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崇海水厂一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0035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5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通崇海水厂一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南通崇海水厂一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南通崇海水厂一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南通崇海水厂一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南通崇海水厂一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通崇海水厂一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南通崇海水厂一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通崇海水厂一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通崇海水厂一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南通崇海水厂一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总体概述

1.1工程概况

⑴项目名称:

南通崇海水厂一期工程

⑵建设单位:

南通市自来水公司

⑶设计单位: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⑷建设地点:

南通市小海镇东快速干道和崇川路交汇处,东快速干道西侧,崇川路南侧

⑸工程规模:

本工程南通崇海水厂,位于南通市小海镇东快速干道和崇川路交汇处。

本工程具体施工内容为7个单项工程,主要为建、构筑物。

主要工程内容如表1.1所列:

表1.1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占地面积m2

建筑面积m2

1

活性炭滤池

1

393(3094)

393

2

V型滤池

1

1319(4402)

2120

3

加氯间

1

516

516

4

臭氧接触池

1

(440)

/

5

反冲洗泵房

1

514

514

6

回收池

1

(441)

/

7

臭氧发生间

1

520

520

(括号内为占地面积)

本工程包括厂内污水预处理系统、污水生化处理系统、污泥处理系统、厂区动力系统(包括变配电系统)、自动控制监测仪表系统、厂区总平面及配套设施(含前期三通一平和厂区绿化)等

1.2工程特点

根据以上工程简介可以了解到,新水厂作为南通市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无论在净水技术、水质标准、建筑景观方面都有新的突破。

新水厂的净水核心技术采用新型沉淀处理工艺,并进行深度处理,整套工艺将跻身国际先进水平,其生产和监控基本上实现全自动化。

出厂水质除要求符合新颁布的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城市供水水质标准》的规定外,还提出更高的指标要求,做到水质标准与国际接轨。

因此,就安装工程来讲、需要通过高质量的安装来体现出先进的设计及进口设备和仪表的精良性,从而显示出一座在自动控制、运行等方面均能体现出现代化风貌特征的水厂。

做到这一点,仅仅是最低要求,当到岸设备符合供应商所承诺的性能标准时,我们必须在安装中保证设备能满足设计以及业主的使用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的目的。

第二个特点是现场施工要求施工各方配合协作且工期紧难度高。

除了与甲方(总包方)协作之外,尚需与建设单位、业主以及工程监理方的合作,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各方面的关系协调,除了质量控制之外,在施工进度上也需多方配合协作,保证如期或提前完工。

第三个特点是本工程出进口设备之外,尚有部分国产配套设备,因此在安装过程中应特别强调注重这部分设备与进口设备的协调性,已达到最佳的整体综合效果。

第二章施工组织总体设想

2.1施工管理目标

本工程将作为我单位的重点工程,项目管理将严格按照合同承诺及本企业ISO9001质量标准,ISO14001环境标准、OHSMS18000职业安全与健康标准程序进行全过程控制,以实现以下管理目标。

⑴质量目标

确保合格工程

⑵工期目标

计划2012年3月开工,2013年6月竣工,共计303个日历天。

⑶安全生产目标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杜绝死亡及重伤事故、月轻伤事故发生率控制在1.5‰以内、杜绝火灾事故。

⑷文明施工目标

确保达到市级文明工地。

⑸环境保护目标

做到“五无”(无大气污染、无粉尘污染、无噪音污染、无市民投诉、无污水污染),“五化”(即亮化、硬化、绿化、美化、净化)。

⑹服务目标

本企业愿与业主建立全面的、融洽的合作关系,愿从施工角度以及利用以往工程的施工经验来为业主当好参谋,积极为业主提供合理化建议,建造业主满意工程,并作好维修服务工作。

·2.2项目经理部管理机构

序号

项目工程师

姓名

职务

职称

1

项目主管

王吉华

主任

工程师

2

技术负责人

肖欢庆

总工

高工

3

现场安装负责人

刘汉如

总工

高工

2.3施工部署

依据本工程施工各时期的管理重点,拟将全部工程分为四个施工阶段:

(1)第I施工阶段:

基础工程施工阶段

本阶段的工作要点主要为工程中所有基础的施工(重点是臭氧接触池),根据工程的设计特点和施工的难易程度,综合考虑工程施工的总工期,我们计划先进行活性炭滤池、V型滤池、臭氧接触池、反冲洗泵房的施工,然后进行加氯间、回收池和臭氧发生器间的施工。

(2)第II施工阶段:

主体工程施工阶段

本阶段的施工重点为工程中所有构(建)筑物的主体结构的施工,是本工程施工的基本阶段。

此阶段将全部构(建)筑物施工在平面上划分成两个施工区段(详见3.2节),各区段平行推进,各施工区内组织合理流水。

在本阶段各施工区内单体主体结构施工的同时,根据工程施工进度穿插预埋预留及零星的安装施工。

(3)第III施工阶段:

总图管线施工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施工重点在于大型工艺管线安装工作,还包括各类电气、仪表的安装、电缆沟施工及电缆敷设、小口径管线(雨水管、污水管、加药加氯管线等)安装埋设、照明灯光设备安装等工作内容。

同时穿插进行池体构筑物的基坑、场坪土方回填和场内道路路基施工。

针对本工程的工艺管线数量和种类较多,立体交叉频繁,基础施工较为复杂的特点。

依据“先深后浅,先大后小”的施工原则进行工艺管线铺设。

综合考虑经济成本,池体构筑物的基坑、场坪土方回填和道路路基综合施工与管线施工时穿插进行,原则上在管线挖填和基坑、场坪回填时综合考虑,避免土方的重复倒运以降低施工成本。

其他安装工程(如设备、电气、仪表等)对工作面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该类安装工程的施工随工作面的不断推进和扩大并结合土建施工进度以平行和流水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安装,完成一段验收一段,以确保工程按期整体验收交付。

(4)第IV施工阶段:

设备安装调试、装饰施工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管理重点是工程中所有的构(建)筑物设备安装调试以及室内外装饰装修、道路面层等工程的施工以及工程收尾。

工程施工中,我们将以工程质量为中心,合理把握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的关系,编制详细的工程质量计划、进度计划、创优计划,选配高素质并具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保质保量的按期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2.4技术准备

①了解设计意图,熟悉施工图纸,掌握土建与安装以及业主分包单位的各工种间的交叉配合,进行图纸自审工作,以便参加由业主组织的图纸会审工作,编制安全、文明施工等具体施工技术组织措施和较为详细的施工进度网络计划。

②编制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质量方案。

③进行逐级质量和安全等书面技术交底,作好有关技术资料的准备工作。

开工前要详细了解工程项目所在地区的气象自然条件情况,建设场地和水文地质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施工平面布置,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开工前,各专业技术人员应对施工队和施工班组做好全面的书面技术交底,项目部质量经理要组织有关人员,按照ISO9002标准贯标要求,作好本项目的质量策划,并编制好项目质量保证计划。

同时,各专业技术人员要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编制好具体的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

并根据工期要求和施工布署,做好详尽的材料供应计划,施工机具计划和劳动力需用量计划,制订好土建与安装及各专业工种之间的组织配合施工措施。

·2.5物资准备

工程开工前,,项目部材料部门全面了解和熟悉标书和承包合同等有关文件,按照质量保证计划,施工组织设计的工作计划,施工机械设备计划,材料供应计划的要求,落实好主要材料的货源,做好订货采购,催交和验货工作,并根据施工进度的所需,组织好材料进场及施工机具的进场工作,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对于所购置的各种材料,严格把关,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材料检验和验收标准进行验收,材质、规格型号、质量和数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以确保工程质量。

施工力量安排:

由于工程施工任务比较重,工期又短,为了加强管理和提高工程质量,作业层拟定配备:

设备安装作业队一个,管道安装作业队一个,电气安装作业队一个,,非标制作作业队一个。

2.6组织准备

①制定项目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岗位责任制。

②组建项目经理部管理班子,明确各自职责。

③有计划地组织劳动力进场,并安排好职工生活和职工教育工作。

第三章设备安装工程

·1、工程概况

本工程的设备安装,是将设备整体或其组合件依据设计与生产工艺的要求,按照安装平面布置与施工组织设计等有关技术文件的具体指导及设备进货的不同时间,有条不紊地运送到安装地点,然后将设备本体或其组合件按照设备说明书的技术要求和安装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清洗、组装、调整和试运转,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工艺系统,具备投产或使用条件,并确保整个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工艺标准。

