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63539804826880509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7889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rticle63539804826880509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Article63539804826880509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Article63539804826880509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Article63539804826880509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Article63539804826880509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rticle635398048268805092.docx

《Article63539804826880509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rticle635398048268805092.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rticle635398048268805092.docx

Article635398048268805092

中国思想史练习题一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周公制礼作乐:

西周的礼乐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相传由周公制定。

周公所制定的礼,是维护统治者等级制度的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各项典章制度的总称,后来发展为区分贵贱尊卑的等级教条。

乐则是配合各贵族进行礼仪活动而制作的舞乐。

舞乐的规模,必须同享受的级别保持一致。

西周的礼乐,也体现了当时的时代文明。

2、《白虎通义》:

自汉武帝立五经博士至章帝是已有200多年,其间经学得到充分发展,而“章句之徒,破坏大体”,陷入烦言碎辞。

这种状态妨碍着经学发挥统治思想的作用。

同时今、古文经学内部以及正统经学与谶纬神学之间矛盾重重,派别纷争不可收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在京师白虎观举行了一次讨论经义的会议,制定朝廷对经书的统一解释,称为白虎观会议。

会后,班固奉命将记录整理编辑成书,即《白虎通义》,也称《白虎通》,或称为《白虎通德论》。

是经朝廷群臣讨论,由皇帝钦定的解释,代表封建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制度的作用。

《白虎通义》进一步强化了封建主义的君权、父权、夫权、族权,对后世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3、横渠四句:

又称“横渠四句教”,这四句话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此四句包括的内容从天地到万物,从人民到万世,变现了张载广阔的治学胸襟,它也体现了张载一生为学的归宿,还是宋代儒者的集体文化纲领。

4、“经学即理学”:

是为清代重要的学术命题,为顾炎武明确提出。

顾炎武不满意宋以来逐渐形成的脱离经学而探求所谓“理”的学术范式和学风,认为“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并主张通经读史,以经学取代理学,故提出此主张。

体现出求实致用的学术思想。

5、东方文化派:

新文化运动时期关于东西方文化论争中对新文化派的主要论战派别。

代表人物为杜亚泉等人。

因其主办《东方杂志》,故名。

此派认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是时代的的早晚和阶段的前后,而是生活——价值取向,即文化性质的差异。

两种文化没有好坏、现今与落后之分,各有利弊。

告诫国人不要为西方的物欲、科学所迷惑,要树立起对中国固有文化的信心。

6、孔子:

孔子: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前479年。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

他用大量精力搜集整理了《诗》、《书》、《乐》,删修了鲁国史书《春秋》,对《易》也进行了整理与研究。

《易》、《诗》、《书》、《礼》、《乐》、《春秋》在当时称作“六艺”,后世称作“六经”,成为学校长期使用的课本。

他打破了官府独家办学的格局,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

他提出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如要求教师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采取启发式教学模式等,对我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还以六经教授生徒,讲解为人之道与治国之道,培育教育了众多的弟子。

两千多年来,孔子倡导的和谐、友爱、克己、为人、团结、凝聚的群体主义伦理道德,在中国历史上起了巨大的影响。

在政治上认为“仁”是最高的理想境界;为实现“仁”而制定的制度和行为准则称之为“礼”。

把我国古代有关政治和社会伦理思想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7、《五经正义》:

唐太宗时期下诏撰写的一部官书,为经学义疏结集。

由孔颖达主持编著,包括:

《诗经》、《尚书》、《春秋》、《周易》、《礼记》五部儒家经典,高宗时期正式颁布天下。

经官方颁定后,便成为士子习经和科举考试的统一标准。

《五经正义》引用大量史料诠释典章制度、名器物色,又详于文字训诂,为后人研读经书提供了方便。

书中包含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的丰富内容,是研究者的宝贵资料。

8、谶纬:

西汉末年,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和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激化,包括董仲舒的神学世界观在内的官方经学为了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直接和当时社会流行的谶纬迷信结合起来,形成一股神学思潮,弥漫整个东汉一代。

所谓“谶”,本义是应验。

后来就成为了方士和巫师用一种隐秘的语言来“预决吉凶”的宗教预言。

而宣扬这种宗教预言的书,就叫做“谶书”。

“谶书”的作者为了增强神秘性,还在“谶书”中画有很多古怪的图画,因此"谶书”也叫做“图书”、“图谶”。

就内容而言“纬”直接假托鬼神,以政权兴亡为主题,影响了广阔的社会层面。

所谓“纬”,是对“经”而言的,是有儒生根据统治阶级的意志,用天人感应、阴阳灾异的学说对儒家经典进行穿凿、附会、演绎而成的神秘说教。

“纬书”的实质,是神学迷信、阴阳五行、和经义的结合。

就内容而言,“纬”直接假托孔子,依傍经书发表神学预言。

9、工商皆本:

是为明末清初学者黄宗羲所提出的发展商品经济的主张,意即工业和商业都是国计民生的根本。

他所生活的江浙地区的商品经济在明代中后期有了较大发展,而统治者却奉行“崇本抑末”的传统政策,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此主张就是对统治者相关政策和作为的抗议。

在黄宗羲看来,工业商业,自古圣王以来皆视之为本,未尝以之为末。

只有不事生产而浪费财富的佛、巫、倡优之类的人,才是真正的“末”。

其主张反映了明末清初江浙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10、《天演论》:

为严复翻译英人赫胥黎所著《进化论与伦理学》的前两章而成,自1897年始,先后于《国闻汇编》、《国闻报》上陆续刊发。

其要旨在于宣扬“天道变化,不主故常”,“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警示国人“变法图存”,摆脱亡国灭种的厄运。

11、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东邹城人,汉族。

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

父名激,母邹氏。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生于周烈王四年,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

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

有《孟子》七篇传世:

《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12、五德终始说:

是春秋战国时期阴阳家的较为主要的观点。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邹衍综合二者,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

13、新学:

又称荆公新学,是北宋时期比较重要的思想派别。

其主要是指王安石的思想、学术,亦包括其弟子王雾、龚原、蔡卞、陆佃、吕惠卿等是对王安石思想的发挥和发展。

新学是因为王安石主持过《三经新义》而得名,但其内容不局限于此,还包括其弟子的一些论著。

新学注重从整体上探讨、把握儒家经典的义理和精神实质,根据自己的主管体认、领悟、阐发儒家经典的大义,在治学方法上具有鲜明的轻经传重义理的特点。

14、知行合一:

此为王守仁心学体系的重要命题。

所谓“知”,即道德自觉;所谓“行”即道德行为。

此命题的提出,是为了克服程朱理学知、行两分的病弊。

在王守仁开来,当时人们知善不为,知恶不去,是社会危机的重要根源。

而且这种将知行分裂、只知不行的状态,与程朱理学提倡先知后行的主张有和大的关联。

它告诫人们:

不行就是不知,等知得真了再去行,就是终身不行;有恶念就有恶性,一定要真切地将其克倒。

15、三民主义:

是孙中山对20世纪末涌现的各种反清革命思想的概括总结,欲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或三种革命任务“毕其功于以役”,在实现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同时,避免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

后经革命挫折的教训、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示,以及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三民主义发展成为以联俄、联俄、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支撑的新三民主义。

 

二、简答题

1、战国“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背景。

(1)士阶层的兴起。

春秋战国的社会动荡、政治分裂为中国最早的知识阶层——士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他们从贵族到平民,反而得到了思想意识自由发展的空间,也以私学的形式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士原为宗法贵族最低等级,身通六艺。

礼崩乐坏后,游散于民间。

开创私学,同时又是思想家,形成不同学派。

(2)养士之风与稷下学宫。

战国时期,也是士阶层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获得巨大提高的时代。

当时各国为了兼并战争的需要,都积极招揽人才,这为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准,具备不同才能的士的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养士之风最盛的莫属于齐国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的规模很大,能容纳数千名学生在此学习,为促进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3)从王官之学到诸子百家。

士阶层的发展及其独立、自由之意识的觉醒,为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繁荣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战国时期,思想约束的减少及学者独立精神的增长,致使在思想界形成了众多的学术派别,当时号称“百家”。

不过,当时大抵持有独立见解的个人或若干人,都可称为一家,因此这里所谓的“百家”,不能完全都看成是相互独立的学术流派。

在战国时代的社会大变革中,这些思想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分别提出自己见解和主张,并展开了激烈的论战,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

西汉初年,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曾将战国时期的主要学术流派归纳为“六家”,即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大学术派别。

到了西汉末年,刘歆著《七略》,则将战国诸子划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十家”。

“十家”中除去属于文学范围的小说家,又可以合称为“九流”。

“九流”之中,纵横家讲合纵连横,农家提倡“君民同耕”,研究农业技术,杂家则杂采各家学说。

因此,在学术思想上自成体系并学说完整的,实际上主要就是儒、墨、道、法、名、阴阳六家。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之维新变法思想表现有何不同?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是戊戌维新变法思潮重的重要代表人物,其维新变法思想各有不同表现。

