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8816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矛和盾的集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矛和盾的集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矛和盾的集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矛和盾的集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矛和盾的集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矛和盾的集合.docx

《矛和盾的集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矛和盾的集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矛和盾的集合.docx

矛和盾的集合

修改意见

25、矛和盾的集合

备课人:

曾小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会认六个生字,会写十四个生字。

正确读写生字词;

过程与方法:

通过默读思考动笔画等方法,了解发明家思考的过程,在交流中,通过补充句等方法,学生体会出发明家思考的深入与全面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教法学法:

点拨法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和本课的朗读录音磁带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题

1.成语故事《自相矛盾》导入。

观看FLASH动画

2.指导书写“矛”和“盾”(田字格书写“矛”和“盾”。

)矛:

矛字横撇点横钩,竖钩加撇把笔收,打仗用它来进攻,如果用盾是自卫。

盾:

短撇长撇连十目,万箭飞来能挡住。

3.“矛”和“盾”有什么作用?

(板书:

进攻、防守)4.一个进攻,一个防守,有点儿冤家路窄、针锋相对的感觉,如果把它们集合起来又会怎样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矛和盾的集合》。

(田字格书写“集”。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大意

1.自读课文。

这场比赛,让发明家想到了什么,发明了什么。

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认读词语。

⑴出示词语,认读:

自卫  左抵右挡 难以招架

进攻  庞然大物 大显神威

⑵把词语填进这段话中,指名读。

比赛中,面对朋友雨点般刺来的矛,发明家(   ),还是(    )。

经过反复思考,发明家将矛的(   )和盾的(   )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这个(    )

修改意见

在战场上(   ),德国兵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三、指导书写1.写生字。

2.读一读:

左抵右挡。

你发现了什么?

像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一二段。

1、默读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你一定会看到一个令人紧张的画面,千万不要让这个画面在你眼前一晃而过,把它用波浪线画下来。

2、谁都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什么感受?

(难以招架。

 3、经过一场激战,相信此刻你一定明白了“左抵右挡”?

(上下左右全方位地保护自己。

4、师:

即便是这样左抵右挡,发明家依然是难以招架,心中暗想:

——出示句子:

盾太小啦!

如果盾大得像个铁屋子,我钻在铁屋子里,敌人就一枪也戳不到我啦!

①自己读读这两句话,不要放过每一个标点,你有什么发现?

②从这两个感叹号,你又读出了发明家此刻怎样的心情?

谁来试着读一读?

(生读。

)师:

不够急切,再读!

二、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

有个铁屋子就行了吗?

请同学们默读第3、4两个自然段。

看看发明家又想到什么办法了,能像老师这样写一写吗?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盾太小

铁屋子

 

 

 

 

三.学习课文五、六段,1.坦克是怎样大显神威的?

(1961年德国兵头一次见到这个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2.如果你是德国兵,头一次看见坦克,你会怎么说?

怎么做?

再读读这个句子。

想一想:

为什么要用这个例子?

(是为了说明坦克在战场上大

修改意见

显神威。

3.矛和盾集合在一起,为什么会这样大显神威?

三读理解“合二为一”(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了一起)4.对,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出示句子)一起读最后一段。

四、课外延伸

1.你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

先来做做这里的趣味数学题。

课件出示:

矛+盾=橡皮+铅笔=

矛+盾=坦克橡皮+铅笔=橡皮铅笔

2.日常生活中哪些发明也是集合了两种物体优点的?

电视+电话=可视电话轮子+椅子=轮椅

镜片+镜框=眼镜

3.请你用这个算式写一段话,模仿课文一至四段的写法,写清思考过程,并举个例子说明新产品的作用。

作业设计:

1.摘抄你认为课文中用得好地词语。

2.搜集一些发明家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

板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

遇到问题    想到怎样解决

矛太小      铁屋子

 不能进攻    铁屋子开个小洞

  伸出“矛”——枪口、炮口

安全教育:

教学反思:

 

修改意见

26、科里亚的木匣

备课人:

曾小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匣、锯、阶”3个生字。

会写“挖、鞋”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等15个词语。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分析问题。

2、了解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教法学法:

点拨法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一曲节奏舒缓的乐曲。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生活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老师有一个小女儿,她非常喜欢交朋友,今天,我把她的照片带来了,想认识她吗?

(课件出示照片,一百天、一周岁、四周岁),你发现了什么?

2、是的,小女儿一天天长大,她的身体、性格爱好都发生了变化,想和她交朋友吗?

