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数学15课电子备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8020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上数学15课电子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五上数学15课电子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五上数学15课电子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五上数学15课电子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五上数学15课电子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上数学15课电子备课.docx

《五上数学15课电子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上数学15课电子备课.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上数学15课电子备课.docx

五上数学15课电子备课

五年级组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教师

魏礼银

备课组长

郑哲

辅备教师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

备课时间

复备教师

复备时间

教材分析

1.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和分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意义。

会用负数表示生活中的问题。

2.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气温中蕴含的具有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负数的含义。

学情分析

负数这部分内容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重要基础。

小学生对负数概念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1.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联系实际的素材来渗透负数的概念。

2.要通过实际感知,动脑感悟,小组讨论理解,逐步培养数感,促进认识和理解。

3.教学中应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重点

重点:

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突破方法:

创设情景,合作探究。

教学难点

难点:

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突破方法:

列举、比较、分析。

学法指导

突破方法:

列举、比较、分析

教学准备

备课序号:

第1次(初案)时间:

2017年8月26日

第一课时

课时

总第()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认识负数

教学目标

1、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O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在经历与合作中,体会负数的意义,了解正负数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间题。

3、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的简洁之美;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

1、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2、用正数、负数描述和表示生活中的现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设计(个性表达)

一、情境引入

师:

老师带来了一段天气预报。

(播放电视台的天气预报片段)

二、自主探索

师:

这是我国三个城市―南京、三亚和哈尔滨的天气情况。

(多媒体出示例1主题图)

1.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

师:

我们怎样才能准确知道某个城市的温度呢?

(2)认读南京的气温。

师:

你能读出图上的气温吗?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3)认读三亚和哈尔滨的温度。

师:

你能用这样的方法认读三亚和哈尔滨的气温吗?

在学生读的基础上交流:

表示三亚的气温在O刻度线以上10格,就是零上幼摄氏度;表示哈尔滨的气温在。

刻度线以下10格,就是零下20摄氏度。

(4)师:

三亚和哈尔滨的气温一样吗?

不一样在哪里?

小结:

三亚的气温是零上20℃,哈尔滨的气温是零下20℃。

以。

℃为界,一个在。

℃以上,一个在0℃以下。

一上一下,正好相反。

(5)尝试用正、负数记录。

(6)教学正、负数的读写方法。

出示“+20℃”,齐读后告诉学生“+20”以写作20(板书);出示一20,

2.教学例2。

(1)出示例题2主题图片并提问:

你从图上获得了哪些信息?

(介绍海拔高度是指与海平面比较所得到的相对高度)

3.揭示概念。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

2、“练习一”第1题。

先读一读温度再说出哪个翻是正数,哪个数是负数。

3、“练习一”第3题:

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

读出所写的数,并判断写的是否正确。

4、出示:

+8和一5引导学生结合今天学习的内容,说说这两个数表示的意思。

四、全课总结

 

(用温度计测量)

看把温度计实物投影并讨论:

从温度计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认识“℃”、“下”以及认读温度的方法)

 

学生观察后尝试读出温度

认识温度计上1小格表示2摄氏度,表示南京气温的是0刻度线,就是零摄氏度

 

尝试用正、负数记

 

学生个别读

 

(l)认识负数。

讨论:

怎样把这些数分类吗?

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交流,齐读各个正负数。

(2)认识0与正、负数的关系。

(3)写正负数。

写出几个正数和几个负数。

看看谁写的数与众不同,看谁写得又对又快!