康有为以旧瓶装新酒,以托古改制的方式阐发维新变法思想,格外关注于官僚机构的改革。

梁启超与其师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赞赏西方民权、民主制度,大势宣传,关注民智、民德的启迪和塑造,批判封建文化,掀起“排荀运动”,攻击封建伦理纲常和皇权专制制度。

严复在维新变法思潮中,主要从事思想的宣传和启蒙。

其大力翻译西方近代社会政治学说,赞赏西方文化“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学说激发人们“保国、保种、保教”的自强图存意识,提出“兴民权、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主张,关注维新变法的社会思想观念的建设。

谭嗣同赞扬西方的民权、民主学说,著有《仁学》,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伦理纲常,大有冲决网络的气魄。

在批判封建文化上做出了贡献。

3、简述西周末年思想革新的表现?

人们更加不敬天帝、不信鬼神而重视人事,从而形成了西周末年思想观念的变革,这冲击着“以德配天”的宗教政治伦理观念,不断动摇着上帝的权威。

(1)轻天命。

到了西周末年,由于社会演变而表现出来怨天、恨天、骂天的思想。

随着周天子权力进一步的没落,天和天命范畴失去了神圣庄严的性质,逐渐从高不可攀的地位下降为社会的习用语,在统治者内部,这种变化首先表现为天命的解释权下移,一些大国诸侯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纷纷把自己说成是天神的代理人,他们保留了天和天命范畴原来的宗教神学的意义,而在用法上却采取“僭越”。

(2)重视人事。

西周末年,动荡的社会现实使人们对天帝的威力产生了怀疑,认识到人的作用,“民,神之主也。

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今民各有心,而鬼魂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

”这是对神的作用的否定,对人的力量的肯定,轻鬼神而重人事的思想,虽然还没有做到根本否认神的作用,仍给天命鬼神留下了一些地盘,但由于他们重视民心的向背,强调事在人为,这仍然是对有神论的一个打击,对推动思想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4、简述洋务思潮的基本内容?

洋务思潮的内容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从新认识中国和世界的变局观;采西学、制洋器、师夷长技的洋务自强观;以工商立国、振兴工商业、与西洋资本主义列强展开商战的洋务求富观;废八股、改科举、造就和选拔经世人才的洋务人才观;以中学为体,以西学未用的洋务文化观。

5、简述汉初儒学有哪些特征?

(1)总结秦亡的教训是汉初儒家人物的思想出发点。

(2)汉初儒学强调“因世而权行”,不固守先秦儒家的教条。

(3)鼓吹皇权至高无上是汉初儒学的重要思想内容。

(4)与先秦儒家“重人事、轻自然”不同,汉初儒学非常注意对形而上的“宇宙观”的探讨。

6、乾嘉考据学风形成有哪些重要因素?

乾嘉考据学风由诸多原因交互作用为而成。

从逻辑上看,中国学术有考实的传统,遇到适当的环境,就会在明学术——正人心的经世理念的支撑下发生酵母作用。

明末清初揭露和批判理学的空疏,强调通经读史,主张以经学取代理学,为清代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调。

随着大规模的军事征战的结束,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趋于稳定,为学者专心致力于学术创造了条件。

清朝统治者一方面实行思想文化高压政策,一方面主持大规模的修书活动,吸引大批学者参加。

如设“三通”馆,纂修典章制度,设《明史》馆,纂修前朝史,设四库馆,辑校《永乐大典》,编纂《四库全书》等,迎合并培养了学者通经读史的学术旨趣。

在这两种力量的规范下,学者致力于考订经史,学术范式发生了改变。

乃至于出现了家家许郑,人人贾马,东汉之学烂然中天的局面。

 

三、论述题

1、对先秦儒、道、墨、法家流派思想的评析。

(1)儒家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克己复礼”的思想。

仁学是孔于思想体系的核心。

“仁”的涵义,孔子自己解释为“爱人”,曰:

“仁者爱人。

”他把“仁”作为人际关系的崇高伦理准则,并要求人们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子人”。

孔子还认为,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适当的标准,即“中”,既不过分也非不够。

而善于运用“中”这一标准的作法,就叫做“中庸”。

所以“中庸”之道是孔子提出的所谓不偏的辩证思维方法。

不过、这一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往往有两种可能:

当事物相对稳定发展时,“中庸”有利于事物的平稳发展;在事物发展的剧烈变革时期,“中庸”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孟子和荀子。

