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第二册教案 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9971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4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音乐第二册教案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人音版音乐第二册教案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人音版音乐第二册教案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人音版音乐第二册教案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人音版音乐第二册教案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音版音乐第二册教案 2.docx

《人音版音乐第二册教案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音乐第二册教案 2.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音版音乐第二册教案 2.docx

人音版音乐第二册教案2

 

第二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春天》教案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真聆听《春晓》,通过对春天里万事万物的描述,养成细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并产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雨沙沙》,通过合作表演,学会与人合作与人相处来表现春天的情景。

教学设想:

通过感受春天——话说春天——表现春天这样三个环节,通过让学生自己寻找春天表现春天,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感受生活的美,让学生在聆听、演唱、游戏中感受春天的气息。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沙锤、报纸、三角铁等

教学过程:

一、感受春天:

聆听《春晓》

1、播放《春晓》的音乐,引题:

孩子们随着音乐轻声演唱。

2、再次聆听感受,并用喜欢的动作表演唱。

二、话说春天:

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春天已经悄悄来到?

能用简单的动作来表现一下吗?

三、表现春天

(一)情景表演春天

1、用小鼓模仿春雷声。

刚才我们说了许多春天的美景,老师还想让大家听一听春天的声音,这是什么声音?

2、模仿创编雷声节奏,用小鼓伴奏。

3、雷声过后,下起了绵绵细雨,你能模仿一下下雨的声音吗?

4、你能用手头的工具(报纸和沙锤)来模仿雨声吗?

5、模仿风声节奏。

师:

刚下完雨,这时又听到了了什么声音?

(教师模仿风声,学生跟着模仿。

6、情境表演。

教师念对白,学生分组表演,六个小组,两组模仿雷声,两组模仿雨声,还有两组模仿风声。

师:

美丽的春天来到了,突然响起了阵阵春雷(轰隆隆隆隆—)。

雷声过后又下起了阵阵细雨(用报纸或沙锤模仿雨声节奏沙沙沙沙沙沙沙沙),同时还刮起了风(呼呼呼呼)。

(二)学习《小雨沙沙》

1、初次聆听歌曲,说说小雨是怎么样在唱歌的?

2、再次聆听歌曲,说说雨中是谁在说话?

说了些什么?

3、聆听歌曲录音,用沙锤在“沙沙沙沙沙沙”处为歌曲伴奏。

4、聆听歌曲录音,用沙锤在“沙沙沙沙沙沙”处为歌曲伴奏。

5、师生伴随伴奏有节奏读歌词。

6、跟琴学唱歌曲。

(1)让老师扮演种子学生扮演小雨,一起来接唱歌曲。

(2)师生互换角色演唱。

(3)指导演唱。

种子在泥土里已经等了很长时间,终于盼来了一场春雨,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天空里下的是小雨,所以我们演唱时声音应该是怎么样的?

(4)齐唱歌曲。

7、动作创编。

大家的歌声真好听,如果你能给这首歌加上几个动作表演一下,那么这首歌就更棒了。

(1)同桌间互相商量,一个演种子,一个演小雨,比一比看哪对同桌表演的最好。

(2)随音乐集体展示。

(3)师生一起律动。

四、课堂小结、下课。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仔细聆听《杜鹃圆舞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能用碰铃为乐曲作简单的伴奏。

2、能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第一段歌词,并能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教学设想:

《杜鹃圆舞曲》和《布谷》都是三拍子的歌曲和乐曲,所以我采用了打拍子、用碰铃伴奏等方式让学生来体会三拍子音乐的强若特点。

《布谷》这首歌在学唱时是有难度的,所以我把它分成两课来学,本课先学第一段,通过用不同的方式反复聆听让学生熟悉音乐,在通过让学生听老师范唱说说那些音长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来解决歌曲的节奏难点。

教学用具:

钢琴、录音机、磁带、碰铃

教学过程:

一、境导入、引发兴趣

学小燕子飞进教室,飞到座位。

2、春天来了,原本冷冷清清的大森林里又开始变得热闹起来了,杜鹃鸟也站在枝头跳舞呢。

二、感受体验、理解表现

聆听《杜鹃圆舞曲》

1、整聆听全曲,初步感受乐曲情绪,说说音乐中的杜鹃鸟是怎么样在跳舞的?

