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8466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docx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XX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

  

  

  我给江主席献花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知识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2)学会本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

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文分段。

   3、过程方法:

  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学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

  在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文。

  教学难点: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问句,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

  情;指导学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这个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学准备:

  文配套录音带、有关“香港回归”的录像带,投影仪、录音机、明胶片若干张、生字卡等。

  教学时间:

共两时

   第一时:

自学质疑,初步体会

   第二时:

自主探究,体情悟道

   第一时

  教学内容:

  自学质疑,初步体会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文。

   2、学会本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按照提供的段落大意给文分段。

   4、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读通读顺文,初步感知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质疑问难

   1、我们曾学过一篇文《“东方之珠”》,同学们知道“东方之珠”指哪儿吗?

(香港)

   2、你知道有关香港的知识吗?

  学生介绍:

香港的风景、历史、回归日

   3、你知道香港现任行政长官是谁?

学习生字“董”记住“董建华”

   4、1997年6月30日,江主席等中央领导来到香港和英方政府举行交接仪式,在香港的启德机场,中央代表团受到了香港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

  香港的一位少先队员姜咪咪(板书:

姜咪咪)代表香港青少年给江主席献花(板书:

给江主席献花),事后姜咪咪写下了一生中最难忘的作文《我给

  江主席献花》。

(板书:

我)

   、读题,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读文,扫清障碍

   1、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教师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文。

  

(2)学会本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请你按照“冒雨等待”、“激动献花”、“幸福忘不了”给文分段。

   2、学生自学,教师置身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3、全班交流。

各组发表意见,主要说说小组内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又发现了哪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想

  解决吗。

   4、继续解决学生发现的问题。

  三、再读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愿选择文片断读,其他同学说说听了全文有什么感想。

   2、学生发言。

  四、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毯、频、董”

  五、布置作业

   1、继续朗读文,争取做到有感情朗读。

   2、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第二时

  教学内容:

  自主探究,体情悟道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文。

   2、会用“秩序井然”、“爱抚”造句。

   3、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学会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合作、探索地学习方式;学会查阅、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前进中的香港”为题先在小组后

  在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内容,体会作者在香港回归之时的自豪感以及给江主席献花时的幸福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文。

  教学难点:

  理解第九自然段的反问句,引导学生体会香港人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

  情;指导学生理解“我就像……流遍全身”这个打比方的句子,深切感受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观看录像

   1、读题

   2、通过上节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当时人们特别是姜咪咪的心情?

(板书:

激动万分、无比兴奋、欣喜若狂、热泪盈

  眶、幸福)

   3、观看录象,展现香港回归的过程。

  教师语言导入:

1897年到1997年,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香港就像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倍受欺凌。

今天,香港回归到祖国的怀抱,香港人

  民多么激动,让我们和香港人民一起来体会。

   4、观看后,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自学文,感知文内容。

   1、自学文,体会激动、高兴的心情。

把能表现香港人民激动兴奋心情的句子,用波浪线划下来。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小组长进行总结。

  三、师生对话,深入体会香港人民的思想感情。

   1、学习“等待”一部分。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人们激动、喜悦的心情?

  

(1)师生交流:

  秩序井然兴奋激动竟

  

(2)理解:

我捧着准备献给江主席的鲜花,又是兴奋,又是激动,竟顾不得擦一下脸上的雨水。

  a、谁来把“我”的心情读出来。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b、想一想,此时“我”的心情为什么这样高兴、激动?

  、人们仅仅是今天在等待吗?

  d、过渡:

长久等待了一个世纪,来了,来了,中央代表团的专机出现了,人们的心情更加激动,谁来读。

   2、学习“献花”部分

  过渡:

人们站在红地毯两侧,心情是一样的,他们都在兴奋而激动地等待着江主席的到来,竟顾不得擦去脸上的雨水。

盼着,盼着,中央代

  表团乘坐的专机降落了,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1)说说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当时人民的激动的心情?