他们各自从性善和性恶的角度出发,对孔子的学说进行了发展,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孟子学说的出发点是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都是与生俱来的,由于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的源头,因此孟子称它们为“四端”。

在性善论的支持下,孟子在政治上主张统治者要行“仁政”。

在孟子所倡导的仁、义中,孝悌是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孟子还为施行仁政设计了相当具体的方案,这就是他的“制民之产”的计划。

孟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还提出了十分鲜明的带有民本主义倾向的政治主张。

他认为,民心的向背是决定一个王朝盛衰兴亡的主要因素。

 孟子的历史观是典型的循环论。

《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他这样总述历史的变化:

“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

孟子的许多主张都远离战国中期的社会现实,例如他的仁政方案、法先王的思想等等,都不可能在战国之世得到实行,所以尽管他自视甚高,但是始终得不到任何一国国君的重用。

荀子学说的基础是性恶论。

荀子指出,人类生来就有感官上的要求,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此外还都爱好声色,贪图享受,因此人的天性必然都是“好利”、“疾恶”和“好声色”的。

这种天性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发生争夺、残贼、淫乱等种种罪行。

因此,人的本性是恶的。

荀子从性恶论出发,进一步提出了他的礼治思想。

荀子指出,人类所以能够战胜自然,根本的原因在于人能结成群体,以集体的力量对付大自然。

荀子的政治学说中,有比较突出的法治思想,他认为礼与法的关系,是一种纲领与细则的关系。

荀子的这一法治主张,反映出战国晚期儒家思想对于法家理论的吸收与融会。

但是,由于荀子认为礼是由圣人或先王制定的,而法只是礼的具体化,因此在他的政治学说中,人治要居于更加重要的地位。

作为战国晚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的政治学说中,也有着与孟子一样的强烈的民本主义倾向。

他主张最高统治者要行“德政”,施仁义,通过减轻赋税等各种方式来缓和君主与臣民之间的矛盾,以争取民众的支持。

荀子在政治上主张“法后王”。

荀子所以会主张法后王,是因为后王的礼义制度详细清楚,效法起来比较容易。

荀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他在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取得较大提高的条件下,对客观物质世界做出了“天行有常”的哲学判断。

荀子还进一步指出,天地万物的运动与变化,是受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客观规律左右的,因为人们看不见它在行事,所在才会称其为“神”。

荀子的哲学思想中,天人相分的观点十分鲜明。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一切变化都不是出自什么天意,而是由人自己决定的。

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主张人在认识自然、开发自然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这种思想产生在战国时代,是十分宝贵的。

荀子的这些思想,对于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道家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自然观上,以“道”为世界的本原,而以“德”为事物的特性,认为道产生天地万物,并决定着万物的存在发展及其具体持征。

在认识论上,首倡直觉主义的认识方法,反对一般的感官活动或思维作用,认为“其出弥远,真知弥少”,主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认为关门闭户,静观体验便可直接认识世界的根本原理。

这是对直觉认识作用的夸大,有神秘主义色彩。

老子对于中国古代哲学最大的贡献是他提出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以“反者道之动”的论点肯定了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和转化,提出了如何利用矛盾转化的理论,他的学说是中国古代辩证法的重要内容。

 在社会政治方面,它子反对统治者的苛暴,主张以“无为”治国,提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反对“损不足以奉有余”,指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

老子还揭露了统治制度的道德虚伪性和欺骗性,指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老子推祟保守落后的“小国寡民”社会理想,向往“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主张“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这种社会政治思想代表了小生产者的立场观点,既有反抗强权统治的进步性,又有狭隘守旧的落后性。

真正发挥老子思想的是庄子。

庄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之源,是不可知的,是非是难以分辨的,“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他的名言,在庄子看来,世俗的见解如儒家、墨家所宣传的学说,都只是相对的是非,主张一切听其自然。

这是与世无争的消极思想,逃避现实,追求个人精神自由,无己、无名、无功,甚至忘记自身的存在,达到与大地万物浑然—体的境界,才能获得绝对的精神自由。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为最高精神境界。

这种“无差别境界”是可言而不可及的。

(3)墨家

墨家和儒家当时都号称显学,儒、墨显学之争是百家争鸣的发端。

提出了十大主张: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尊天、事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

用兼相爱反对儒家的爱有差等,用交相利反对儒家的义利观,用非命论反对儒家的天命论,用事神鬼反对儒家的不字神鬼、用节葬反对儒家的厚葬、用非乐反对儒家的礼乐。

非命、非乐旨在强调人力的作用、在动乱的社会中,赖其力者生,他不同意儒家亲亲学说,提倡尚贤,即选拔贤人来治国。

他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在于人与人之间不能互爱互利,因此提倡“兼相爱,交相利”,以缓和冲突。