我下次一定介绍你们认识,今天,老师想带你走进苏联作家左琴科的故事,认识他笔下的一个非常可爱的孩子,科里亚,(板书)一起喊喊他的名字,科里亚有一个小木匣,他非常喜欢,(补充完课题)指导“匣”的写法。

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词语掌握的真不错,课文读得怎么样?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科里亚的一件什么事?

2、课文先写了科里亚埋木匣,哪几个自然段?

接着写他挖木匣,最后写他受到的启发,(引导学生分清文章脉络,相机板书)

修改意见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感悟道理。

(一)学习埋木匣部分1、科里亚这样珍爱他的小木匣,他的小木匣里到底装的什么呢?

2、他是怎样埋得?

3、从中你体会到?

(二)学习挖木匣教师出示句子:

“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儿想”。

引导学生思考:

科利亚当时在想什么?

让学生站在科利亚的角度去思考,展开讨论。

(三)感悟道理

1、生读最后一段2、科里亚挖到木匣,很高兴,但他更高兴的是什么?

3、他懂得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

1、看看你的周围,哪些在发生变化?

板书设计:

      

                科里亚的木匣

 埋木匣(小玩意)→挖木匣→启发(一切都在变化)   

作业设计:

我会填

一()木匣一()早晨一()细沙

一()孩子两()报纸五()杂志

一()电车一()风景三()伙伴

安全教育:

 

教学反思:

 

修改意见

27.陶罐和铁罐

备课人:

曾小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关于看待别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与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教法学法:

讲解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

2、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国王御橱里的两只罐子,你们仔细看看,哪只是陶罐,哪只是铁罐,你上怎么看出来的?

2、质疑:

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下面让我们去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三、再读课文,完整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出示:

这个故事讲了许多年以前              ,许多年过去了,陶罐          ,铁罐           。

补充小资料袋:

关于铁罐氧化作用的科学道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1、巩固词语: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修改意见

二、 精读课文,抓住课文的关键词,理解课文。

1、理解“奚落”2、学习2——9自然段,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1)师:

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

请自由读2——9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铁罐奚落陶罐的话用直线画出来。

(2) 谁来读读铁罐第一次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3、学生自主学习后面的三次对话。

4、学习10——17自然段。

(1)请学生默读课文10——17自然段,想想陶罐和铁罐结果如何?

(2)生交流汇报,出示相关句子,师相机板书“光洁、美观、无影无踪”。

(3)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

(4)师: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陶罐和铁罐的故事,你喜欢谁呢?

为什么?

三、表达感受、深化感情。

1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2如果你碰到了这只铁罐,你会怎么劝告他?

3拓展延伸,联系生活中的事情。

(知道实践,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

四、布置作业

抄写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语句,积累语言

板书设计:

27陶罐和铁罐

      (无价之宝)陶罐——谦虚,友爱,善良

      (无踪无影)铁罐——骄傲,自大,傲慢无理

安全教育:

教学反思:

修改意见:

28、狮子和鹿

备课人:

曾小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好看的东西有时会带来坏处,而难看的东西有时却会带来好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指导鹿对自己的脚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态度。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体会故事所寄寓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在茂密的丛林中,住着许多动物,今天老师请来了狮子和鹿。

(贴图)

提问:

看到这两种动物,联想到什么?

(狮子的凶猛,鹿的美丽)鹿也认为自己的角很美丽,但是它经历了一件事使它改变了看法(展示课件,出示句子:

(唉,两只美丽的鹿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出。

)这是怎么回事?

那还得从狮子和鹿的故事说起。

板书课题:

28、狮子和鹿并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读准生字。

2、出示生字词拼读。

3、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测读。

4、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品读课文,体会探究

1、学生汇报交流。

2、这是小鹿刚才说的话,出示句子(唉,两只美丽的鹿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出。

3、找出其中两组反义词。

(美丽—难看、送命—逃生)

4、小鹿是怎样赞美自己的鹿角呢?

用“—”画出来。

5、指名回答,并出示句子(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A、他把鹿角比作什么?

还像什么?

B、理解(匀称、珊瑚)

修改意见:

C、小鹿知道自己这样美丽心情会怎样?

指导朗读,谁能读出小鹿的美丽,就给他戴上精美别致的鹿角。

D、鹿对自己的角除了赞美、喜爱之外还有什么?

(惊讶)

E、从哪里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美充满了惊讶?

F、指导学生读1—3自然段。

6、小鹿为什么认为自己的腿很难看呢?