  

(2)理解“沸腾起来了”:

你仿佛看到什么?

听到什么?

  (3)理解“欢迎!

欢迎!

热烈欢迎!

……”

  a、如果你是香港的百姓,你会怎样说?

(展现情景)

  b、将自己的感情宣泄表达出来,再有感情地朗读。

  、让我们看看当时欢迎的场面。

(中间可以插入录象)

  d、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4)理解“在回归的日子里,洗刷了百年耻辱的香港人,受次迎接自己的国家元首,怎能不欣喜如狂、激动万分呢?

  a、请看这些资料:

   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占香港岛。

   1860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永久割占九龙半岛以南。

   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和新界,租期99年。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b、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触?

  、指导朗读

  d、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体会到什么?

(百年耻辱、自己国家的、怎能)

  e、指导朗读。

读出自豪的心情。

   3、学习“忘不了”部分

  

(1)“我”代表二百万青少年献花,心情更加激动,从哪里可以看出?

  

(2)理解“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了全身。

  a、体会我的心情:

“失散多年”原指什么?

现在指什么?

“母亲”指什么?

  b、有感情地朗读。

  、仅仅是“我”感到幸福吗?

    读:

我、千千万万的香港同胞、香港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

  d、看录象,体会香港人民的喜悦的心情。

  (3)此情此景,我代表千千万万的香港同胞,我……多么幸福啊!

   4、总结:

为什么忘不了这一天?

(我激动香港回归祖国)

   、延伸:

十六大(图片)、澳门、台湾等。

  四、总结文,布置作业

   1、总结文。

   2、布置作业:

  有感情朗读文;

  围绕“香港的昨天、今天、明天”出一期手抄报,或开一个主题班会。

  板书:

       我给江主席献花

      等待   兴奋激动

      献花   激动万分

      幸福   永生难忘

  6天安门广场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文四-六自然段。

   2、学会文中的生字词。

   3、能凭借文质疑并展开想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二时

  第一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2)自然段中的生字词,理解(1-2)自然段。

   2、能掌握一些读通、读好文的方法。

   3、通过学文,感受天安门的雄伟壮观。

  教学重点:

学习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讨论法。

  教具准备:

1、幻灯片、小黑板。

   2、布置学生前收集有关天安门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导入、激趣交流:

   1、谁去过天安门广场,你有什么感受?

   其他同学想不想去游览?

   今天老师就领大家一起去北京游览天安门广场,开心吗?

   2、板书题:

1、天安门广场

   3、学生交流有关“天安门”的资料。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建于明代,名“承天门”,重建于清代,改称“天安门”。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

  二、初读、交流收获。

   1、自读文,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2)、力求读通句子,注意长句的适当停顿。

  (3)、小组交流,通过自读文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会读的同学请举手,不会读的同学没关系,请你再读读,相信你准能读。

(教师重点辅导)。

  三、精读§1。

   1、谁愿意来读第一自然段?

   2、纠正读或模仿读。

   3、说说第一次到天安门广场留下了什么印象?

   4、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吗?

   、练读后指名读。

  四、精读§2。

   1、检查初读文的情况(方法同学习第一自然自然段)

   2、读了这段话,你有问题吗?

  相机理解:

雕梁画栋

   3、天安门及其天安门前的金水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同桌交流。

  △集体交流。

   (雄伟壮丽、格外挺拔……)

  △天安门雄伟壮丽,金水桥格外挺拔,让人不忍离去,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

   4、齐读第二自然段。

   学这一自然段,可加入一个说话训练,学习这一自然段的写作方法,以《我们的教室》或〈〈花坛〉〉为题说一段话。

  五、指导书写:

  瓦 栋

  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语。

   2、摘录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板书设计:

     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或简笔画)

   第二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文§2~§6,理解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2、能凭借文质疑并展开想象,能背诵§4~§6。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能凭借文质疑并展开想象。

  教具准备:

准备广场周围建筑群的示意图。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名读§1-§2。

   2、默写“雕梁画栋”。

  二、学习§3:

   1、谁愿意读§3。

   2、纠正读或模仿读,重点读好:

   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3、自读§3,拿出相关的简易图,读后在小组中摆出各建筑物的方位关系。

   4、集体交流。

   、完成后第4题的小练习。

   6、这些建筑物及其他建筑物十分雄伟壮丽,你产生了什么想法?