由“兼爱”发展到“非攻”。

墨子不仅是思想家也是科举家,他的后学在数学、物理学、医学、逻辑学方面都有所建树。

后期墨家走向独树一帜的道路,放弃政治,对逻辑学等方面作出了引人注目的贡献。

令人不解的是,墨家因此没有再成为显学而日趋衰微,这是因为墨家逐渐远离关注的焦点——治国平天下,理所当然地被人们淡忘、冷落。

(4)法家

战国法家有两派:

一派以李悝、吴起、商鞅为代表,他们出于儒家的子夏一派,主张以法制代替礼制;另一派以申不害为代表,由黄老道家中慎到一派发展而来,讲究“循名责实”,以权术控制臣下,从而统治百姓。

到韩非,不但集两派之大成,成为“法术家”;并继承了荀卿的某些观点,甚至对以往的统治思想都有所总结吸收。

法家治国“不务德而务法”,他们不相信用道德教化能使人向善,认为只有用赏罚的手段,才能使人们不敢为非作歹,并引导人们按照法家政策的要求去做,从而规范人们的行为。

对于执法,法家提出了“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在法的面前人人平等和“信赏必罚”、有法必行等重要原则。

尤可注意的是提出了公私关系问题。

他们提出,建立法制是为了确立公义;而背私之谓公,公与私是对立的,立公就是为了去私;所以立法就是为了去私。

能不能立公去私,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存亡。

当时的法家先驱多不得善终,吴起、商鞅都遭酷刑而死,但他们不避死亡之害,坚持改革,确实表现了为公不为私的精神。

不过他们的思想也不能超越时代的限制,他们所说的公义实际上只是统治阶级利益的表现;甚至说“匹夫有私便,人主有公利”,直接把公利与君主联系在一起,把服从公义与服从君主等同起来。

 法家治国,以威势强力为本。

他们认为,“民固服于势”,只有依靠威势,才能使百姓服从,不得为非;也只有依靠威势,才能驾驭群臣。

韩非把君主的威势比作虎的爪、牙,说丢弃了威势就会受制于人,就如老虎没有了爪、牙就会被人制服一样。

迷信强力和威势,单纯依靠严刑峻法,虽然也曾成功于一时,却是法家主张中致命的错误,最终导致了其失败。

2、清末反清革命思潮是怎样兴起的?

20世纪初年,在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兴起反清革命思潮,有诸多因素的作用,有其历史过程。

首先,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资产阶级为了扩大企业和加速资本积累,迫切需要与近代工业相联系的科学技术和人才资源,故热衷于投资办学,发展新式文化教育事业。

这促进了新知识分子群的产生。

清末新政中,大力兴办新式学堂,派遣大批留学生出国留学,使得青年学生接受新的知识和观念的淘洗,成为信仰自由、平等、博爱等观念,关注民族危亡的新型知识分子。

这些新型知识分子的出现,为反清革命思想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以东京和上海为中心,在留学生运动和学界风潮中

3、汉初黄老之学思想流行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1)汉初统治集团的主要成员皆来自于社会下层,对于秦王朝二世尚刑而亡的严酷教训不仅记忆犹新,且有切肤之感,自然要予以汲取。

(2)汉帝国建立在秦亡的废墟之上,面临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经济凋残、民众漂零的烂摊子。

(3)经过秦末农民战争的冲击,西汉王朝的统治基础甚为薄弱,新建的帝国实际上处于某种内政外交的尴尬境地。

对内,在社会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还要应对异姓王的战争;对外,又不能有效地抵抗和防御匈奴的侵扰,只得采取屈膝的“和亲”之策。

(4)强秦的暴政为法家学说带来了恶名,西汉初年的政治思想界呼唤一种能够纠秦之弊的学说。

4、为什么说王守仁的心学学说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

王守仁心学的崛起,从学理上看,对程朱理学的病弊有所反思。

程朱理学将天理视为独立于天地万物的本体,主张格物致知而冀望一旦豁然贯通。

在天理和人心之间存在隔阂,在一本和万殊之间存在着支离,在知与行之间存在脱节的问题。

而且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消解了道德修养的主动性。

王守仁在最终的目标上虽然与程朱并无二致,但却主张人人具有良知,甚至说满街都是圣人,将遥不可及的天理拉回到人的心中。

强调从人心入手去“致良知”,是道德修养变得简易,主张于百姓日处求天理,使人人有个作圣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