用“—”画出来。

A指名回答,并出示句子(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B、当他知道自己的腿是这样难看,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抱怨)

C、从哪些词句可以体会?

(撅起了嘴、皱起了眉、抱怨)

D、理解(撅嘴、抱怨)。

E、让我们撅起嘴,皱起眉,充满抱怨的语气一起读一读这段话。

指导朗读。

(出示第四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第一句)

7、当小鹿还在池水边尽情地欣赏自己的美丽,抱怨自己难看的腿时,危机已经悄然逼近。

同学们自由地读5、6自然段。

A、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鹿靠有力的腿从狮口逃生,而美丽的鹿角却挂在树枝上险些丧命。

B、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物世界吗?

看过凶猛的野兽追赶猎物时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吗?

那对于弱者来说是一场生于死的考验。

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走进森林深处去体验。

(老师范读五、六自然段)

C、听了老师范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惊险)

D、你们想试一试吗?

想一想老师刚才的朗读,再结合自己的理解琢磨一下。

E、放音乐配读。

F、你们读得真好!

如果你们就是那只刚刚脱险的鹿,你想说什么?

G、小鹿也明白了,改变了原来的看法出示句子读(唉,两只美丽的鹿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出。

H、刚才逃过大难,差点死在狮口的鹿说(唉,两只美丽的鹿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出。

)引导再读。

四、领悟寓意,升华主题。

1、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类似的事情吗?

(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帮助理解)

3、学生交流汇报。

4、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明白了深刻的道理,如果同学们想看到更多好看的故事,我向大家推荐《伊索寓言》里面有许多精彩的故事,读后相信你们会得到更多的启发。

课前老师就从里面选了一个《公鸡和母鸡》故事你们拿出来读一读,思考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五、总结

修改意见:

师:

今天我们学习了《狮子和鹿》,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全新的看待自己,看待事物能全面,从不同的环境去了解。

板书设计:

鹿角美丽(挂在树枝上)险些丧命

鹿腿难看(有力)逃出狮口

 

安全教育:

教学反思:

 

修改意见

语文园地七

备课人:

曾小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2、通过练习编童话故事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读读、认认、背背中发现反义词现象,积累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交际的内容和要求,用选择动物编写通话故事的形式,练习表达提高习作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勇敢清楚、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难点:

学会倾听、质疑、评价。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设计,主动与人交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小窍门的资料。

   搜集自己喜爱的动物图片与资料。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事例导入,引出话题。

1.课件展示事例。

a.要剪一圆纸板,通常先在纸板上画出一个相应直径的圆,再用剪刀仔细剪下,花费时间较长。

有同学想到用圆规画圆,把贺规的笔尖改装为小刀片,则成为一个很好的切圆片专用工具。

2.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小窍门的资料。

二、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交流故事,激发兴趣。

1.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童话故事,课前我们请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个童话故事。

请你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简要地说说大概,然后选出最有趣的故事在全班讲。

2.小组交流。

3.教师挑选《小猪唏哩呼噜》书里的一段故事读给大家听。

二、点拨角度,开阔思路。

1.教师结合同学交流的故事及《小猪唏哩呼噜》的故事加以点拨。

看作者抓住了这种动物的什么特点展开想象的,拓展学生思路。

 

2.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动物图片和资料。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联想。

修改意见

三、选择动物,编写故事。

1.学生选择几种动物做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2.学生把自己想象的故事写下来。

四、交流展示,互相学习。

学生把自己写好的故事读给大家听,教师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吸取别人的长处,并能根据别人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

一、我的发现  

1、教师出示小黑板:

傲慢—谦虚 懦弱—勇敢 丑陋—美丽 愚蠢—聪明 2、同座讨论从这两行词语中发现了什么。

(发现上下两个词意思是相反的。

)3、延伸拓展。

请学生再说一些意思相反的词。

二、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地小声读读、背背这些句子。

同座可以互相读读背背,也可以“对口令”似的

三、连连认认

1、教师板书学生已经认识的字:

竹、说、海、木、书、怒、女、子。

请学生读一读,组组词。

2、教师板书生字,让学生边看边猜一猜这些字可以和生字中的哪个字连成词呢?

3、全班交流。

请学生上黑板连一连线,再请学生做小老师带大家读读词语。

四、成语故事

1、学生自由地小声读读这个故事。

2、想一想:

那个人最后能不能捞到宝剑?

为什么?

