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湖北省十堰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7649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湖北省十堰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湖北省十堰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湖北省十堰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湖北省十堰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湖北省十堰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湖北省十堰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湖北省十堰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湖北省十堰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湖北省十堰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湖北省十堰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生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18平遥中学)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体内所有的液体统称为内环境

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

C.消化道内的消化液不属于体液

D.人体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2.(2018长春外国语)关于兴奋的传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B.兴奋部位的电流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兴奋部位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

D.突触小泡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

3.(2018西安中学)下列有关神经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突触后神经元不具有合成神经递质的能力

B.神经细胞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此时Na+在膜内外不发生转运

C.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是与神经元相连接的肌肉

D.突触后膜的特定蛋白与递质结合后,可关联某些离子通道的开放

4.(2018临川育人学校)如图为人体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常人的血糖含量是0.8﹣1.2g/L

B.图中的②是肝糖原和肌糖原

C.胰岛素能促进④过程的进行

D.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能促进②的分解和③的转化

5.(2018宁波九校联考)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汗液蒸发是主要的散热途径

B.感受温度变化的感受器都分布在皮肤中

C.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

D.安静状态下主要由肌肉组织代谢产热

6.(2018阿拉善左旗高中)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7.(2018成都市级联考)人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该实例中的反射有完整的反射弧

C.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D.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8.(2018西安中学)下列关于人体免疫三道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皮肤、黏膜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等)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

D.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9.(2018雅安市级联考)2009年再次爆发西班牙流感H1N1,导致20多万人死亡。

用H1N1流感病毒蛋白制备的疫苗注入人体后,体内发生的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T细胞受到该疫苗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

B.HlNl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C.该反应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清除的功能

D.参与该反应过程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有抗体、淋巴因子等

10.(2018桂林十八中)下列有关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成生长素

B.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

C.生长素在成熟组织中的韧皮部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D.生长素只分布于植物体生长旺盛的部位

11.(2018田家炳高中)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合成、分泌的微量有机物

B.脱落酸能促进细胞分裂与果实的衰老及脱落

C.利用赤霉素促进芦苇纤维长度增加

D.合成乙烯的部位只有果实

12.(2018莲塘一中)下列结合图的相关分析,最合理的是()

A.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如果其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大于f

B.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的向地性,则其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只需大于2f即可

C.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茎的背地性,如果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小于f

D.顶端优势现象中,若顶芽生长素浓度为g,那么侧芽生长素浓度只需大于2f即可

13.(2018西安中学)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枝条上有芽,则每根枝条上应保留相同数量的芽

B.使用清水的对照组中,枝条不会生根

C.可用单位时间每根枝条的生根数作为观测指标

D.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

14.(2018玉溪一中)下图中表示了种群的各个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青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也是决定种群数量的唯一特征

15.(2018天门市级联考)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研究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A.豌豆、蚜虫、老鼠等生物的种群密度全都适合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如果在重捕前有部分被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会导致计算出的结果偏小

C.对于一些趋光性的昆虫,可以使用灯光诱捕的方法来调查其种群密度

D.密闭的培养瓶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会最终长期稳定在K值附近

16.(2018长治二中)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d处波动主要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B.“竭泽而渔”可能会使鱼虾数量下降至b以下,使种群发展停滞

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

D.自然界的生物的环境容纳量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不会被突破

17.(2018来宾市级联考)下列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

B.计数时,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不计数

C.将培养液滴入计数室内,盖上盖玻片

D.制片前要轻轻震荡试管,否则实验数据一定会偏大

18.(2018佛山一中)能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A.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

B.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木层

C.一片竹林中竹子高矮不一

D.森林中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

19.(2018杭州市级联考)内蒙古草原曾被开垦成农田,弃耕后,农田里长出大量杂草;几年后,植物种类更替;十几年后,恢复到内蒙古草原群落。

下列关于该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

B.该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一直在增加

C.该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类型发生了改变

D.演替过程中生长着不同种类的植物体现了群落具有时间结构

20.(2018上饶中学)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植食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C.生产者均属于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D.一类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

21.(2018长白山市级联考)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从太阳光照射到植物体上开始

B.次级消费者摄取的食物中的能量即为流入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

C.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D.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能量也就从无机环境输入到了生物群落

22.(2018阜蒙二中)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A是生产者,D是分解者

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

C.碳在B与C之间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的

D.图中A、B、C代表的生物共同构成群落

23.(2018邗江中学)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A.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B.植物只能感受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

C.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

D.信息只能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24.(2018怀化三中)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

D.复合菌剂中的农药降解菌对农药的分解有助于生态保护

25.(2018临汾一中)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A.许多不为人知的野生植物可能是人类开发新药的原料

B.科学家根据鲸鱼的流线体型,研制出了新型潜艇

C.“三北防护林”可为西北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激发了人们在文学艺术上的创作灵感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2分,共50分)

