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工RFID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9897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工RFID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广工RFID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广工RFID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广工RFID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广工RFID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工RFID实验报告.docx

《广工RFID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工RFID实验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工RFID实验报告.docx

广工RFID实验报告

实验一125KHzRFID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125kHz只读卡、125kHz读写卡的基本原理

2、熟悉和学习125kHz只读卡协议、125kHz读写卡协议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学会使用综合实验平台识别125kHz只读卡卡号,并对125kHz读写卡进行数据读写操作,观察只读卡和读写卡协议。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PC机一台,实验教学系统一套。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1、注意事项

一、插、拔各模块前最好先关闭电源,模块插好后再通电。

接线如下图所示:

(图一为连接PC端,图二为连接Android端)

二、

2)RFID读写器串口波特率为9600bps

2、环境部署

1)准备125K低频RFID模块,设置跳线为模式2,将模块的电源拨码开关设置为OFF,通过交叉串口线将模块与电脑的串口相连,给模块接5V电源;

2)将模块的电源拨码开关设置为ON,此时模块的电源指示灯亮,表明模块电源上电正常;

3)运行RFID实训系统.exe软件,选项卡选择125K模块。

3、打开串口操作

设置串口号为COMx,设置波特率为9600,点击“打开”按钮执行串口连接操作。

4、寻卡操作

1)串口打开成功后,将125K标签放入天线场区正上方,RFID模块检测到标签存在后,将获

取到标签ID并显示在ListView控件中,16进制数据listview控件显示的是16进制标签ID,10进制数据listview控件显示的是10进制标签ID,如下图所示(图一为windows下,图二为Andriod下):

五、思考题

1画出本实验所用阅读器的组成结构图

答:

如下图所示为125KHz读卡器的结构图:

2写出所寻卡的序列号:

答:

16进制:

0B004B5AE8F2。

10进制:

011000075090232242。

3当多张卡在一起时,能否正确识别卡号?

请说明原因

答:

不能。

因为125kHz的RFID读卡器不具有防碰撞识别技术。

4改变卡和阅读器的相对位置和距离,观察读卡结果并解释;在卡和阅读器之间放置不同的障碍物,观察读卡结果并解释。

答:

平行放置电子标签时读卡效果最好,电子标签与读卡器的垂直距离不能超过3cm,否则影响读卡;不能放置障碍物,会影响读卡效果。

原因:

因为低频RFID采用电感耦合的方式进行工作,只有当电子标签和读卡器的线圈互相平行时,两线圈间的互感才是最大;又因为密耦系统中,读写器与电子标签的作用距离较近,只有将电子标签放置在读卡器表面才能给电子标签提供较大的能量。

5请测试本实验所用阅读器能否读取自带卡的卡号和卡内内容,对测试结果进行解释。

答:

无法识别自带卡。

因为所带的常用卡的频段并不是125kHz,或者所带卡的频段是125kHz但是其所用的协议与该读卡器并非同个协议。

六、小结

在本次实验里,熟悉了RFID实验操作所依赖的实验箱,熟悉了RFID寻卡的步骤,还尝试了多卡一起时的系统响应,结果发现125kHz的读卡器不能多卡一起识别,是因为其不具有防碰撞算法。

此外,识别距离不能太远,否则影响识别效果。

实验二13.56MHzISO14443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ifareone卡操作基本原理及卡通信协议

2、掌握读取身份证卡操作基本原理及ISO14443TYPEB卡通信协议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认识Mifareone卡,学会使用综合实验平台识别Mifareone卡号、对Mifareone卡进行密码下载、对Mifareone卡进行数据读写、对Mifareone卡进行密码修改、读取身份证卡号。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PC机一台,实验教学系统一套。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1、注意事项

切记:

插、拔各模块前最好先关闭电源,模块插好后再通电。

RFID读写器串口波特率为19200bps

2、环境部署

1)准备13.56M高频RFID模块,设置跳线为模式2,将模块的电源拨码开关设置为OFF,通过交叉串口线将模块与电脑的串口相连,给模块接5V电源;

2)将模块的电源拨码开关设置为ON,此时模块的电源指示灯亮,表明模块电源上电正常;

3)运行RFID实训系统.exe软件,选项卡选择13.56M模块。

3、打开串口操作

设置串口号为COMx,设置波特率为19200,点击“打开”按钮执行串口连接操作。

4、初始化操作

1)读取模块信息。

串口设置成功后,点击“读取模块信息”按钮,命令发送成功后,信息栏显

示模块信息“版本号:

2010-18-17”。

2)打开天线。

串口设置成功后,点击“打开天线”按钮,命令发送成功后,信息栏显示“打开

天线成功”,打开天线成功之后,“请求所有”按钮变为可执行状态,“请求所有”表示发出Request请求,检测读写器天线场区内有无标签。

5、寻卡操作

1)打开天线成功后,将13.56M标签放入天线场区正上方,点击“请求所有”按钮时,提示“请

求所有的卡成功”,并且“寻卡”按钮变为可执行状态。

2)点击“寻卡”按钮,执行防冲撞检测,寻卡成功时ID文本框内显示13.56M标签ID:

xxxxxxxx,与此同时信息栏提示:

防冲撞选择卡片成功,卡号为:

xxxxxxxx。

如下图所示为寻卡成功:

RFID系统的块读写实验

1、连接硬件设备、打开串口、请求所有、寻卡

依次执行前面的1-5步完成RFID系统的寻卡操作,并保证13.56M标签在天线场区正上方;

2、验证密钥操作

1)寻卡成功后,验证密钥按钮变为可执行状态,表示可执行验证密钥操作,如下图所示;读写

卡密钥是12个F,即FFFFFFFFFFFF。

设置扇分区为0、块编号为1,点击“验证密钥A”执行

密钥验证,用密钥A验证标签第1块成功,如图所示:

3、读卡操作

1)读卡:

验证密钥成功后,方可执行对标签的读写操作;在执行验证密钥操作时,针对标签扇

分区0块编号1执行了密钥A验证,接下来的读卡、写卡均是针对该标签扇分区0块编号1,点击“读取按钮”,在数据文本框中显示16进制数据,如下图所示。

2)写入:

点击“写入”按钮,将数据文本框内的16进制数据写入标签,读写器提示灯闪烁的

同时(表示Android应用在向读写器发送命令),信息栏提示写卡成功。

3)写卡验证:

为了验证写卡是否成功,点击“读取”按钮,读卡成功后,读取的信息与写入的

信息一致,读卡、写卡操作均正常完成。

RFID系统的验证密钥修改实验

1、连接硬件设备、打开串口、请求所有、寻卡

依次执行前面的1-5步完成RFID系统的寻卡操作,并保证13.56M标签在天线场区正上方;

2、密钥第认证第3块存储区(密钥区)

1)选择任意一个扇区的第3块存储区,弹出“所有扇区的第3块用于存放本扇区验证密钥,请

谨慎写卡”对话框。

2)认证密钥A:

点击“认证密钥A”按钮,对扇区0块编号3存储区进行密钥认证,执行成功

后,信息栏显示“用密钥A验证卡号的第3块成功”。

3)读取密钥:

点击“读取”按钮,执行读取操作,读取成功后,数据文本框内显示读取数据,

其中0-5个字节存储的是认证密钥A,不可见,默认为FFFFFFFFFFFF,10-15个字节存储的是认

证密钥B,可见可修改,默认为FFFFFFFFFFFF,如图所示读取认证密钥B:

4)输入新认证密钥B:

保证写入数据文本内的数据头FFFFFFFFFFFF078069不变,在其后

输入6个字节的新认证密钥B:

111111111111,与此同时,认证密钥B输入框更新为:

111111111111,如下图所示输入新的认证密钥B:

5)修改认证密钥B:

输入符合规范的新认证密钥B之后,点击“写入”按钮执行验证密钥B

修改操作,如下图所示,验证密钥B修改成功,请重新验证密钥A。

6)重新执行密钥A验证:

认证密钥B修改成功后,读取按钮变为不可执行状态,需重新点击

“认证密钥A”进行密钥认证。

如下图所示,重新认证密钥A成功。

7)重新读取密钥区:

重新点击“读取”按钮,验证密钥B是否被修改,如下图所示,数据文

本框显示的数据中第10-15个字节为AAAAAAAAAAAA,该密钥为新的认证密钥B,表明认证密钥B修改成功。

如图所示为重新读取密钥区,验证密钥B是否被修改:

RFID系统的卡钱包实验

1、执行连接硬件设备、打开串口操作、初始化操作、寻卡操作

依次执行前面的1-5步完成RFID系统的寻卡操作,并保证13.56M标签在天线场区正上方;

2、验证密钥操作

寻卡成功后,验证密钥按钮变为可执行状态,表示可执行验证密钥操作,13.56M标签预留了第02扇区01块(即第9块)为卡钱包存储,选择扇分区为2、块分区为1,点击“验证密钥A”执行密钥验证,验证成功后卡钱包操作变成可执行状态。

3、钱包操作

1)初始化金额:

初始化金额是对第02扇区01块(即第9块)存储区域进行金额初始化操作,

输入初始化金额:

100,点击“初始化”按钮,读写器提示灯闪烁的同时(发送初始化命令),信息

栏提示:

初始化金额:

100元。

2)读取余额:

初始化金额完成之后,点击“读取余额”按钮执行读取余额操作,读写器提示灯

闪烁的同时(发送读取余额命令),信息栏显示:

成功读取余额,余额是100元。

表示初始化金额操作、读取余额操作均成功执行。

3)充值:

充值功能实现在余额的基础上增加金额,但是增加的金额有限制,最大只增加9位数

金额。

输入充值金额100,点击“充值”按钮,读写器提示灯闪烁(发送充值命令)的同时,信息

栏提示:

成功充值金额为:

100元。

4)充值验证:

充值完成之后,点击“读取余额”按钮读取余额成功,余额文本框显示为200,

表示充值、读取余额操作均正常完成。

5)扣款:

扣除功能实现在余额的基础上扣除金额,扣除金额需小于余额,当扣除金额大于余额

时,会提示余额不足。

输入扣除金额90,点击“扣除”按钮,读写器提示灯闪烁的同时,信息栏提

示:

成功扣除金额为90元。

6)扣款验证:

扣除完成之后,点击“读取余额”按钮读取余额,余额文本框显示为110,表示

扣款、读取操作均正常完成。

五、思考题

1画出本实验所用阅读器的组成结构图

答:

如下图所示为13.56MHz读卡器的结构图:

2写出所寻卡的序列号:

答:

8F248300

3当多张卡在一起时,能否正确识别卡号?

请说明原因

答:

能。

因为该频段读卡器具有防碰撞算法,虽然每次只能读出一张卡的id,但是能够把放置在读卡器上方的所有电子标签准确读出。

4改变卡和阅读器的相对位置和距离,观察读卡结果并解释;在卡和阅读器之间放置不同的障碍物,观察读卡结果并解释。

答:

平行放置电子标签时读卡效果最好,电子标签与读卡器的垂直距离不能超过2cm,否则影响读卡;不能放置障碍物,会影响读卡效果。

原因:

因为高频RFID采用电感耦合的方式进行工作,只有当电子标签和读卡器的线圈互相平行时,两线圈间的互感才是最大;又因为密耦系统中,读写器与电子标签的作用距离较近,只有将电子标签放置在读卡器表面才能给电子标签提供较大的能量。

5请测试本实验所用阅读器能否读取自带卡的卡号和卡内内容,对测试结果进行解释。

答:

能够识别自带的校园一卡通以及羊城通的ID号。

因为它们的频段以及所使用的通信协议是一样的,都是13.56MHz,都是ISO/IEC14443的TYPEA标准。

六、小结

13.56MHZ的读写能力和读写距离都比125KHZ的强,因为具有防碰撞算法,所以能够同时多张卡一起读取,然而最优的读卡方向为平行方向。

在实验中可以发现,虽然羊城通以及一卡通能够进行卡钱包操作,但是实际上是虚假操作,并没有真正改变卡内信息,原因是读卡器并没有获取修改这两张卡片信息的权限,所以实际能操作的只有寻卡操作。

实验三900MHzRFID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900MHz标签的基本原理

2、掌握使用综合实验平台对900MHz标签进行功率设置、标签识别、数据读写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学会使用综合实验平台对900MHz标签进行标签识别及读写操作。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PC机一台,实验教学系统一套。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1、注意事项

切记:

插、拔各模块前最好先关闭电源,模块插好后再通电。

RFID读写器串口波特率为19200bps

2、环境部署

1)准备900M超高频RFID模块,设置跳线为模式2,将模块的电源拨码开关设置为OFF,通过交叉串口线将模块与电脑的串口相连,给模块接5V电源;

2)将模块的电源拨码开关设置为ON,此时模块的电源指示灯亮,表明模块电源上电正常;

3)运行RFID实训系统.exe软件,选项卡选择900M模块;

3、打开串口操作

设置串口号为COMx,波特率为19200,点击“打开”按钮执行串口连接操作

4、基本设置操作

对模块进行基本的设置:

地区(中国),输出功率(8),设置成功后,在信息栏显示地区设置成功,输出功率设置成功

5、寻卡操作

基本设置成功后,将900M标签放置在读写器天线场区内,点击“自动寻卡”,寻卡成功后,RFID实训系统将获取到的标签ID填充到标签ID中

RFID系统的块读写实验

1、连接硬件操作、打开串口操作、基本设置操作、寻卡操作

依次执行4.4.1章节的1-5步完成RFID系统的寻卡操作,并保证900M标签在天线场区正上方;特别提醒:

因后续要执行读卡、写卡操作,故需保证寻卡成功后,保持该标签在读写器天线场区内。

2、读写操作

1)读取保留区:

选择“保留区”内存存储区,设置地址为0、长度为8,点击“读卡”按钮,发送读取数据命令,读取数据成功后,在信息栏显示读取的数据,并将读取到标签ID填充到标签ID文本框。

2)读取保留区(设置长度):

选择“保留区”内存存储区,设置地址为0、长度为6,点击“读卡”按钮,发送读取数据命令,读取数据成功后,在信息栏显示读取的数据,并将读取到标签ID填充到标签ID文本框。

3)写保留区:

选择“保留区”内存存储区,设置地址为0、长度为6,输入写入数据,点击“写卡”按钮。

4)验证写保留区:

写保留区成功后,再次点击“读卡”按钮执行读数据操作,如下图所示,读取保留区内存的数据与写入保留区内存的数据一致,故写入保留区数据成功。

5)读取EPC区:

选择“EPC区”内存存储区,设置地址为0、长度为12,点击“读卡”按钮,发送读取数据命令,读取数据成功后,在信息栏显示读取的数据,并将读取到标签ID填充到标签ID文本框。

6)读取EPC区(设置长度):

选择“EPC区”内存存储区,设置地址为0、长度为10,点击“读卡”按钮,发送读取数据命令,读取数据成功后,在信息栏显示读取的数据,并将读取到标签ID填充到标签ID文本框。

7)读取EPC区(设置地址):

选择“EPC区”内存存储区,设置地址为1、长度为12,点击“读卡”按钮,发送读取数据命令,读取数据成功后,在信息栏显示读取的数据,并将读取到标签ID填充到标签ID文本框,如下图所示:

8)读取TID区:

选择“TID区”内存存储区,设置地址为0、长度为12,点击“读卡”按钮,发送读取数据命令,读取数据成功后,在信息栏显示读取的数据,并将读取到标签ID填充到标签ID文本框,如下图所示:

9)读取TID区(设置长度):

选择“TID区”内存存储区,设置地址为0、长度为10,点击“读卡”按钮,发送读取数据命令,读取数据成功后,在信息栏显示读取的数据,并将读取到标签ID填充到标签ID文本框。

10)读取TID区(设置地址):

选择“TID区”内存存储区,设置地址为1、长度为10,点击“读卡”按钮,发送读取数据命令,读取数据成功后,在信息栏显示读取的数据,并将读取到标签ID填充到标签ID文本框,如下图所示:

11)读取用户区:

选择“用户区”内存存储区,设置地址为0、长度为12,点击“读卡”按钮,发送读取数据命令,读取数据成功后,在信息栏显示读取的数据,并将读取到标签ID填充到标签ID文本框。

12)读取用户区(设置长度):

选择“用户区”内存存储区,设置地址为0、长度为10,点击

“读卡”按钮,发送读取数据命令,读取数据成功后,在信息栏显示读取的数据,并将读取到标签ID填充到标签ID文本框。

13)读取用户区(设置地址):

选择“用户区”内存存储区,设置地址为1、长度为12,点击

“读卡”按钮,发送读取数据命令,读取数据成功后,在信息栏显示读取的数据,并将读取到标签ID填充到标签ID文本框,如下左图所示:

14)写用户区:

选择“用户区”内存存储区,设置地址为0、长度为12,输入写入数据,点击“写卡”按钮,写卡成功后,如上右图所示:

15)验证写用户区:

写用户区成功后,再次点击“读卡”按钮执行读数据操作,如下图所示,读取用户区内存的数据与写入用户区内存的数据一致,故写入用户区数据成功。

五、思考题

1画出本实验所用阅读器的组成结构图

答:

如下图所示为900MHz读卡器的结构图:

2写出所寻卡的序列号

答:

ID:

3400E2003016660601390680D03CF811

3当多张卡在一起时,能否正确识别卡号?