 

总结学法

自主学习方法

探究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方法

作业设计

1、“练习一”第1题。

先读一读温度再说出哪个翻是正数,哪个数是负数。

2、练习一”第3题:

写出5个正数和5个负数。

读出所写的数,并判断写的是否正确。

板书设计

认识正数和负数

正数+4(4)+8844.433193﹥0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数-4-155-400﹤0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

总第()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正负数的应用

教学目标

1、学会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感受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一些相反意义的量,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能用正负数描述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2、结合现实情景,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

1、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2、分清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的具体含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设计(个性表达)

一、情景导入。

1、谈话:

昨天,我们学习了正数和负数,知道像零摄氏度以上或以下、海平面的以上或以下等,都分别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会用到正数和负数。

二、新知学习。

1、学习例3。

谈话:

张阿姨开了一家服装店,老师收集的服装店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

出示统计表。

2、试一试。

谈话:

想了解这个服装店下半年的盈利情况吗?

请根据服装店去年下半年的盈亏情况,填写下表。

七月份:

亏损1200元;八月份:

亏损650元;九月份:

盈利2500元;十月份:

盈利4300元;十一月份:

盈利3700元十二月份:

亏损250元;

月份七八九十十一十二

盈亏(元)

教师小结:

正数和负数可以分别用来表示盈利与亏损的情况。

2、学习例4。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方向。

(2)提问:

从平面图上你能知道些什么呢?

小结:

通过例三和例四的学习,我们应该有所收获:

正负数经常被用来表示生活中一对相反的量。

如例三中的盈利和亏损,例四中的向东对向西,向南对向北。

3、练一练:

蓝色线框出的数表示什么?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能会用到负数呢?

 

小组讨论交流:

(1)观察表格,你读到了哪些数据,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这里的正数和负数表示的盈亏情况一样吗,你知道盈和亏分别是指什么意思吗?

(3)再来观察表格,从表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呢?

(4)你认为这家服装店生意总体情况怎样,为什么?

 

(1)学生独立填表。

(2)交流反馈:

正确读出表格中的数据。

(3)光看表格,能介绍一下服装店下半年盈亏情况吗,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讨论:

①如果小华从学校出发,向东西方向的大街走2千米,可能到什么地方呢?

②如果把向东走2千米记作+2千米,那么向西走2千米可以记作什么呢?

思考:

从学校出发,沿南北方向的大街走2千米可能到什么地方?

请根据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分别写出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总结学法

自主学习方法

探究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方法

作业设计

 

补充习题相关题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五年级组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教师

魏礼银

备课组长

郑哲

辅备教师

教学内容

二、多边形的面积

备课时间

复备教师

复备时间

1、利用方格纸和割补、拼摆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2、认识简单的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

教材分析

4.本单元可以用9课时进行教学。

学情分析

学生作高有困难,要及时查缺补漏。

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梯形的面积和组合图形的面积

学法指导

1.重视动手操作与实验。

2.引导学生探究,渗透“转化”思想。

3.注意培养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三角板。

备课序号:

第1次(初案)时间:

2017年8月26日

第三课时

课时

总第()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思考,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经历观察、操作、测量、填表、讨论、分析、归纳等活动过程,体会“等积变形”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知道转化的思想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运用。

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设计(个性表达)

一、复习导入

1、说出学过的平面图形。

2、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的面积你会求?

怎么求?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1中的第1组图

下面的两个图形面积是否相等?

(2)出示例1中的第2组

你还能用刚才的方法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吗?

(教师适当强调“转化”的方法。

(3)揭示课题:

把不熟悉的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并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是数学上一种很重要的方法——转化。

今天我们就运用这种方法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

2、教学例2:

(1)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问:

你能想办法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吗?

这两种剪拼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3、教学例3:

(1)提问:

是不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它的面积大小会不会改变呢?

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平行四边形

长(cm)宽(cm)面积(cm)底(cm)高(cm)面积(cm)

根据学生总结,形成下面的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5)用字母表示面公式

板书:

S=ah(板书)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试一试

一块平行四边形玻璃,底50厘米,高70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你能独立计算吗?