26.(8分)(2018海安高中)马拉松长跑是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身体各方面都会发生一些变化。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运动员大量出汗,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引起垂体释放____________增加,继而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2)运动员产热大量增加,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__________________和汗腺分泌增强,导致____________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27.(12分)(2018温州市级联考)下图甲表示某流速缓慢的河段,因A、B、C排污口不断排放氮、磷、有害物质a等污染物,使河段水体污染逐渐加重,1、2、3、4表示不同的调查段。

图乙表示该河段中3号调查段各营养级的部分生物种类受污染的情况。

(1)受污染的河段中,若生态系统能够恢复稳态,恢复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号调査段。

(2)图乙中生物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__。

该生态系统除图中所涉及的成分外,还应具有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

生物体内物质a含量沿食物链逐级增加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3)在4号调查段,若水生植食动物营养级中的鱼类出现大量死亡,将引发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调节,进而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崩溃。

(4)研究人员用标志重捕法调査银鸥的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时间间隔太久,有些被标记的银鸥已经死亡,则所得数据比实际结果__________(用“偏低”/“偏高”表示)。

28.(18分)(2018抚顺二中)传统发酵技术的学习中,我们制作了果酒、腐乳、泡菜,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人类使用酿制葡萄酒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是________;酒精发酵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

(2)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腐乳制作过程中,在多种微生物的作用下,普通豆腐变成风味独特的腐乳,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

(4)常见的乳酸菌有________和________。

酸奶的制作常用________。

(5)泡菜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________,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在特定条件下,转变成致癌物________。

29.(12分)(2019鹤岗一中)在生产、生活和科研实践中,经常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中,玻璃和金属材质的实验器具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放入干热灭菌箱中进行干热灭菌。

(2)牛奶的消毒常采用巴氏消毒法或高温瞬间消毒法,与煮沸消毒法相比,这两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

(3)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可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其原因是紫外线能________。

在照射前,适量喷洒________,可强化消毒效果。

(4)水厂供应的自来水通常是经过_____(填“氯气”“乙醇”或“高锰酸钾”)消毒的。

(5)某同学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时,若压力达到设定要求,而锅内并没有达到相应温度,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1.【答案】A

【解析】人体内的液体统称为体液,A错误;人体的细胞外液指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B正确;消化道内的消化液不属于体液,属于外界环境中的液体,C正确;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内环境,D正确。

2.【答案】D

【解析】神经纤维兴奋时,膜电位由静息状态的“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A错误;兴奋部位的电流,膜内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膜外是从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B错误;兴奋部位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C错误;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后,经突触间隙扩散至突触后膜,并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D正确。

3.【答案】D

【解析】突触后神经元可以合成神经递质,A错误;神经细胞静息时,通过主动运输维持细胞内外Na+浓度差,此时存在Na+在膜内外的转运,B错误;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C错误;突触后膜的特定蛋白与递质结合后,使某些离子进入,导致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D正确。

4.【答案】B

【解析】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在0.8﹣1.2g/L,A正确;图中的②是肝糖原,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血液中的葡萄糖,B错误;胰岛素能促进细胞的氧化分解,即④过程,C正确;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②和非糖物质的转化③过程,D正确。

5.【答案】C

【解析】皮肤蒸发散热是主要的散热途径,A错误;感受温度变化的感受器分布在皮肤、粘膜和内脏器官等处,B错误;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C正确;安静状态下主要由肝脏代谢产热,D错误。

6.【答案】D

【解析】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将兴奋传导到大脑皮层引起口渴,A错误;当机体失水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B错误;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从而使细胞内液渗透压相对上升,这样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了,C错误,D正确。

7.【答案】D

【解析】肾上腺素增多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该过程中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心脏,A正确;实例中人在恐惧、紧张时,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的过程是神经调节,该反射有完整的反射弧,B正确。

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的过程是神经调节,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是体液调节,C正确;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心脏,D错误。

8.【答案】C

【解析】人体的皮肤和黏膜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而体液中的溶菌酶等杀菌物质构成第二道防线,A错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而淋巴细胞构成第三道防线,B错误;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人体的免疫器官(胸腺、骨髓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和淋巴因子)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C正确;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D错误。

9.【答案】D

【解析】T细胞受到该疫苗刺激后,可以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A错误;效应T细胞识别的是被H1N1侵入的靶细胞,而浆细胞不能识别H1N1,B错误;该反应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不能看出其具有监控和清除功能,C错误;参与该反应过程的抗体、淋巴因子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正确。

10.【答案】D

【解析】生长素是色氨酸经过一系列转变而成的,A正确;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B正确;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C正确;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很少,且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D错误。