3、感受三拍子的特点,用碰铃给第一段音乐伴奏。

4、在游戏中再次感受音乐。

做一只欢快的杜鹃鸟,和着三拍子的音乐节奏做杜鹃鸟飞的动作,听到轻快活泼的音乐时站起来飞,听到优美的音乐时坐下做杜鹃鸟飞的动作。

比一比哪只小杜鹃的舞跳的最好看。

三、学唱歌曲、体验情感

熟悉《布谷》的旋律,唱会第一段歌词。

1、初次完整聆听歌曲。

森林里呀真热闹,这边杜鹃鸟刚跳完舞,听那边又有谁在歌唱了?

竖起耳朵仔细听。

2、再次聆听歌曲,说说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觉?

你能把布谷鸟的叫声学学给同学听吗?

3、继续聆听歌曲,你能找出与《杜鹃圆舞曲》旋律相似的地方吗?

4、跟着歌曲录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拍一拍。

5、听歌曲录音,编一个布谷鸟飞的动作,合着音乐节拍,在第一段时站着做,第二段时坐着做,第三段时蹲着做。

6、听老师范唱歌曲,仔细看歌词,说说哪些字唱的时间长?

7、跟琴学唱第一段歌词。

通过听老师范唱和比较,说说自己是怎样唱准节奏的。

8、分组比赛。

四、节奏创编,练习伴奏

1、布谷的歌儿真动听,如果我们给它加上合适的伴奏的话,那它的歌儿就会边的更动听,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加上什么样的伴奏好听?

2、在老师的启发带领下一齐创遍节奏。

3、练习用碰铃为歌曲伴奏。

4、分组展示。

五、课堂小结,下课。

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唱《布谷》《小雨沙沙》,能唱准第二、三、段的节奏,能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并用动作来表现歌曲。

2、能细心地观察生活,通过生活体验寻找大自然的各种音响,并模仿出这些声响的节奏。

教学设想:

《布谷》是一首比较难的三拍子歌曲,歌中有多处一字多音和一音多字的难点。

第一段歌曲书本中是以格子字谱的形式出现,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觉,所以我把第二段和第三段也自制成帮助学生唱准节奏。

教学用具:

钢琴、录音机、磁带、碰铃、自制格子图谱

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播放《杜鹃圆舞曲》,和着三拍子做杜鹃飞的动作,听到乐曲情绪转变时,做相应的动作,音乐完后情绪飞回座位。

二、学唱歌曲

1、感受歌曲,随音乐做有节奏的律动。

2、用轻快、柔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一段。

3、听老师范唱第二、三两段,学生看了格子字谱,点格子聆听演唱。

5、按节奏读歌词。

6、轻生跟琴学唱。

7、同桌互相帮助学会难点句。

8、整首歌曲完整演唱,分角色演唱。

9、听录音,为歌曲创编简单的动作。

10、用碰铃为歌曲伴奏演唱。

三、拓展延伸

(一)节奏训练

1、以小组为单位寻找声音,观看书中的图画,你能从画面上听到哪些声音?

并把这些声音用节奏模仿出来。

2、各小组汇报,把自己发现的图片中的声音读出来。

3、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多声部练习。

多个声部练习时,要逐声部进入,学生可根据老师的解说和提示进入。

(二)春天音乐会

1、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2、分角色表演唱。

3、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春天的歌曲?

看老师表演《春天里》。

4、学生自己表演关于春天的歌曲。

四、课堂小结、下课。

第二课《放牧》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牧童短笛》、《牧童》,唱《牧童谣》、《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二、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双响筒,探索其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三、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谣》,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

教学建议

一、本课可按三课时完成。

二、学唱歌曲应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应符合学习音乐的规律。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多听多感受,学生自然掌握了歌曲的旋律,获得对歌曲的完整的体验,对于理解、表现歌曲益处匪浅。

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学唱歌曲的过程,也就是完整体验感受的过程。

三、聆听音乐前,教师可结合主题“放牧”,让学生开展短小的谈话,以获得对牧童生活的感受,更好地理解本课作品。

第一课时

一、表演《放牛歌》教学基本要求:

看着课本中图形谱对于歌曲高低长短的提示,感受歌曲旋律的进行,感受歌曲旋律的轻松、愉快。

2.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提示学生,没有歌词的旋律是间奏部分,用锣、鼓、镲伴奏。

4.编创动作表演《放牛歌》。

二、编创与活动

1.认识双响筒。

提示:

为什么叫双响筒,你能找出它的名字的由来吗?

