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苏科版13doc.docx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苏科版13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苏科版13do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苏科版13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苏科版(13)
一、判断题: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1.发出声音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2.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4.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5.液体只有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才能蒸发。
6.太阳光是复色光。
7.红外线的显著特点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8.一只小鸟距平静的水面上方3m处,河中水深1m,则该鸟的像距它自己的距离为6m。
9.因为人眼能看到平面镜所成的像,所以平面镜成的是实像。
10.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正方形的。
二、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1.冬天的早晨,小明在家中发现暖水瓶的瓶盖打开不冒“白气”,小明问自己为什么?
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
又想到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将暖水瓶拿到屋外,看到很多“白气”。
就“小明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属于科学探究哪个环节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交流与合作
12.下列有关温度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牛奶温度约为3℃B.正常人的体温约为26.7℃
C.洗澡水的温度约为80℃D.让人舒适的气温在23℃左右
13.如图所示,将甲手机挂在玻璃罩内,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能听到甲手机响亮的振铃声,同时也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如果用抽气机不断地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再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听到甲手机的振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但仍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这个实验说明
A.声音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声音和光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 D.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光不能
14.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15.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16.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A.小孔成像B.凿壁借光C.手影游戏D.彩虹的形成
17.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
A.不成像
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
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
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
18.我们曾经体验过以下声现象,其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是
A.放在密闭玻璃罩里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罩内的空气抽走后,铃声变小
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水面,会在水面上激起水波
C.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
19.下列关于“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天,我们看到的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B.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的附近会出现“白气”,这是冰箱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夏天常见到火锅店里的空调器喷出“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形成的
D.水烧开时,看到从壶嘴喷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
20.小明想拍一张雨后晴空的照片,小华建议他加一块滤色镜,小明应选择
A.红滤色镜B.蓝滤色镜C.黄滤色镜D.绿滤色镜
21.有一只蚂蚁爬到了办公桌面上的平板玻璃上,发现它距自己的像1cm,问蚂蚁向前爬行5cm后,此时它距自己的像的距离是
A.1cmB.2cmC.10cmD.11cm
22.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然后将沸腾时 产生的水蒸气直接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 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此时甲中水的温度为t,以下能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的操作是
A.测出乙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B.测出烧瓶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C.将另一杯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所示
D.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三、填空与作图题(28题6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
23.如图所示是两支水平放置的液体温度计,它们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工作的。
这两支温度计的两端都没有画全,甲的示数为▲℃,乙的示数为▲℃。
24.云的形成:
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在高空遇冷时,有的▲成小水滴,有的▲成小冰晶。
(以上两空都填物态变化名称)
25.盐阜人民商场门前路旁设有噪声监测设备。
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77.0 的数字,它的单位是▲,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音调、响度、音色),它▲(有、没有)吸收和减弱噪声的作用。
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在▲(声源处、人耳处、传播途中)减弱噪声。
26.如图,甲、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甲的玻璃泡上包着湿棉花,乙是干燥的,我们发现▲(填“甲”或“乙”)温度计的示数要低一些,这说明▲。
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越少,水的蒸发就越快,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就越▲,有一种干湿温度计就是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可以用来显示空气中的湿度。
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对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小明认为是由于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温度很高,而小红则认为是由于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那么,你认为是▲的看法对。
(填小明或小红)
27.小明在厨房中发现:
(1)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
这“白气”实质上是一些▲。
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
“白气”从喷出到消失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
①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
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仍然保持气体状态。
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形成“白气”。
(②③两题填物态变化名称)
③“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
(2)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是火焰熄灭前的图片。
28.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铁球.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请在图乙框中画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
(2)在丙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3)如图丁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的像。
(保留作图痕迹)。
第二部分能力题(40分)
29.如图所示,甲是某同学自制的一只魔术箱,表演时他将开口的方形空箱面展示给观众,把纸币从空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结果纸币“不翼而飞”。
原来魔术箱中有一块平面镜(如图乙),它与箱底的夹角为▲度,使箱底的方格纸与它的像夹角为▲度,使观众觉得箱子里没有东西。
而观众不能看见平面镜后面的纸币则是因为光具有沿▲的性质。
30.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
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汽会▲。
31.有甲、乙两种不同品牌的保温杯,为了比较这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小明按照科学探究的程序,明确了具体的探究问题,选择了适当的器材,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在室内进行了实验,得到了一段时间内,甲、乙两种保温杯内水的温度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所示。
请你根据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小明探究的问题的自变量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保温杯的品牌 B.水冷却的时间 C.水的温度
(2)请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
▲ 。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甲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
B.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
C.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一样好
(3)请估计实验过程中第5小时的室温:
▲ ℃。
32.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如下图所示,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硬纸板,F可绕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AON(选填“=”、“>”或“<”),若将AO向ON靠近,OB▲ON(选填“靠近”或“远离”)。
(2)如图乙,把F向后折叠,▲(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
(3)若光线沿BO入射,则光线反射后沿OA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33.同学们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
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
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2)本实验应在▲环
境下进行。
(较暗\较亮)
(3)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4)某同学实验时在直尺上无论怎么平移后面的蜡烛,它都不能与像重合,原因可能是▲
(5)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眼睛应该在玻璃板▲(选填“前”或“后”)观察。
(6)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7)该同学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4.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装置中的纸盖作用可以起到防止上升的水蒸气由于▲(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液滴附着在温度计上,从而看不清读数.
(2)图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方式正确的▲.
(3)该小组在做实验,小明和小红各自独自计时,读取温度并记录数据。
他们同时按下秒表且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小红每次读数都比小明迟6s。
上表为小明所测数据。
在同一坐标标系中,将小红和小明所测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以发现,小红的图像是▲(甲/乙)。
(4)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下面的操作应该是:
▲,再观察水是否能继续沸腾.
(5)另一组同学一起实验时发现水沸腾时的温度分别是99℃、101℃和98℃,于是他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A.可能是温度计在制造上本来就存在一点差异
B.可能是不同的小组水的多少不一样
C.可能是不同的小组的水中杂质情况不一样
仔细分析,我们很容易得出猜想▲应该是错误的(只填序号)。
小组成员某同学建议把3个小组的温度计收到一起,同时放进同一杯热水中,你认为她这样做是为了验证猜想▲(只填序号);而另一同学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了三个小组的水温,你认为他这样做是为了验证猜想▲(只填序号)。
35.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设计如图的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1)哪个实验小组的方案好?
▲;理由是:
▲
(2)下表是某一个实验小组的测量数据: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温度/℃
63
68
73
77
80
80
80
80
83
87
92
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上面的坐标中绘出“温度—时间”的图象
(3)根据所绘制的图象判断此固体▲(选填“是”或“不是”)晶体,其理由是▲.
(4)这种物质的熔点是▲℃,在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状态,该物质的熔化过程共持续了▲min。
(5)通过探究可得出此类固体熔化时的规律是:
▲
(6)把盛有碎冰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D.无法判断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1—5AABAB6—10ABABB11—15BDCAC16—20DDBCB21—22AD
23、热胀冷缩18—16
24、液化凝华
25、分贝(dB)响度没有传播途中
26、甲汽化吸热大小红
27、
(1)小水珠高液化汽化
(2)乙
28、(略)
29、4590直线传播
30、升华熔化凝华
31、BB20
32、
(1)=靠近
(2)不能同一平面
(3)可逆
33、
(1)到镜面距离
(2)较暗
(3)大小
(4)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5)前
(6)不能虚
(7)不变
34、
(1)液化
(2)B
(3)甲
(4)99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
(5)BAC
35、
(1)乙固体受热均匀
(2)(略)
(3)是固体熔化时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4)80固液共存6
(5)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6)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