2、指导完成练一练:

 

在小组里说一说准备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

学生分组活动后交流。

学生交流

 

学生展示先学成果

学生交流操作情况

第一种:

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②把这个三角形向右平移。

③到斜边重合。

第二种:

①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将其剪为两个梯形。

②把左侧的梯形向右平移。

③到斜边重合。

学生讨论并汇报想法,小结:

沿着高剪,能使拼成的图形出现直角,从而符合长方形的特征,能拼出长方形。

小组讨论:

①转化后长方形的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

②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③根据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4)反馈、交流、抽象出面积公式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说说是怎样列式解答的。

让学生说说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

计算时应用什么公式?

 

 

总结学法

自主学习方法

探究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方法

作业设计

 

练习二第1题

练习二第2题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转化

已学过的图形新图形

割补、剪拼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课时

总第()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学会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转化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及空间观念与初步的推理能力。

3、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的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重难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的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设计(个性表达)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情境引入,感受联系。

公园大门前有一块长方形绿地。

为了美化环境,公园负责人准备把这块空地平均分成两块,(课件出示)一块种牡丹,一块种玫瑰。

想请同学们帮帮忙,你认为可以怎样平均分呢?

2、启发猜想,揭示课题。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将继续运用这种方法研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板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自己的想法。

课件出示三种分法。

说说有什么办法说明这两块绿地大小一样?

(学生剪拼移的方法验证)

 

看看算算:

每一块花坛是什么形状呢?

再算一算这块花坛的面积是多少

 

二、自主探究,发现新知

1、实践活动:

拼摆。

(1)课件出示六个不同的三角形,问:

你看到了什么?

(2)问:

这几个三角形按角的特点分类,分别是什么三角形?

(3)用这些三角形拼一拼,看看哪两个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①问:

谁能用你喜欢的三角形上台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拼摆情况。

问:

你是用两个什么样的三角形拼摆的?

为什么?

(演示一下)

问:

这个三角形的底、高各是多少?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底和高各是多少?

面积是多少?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②问:

三角形的面积怎么来的?

(是拼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

板书:

底高

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④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

板书:

底×高底×高÷2

指出:

为什么要除以2。

⑤用字母表示公式:

S=ah÷2

5、小结。

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每个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一半,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先以4人为小组来活动,拼一拼,求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填写好下表再在小组里交流。

操作后让学生展示拼摆交流情况。

上台(在实物投影上)拼摆,并说出表格内容。

 

拼摆得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同学们结合表格和拼成的图形,分小组讨论下面三个问题,看看发现了什么?

①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②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讨论后汇报。

①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指出“两个三角形,无论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只要完全一样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得: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

 

总结学法

自主学习方法

探究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方法

作业设计

补充习题相关题目

板书设计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转化

已学过的图形新图形

拼摆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课时

总第()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三角形面积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三角形的面积,能运用公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2在合作、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再次体验数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并注重解题后的反思或小结。

重难点

1、加深理解、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答有关三角形实际问题

2、能运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三角形的面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设计(个性表达)

一、复习检查

复习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与推导过程

预设:

我知道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底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高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二、闯关练习。

第一关

1、p12第12题。

先量出每个图形的底和高,再计算面积。

2、判断:

(1)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能拼成长方形()

 

生读题后独立尝试答

②交流想法。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

()

(3)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形状不一定相同。

()

3、选择:

(1)两个()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面积相等B、完全一样C、等底等高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4cm2,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cm2。

A、44B、22C、88

(3)一个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是2分米,与这个三角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dm2。

A、6B、3C、12

第二关综合练习

11、p12第11题在方格纸上画出3个面积都是9平方厘米且形状不同的三角形。

2、生活中的数学。

(1)第13题:

(2)第14题:

(3)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分别长3、4、5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你会测量红领巾的底和高吗?

①将红领巾三条边拉直

②用对折的方法找高

 

独立完成练习,说说自己的方法。

集体评讲。

说说连个图形形状不一样,为什么面积一定相等?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说说是怎样列式解答的。

 

总结学法

自主学习方法

探究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方法

作业设计

补充习题相关题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