2.探索。

分小组敲击,听一听,双响筒两边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能敲出什么样的声音?

3.分小组用双响筒敲击出节奏,教师记录下来,大家把每一小组编创的节奏连起来敲击,还可以变换连接方式敲击,为每一次敲击,取一个有趣的名字,如:

火车开了、小马跑了等等。

双响筒及演奏方法简介:

双响筒是打击乐器(也是儿童节奏乐器)的一种,竹木体乐器,由空心的竹筒及木柄组成。

演奏时,左手持乐器木柄,右手持小木棒敲击竹筒两侧,会发出高低两种声音。

使学生懂得双响筒一侧发音低,一侧发音高。

三、复习歌曲《小雨沙沙》:

2、听琴唱歌熟悉旋律和歌词。

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四、课堂评价活动:

五、教师小结,下课。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一、表演《牧童》教学基本要求

1、启发学生看插图,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

2.听着范唱录音,用手指着图形谱(羊)轻轻地跟唱。

3.能跟着老师的手势、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4、编创与活动

三角铁及演奏方法简介

三角铁是打击乐器的一种,由一根弯成三角形的钢条制成,用小金属棒敲击发音,音色尖锐、清脆、透明、响亮。

不宜弱奏和演奏快速复杂的节奏,可单敲或滚奏,其音响可穿过整个乐队而赋于乐曲以特殊的色彩。

常用于军乐队和管乐队。

演奏时,将三角铁悬于皮条或绳子上,左手提起,右手用金属棒敲击。

教师要指导学生分小组在音乐实践中探索敲击三角铁的方法。

提示:

怎样敲击出长音?

怎样敲击出短音?

答案可有多种,教师应对积极探索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有问题,提出建议,如:

这样是否更好?

二聆听《牧童》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牧童》的录音。

2.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

复听歌曲。

3.随着歌曲录音轻轻敲击双响筒。

三、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用自己学过的乐器,为歌曲《放牛歌》编创锣、鼓、镲的伴奏。

2.提示学生分组进行锣、鼓、镲的节奏编创。

教师尽量使用学生编创的节奏,加以调整、使用,以调动学生编创的积极性。

1、听录音感受歌曲情绪。

2、听琴唱歌熟悉旋律和歌词。

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五、课堂评价活动:

六、教师小结,下课。

 

三课时

一、复习歌曲《牧童谣》《放牛歌》

1、分小组表演唱。

2、接龙唱。

3、个别演唱。

二、聆听《牧童短笛》

1、完整聆听钢琴曲《牧童短笛》,再次感受钢琴音色。

引导学生从教科书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联想,想象牛背上的木桶吹出的悠扬笛声,感受音乐中的牧童生活和童年情景。

2、在教师指导下,整体复听全曲,聆听和辨别乐曲三部分中音乐的相同与不同。

3、分段聆听乐曲,在速度与情绪上,说说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有什么不同之处。

4、再次复听音乐,可在一、三乐段做模仿牧童吹笛的动作,表现和感受乐曲的欢乐情绪。

在反复多遍聆听的基础上,让学生随钢琴模唱A段主题旋律,也可用“da”或“lu”等词哼唱,熟练后用“da”或“lu”备唱几句主要旋律。

三、教师小结

 

第三课手拉手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让我们手拉手》,感受音乐中表现的欢快、活泼的情绪和团结友爱的思想感情。

二、能用甜美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雁群飞》《数鸭子》,并能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

三、和小伙伴合作,能用响板随《鸭子拌嘴》的音乐模仿小鸭子的拌嘴效果。

四、认识“0”的时值,能按编创与活动的要求,做拍击和编创带有“0”的节奏练习。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双响筒、三角铁若干)、多媒体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

小朋友,我们每个同学都有好朋友,我们经常和好朋友一起干什么呢?

