路。

2003年9月工程竣工交验。

3.2劳动力计划:

(见附表)。

3.3主要工程量计划:

(见附表)。

3.4主要机械及大型工具配置表,(见附表)。

3.5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后附)

四主要施工方法、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4.1.主要施工方法:

4.1.施工测量:

a工程开工前,对场区坐标控制点、水准点进行全面复查,复查结果报业主、监理批准认可方可开工。

b施工测量控制桩的测设:

根据提供的交桩桩点,利用全站仪建立平面控制桩。

根据平面控制桩使用经纬仪对建筑物的轴线位置进行控制。

c高程控制依据交桩水准点,用S3水准仪按三等水准的要求引测高程,同时作高程控制点。

三等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仪器型号

观测次数

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差

前后视距累计差

往返较差

DS3

往返

≤75m

≤2m

≤5m

±12

4.2土方工程:

4.2.1服务楼、监控中心采用素土碾压回填至设计槽底标高(出基础边线约3米),上部在基础完成后回填。

平房在场地填垫至设计地坪后反挖开槽。

4.2.2回填土前,对建筑物位置下钎探是否有异物,探深1.5米钎点间距2.0米。

4.2.3回填土前,基底要清理干净(清除耕植土约30厘米)。

为使现场有序施工,采用分区回填。

铺土厚度根据使用的设备现场实验确定,场区填土采用推土机摊铺、压路机压实,分层碾压,不少于四遍;房心土及边角处采用蛙夯、冲击夯夯实,每层不少于四遍;并严格控制土块直径的大小。

回填土每层夯实后应进行环刀试验,测出土的干密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上层土的回填。

严格控制回填土的质量。

4.3钢筋工程:

4.3.1主要控制内容:

轴线位移,钢筋等级、直径、位置、数量等是否与图纸相一致。

钢筋的断点、搭接的位置、锚固长度,保护层厚度,牢固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4.3.2绑柱子钢筋:

a工艺流程:

套柱箍筋——>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b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

c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

基础和首层柱子做通筋(钢筋竖起高度大需搭设钢筋支架)。

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d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画箍筋间距线。

按线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

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

4.3.3梁钢筋绑扎:

a工艺流程:

画主次梁钢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b主次梁交接处:

一般基础梁次梁钢筋在下,主梁钢筋在上。

框架梁主梁钢筋在下,次梁钢筋在上。

c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

d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保证钢筋排距要求。

e梁筋的连接:

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mm时,采用电弧焊搭接接头;小于22mm时,采用绑扎接头。

4.3.4板钢筋绑扎:

a工艺流程:

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矩钢筋

b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

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负弯距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c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0m。

板配筋直径较小,受外力易变形,尤其是负弯距筋,应加强防护措施。

4.4模板工程:

4.4.1方柱选用定型钢模板,圆柱采用木模板。

4.4.2梁板模板以定型钢模板为主,局部木模板补齐。

在支设梁板模时,采用木梁底,梁侧帮用钢模板,帮夹底方法,梁跨度超过4m时,按梁长1-3‰起拱。

4.4.3模板支架及体系采用钢管脚手架。

模板支架立柱上下层应对齐。

首层模板支架支设前,应对地面夯实处理,立柱下要垫通长木脚手板。

模板支架立杆间距0.9米,水平横杆步距1.2米。

纵横向剪刀撑应通长,间距不大于6米。

4.4.4定位依据:

各层50线及轴线控制线。

4.4.5各种构件混凝土浇注以后,经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拆模工作立即进行,以利于模板的周转使用。

侧模板拆除时间以不损坏棱角时的强度为宜,梁、板模板拆除必须等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

一般在10~15℃左右时梁侧模、柱模两天即可拆除,梁底模在7—15天方可拆除。

4.4.6拆模顺序为:

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

4.5混凝土工程:

4.5.1所使用材料应按规范规定检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各种材料总碱量应不大于3kg/m3。