·2、施工工艺流程

设备开箱检查→起重运输及放线就位→找正找平→设备的复查及二次灌浆→拆卸清洗润滑及装配→试压及试运转

·3、施工程序

·3.1施工准备

·3.1.1组织专业人员熟悉图纸技术资料,了解设计意图,参加施工图的技术交底。

·3.1.2熟悉有关规定,分清不同种类、不同型号设备安装工艺及质量要求。

·3.1.3制定设备运输和安装程序

⑴根据设备外形、尺寸、重量和数量以及在厂房的位置,确定运输路线,清除运输道路上的障碍物。

⑵设备的安装程序,原则上是:

先上(高层)后下(低层),先大后小(体积而言),先里(离吊装孔较远),后外(离吊装孔较近)。

·3.1.4基础检查验收

⑴设备基础在土建施工完成之后,要求汇同甲方、公司等有关部门进行基础检查验收。

⑵在厂房内部的立柱上,设立必要的基础板,在基础板上标出EL的水平线和立柱的中心线,按施工图用经伟仪等仪器检查设备基础的标高和中心线的位置,特别对于安装长度或倾斜角度,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的要求,检查中心线偏移、标高误差、倾斜角度是否在偏差范围内。

⑶预留和预埋的检查为了保证安装质量和施工的顺利进行,设备安装基础的预留孔和预埋件位置、尺寸必须符合要求。

基础验收时,对预埋件的位置、数量、规格必须严格检查,以免有遗漏和错位,造成安装困难。

⑷基础的表面应平整、干燥,基础表面地脚螺栓及机器底板下的油污、砂子、灰尘及其它异物要清除干静。

⑸做好基础检查记录

·3.1.5设备检验

⑴设备运到现场后,在安装之前,会同甲方、公司等有关部门共同进行开箱检查,并做好开箱记录工作。

⑵室内设备不能在室外开箱,每台设备均在搬运之前开箱。

⑶机器主体及附件数量在搬运时要清点,同时核对机器型号、规格是否正确,主要尺寸要进行核对,外观质量要检查,出现问题及时协商解决。

⑷搬运安装时,要保护好设备接管突出部分以及容易破坏的地方,避免碰伤。

·3.1.6施工机具的准备

⑴配备能够承受设备拖运、起吊的机具。

⑵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受过检定且在检定有效期内,严禁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

⑶需用的专用工具备齐,并应事先分清,只能用于指定的设备,不能乱用。

·4、通用设备安装

·4.1设备开箱检查

开箱前,应会同各有关单位进行联合开箱,包括业主、监理、供货方。

特别是某些国外进口设备的开箱,必须由供货方人员参加,或由外方供货单位委托业主方到场。

开箱时应查明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查对箱号及包装情况,防止开错箱。

开箱后按装箱单清查零部件、工具、附件、附属材料、技术文件是否齐全,并做好记录。

如发现设备有缺陷、损伤及锈蚀等,应及时提出,并会同有关人员共同分析,明确责任,及时处理。

检查完毕,做好记录,并办理移交手续。

对不需要安装或安装时不用的零配件、附件、附属材料、工具、技术文件、设备说明书,检查后由业主方保存,对安装有用的,应进行编号、分类、妥善保护和保管,用完后仍交业主方。

设备的运输、基础放线与设备就位

设备的运输吊装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次运输;

(2)二次运输;(3)设备的吊装就位。

其中一次运输由设备制造厂家和业主方负责,运输距离较远;二次运输是把设备从施工现场设备仓库、组装场地或堆放场地运到基础近旁,运输距离短;把设备从基础近旁吊装就位到基础上,则由施工单位根据设备的特点(质量、大小、刚度等)和现场空间的大小以及运输道路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予以完成。