是呀,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歌中唱了哪些内容?

听了以后你的心情怎样?

二、聆听《让我们手拉手》

1.聆听后学生自由回答歌中唱了哪些内容?

各种唱了谁对谁手拉手?

听了以后你的心情怎样?

(教师鼓励性地评价)

2.教师把歌词中的“鲜花、大雁、高山、浪花、我们等手拉手”的词做成图片,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可以全班分成若干组代表以上的群体,用有节奏的动作参与聆听,并随歌曲此起彼伏的先后表现,营造欢乐的气氛。

3、指导学生用一个色块表示齐唱,两个色块表示合唱,让学生在视觉辅助下聆听,开始建立声部的听觉意识,并用挥动左手表示听到的是齐唱,挥动双手表示听到的是合唱。

三、表演《雁群飞》

1、聆听歌曲范唱

第一遍:

教师有感情地范唱,边唱边表演。

师:

说一说你们听到的歌词内容。

第二遍:

听歌曲范唱录音

生:

在老师带领下边听歌曲边拍手。

2、采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师:

你们能轻轻地跟着录音唱吗?

看看谁听得仔细,合得准确。

生:

跟着范唱录音轻声学唱一遍。

生:

分别跟着范唱与伴奏,与老师进行对唱。

师:

你们先唱,老师接唱,行吗?

生:

与老师互换角色对唱。

师:

你们能把这首歌连起来唱吗?

生:

跟着老师的琴声将歌曲连起来唱一遍。

(教师及时发现学生演唱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模唱的方法解决难点。

师:

你们会背唱了吗?

来试一试吧。

生:

跟着老师的琴声将歌曲连起来完整地唱一遍。

3、分组表演

 师:

指导学生分小组进行表演创作。

生:

学生集体练习一遍。

师:

你们组哪些小朋友表演,哪些小朋友伴奏,现在商量一下吧。

生:

分组讨论,练习。

生:

一组上台表演,另一组观看。

师:

他们表演怎么样?

再请另一组表演。

学生随《让我们手拉手》音乐手拉手合着节奏离开教室。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数鸭子》。

2、认识“0”符号的认、读、拍、结合歌曲做发声练习。

3、分组创编表演。

教具准备:

常用设备:

录音机、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数鸭子》

1、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不仅是一大一小两只鸭子,而是一群,那么有几只呢,想不想听听其他小朋友数鸭子”

2、  初听歌曲《数鸭子》。

“要求听出这些小朋友是怎么数的。

”学生回答后集体学一学。

3、  复听歌曲。

“要求听出这些小朋友在哪里数鸭子以及歌中唱了那些话。

”听后学生回答,出示儿歌集体读一读。

4、听谱整体感受旋律。

5.认识休止符,学生跟随钢琴旋律,用手势感受出休止符。

6、教师弹奏旋律,学生用“gagaga”唱出旋律。

7、教师范唱,感受情绪。

8、学生学唱,先跟琴唱,后跟录音唱,接龙唱,个别唱相结合。

9、巩固歌曲,学生边做游戏边唱歌。

二、创编歌词

1、导入。

“你还喜欢什么动物,我带大家去动物园看看,你能不能象数鸭子那样唱一唱。

2、分组创编。

根据学生报出来的喜欢的动物,自由组合看着多媒体出示的动物画前讨论如何唱。

3、分组表演。

(只有个别学生喜欢的少数动物,也可集中在一组,各唱各自喜欢的动物)唱后让学生互评和自评。

三、课堂小结

1、小结。

师:

“今天,我们在动物园见到了许多小动物,小朋友们还能把小动物请到我们的歌曲中来,和他们成为好朋友,你们可真能干!

2、随《数鸭子》律动出教室。

三课时

一、猜谜语,出示课题

1、今天老师带来了大家喜欢的小动物,请注意听一听,它像是谁?