把你的想法通过朗读表现给大家听。

  三、学习§4:

   1、读读文§4,你有困难或疑问吗?

   2、用上“因为……所以……”,根据文内容说说:

  

(1)为什么全国人民“无比向往”天安门?

  

(2)为什么说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3、是啊,你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员,深信你也一定很向往天安门广场,让我们一起随作者再游览一下,再回忆那庄严的场面。

   4、齐读§4。

  四、学习§-§6。

   1、请你读读文第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晨曦中天安门城楼的雄姿,这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同桌交流和集体交流。

   3、小结:

是的,我们仿佛看到了“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中国也像初升的太阳一样蓬勃向上,日益强大,多自豪哪!

   4、读§6,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

节日的广场绚丽、热闹!

  五、指导写字:

  你觉得哪些字需要大家帮忙的?

[碑煌]

  六、作业布置:

[任选两个]

   1、选词填空。

   2、背诵四、五、六自然段。

   3、观看记录片。

  板书设计:

    1、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  新中国的象征  意

    雄 纪念碑  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 义

    伟 纪念堂  节日到来 美丽热闹 非

    壮 博物馆    凡

    丽 人民大会堂

  7徐悲鸿励志学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文四-六自然段。

   2、学会文中的生字词。

   3、能凭借文质疑并展开想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二时

  第一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2)自然段中的生字词,理解(1-2)自然段。

   2、能掌握一些读通、读好文的方法。

   3、通过学文,感受天安门的雄伟壮观。

  教学重点:

学习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讨论法。

  教具准备:

1、幻灯片、小黑板。

   2、布置学生前收集有关天安门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导入、激趣交流:

   1、谁去过天安门广场,你有什么感受?

   其他同学想不想去游览?

   今天老师就领大家一起去北京游览天安门广场,开心吗?

   2、板书题:

1、天安门广场

   3、学生交流有关“天安门”的资料。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建于明代,名“承天门”,重建于清代,改称“天安门”。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

  二、初读、交流收获。

   1、自读文,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2)、力求读通句子,注意长句的适当停顿。

  (3)、小组交流,通过自读文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会读的同学请举手,不会读的同学没关系,请你再读读,相信你准能读。

(教师重点辅导)。

  三、精读§1。

   1、谁愿意来读第一自然段?

   2、纠正读或模仿读。

   3、说说第一次到天安门广场留下了什么印象?

   4、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吗?

   、练读后指名读。

  四、精读§2。

   1、检查初读文的情况(方法同学习第一自然自然段)

   2、读了这段话,你有问题吗?

  相机理解:

雕梁画栋

   3、天安门及其天安门前的金水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同桌交流。

  △集体交流。

   (雄伟壮丽、格外挺拔……)

  △天安门雄伟壮丽,金水桥格外挺拔,让人不忍离去,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

   4、齐读第二自然段。

   学这一自然段,可加入一个说话训练,学习这一自然段的写作方法,以《我们的教室》或〈〈花坛〉〉为题说一段话。

  五、指导书写:

  瓦 栋

  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语。

   2、摘录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板书设计:

     1、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或简笔画)

   第二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文§2~§6,理解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2、能凭借文质疑并展开想象,能背诵§4~§6。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能凭借文质疑并展开想象。

  教具准备:

准备广场周围建筑群的示意图。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名读§1-§2。

   2、默写“雕梁画栋”。

  二、学习§3:

   1、谁愿意读§3。

   2、纠正读或模仿读,重点读好:

   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3、自读§3,拿出相关的简易图,读后在小组中摆出各建筑物的方位关系。

   4、集体交流。

   、完成后第4题的小练习。

   6、这些建筑物及其他建筑物十分雄伟壮丽,你产生了什么想法?