·4.2运输、吊装工具选择

二次运输一般用重型载重汽车。

根据现场情况,还可用平板车、拖排等,对小型设备也可用滚扛,配以倒链或人力推运。

本工程设备的安装,分为室内、室外两部分。

室内设备,可利用电动葫芦进行吊装就位,室外则可用自行式起重机(25t或16t汽车吊)或龙门吊。

运输吊装方案的选择一般遵循下列原则:

①不发生安全事故;②保证不损伤设备;③方法简单;④费用低。

所用机具、工具都须经过计算,确定其型号、规格,重要的设备及大件吊装,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4.3基础放线

·4.3.1设备基础的检查清理及处理

--基础检查应会同业主方、设计单位、监理等,对基础的尺寸、标高、中心轴线、螺孔、预埋线的位置偏差等进行复查,并办理验收、移交手续。

基础检查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坐标位置

纵轴

±20

2

横轴

±20

3

不同平面的标高

-20

4

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

-20

5

平面的水平度(包括地坪上需安装设备的部分)

每米

5

6

全长

10

7

平面外形尺寸

±20

8

垂直度

每米

5

9

全长

10

10

预埋地脚

螺栓

标高(顶端)

±20

11

中心距(在根部和顶部测量)

±2

12

预埋地脚螺孔

中心位置

±10

13

深度

+20

14

孔壁铅垂度

10

--所有基础表面的模板、地脚螺钉固定架及露出基础外的钢筋等,必须予以拆除,地脚螺栓孔内的杂物、碎料、积水等亦应全部清除。

--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检查并核对所有预埋件的数量、位置的正确性。

--检查混凝土基础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基础标高若偏差过大,则应予以处理。

过高时应予以铲除,若过低,则需先铲麻,然后在其上面浇筑同标号混凝土并压实、抹平、养护。

·4.3.2基础放线

设备在基础上就位,必须依据一定的基准线,包括纵横中心线及标高。

这些线主要是根据施工图并依据有关建筑的轴线、边缘线或标高线确定的。

放线时根据两点决定一条直线的原则,用墨线或拉钢丝等在基础上标识起来。

·4.3.3设备就位

设备就位时,一方面要依据基础上的安装基准线,另一方面还要根据设备本身的中心线,移动设备使二线重合,最终把设备安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设备就位后,应放置平稳,防止变形。

对重心较高的设备,应采取措施防止其摇动或倾倒。

·4.4找正、找平

设备就位后,应把其调整成水平或垂直状态,另外设备的某些零件和相关零部件之间还有其他不同的要求,设备最终固定时,其标高、水平线及其他不同的标志线应调整到规范和设计规定的质量标准。

·4.4.1找平、找正的目的

①保证稳定及其重心的作用力平衡;

②减少设备的磨损动力损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③保证设备的正常调速和运转;

④保证产品质量检验的标准;

⑤达到规范要求下的设计标准。

·4.4.2测点的选择

设备找正找平需要有相应的基准点和测点,测点的一般选择位置:

1设备的主要工作面;

2支承滑动部件的导向面;

3保持转动部件的导向面或轴线;

4部件上加工精度较高的表面;

5设备上应为水平或铅垂的主要轮廓面等。

·4.4.3找平找正的工具、量具

为了能够保证设备找正找平的精度,应配备足够的工、量具,一般有钢丝线、直尺、角尺、塞尺、平尺、平板、百分表、游标卡尺、内径千分尺、外径千分尺、水平仪、准直仪、水准仪等。

工量具的分度值应小于或等于被测量对象的允差,以保证测量的精度。

·4.4.4设备安装精度和偏差方向

设备安装精度总是有限的,但其偏差方向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1能补充受力或温度所引起的偏差。

2能补偿使用过程中磨损所引起的偏差。

3不增加动力消耗。

4运转平稳。

5使机体在负荷作用下受力较小。

6使有关部件更好的连接配合。

·4.4.5设备的初平和精平

设备的找正找平可分两个步骤进行,既初平和精平,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4.4.5.1垫铁的配置

1基础上放垫铁处应铲平,垫铁与基础间接触应良好;

2每一组垫铁的块数一般不超过3块,即一块平垫铁和两块成对的斜垫铁;