2、初听《鸭子拌嘴》音乐片段。

“想一想,猜一猜,刚才音乐中的声音好像是什么动物在叫或说话?

”(多媒体出示鸭子图)然后让学生交流想象并相互模仿。

二、聆听《鸭子拌嘴》音乐。

师口述音乐故事,并让学生自由模仿鸭子走路、说话、游泳、游戏。

4、模仿鸭子吵架。

5、师生表演。

在音乐背景下,师和生一起表演鸭子走路、说话、游泳、游戏、拌嘴。

6、小结。

第四课《长鼻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可爱的小象》聆听《小象》。

学习目标:

1、能用柔美、可爱的声音演唱《可爱的小象》

教学重难点:

1、《可爱的小象》歌曲。

2、感受《小象》所表现的音乐特点。

教具准备:

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节奏游戏

1、认识节奏,用小动物的叫声模仿节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

XXXX—

嘎吱喳喵呜

2、读一读:

XXXX|XXX0|XXXX|XXX0|

吱喳嘎嗄吱喳嘎停吱喳嘎嗄吱喳嘎停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猜一猜什么动物的鼻子最长?

2、说说你都知道哪些有关象的知识?

它们吃什么?

住在哪里?

3、今天咱们来学习一首关于小象的歌曲《可爱的小象》

二、新课教学

1、听音带范唱

2、拍手跟读歌词

3、完整读歌曲节奏

4、听唱歌曲

5、完整演唱全曲:

演唱歌曲时要注意提示学生歌曲的每小节第一拍要唱得强。

歌中的衬字“呀”不要唱得又重又长,要使演唱给人以亲切、优美的感受。

6、用打击乐器伴奏

三、歌表演:

《可爱的小象》

1、学生自由创编动作,可参照课本插图

2、师讲解动作,大家跟着一起做

3、分组表演

 四、聆听《小象》

1、完整地初听,提示学生用手指指点小象的脚印。

2、复听音乐,你感到乐曲是欢快的?

还是优美抒情的?

小象叫了几次?

3、再听音乐,模仿小象的叫声,并合着音乐和节拍表演小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两只小象》

2、聆听《大象》

学习目标:

1、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大象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通过聆听,能听出音乐表现大象与小象的不同,并用动作表现音乐。

3、用柔美活泼的情感演唱《两只小象》。

学习重难点:

能听出音乐表现大象与小象的不同。

教具准备:

音响、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讲述大森林里发生的故事,引入课题《两只小象》。

展开想象,讲述两只小象的故事,学习模仿小象的动作。

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到大森林里去转一转,看看你们认识哪些动物?

(出示动物头饰,学生指认)

师:

有一天,小河边走来了两只小象,动动你们的小脑筋,想想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

(通过小象间的互助和友爱,体验小伙伴间的互助和友爱)

三、聆听《大象》

1、初听音乐,说说这首曲子的音乐是缓慢沉重的,还是轻快活泼的?

为什么音乐缓慢沉重。

2、复听音乐做动作。

提示:

大象有哪些习性?

它怎样走路?

大象的音乐与小象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在对比的感受中,加深印象。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两首歌曲《可爱的小象》《两只小象》

2、音乐的快慢练习

学习目标:

1、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小象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学习重难点:

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

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两只小象》《可爱的小象》

三、音乐的快慢活动练习

1、用兔子拍的快和乌龟爬的慢做视觉引导,帮助学生理解音乐速度的快和慢。

指导学生从对身边的食物现象观察起,如老爷爷走得慢,爸爸做得快;汽车慢,火车快等等,引入对鼓声快和慢的体验。

2、教师在引导学生做“随鼓声变化做走和跑的练习”时,要突出对速度变化的感知和反应能力。

现在鼓上先击慢的速度,让学生自由的随节奏走一走。

 

第五课《游戏》

教学目标:

 

一、能在聆听《火车波尔卡》时,用动作表现欢快活泼的情绪。

二、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火车开啦》,并能和伙伴合作,用三声部模拟火车开动的效果。

  

三、能用灵巧的歌曲,清晰地演唱《拍皮球》。

并能按图谱用双响筒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四、能气息连贯的发“wu”的声音。

五、能准确听辩钢琴音色,并随钢琴曲《跳绳》的速度变化,用动作做出反应。

教学重点:

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多声部节奏练习。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1、情景导入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

这是什么声音?