3、全班交流。

先读一读这个故事,再说一说从这个故事中想到了什么。

作业设计:

1、摘抄园地中喜欢的词语。

2、把自己写好地故事读给大家听。

安全教育:

教学反思:

 

修改意见:

29、掌声

备课人:

曾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课生字10个,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特别是给身处困境的人鼓励与帮助。

教学重难点、关键:

读懂课文,了解英子产生变化的原因。

体会再次掌声的含义,使学生受到爱人如己的教育。

教具准备:

挂图、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法学法:

朗读感悟、讨论交流法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每个人都听过掌声,有些掌声是你给别人的,有些掌声是别人给你的。

掌声响起来,你的心情怎样?

(让学生自由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

“掌声”,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习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多种方法学习。

2想一想:

课文围绕掌声讲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变化

1学习第一自然段内容,让学生自由读,读后说说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内容:

指读,读后让学生说说这时的英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忧郁”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和第四两个自然段。

4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

引导学生提出:

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这个问题提出来以后,可作为下一阶段学生自足阅读的目标,培养学生边读边疑边悟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明确阅读目标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二、精读课文,自己释疑

1学生精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带着以上问题自读自悟。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汇报交流。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引导学生从认识掌声对英子的帮助,从两次掌声中体会到了什么回答。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学生读后,组织评议,那个地方读得好?

修改意见:

三、拓展延伸,加深认识

1学习英子信的内容: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

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面对生活。

(1)学生齐读这段话。

(2)联系全文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2生活中,你得到过掌声吗?

当时有什么感受呢?

你给过别人掌声吗?

当时又是什么感受呢?

3学了课文,又谈了那么多感受,你还想对自己或别人说什么呢?

作业设计:

1你搜集了哪些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名言或谚语呢?

2假如你的同学考试考得不好,他很难过,请你写一两句话鼓励他。

板书设计:

29、掌声

活泼

开朗

自信

安全教育:

 

教学反思:

 

修改意见: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备课人:

曾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从有感情朗读课文中体会人物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质并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关键:

理解实验成功及教育家激动的原因。

教具准备:

一个玻璃瓶,三个记者生字的小铅锤、多媒体课件。

教法学法:

实验演示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假如你和朋友正在井下,而此时井突然要塌,但只有一个人可以从井口上来时,你会怎么做?

读一读《一次成功的实验》,相信会对你有所启发。

(课件出示)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教师提示学习方法: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词语意思。

(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预习情况。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一个教育家到一所小学请三位学生做一个逃生的游戏。

4.边读边想,把不懂的问题用画“问题泡泡”的形式提出来。

三、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学文。

1、投影出示思考题:

(1)教育家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

结果为什么让教育家这么激动?

(2)这个实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画出描述小姑娘的动作、语言和神态的词语,想想小姑娘为什么这样做?

(3)如果你就在现场,你会想到什么?

你会对谁说什么?

2、分小组学习。

3、小组汇报。

(1)教育家来到一所小学,请三位学生做这样一个实

修改意见:

验:

他拿出一个瓶子放在地上,让三个学生手里各拿着一个系着绳子的小铅锤,瓶口表示井口,铅锤代表每个人,井口每次只能上来一个人,此时井里发水,人怎样才能快些上来?

(2)实验成功的原因是:

三位学生知道遇到危险要冷静,要开动脑筋,要先人后己。

追问:

找出课文中表示孩子们先人后己的句子。

投影出示下面这句话:

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

“快!

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A指名读,齐读。

B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出这个女孩把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德。

(3)投影出示:

女孩子不假思索地说:

“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由此我想到();想到();想到()。

A补充横线上的话。

(联系实际,说说我们身边或媒体报道中具有相关品质的英雄。

B有感情的朗读这句话。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说说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写了一位教育家到一所学校请了三位学生做实验,并获得成功的故事。

三、总结全文。

作业设计:

1、和小伙伴做这个实验。

2、阅读有关“爱的故事”。

板书设计: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井口小有次序获得成功

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安全教育:

教学反思:

 

修改意见:

31给予树

备课人:

曾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给予、试探、仁爱、同情、体贴”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读懂课文,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教具准备:

布置搜集圣诞节的背景音乐和西方过圣诞节的图片资料。

教法学法:

朗读感悟法、讨论交流法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展示一些圣诞节的图片,播放圣诞节的音乐。

2、介绍你了解的圣诞节。

3、质疑:

你见过或听说过“给予树”吗?

(板书课题)你能想象它是什么样子的吗?

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引入课文的朗读

二、初读课文

1、听读课文录音,边听边画出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边读边思考,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3、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