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垂直度观测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9508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物垂直度观测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建筑物垂直度观测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建筑物垂直度观测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建筑物垂直度观测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建筑物垂直度观测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物垂直度观测doc.docx

《建筑物垂直度观测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物垂直度观测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物垂直度观测doc.docx

建筑物垂直度观测doc

建筑物垂直度观测

一、实验目的:

1、锻炼综合运用测量仪器及测量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2、掌握用经纬仪进行对建筑物垂直度的观测。

3、培养个人对仪器的操作。

二、实验仪器和工具:

经纬仪一架,钢板尺一把,钢卷尺一卷,花杆两根,粉笔若干。

三、实验内容、方法与步骤:

(一)、测量示意图:

(二)步骤:

1、选测站

(1)、选择建工楼作为观测对象,如图示。

(2)、在建工楼两个相互垂直柱面的延长线上分别选取一个测站为:

A和B。

方法:

在建工楼的一面,一同学用钢卷尺紧贴柱面,另一同学拉着钢卷尺沿着垂直面往前走,直走到与墙角的距离大致是建工楼高度的1.5倍的地方停下,用粉笔做下标记,作为测站A,记该墙面为墙面1。

然后再转向另一垂直面,用同样的方法找出测站B,记该墙面为墙面2。

(3)、把现场清理干净,以便距离丈量。

2、墙面1的观测步骤:

(1)、距离丈量

在测站A安装好经纬仪,然后将经纬仪瞄准O点进行定线。

另一同学拿花杆和粉笔,观测的同学矫正与O点在同一直线上,拿花杆和粉笔的同学在适当的距离处用粉笔做下标记A1,依此种方法在适当距离用粉笔做下第二个记A2,然后再丈量出A到A1点,A1和A2点,A2和O点的距离。

接着用钢卷尺进行返测,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中,并计算AO的距离。

(2)、竖直角

仪器不动,转动望远镜瞄准建筑物的顶端O’点,固定水平和望远镜制动扳扭,读出此时的竖直角值读数记于表格中。

(2)建筑物倾斜量的观测松开望远镜制动扳扭,沿着铅垂面往下扫,瞄准建筑物顶部,此时看到的并非O点,而是O’’点。

固定好望远镜制动扳扭后,让一个同学把钢尺贴紧墙面,让0刻度对准柱边缘,然后观测者读出十字丝到墙边缘的距离,记于表格中,并且读出此时的竖直角值,做好记录。

3、墙面2的观测步骤

(1)、距离丈量

在测站B安装好经纬仪,然后将经纬仪瞄准O点进行定线。

,另一同学拿花杆和粉笔,观测的同学矫正与O点在同一直线上,拿花杆和粉笔的同学在适当的距离处用粉笔做下标记B1,依此种方法在适当距离用粉笔做下第二个记B2,然后再丈量出B到B1点,B1和B2点,B2和O点的距离。

接着用钢卷尺进行返测,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中,并计算BO的距离。

(2)、竖直角

仪器不动,转动望远镜瞄准建筑物的顶端O’点,固定水平和望远镜制动扳扭,读出此时的竖直角值读数记于表格中。

(3)建筑物倾斜量的观测

松开望远镜制动扳扭,沿着铅垂面往下扫,瞄准建筑物顶部,此时看到的并非O点,而是O’’’点。

固定好望远镜制动扳扭后,让一个同学把钢尺贴紧墙面,让0刻度对准柱边缘,然后观测者读出十字丝到墙边缘的距离,记于表格中,并且读出此时的竖直角值,做好记录。

四、实验测量原始数据表:

(一)距离丈量数据记录:

距离丈量记录表

仪器号:

日期:

2014年7月7日天气:

多云

测边

往测

m

返测

m

往返平均值

m

相对误差

备注

建工实验楼

O-A

31.971

31.976

31.974

1/6395

满足精度要求

建工实验楼

O-B

20.481

20.486

20.483

1/4036

满足精度要求

(二)、竖直角记录表:

竖直角观测及指标差测定记录

仪器号:

日期:

2013/7/7天气:

多云

测站

目标

竖盘位置

竖盘读数

半测回竖直角

指标差

一测回竖直角

°′″

°′″

°′″

A

O’

700222

185738

15

185753

2885808

185808

O

904713

-04713

16

-04657

2691319

-04641

B

O’

620050

275910

8

275918

2975926

275926

O

913048

-13048

17

-13032

2682945

-13015

(三)、建筑物垂直度测量记录表

建筑物垂直度测量记录表

仪器号:

日期2013/7/7天气:

多云

测边

竖盘位置

偏移距离(m)

平均距离(m)

OO’’

0.025

0.025

0.024

OO’’’

0.017

0.017

0.017

五、要求与注意事项:

1、所选建筑物周围要具有良好的通视情况。

2、选取测站时需注意测站必须在柱面的垂直面上且离墙角距离要大于建筑物高度的1.5倍。

3、距离往返丈量的相对误差不能超过

4、距离丈量时钢卷尺必须拉直且贴紧地面。

5、观测时要记得固定水平和望远镜制动扳扭。

6、计算出的建筑物倾斜度要在

之间才符合要求。

六、计算草图:

垂直度计算图

建筑物高度计算图

七、计算过程:

(一)、距离丈量计算:

1、A、O往返测值平均值:

AO平均值=(AO往+AO返)÷2

2、A、O往返测值相对误差:

KAO=︳AO往-AO返︳÷AO平均值

3、B、O往返测值平均值:

BO平均值=(BO往+BO返)÷2

4、B、O往返测值相对误差:

KBO=︳BO往-BO返︳÷BO平均值

5、KAO<

、KBO<

.符合精度要求。

(二)、建筑物高度计算:

1、H1=HO’A’’+HA’’O=LAO×tan(18°57′53″)+LAO×︳tan(—0°46′57″)︳

=11.424m

2、H2=HO’B’’+HB’’O=LBO×tan(27°59′18″)+LBO×︳tan(—1°30′32″)︳

=11.425m

3、平均值:

建筑物高H=(H1+H2)÷2=11.424m

(三)建筑物垂直度计算

1、建筑物倾斜量:

ΔD=√͞͞(OO’’2+OO’’’2)=0.0302m

2、建筑物倾斜度:

i=

=1/378

3、因为i=1/378>1/1000

所以不符合要求,则所测建筑物的倾斜度为:

i=1/378.

《中国建筑史》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HistoryofChineseArchitecture

学分:

4.5学分学时:

72学时理论学时:

64学时实验学时:

8学时

教学对象:

建筑学专业

先修课程:

建筑设计基础、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等

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必修课,考试科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建筑发展的基本过程和成就,掌握不同类型、不同时期、地域建筑的风格特征。

培养学生分析、评价建筑的能力,为后一步的理论学习和建筑设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学要求

讲课为主,幻灯、录像等传统教学手段和CAI教学手段为辅,课堂教学注重对基本史实和影响因素的描述和分析,幻灯、录像、多媒体教学强调建筑历史形化特征和相关建筑设计内容。

要求学生预习、复习教材并阅读、归纳其他相关材料,扩大知识面,增加理解能力。

考试以闭卷为主(70%),着重检查对基本线索和事实的掌握情况和认识程度,并考察学生理解和灵活运用史实知识解决实际的能力。

平时作业成绩20%,实验成绩10%。

教学内容

第一篇中国古代建筑部分(46学时)

绪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4学时)

重点: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多样性、木构架的特色、单体建筑的构成、建筑群的组成特征等;

难点:

工官制度

第一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6学时)

一、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重点: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起源的多元化;

难点:

理解各地区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文化遗址特征;

二、奴隶社会建筑(公元前21世纪~前476年)

重点:

了解夏商西周春秋建筑特点及技术进步。

三、封建社会前期建筑(战国至南北朝公元前457~公元前589年)

重点:

了解战国至南北朝建筑特色;

四、封建社会中期建筑(隋至宋581年~1279年)

重点:

了解隋至宋建筑特色;

难点:

宋代材份制度特点;

五、封建社会后期建筑(元、明、清1271年~1911年)

重点:

了解元明清建筑特色;

难点:

区分明代与清代建筑特点;

第二章城市建设(4学时)

一、概说

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发展

三、中、西方古代城市规划的比较

四、中国古代都城建设与地方城市建设的实例

重点:

了解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发展,认识代表性实例;

难点:

理解城市规划与发展机制与设计思想

第三章宫殿、坛庙、陵墓(8学时)

一、宫殿

1)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阶段

2)中国古代宫殿考的型制与实例

重点:

了解宫殿的代表性实例

难点:

理解宫殿布局原则与设计思想;

二、坛庙

1)坛庙建筑的内容

2)实例分析

重点:

了解坛庙的代表性实例

难点:

理解坛庙的类型及其产生机制与设计思想;

三、陵墓

1)陵墓的演变与形制组成

2)实例分析

重点:

了解陵墓的代表性实例

难点:

理解陵墓规划思想与布局设计手法;

第四章宗教建筑(6学时)