(课件播放火车声)

生答:

火车

师:

多漂亮的火车呀!

同学们都见过什么样的火车?

(课件出示火车图片)

生答:

拉煤的、拉木头的、载人的等。

师:

火车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谁能来模仿一下?

生答:

滴滴、呜呜、咔嚓咔嚓等。

2完整聆听歌曲,让学生说说歌中表现老式火车启、行驶、到站的声音。

如:

火车汽笛声、火车启动又慢变快、正常行驶、到站时又快到慢等。

3、采用形式多样的听唱法学会歌曲。

歌曲模唱会了以后,加入火车启动前的汽笛声,在教师的指挥下,按教科书要求,进行三声部的节奏练习。

Wu-----wu--------wu---------wu-------

Honglonghonglonghonglong

Kachakachakachakacha

二、歌曲教学

1、多好听的火车交响曲啊,同学们的精彩表现吸引了一位火车司机的注意,听!

他开着快乐列车来了!

(课件播放《火车开啦》原唱)

2、火车司机唱的好听吗?

现在我们拍着手来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再次播放歌曲,师拍手、拍腿,拍手、拍肩,引导学生观察老师的动作)

看到老师是怎样拍的?

你还想怎样拍手?

生答:

拍手、拍身体,拍手、拍头等。

3、师:

现在就让我们听着歌曲,把你想出来的拍手方式随音乐做一做。

(第三遍聆听原唱)

4、同学们听的很认真,拍的也很准确,请同学们跟老师学读歌词,老师读一句同学们读一句。

(课件出示歌片)

5、师:

请同学们观察大歌片,第一句歌词跟第二句的歌词出现的咔嚓一样吗?

生:

不一样

师:

有什么不一样?

生:

第一句是四个咔嚓,第二句是两个咔嚓

师:

同学们把歌词读准确哦!

现在请同学们边拍手边跟老师再来读一遍歌词。

6、同学们学的非常认真!

能不能自己来完整的读一遍歌词?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师带领生齐读歌词)

7、让我们跟着音乐读。

(因原唱伴奏速度快,这个地方用电钢琴伴奏,提前录好,方便学生学习)

8、教唱歌曲(师弹琴教唱2遍)

9、请同学们跟琴填唱歌词,老师弹一句你来唱一句。

(2遍)

10、现在请同学们小声跟老师演唱。

11、师: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来演唱歌曲,竖起你的小耳朵听好伴奏音乐,伴奏音乐的速度要比我们刚才演唱的速度快。

(师注意间奏的提示,并引导学生做动作)

三、拓展

1、教师伴奏,三声部模仿火车启动的节奏练习用在歌曲演唱前,进行反复练习。

有学生自编动作变长边表演。

提示:

在进行三声部节奏练习时,提醒学生注意声部之间的相互照应,切记喊价。

并注意动作与歌曲节奏的协调一致。

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欣赏音乐所描绘火车的鲜明形象,体会欢快的音乐情绪。

2、体验快速的二拍子波尔卡音乐。

3、通过游戏、创编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初步了解乐曲作者爱德华.施特劳斯及作品内容。

教学重点:

1、感受快速的二拍子波尔卡音乐。

2、欣赏音乐所描绘火车的鲜明形象,感受欢快的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

1、通过角色的转换,用小白兔“乐乐”旅行找朋友的过程为主线,把音乐形象化,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了解音乐内容。

2、通过欣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用具:

课件电教平台小白兔(手套玩具)火车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听音乐进教室,半环形坐好。

(角色转换:

教师戴上手套玩具,扮演小兔)今天,有一位新朋友来了,你们看,它是谁?

(小白兔“乐乐”)它向大家问好:

1234|5—|i5.|i5.|5432|1—|

小朋友们好!

(生)你好你好乐乐你好!

二、导入新课:

新年快到了,“乐乐”想去探望远方的好朋友“露露”,做一次快乐的旅行,小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