4.5.2混凝土浇注前要由监理见证隐蔽工程。

a模板的标高、位置和构件截面尺寸,模板体系的刚度稳定性。

模板内应清理干净。

b钢筋工程、预埋件、水电等专业的预留预埋管、线、盒、避雷引下的连接。

4.5.3使用的计量器具应经过校验鉴定合格。

混凝土自落高度不应大于2米,超高时应用管道送料。

4.5.4柱梁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混凝土板使用平板振捣器振捣。

浇筑混凝土时,应设专人看护模板、钢筋发生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施工进行处理。

4.5.5混凝土的养护采用喷水并覆盖塑料布方法,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4.5.6施工缝位置

a柱子留置在楼板的顶面或梁底的下面

b梁板留置在后浇带处

4.5.7施工缝处理

a继续浇注混凝土时,应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上松动砂石,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清除干净,残留在混凝土表面上的积水予于清除。

b在浇注前,水平施工缝宜先铺上30--50㎜厚的水泥砂浆一层,其配合比与混凝土中的砂浆成分相同。

c后浇带应在主体完成14天后施工。

4.6装饰工程:

(总体施工顺序按楼层由上向下)

4.6.1抹灰工程应在结构工程全部完成,并经有关部门验收,达到合格标准再进行。

原则:

先水泥砂浆,后混合砂浆。

一切以线为主,保证阳角通线,阴角顺直,立墙平整,顶棚弹线,阳角板上口平直与地面顺直通线,整体墙面要有整体效果,不空鼓、开裂,无任何污染。

镶砖墙面镶贴前要选砖,必须在底子灰上弹线,挂线镶贴,做到表面平整,立面垂直,阴角方正,缝宽度一致。

4.6.2砌体、混凝土梁柱基层表面应清理干净,并撒水润湿。

4.6.3内墙面抹灰

a工艺流程:

墙面浇水→吊垂直抹灰饼充筋→抹水泥踢角或墙裙→做护角→抹水泥窗台→抹砂子灰→抹罩面灰

b抹灰前一天,浇水润湿基层。

c吊垂直、找规矩,贴灰饼、充筋确定抹灰厚度,但最少不应小于7mm。

d一般情况下充完筋2小时左右就可以抹底灰。

当底子灰六、七成干时,可开始抹罩面灰。

用铁抹子压实,最后用塑料抹子压光。

e修抹预留洞口、电器箱、槽、盒:

当底子灰抹平后,应设专人把孔洞周边50mm的砂浆刮掉,改抹1︰1︰4水泥石灰混合砂浆,把孔洞周边抹光滑、平整。

f所有构件的阳角必须做水泥护角高度1.8米。

4.6.4外檐抹灰:

由上而下施工

a基层处理:

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

在表面涂上一层1︰1水泥细砂浆。

b吊垂直、套方找规矩:

水平挂线,分别在门窗口角、垛、墙面等处吊垂直,在墙上弹出抹灰灰层控制线。

c抹底层砂浆:

刷10%的107胶水泥浆,紧接着抹水泥砂浆,应分层与所充筋抹平,并用大杠刮平。

d抹面层砂浆:

底层砂浆抹好后,第二天可以抹面层砂浆。

首先,将墙面润湿,按图纸尺寸弹线分格,粘分格条、滴水槽,抹面层砂浆。

抹时薄薄地刮一层素水泥结合层,使其与底灰粘牢。

罩面灰与分格条抹平,并压实抹光。

e在檐口、窗台和突出墙面等部位,上面应做流水坡度,下面应做滴水槽(线)。

f水泥砂浆抹面层应喷水养护。

4.7塑钢门窗安装:

4.7.1框与墙体的连接点距门窗角点小于200mm。

中间间距应在600mm以内,应该选用φ8尼龙膨胀管和φ5×30mm的自攻螺丝钉固定连接件,一只连接件用不少于两个螺丝紧固。

框与墙体间空隙要塞嵌矿物棉或泡沫塑料等柔性材料,两侧再用水泥砂浆和装饰材料抹好,外侧要留出5—8mm的缝隙用密封材料封严密;窗框要做隐蔽记录。

4.8屋面工程:

4.8.1工艺流程

a总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弹线找坡→管根固定→保温层铺设→抹找平层→防水层保护层施工

b找平层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管根封堵→标高坡度弹成→洒水湿润→施工找平层(水泥砂浆)→养护→验收