把你的想法通过朗读表现给大家听。

  三、学习§4:

   1、读读文§4,你有困难或疑问吗?

   2、用上“因为……所以……”,根据文内容说说:

  

(1)为什么全国人民“无比向往”天安门?

  

(2)为什么说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3、是啊,你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员,深信你也一定很向往天安门广场,让我们一起随作者再游览一下,再回忆那庄严的场面。

   4、齐读§4。

  四、学习§-§6。

   1、请你读读文第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晨曦中天安门城楼的雄姿,这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同桌交流和集体交流。

   3、小结:

是的,我们仿佛看到了“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中国也像初升的太阳一样蓬勃向上,日益强大,多自豪哪!

   4、读§6,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

节日的广场绚丽、热闹!

  五、指导写字:

  你觉得哪些字需要大家帮忙的?

[碑煌]

  六、作业布置:

[任选两个]

   1、选词填空。

   2、背诵四、五、六自然段。

   3、观看记录片。

  板书设计:

    1、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  新中国的象征  意

    雄 纪念碑  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 义

    伟 纪念堂  节日到来 美丽热闹 非

    壮 博物馆    凡

    丽 人民大会堂

  8虎门销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复述文。

   2、学会本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实验目标:

  让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旧中国的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而外。

  教具准备:

  《鸦片战争》录像、《虎门销烟》、网络

  时安排:

 两时

  第一时

  时目标:

   1、掌握本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

   2、初读文,了解大意。

   3、通过上网搜集和处理资料,了解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离景资料。

  一、前准备:

观看《鸦片战争》

  二、谈观后感受自然导入

  师:

这是一部老电影了,但我却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

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谈论。

  师:

影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说说你的理由。

  (可自由谈,只要说出理由就行,相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引出主人公林则徐)

  师:

你们了解林则徐吗?

  先调动学生已知,大致说说对林则徐的认识,引导学生上网查询。

然后师总结。

  三、初读文,自学生字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提醒:

不动笔墨不读书。

掌握生字词。

   出示要求:

自读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

   (3)出示词语。

   鸦片 欺侮 盐巴 虎门销烟

   历史 装点 顿时 伟大壮举

   (4)指名读词,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解释词义,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6)分自然段指名试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练习巩固

   1、描红。

   2、熟读文。

   第二时

  时目标:

   1、精读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2、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文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

从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

(引导学生读读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联系,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

  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

伟大壮举)

  过渡:

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

(雄壮、气势盛大)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

  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的“壮”?

  

(2)读后交流。

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之“壮”。

①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

②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

  “身着朝服”。

(板书:

场面:

壮观、隆重)

  (3)指导朗读。

  这一段我们应该怎样读?

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试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组织评议,教师适时点拨,然后再读,要求学生读出场

  面的壮观、隆重,特别提示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3.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过渡:

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接下来第三、四、五自然段写了这个“伟大壮举”的经

  过。

默读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虎门销烟的经过)(板书:

经过)让学生概括说说主要经过:

下令、

  销烟、结果。

  

(2)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

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句写出了事的“壮”?

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交流:

“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词语都

  写出了事之“壮”。

   指导诵读:

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让学生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出气势,显示出“壮”来。

先学生试读,再指名读,

  评价,指点,最后齐读。

②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

是分几步销烟的?

   (第一步:

撒盐巴教师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

抛鸦片、倒石灰让学生自己概括)(板书:

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

   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

  销烟的。

(板书:

先再然后)

   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

教师引读。

师:

“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

  见……,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顿时,……”然后,自由练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像,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