请说明原因

答:

能。

因为该频段读卡器具有防碰撞算法。

4改变卡和阅读器的相对位置和距离,观察读卡结果并解释;在卡和阅读器之间放置不同的障碍物,观察读卡结果并解释。

答:

平行放置电子标签时读卡效果最好,电子标签与读卡器的垂直距离最佳距离是3cm,极限最多只能4cm,否则影响读卡;不能放置障碍物,会影响读卡效果。

因为900MHz属于超高频频段,采用电磁反向散射进行工作。

读写器发射出去的电磁波碰到电子标签后,电磁波被反射,同时携带回电子标签的信息。

电磁反向散射系统中,电子标签处于读写器的远区,电子标签接收读写器天线辐射的能量,该能量可以用于电子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信号传输,但该能量一般不足以使电子标签芯片工作。

5请测试本实验所用阅读器能否读取自带卡的卡号和卡内内容,对测试结果进行解释。

答:

无法识别自带卡。

因为所带的常用卡的频段并不是900MHz,或者所带卡的频段是900MHz但是其所用的协议与该读卡器并非同个协议。

但是能够读取老师带的标签,因为该标签的频段是900MHz的。

六、小结

900MHZ的读写器读写距离较前两个频段要远,但也有距离限制,在方向上不用固定方向也可以读写。

实验四有源标签读写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有源标签卡操作基本原理

2、了解有源标签卡读卡协议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认识有源标签卡,学会使用综合实验平台识别有源标签卡。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PC机一台,实验教学系统一套,上位机演示平台有源RFID读写识别演示软件。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1、注意事项

切记:

插、拔各模块前最好先关闭电源,模块插好后再通电。

RFID读写器串口波特率为115200bps

2、环境部署

1)准备2.4G微波RFID模块,参考1.4.2章节设置跳线为模式2,将模块的电源拨码开关设置为OFF,参考1.4.3章节通过交叉串口线将模块与电脑的串口相连,给模块接5V电源;

2)将模块的电源拨码开关设置为ON,此时模块的电源指示灯亮,表明模块电源上电正常;

3)运行RFID实训系统.exe软件,选项卡选择2.4G模块。

3、打开串口操作

串口设置为COMx,波特率设置为115200,点击“打开”按钮执行串口连接操作

4、寻卡操作

1)将2.4G有源标签放置在天线场区内,RFID模块检测到2.4G有源标签存在后,将获取到2.4G有源标签ID并显示在信息列表中,如图所示:

五、思考题

1画出本实验所用阅读器的组成结构图

答:

如下图所示为2.4GHz读卡器的结构图:

2写出所寻卡的序列号

答:

ID:

4610000000000EC7

3当多张卡在一起时,能否正确识别卡号?

请说明原因

答:

能。

因为该频段读卡器具有防碰撞算法。

4改变卡和阅读器的相对位置和距离,观察读卡结果并解释;在卡和阅读器之间放置不同的障碍物,观察读卡结果并解释。

答:

2.4GHz读卡范围广泛,我们整间课室的卡都能读到。

因为2.4GHz属于微波系统,采用电磁反向散射进行工作。

电磁反向散射系统中,电子标签处于读写器的远区,电子标签接收读写器天线辐射的能量,该能量可以用于电子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信号传输,但该能量一般不足以使电子标签芯片工作。

典型的作用距离为1m-10m,甚至更远。

5请测试本实验所用阅读器能否读取自带卡的卡号和卡内内容,对测试结果进行解释。

答:

无法识别自带卡。

因为所带的常用卡的频段并不是2.4GHz,或者所带卡的频段是2.4GHz但是其所用的协议与该读卡器并非同个协议。

六、小结

2.4GHz高频段使用广泛,本次实验采用的是有源的2.4GHz的电子标签。

该频段的读卡器寻卡时能一下子读出比较大范围内的多张卡,读卡速度十分快,很灵敏。

 

实验五RFID应用系统实验--ETC

一、实验目的

Ø通过一个Android综合实例模拟ETC收费系统掌握RFID串口通信。

Ø掌握RFID串口通信的实现原理和实现过程;

二、实验内容

1、通过一个Android综合实例模拟ETC收费系统掌握RFID串口通信。

2、掌握RFID串口通信的实现原理和实现过程;

三、实验设备

1、硬件:

电脑(推荐:

主频2GHz+,内存:

1GB+),中智讯物联网RFID套件;

2、软件:

Windows7/WindowsXP。

四、实验步骤

1、环境部署

1)确保s210系列实验箱已经安装好SmartRfid.apk应用程序;

2)准备900MRFID模块,参考1.4.2章节设置跳线为模式1,将模块的电源拨码开关设置为OFF,参考1.4.3章节将模块插入到s210系列实验箱的40PIN模块接口;

3)将s210系列实验箱上电运行Android系统,系统启动后将模块的电源拨码开关设置为ON,此时模块的电源指示灯亮,表明模块电源上电正常。

2、打开串口操作

1)启动SmartRfid应用软件,点击应用图标进入应用主界面;

特别提醒,每次进入“物联网ETC实训项目”应用之前,需先通过设置模块设置正确的900M模块串口并打开,退出物联网ETC实训项目应用会自动关闭串口

2)点击“串口设置”按钮进入设置模块界面,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