4.8.2主要技术及质量保证要求:

a.找平层表面应压实平整,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面积较大时应做分格处理,分格不大于6m,分隔缝嵌填密封材料。

水泥砂浆找平层收水后应二次压光,不得有起砂起皮现象。

找平层平整度偏差不大于5mm。

待找平层充分养护干燥后方可进行防水层的施工。

b施工前,应对防水层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检查。

4.9垂直运输和脚手架工程

4.9.1搭设方法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和结构形式,外架前期采用单排落地脚手架。

杆间距为2m,距墙1.5m,水平步距为1.5m,外防护钢管脚手架满挂密孔安全网。

装饰工程,在场地回填土时,拆除单排脚手架,重新搭设双排脚手架,用做装饰工程,内脚手架采用满堂脚手架,间距1.2m,步距1.8m。

搭设脚手架前,其基础应夯实,有良好排水措施,底座支垫可采用木脚手板支垫,防脚手架下沉,以保证脚手架底部的整体稳定性。

沿脚手架纵向两端和拐角处起,每隔10m设一组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60度。

每一结构层处的小横杆抵住结构外墙,结构施工时用φ6.5钢筋与框架柱相抱。

4.9.2搭设注意事项

a只用φ48×3.5一种规格的钢管。

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损伤和裂纹者应剔除。

b脚手板采用截面300×50mm木板,板宽不小于200mm。

材质不低于国家二等的衫木和松木板,两端使用10-14号镀锌铁丝捆紧。

c脚手架应用-40×4扁钢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宜大于4Ω。

d脚手架允许误差:

主杆垂直偏差不大于架高的1/300,并同时控制其绝对偏差值不大于75㎜。

相邻两根立杆接头应错开50厘米并尽量避免在同一步内,同一排大横杆水平偏差不大于该片脚手架总长度的1/250,并不大于50㎜。

e所有脚手架搭设完毕后,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9.3脚手架的拆除

a划出工作区标志,禁止行人进入;

b拆除时先加固,后拆除。

严格遵守拆除顺序,由上而下,后搭设的先拆,先搭设的后拆,先拆脚手板、剪刀撑,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

c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防止倾覆和坠落;

d拆下的钢管和扣件等材料集中向下运输,严禁向下乱扔;将弯曲的钢管调直,损坏的扣件更换,作防锈处理后集中存放。

4.9.4垂直运输采用竖井架

a竖井架的组装要在平整场地进行,各结点螺栓应紧牢固。

b吊装前,对架体进行加固,除延立柱纵向绑扎木杆外,两立杆之间尚应以横杆和剪刀撑进行横向加固。

c整体吊装前应在架体顶部四角系缆风绳。

起吊过程中,以缆风绳加以防护,架体吊装就位后,应在缆风绳和固定架体地脚后,方可摘除吊钩。

d缆风绳应选用直径不小于9.3mm钢丝绳。

缆风绳应设在顶部,与地面夹角不应大于60度,其下部应与地锚连接,不得拴在树木、电杆或构件堆物上。

缆风绳与地锚连接应采用花篮螺栓连接拉紧,绳的两端应用适宜的钢丝绳夹子索紧(2两个以上)。

e地锚采用脚手管埋深不小于1.7m。

f竖井上料口应搭设防护棚,棚顶铺板应严密,板后不小于50mm。

上料盘应设置安全门、护栏,安全门采用连锁开启装置,升降运行时安全门自动封闭料盘的上料口。

护栏高度不低于1.2m。

g上料盘严禁载人上下,严禁超在运输。

4.10垂直、沉降观测点设置

4.10.1垂直观测点设置于建筑的主要阳角处(两面)出结构面50~70mm。

4.10.2沉降观测点设置于建筑的主要阳角处沉降缝两侧,结构结构有变化处,沿建筑物外延8~15米间距设置,标高在±0.000附近。

埋设钢筋直径不小于20mm。

出结构面50~80mm。

4.11.砌体工程:

4.11.1砌体材料:

普通粘土砖,加气混凝土砌块。

4.11.2砌砖墙

a工艺顺序:

弹轴线、墙身、洞口线完成预检手续--→立皮数杆--→选砖--→拌和砂浆--→盘角挂线--→砌砖墙、划缝

b粘土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润湿,一般以水进入砖四边1.5cm为宜。

c砂浆搅拌:

砂浆配合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2%,砂、灰膏控制在±5%以内。

宜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5分钟。

d组砌方法:

混水墙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满丁、满条)或三顺一丁砌法,清水墙砌体一般采用梅花丁砌法。

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

e排砖撂底(干摆砖):

一般外墙第一层砖撂底时,两山墙排丁砖,前后檐纵墙排条砖。

根据弹好的门窗洞口位置线,认真核对窗间墙、垛尺寸,其长度是否符合排砖模数,如不符合模数时,可将门窗口的位置左右移动。

若有破活,七分头或丁砖应排在窗口中间,附墙垛或其它不明显的部位。

移动门窗口位置时,应注意暖卫立管安装及门窗开启时不受影响。

前后檐墙排第一皮砖,要考虑甩窗口后砌条砖,窗角上必须是七分头才是好活。

f按标高立皮数杆,间距15~20米,用水准仪抄平,使皮数杆上的标高线与设计标高一致。

g选砖砌砌清水墙应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颜色均匀,规格基本一致的砖。

敲击时声音响亮,焙烧过火变色,变形的砖可用在基础及不影响外观的内墙上。

h盘角:

砌砖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不要超过5层,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吊、靠。

如有偏差要及时修整。

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

大角盘好后再复查一次,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后,再挂线砌墙。

i砌筑一砖半以上厚度墙必须双面挂线,如果长墙几个人均使用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砌一砖厚混水墙时宜采用外手挂线,可照顾砖墙两面平整,为下道工序控制抹灰厚度奠定基础。

j砌砖:

砌砖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

砌砖时砖要放平。

砌砖一定要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

为保证清水墙面主缝垂直,不游丁走缝,当砌完一步架高时,宜每隔2m水平间距,在丁砖立楞位置弹两道垂直立线,可以分段控制游丁走缝。

k清水墙不允许有三分头,不得在上部任意变活、乱缝。

l砌筑砂浆应随搅拌随使用,一般水泥砂浆必须在3h内用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在4h内用完。

m砌清水墙应随砌、随划缝,划缝深度为8~10mm,深浅一致,墙面清扫干净。

混水墙应随砌随将舌头灰刮尽。

4.11.3留槎外墙转角处应同时砌筑。

内外墙交接处必须留斜槎。

分段位置应在变形缝或门窗口角处,隔墙与墙或柱不同时砌筑时,可留阳槎加预埋拉结筋。

沿墙高按设计要求每50cm预埋φ6钢筋两根,其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槎处算起,一般每边均不小于50cm,末端应加90度弯钩。

隔墙顶应用立砖斜砌挤紧。

4.11.4砖预留孔洞和墙体拉结筋:

木砖做好防腐,预埋时小头在外,大头在内,数量按洞口高度决定。

一般在洞口上边或下边四皮砖,中间间距不大于600mm均匀分布。

4.11.5装过梁、梁垫时,其标高、位置及型号必须准确,坐灰饱满。

如坐灰厚度超过2mm时,要用细石混凝土铺垫,过梁安装时,两端支承点的长度应一致。

4.11.6构造柱做法:

凡设有构造柱的工程,在砌砖前,先根据设计图纸将构造柱位置进行弹线,并把构造柱插筋处理顺直。

砌砖墙时,与构造柱连接处砌成马牙槎。

每个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5皮砖。

马牙槎应先退后进。

拉结筋按设计要求放置,设计无要求时,一般沿墙高50cm设置2根φ6水平拉结筋,每边深人墙内不小于1m。

4.11.7加气混凝土砌块

a工艺流程:

墙体放线、砌块浇水→制备砂浆→砌块排列→铺砂浆→

砌块就位→校正→砂筑镶砖→竖缝灌砂浆→勒缝

4.11.8注意的质量问题

a砌体粘结不牢:

原因是砌块浇水、清理不好,砌块砌筑时一次铺砂浆的面积过大,校正不及时,砌块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