11.【答案】C

【解析】植物没有专门的内分泌腺,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的一定部位产生的,A错误;脱落酸能促进果实的衰老及脱落,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B错误;赤霉素可以促进细胞纵向伸长,因此利用赤霉素促进芦苇纤维长度增加,C正确;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合成乙烯,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较多,D错误。

12.【答案】C

【解析】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则其背光侧生长速度应大于向光侧,如果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大于f,小于2f,A错误;受到重力因素的影响,水平放置的幼苗根的近地侧生长素的浓度高于远地侧,根的近地侧的生长受到抑制,因此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需大于h,B错误;水平放置的幼苗茎的近地侧生长速度大于远地侧,受到重力因素的影响,幼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的浓度高于远地侧,若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小于f,C正确;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生长,若顶芽生长素浓度为g,那么侧芽生长素浓度应在E点之后,D错误。

13.【答案】B

【解析】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浓度,芽可以产生生长素,影响自变量,A正确;使用清水的对照组中,枝条自身可以产生少量生长素,可以产生少量根,B错误;实验的因变量应是单位时间每根枝条的生根数,C正确;生长素类似物有一定的毒性,实验结束后应妥善处理废液,D正确。

14.【答案】B

【解析】甲为出生率,乙为死亡率,A错误;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B正确;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成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C错误;种群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D错误。

15.【答案】C

【解析】调查豌豆、蚜虫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但调查老鼠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A错误;运用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

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有标记的个体数,如果在重捕前有部分被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会使第二次捕获的有标记的个体数偏小,导致计算出的结果偏大,B错误;对于一些趋光性的昆虫,可以使用灯光诱捕的方法来调查其种群密度,C正确;密闭的培养瓶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达到K值后,因营养物质的匮乏、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等,会导致酵母菌的种群数量逐渐减少,直至消亡,D错误。

16.【答案】D

【解析】c~d处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使得种群数量波动,A正确;若捕鱼使其数量下降至b以下,种群增长速率较低,渔业生产将受到严重影响,B正确;杀死一半的老鼠时,生存个体可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而且种群增长速率较快,效果适得其反,C正确;自然界的生物的环境容纳量是否改变主要看生物生存环境是否发生明显改变,如果环境条件改变明显,则环境容纳量会有明显改变,不是只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D错误。

17.【答案】A

【解析】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A正确;计数时,应统计方格内和小方格界线上的相邻两边及其顶角上的酵母菌,B错误;应先放置盖玻片,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待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吸去多余培养液,再进行计数,C错误;制片前要轻轻震荡试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否则实验数据可能会偏大或偏小,D错误。

18.【答案】B

【解析】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也是个体的差异,属于同一个种群,不属于群落的结构,A错误;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是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B正确;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是一个种群中个体的差异,不是群落分层现象,C错误;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是水平方向的分布,D错误。

19.【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弃耕的农田中仍保留了土壤基质以及一些种子和繁殖体,所以其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A错误;群落演替中植物种类不一定在增加,只是呈现出来的植物优势种在不断改变,所以群落的类型一直在改变,B错误、C正确;演替过程中生长着不同种类的植物体现了群落具有空间结构,D错误。

20.【答案】C

【解析】动物不都是消费者,少数动物是分解者,如蚯蚓,A错误;大部分细菌属于分解者,少数细菌如化能合成细菌,能进行自养,属于生产者,寄生生活的属于消费者,B错误;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石,是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成分,C正确;一类生物可能属于生态系统中多种成分,例如细菌可以属于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D错误。

21.【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从植物体固定太阳能开始,A错误;次级消费者摄取的食物中的能量包括流入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和其产生的粪便中的能量,B错误;能量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便进入了生物群落了,D正确。

22.【答案】D

【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A是生产者,D是分解者,A正确;图示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B正确;碳在生物群落之间即B与C之间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的,C正确;图中生产者(A)、消费者(B和C)、分解者(D)共同构成生物群落,D错误。

23.【答案】A

【解析】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A正确;植物不仅能感受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也能感受物理信息,B错误;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可以来源于无机环境,也可以来源于生物,C错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可以是双向的,D错误。

24.【答案】B

【解析】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物种多样性,从而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正确;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B错误;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从而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C正确;复合菌剂中的农药降解菌可降解农药残留,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有助于生态保护,D正确。

25.【答案】C

【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一般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潜在价值、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C正确。

26.【答案】

(1)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2)毛细血管舒张散热

【解析】

(1)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当体内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接受刺激,促进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促进对水的重吸收,减小尿量,以维持内环境渗透压平衡。

(2)长跑比赛中,由于产热增加,机体会通过一系列调节,加快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主要调节途径之一是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皮肤的毛细血管,使毛细血管舒张,加快散热,同时汗腺分泌增加,散热增强。

27.【答案】

(1)2

(2)捕食、竞争分解者生物放大

(3)正反馈

(4)偏高

【解析】

(1)据图分析,甲图中A、B、C排污口不断排放氮、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