3垫铁组的总高度一般在30--100mm之间,不可过厚或过薄,以影响设备的运行;

4垫铁放置应排列整齐,斜垫铁在设备找平后,应还有再调高的余量。

设备找平后,垫铁应露出设备底座外缘10--50mm;

5在拧紧地脚螺栓后,每组垫铁的压紧程度应一致。

6垫铁的配置如果无规定时,一般应按下述规定进行:

--每一地脚螺栓旁至少应有一组垫铁;

--在不影响灌浆及保证设备运转平稳的前提下,垫铁应尽量靠近地脚螺栓;

--相邻两组垫铁距离一般为500-1000mm左右,不宜过大;④垫铁的总面积及组数应通过计算确定。

·4.4.5.2初平

设备吊装就位后,可利用垫铁的调整把设备的安装水平调整到接近要求的程度,一般用水平仪放在基准面上,进行水平及垂直方向的调整。

对设备的位置误差调整时,常先找中心(使设备中心对准基础中心),再找标高(调整斜垫铁),最后找水平(微调垫铁),如此往复进行,直到标高、水平都达到要求。

初平时应注意:

2正设备中心时如发现不对,应拧紧地脚螺栓后再调整水平。

②找水平后拧紧螺栓时,应检查标高和中心是否正确,若发现水平不合要求时,应调整垫铁厚度(斜垫铁),而不应依靠拧紧或放松地脚螺栓来调整,以免引起受力不均。

·4.4.5.3地脚螺栓安装及螺栓孔灌浆

地脚螺栓孔灌浆在设备就位,并初调设备中心后即可进行。

地脚螺栓一般随机由厂家供应,在安装时垂直度允差不大于10/1000。

在安装前应将铁锈、油质等清除干净,螺纹部分应涂上油脂,并检查与螺母配合是否良好。

安装时应防止杂物掉入地脚螺孔内,以保证灌浆质量。

·4.4.5.4设备的精平

设备的精平在二次灌浆前进行,是对设备进行最后的检查调整,操作应认真谨慎,并反复核对检验结果,使设备安装最终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精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安装水平,用液压连通器或水平仪检测;②垂直度的检测用吊钢丝线锤或水平仪检测;③直线度的检测用测微光管;④平面度的检测一般用经纬仪;⑤平行度的检测;⑥同轴度的检测用直角尺、直尺或塞尺。

各种检测方法见附图所示。

·4.5设备的复查及二次灌浆

设备在安装定位、找正找平后,要进行严格的复查工作,使设备的标高、中心和水平及螺栓调整垫铁的紧度完全符合技术要求,并将实测结果记录在质量检查表格中。

如果检查结果完全符合安装技术标准,并经有关单位审查合格,即可进行二次灌浆工作。

·4.5.1设备复查

①垫铁和地脚螺栓的检查。

对垫铁的规格、组数和布置情况,有否松动、是否接触紧密等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地脚螺栓的拧紧程度是否一致,有无松动、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

②基础的检查,杂物、尘土应清扫干净,被油污的混凝土应铲除,并用清水冲洗,不得有积水,表面凿毛。

③设备安装精度的全面复查。

检查中心线、标高、安装水平,有关连接的间隙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④复查后将每组垫铁的接缝处点焊牢固,防止垫铁移位。

·4.5.2二次灌浆

二次灌浆时必须将垫铁埋进混凝土,以便固定垫铁,并部分承受设备所加的荷载。

灌浆层不得有裂缝、蜂窝、麻面等缺陷,灌浆后应洒水养护5--7天,以免产生裂纹。

·4.5.3设备的拆卸、清洗、润滑及装配

设备在投入运行前,必须进行各部件的清洗,清除和洗净零件表面的油脂、污垢和所粘附的杂质,并使零件干燥。

对于拆成零部件运输到安装现场的设备,必须严格认真地进行清洗。

对于整体运来的设备,则应按设备说明书的要求,看是否要求拆卸清洗。

有些设备标明严禁拆卸字样的,则不能随便拆卸。

本工程所用设备,有一部分是长期处于水下工作,其中某些部位要求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这些部位不能随便拆卸。