一、宗教及其建筑演变

二、寺庙祠观实例分析

1)佛教寺院

2)道教祠观

3)伊斯兰教礼拜寺

重点:

了解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的基本类型、主要特色、实例特征;

难点:

理解佛教建筑类型逐步中国化的原因与衍变过程;

三、佛塔与经幢

重点:

了解佛塔与经幢的基本类型、主要特色、实例特征;

难点:

理解塔逐步中国化的衍变过程;

第五章住宅与聚落(4学时)

一、概说

1)住宅型制演变

2)住宅构筑类型

二、实例

重点:

分析中国住宅型制演变与住宅构筑类型;

难点:

理解、掌握各地区不同建筑类型特征及其产生原因;

第六章园林与风景建设(4学时)

一、概说

二、明清皇家苑囿

三、明清江南私家园林

四、风景建设

重点:

了解明清皇家苑囿和江南私家园林基本特征,风景建设的基本规律;

难点:

分析、理解中国古代造园思想及基本处理手法;

第七章建筑意匠(4学时)

一、营造活动中的观念形态

二、选址与布局

三、审美与建筑设计

重点:

分析中国古代建筑处理选址与布局的基本手法;

难点:

理解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活动中的观念形态及其审美与建筑设计;

第八章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6学时)

专题一、台基、踏道、栏杆、铺地

专题二、大木作

专题三、墙壁

专题四、屋顶

专题五、小木作

专题六、彩画

重点:

分析中国古代木构建筑详部做法特征

难点:

古代建筑术语的解释与理解;

第二篇近代中国建筑(12学时)

专题一、近代中国建筑发展概况(4学时)

专题二、近代中国城市建设(2学时)

专题三、近代中国建筑教育、建筑形式与思潮(2学时)

专题四、近代中国建筑优秀个案分析(4学时)

重点:

近代中国城市建设、建筑教育、建筑形式与建筑思潮

难点:

剖析近代中国建筑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渊源所自;

优秀个案的理解与分析

第三篇:

现代中国建筑(1949年至今)(6学时)

专题一:

现代中国建筑发展概述

专题二:

建筑作品与建筑思潮

专题三:

台湾、香港、澳门的建筑发展;

实验教学(8学时)

1.一座传统建筑的解析

基本要求:

通过实际参观、观察,分析一座古典建筑的形制特点,撰写分析报告。

实验项目:

分析教学模型,认识古建筑构成形式;

1)认识单体建筑一:

北京先农坛庆成宫为例

步骤:

①绘制平面,立面,剖面图,并分析平面,立面,剖面构成特点;

②绘制门窗、斗拱等节点大样,了解古建筑构造做法;

③了解并绘制屋顶组成,瓦的铺设以及脊部的设计;

2)认识单体建筑二:

北京故宫角楼为例

步骤:

①绘制平面,立面,屋顶平面图,并分析特点;

②绘制门窗、斗拱等节点大样,了解古建筑构造做法;

③了解并绘制屋顶组成;

2、认识斗拱的构造:

1)以清官式平身科,柱头科,角科一组斗拱为例

步骤:

①绘制平面,立面,剖面图;

②拆卸斗拱,绘制分件图;

③组装斗拱。

通过实际观摩,使学生对构筑形式有较深入了解;

学时分配:

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

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4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6

城市建设

4

宫殿、坛庙、陵墓

8

宗教建筑

6

住宅与聚落

4

园林与风景建设

4

建筑意匠

4

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

6

近代中国建筑

现代中国建筑

专题一、近代中国建筑发展概况

4

专题二、近代中国城市建设

2

十一

专题三、近代中国建筑教育、建筑形式与思潮

 

专题四、近代中国建筑优秀个案分析(4学时)

建筑教育、建筑形式与建筑思潮

4

十二

专题四、近代中国建筑优秀个案分析

2

十三

专题一:

现代中国建筑发展概述

2

十四

专题二:

建筑作品与建筑思潮

4

十五

专题三:

台湾、香港、澳门的建筑发展;

2

实验

8

总计

72

作业与习题

1、各章知识点学习与习题;

2、读书报告与实例调研;

3、实验测绘作业。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一)教材:

1、潘谷西主编:

《中国建筑史》(第五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二)主要参考书:

1、《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

2、刘敦桢主编:

《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3、刘致平著:

《中国建筑的类型与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李允鉌著:

《华夏意匠》,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4

5、梁思成著:

《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6、梁思成著:

《图像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7、《中国古代建筑史》(多卷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8、有关建筑历史与理论的书籍、刊物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