清洗前进行的拆卸工作,应仔细研究和熟悉所拆设备的图纸,包括零部件装配图、传动系统图,完全了解机件的构造及零件连接和固定方法,记录某些典型零件的位置、作用,根据构件的结构、特点及不同的配合关系,研究出正确的拆卸方法,一般有击卸、压卸或拉卸、加热及冷却拆卸。

设备拆卸清洗后的装配和拆卸时顺序相反。

装配时:

①应保证相连接零件有正确的配合。

对间隙配合零件应保持一定的间隙,以便于零件间相对运动无阻滞现象。

对过盈配合零件应保证一定的过盈量以免松动。

②保证零件之间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否则若装配位置不正确,就会使连接不能实现或使相关件工作不正常从而无法使设备正常工作。

因此应选择合适的装配方法,特别是对过盈配合,根据过盈量的大小,可选择加热或冷却以及压入等方法进行装配。

装配后的各零部件之间,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配以合适的润滑介质,使用合适的润滑方式,减少磨擦,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5、设备安装方案

·5.1设备就位、找正、找平

⑴按施工图并依据有关建筑物的轴线、边缘线的标高放出安装基准线。

⑵平面位置安装基准线对基础实际轴线(如无基础时则与厂房立柱的实际轴线或边缘线)距离的允许偏差为±20mm。

⑶设备就位前,必须将设备底座的油污、泥土等脏物和地脚螺栓预留孔中的杂物除去,灌浆处的基础应凿成麻面,被油沾污的混凝土凿除,以保证灌浆质量。

⑷设备上定位基础的面、线或点对基准线的平面位置和标高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⑸设备找正和找平的测点,一般应在下列部位中选择∶

a.设备的主要工作面;b.支承滑动部件的导向面;c.保持转动部件的导向面或轴线;d.部件上加工精度较高的表面;e.设备上应为水平或铅垂的主要轮廓面;f.连续运输设备和金属结构上测点宜选择在可调整的部位,两测点间距不大于6m。

·5.2吊装

⑴起吊设备应使用设备本体上的吊环或用钢丝绳将设备壳体捆住后进行起吊,不得使用设备外壳上的连接管法兰或人孔。

⑵正式起吊前要进行试吊,试吊时要防止设备摇晃摆动。

⑶吊装要按规定方向及角度进行,做到进入主厂房楼层后,设备在搬运、就位途中,不致有大的位置变动。

⑷吊装时不要使安装设备、基础、地脚螺栓以及周围的机器结构受到损伤变行。

·5.3安装

⑴安装时,设备的连接管及其它开口地方的盲板不能拆掉,以免杂物进入设备内部。

⑵解体安装的设备,暂时放置旁边的部件,要安置妥当,以防倒塌损坏,同类部件应放在一起,避免交叉、混乱和丢失。

⑶设备安装时,地脚螺栓的不铅垂度不应超过10/1000,螺母与垫圈间的垫圈与设备底座间的接触均应良好,拧紧螺母后,螺栓须露出2~3个螺距。

⑷设备找平时用平垫铁粗调,斜垫铁进行微量校正,找正时基础中心线无论在什么高度,必须完全一致。

⑸为保证施工质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建立QC小组,工程完工后拿出活动成果。

·6、安装技术要求

·6.1泵

⑴解体安装的泵,以泵体加工面为基准,泵的纵、横向水平度允许偏差为0.05mm/m。

⑵整体安装的泵,应选择进出口法兰或其他水平加工基准面为基准进行找平,水平度允许偏差∶纵向为0.05mm/m,横向为0.10mm/m。

⑶主动轴与从动轴以联轴器连接时,两轴的对中偏差及两半联轴器端面间隙应符合HGJ203-83的规定。

泵对轮间隙与轮缘允许误差见下表:

泵对轮间隙与轮缘允许误差表

对轮直径

间隙(mm)

轮缘检查上、下左右允许误差

允许偏差(mm)

偏差极限(mm)

Ф250以下

3~4

0.03

0.75

Ф250以上

4~5

0.04

0.10

⑷主动轴与从动轴以传动胶带连接时,两轴的平行度允许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