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科学下第五单元营子小学毕作华.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7488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科学下第五单元营子小学毕作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五科学下第五单元营子小学毕作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五科学下第五单元营子小学毕作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五科学下第五单元营子小学毕作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五科学下第五单元营子小学毕作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科学下第五单元营子小学毕作华.docx

《五科学下第五单元营子小学毕作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科学下第五单元营子小学毕作华.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科学下第五单元营子小学毕作华.docx

五科学下第五单元营子小学毕作华

年级

五年级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科目

科学

主备人

授课人

教学内容

18、斜面

课型

实验和活动课

1、认识斜面;能用木块、木板、小车等简单器材做斜面省力的观察实验。

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如语言、文字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与他人交换意见。

2、愿意合作与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时的省力规律,了解斜面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利用斜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

对斜面的认识;及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用自己语言、文字等表述研究斜面的过程和结果;能通过研究过程和结果理解斜面,总结规律。

教学准备

木板、木块、测力计

教学过程

主备过程

个案补充

(一)导课

谈话导入:

由挑山工、盘山公路引入。

提出疑问:

为什么挑山工上山时走“S”行路线?

为什么上山的公路要修成盘旋状?

(二)引导学生开展活动

1、认识斜面。

教师讲述:

要把一大桶油从地面运到汽车上,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其中有一种既简单有省力的方法:

从地面到车斜着搭一块木板,把油桶沿着倾斜的木板推上去。

像这样抬起木板的一端而形成的斜坡,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斜面。

2、研究斜面的作用

(1)提出问题:

斜面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提出假设。

(2)实验验证假设。

①实验验证斜面省力

A.用测力计垂直提起木块,读出测力计的度数。

B.把模板搭成一个斜面,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从下向上沿不同的高度斜面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度数。

C.再用两块木块分别做实验,并记录数据。

D.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使用斜面省力。

②实验验证斜面越平缓越省力。

A.引导学生用长短不一的木板垫起同一高度进行实验,

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B.引导学生比较木板的长短与弹簧测力计读数的关系,得出规律。

(3)总结以上两次实验记录,得出结论:

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斜面坡度越大越费力。

(三)自由活动

1、提出问题:

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斜面及这些斜面的作用。

2、小组讨论。

3、出示引桥、台阶、盘山公路、劈、斧头、开瓶器、拉链、螺丝钉等的图片或实物,分析它们的构造特点。

4、获得结论:

引桥、台阶、盘山公路、劈、斧头、开瓶器、拉链、螺丝钉等都是利用了斜面原理。

5、做一个螺丝钉模型,引导学生认识变形斜面-------螺旋。

(四)拓展活动

1、提出问题:

怎样才能较容易地骑上自行车上陡坡?

2、引导学生继续探究斜面的应用。

达标测试题:

1、斜面的作用?

2、斜面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反思:

 

年级

五年级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科目

科学

主备人

授课人

教学内容

19、杠杆

课型

实验和活动课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杠杆的作用(在什么条件下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以及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杠杆的作用,以及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主备过程

个案补充

(一)教学引入

出示演示重物、撬棍。

提问:

你能利用这根棍子,比较省力地抬起这个重物吗?

(指名演示撬重物)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杠杆

(1)分组实验1(用直尺撬砖)。

实验时先让学生用一小拇指抬起砖,然后组装好撬棍用小拇指撬起砖。

(2)讲解。

(出示杠杆三点示意图)

当这根棍子,按实行的方法去撬重物时,它就不再是一根普通棍子了。

它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

(板书课题)

在杠杆上有三个着力点。

杠杆上被小石头支撑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杠杆两端围绕支点转动。

被重物压的那一点叫做重点。

手对于杠杆用力的那一点叫做力点。

(图上注释名称)

(3)分组指出杠杆三点位置。

分组组装好撬砖的杠杆,每人在杠杆上指出三点的位置。

2.指导学生认识扛杆的作用

(1)讨论:

通过以上的实验,你知道了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

谈话质疑,使用杠杆是不是一定能省力?

有什么情况下才能省力呢?

(2)分组实验2(用直尺橇砖)。

移动支撑小木块的位置,改变支点位置或改变力点位置,再用小姆指用力压杠杆有什么感觉?

实验后讨论:

使用杠杆一定省力吗?

什么情况下省力?

(3)分组实验3(杠杆尺定量实验)。

讲解:

为了准确地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①出示杠杆尺实验装置。

(杠杆尺左2格挂100g钩码,教师手压杠杆尺的右端。

提问:

请同学指出这个杠杆上三点的位置?

(个人思考,小组讨论,指名演示)

②分组实验。

按教师演示的方法组装好杠杆后,学生在右侧1~5格处用力,使杠杆平衡,感觉一下用力有什么不同?

(1格处费力,2格处不费力,3~5格处省力。

③谈话:

为了更准确地测定出力的大小和杠杆省力的规律,我们在力点上悬挂钩码使杠杆尺平衡,来测定力的大小。

讲解:

距离按格记量,力的大小按钩码数量记量。

按表中规定进行实验。

演示1栏填表。

①分组实验(表中2~6栏)。

②汇报实验结果。

(填出演示记录表)

(4)讨论。

①6次实验可分成哪三种类型?

(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大组汇报)

实验1、2:

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

实验3、4:

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

实验5、6:

支点到重点距离<支点到力点距离

②三组实验的结果:

实验1、2:

重物(力)=拉力(不省力、不费力)

实验3、4:

重物(力)<拉力(费力)

实验5、6:

重物(力)>拉力(省力)

③根据以上的分析,谁能找出使用杠杆工作的规律?

讨论后填写思考题。

3.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应用

(1)分组观察剪子。

思考:

剪子是由几个杠杆组成?

找出三点的位置。

分析剪子工作时力的关系。

(2)分组观察镊子。

思考:

镊子是由几个杠杆组成?

找出三点的位置。

分析镊子工作时力的关系。

(3)你知道还有哪些工具利用杠杆原理设计的?

(三)布置作业

观察哪些装置应用了杠杆原理?

分析它的三点,研究它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思考:

为什么有的工具设计成费力的?

达标测试题:

1、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费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2、说一说杠杆的应用有哪些?

 

教学反思:

 

年级

五年级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科目

科学

主备人

授课人

教学内容

20、滑轮

课型

实验和活动课

1、能利用提供的材料组装滑轮并进行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记录表,并运用其采集、整理、分析和解读数据。

2、学会合作与交流;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乐观于探究、大胆想象的意识;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现象、新方法、新技术。

3、知道利用滑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滑轮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认识滑轮;通过实验研究滑轮;了解滑轮的运用。

教学难点

利用提供的材料组装滑轮并进行实验

教学准备

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钩码、测力计

教学过程

主备过程

个案补充

(一)导课

1、每个星期一的早晨,我们全校师生站在操场上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

国旗是怎样被升到旗杆顶端的?

2、旗杆顶端的这种装置是什么样的?

导入新课。

(二)开展探究活动

1、认识滑轮。

(1)提出问题:

那些地方用到了滑轮?

这些滑轮有什么特点?

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

(3)全班学生汇报交流。

(4)小结:

让学生知道什么叫滑轮、定滑轮和动滑轮。

2、组装滑轮,研究滑轮的作用。

(1)定滑轮的作用。

①.猜想定滑轮的作用。

②.设计实验证明猜想。

③.利用准备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

④.分析实验记录,得出结论:

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方向。

⑤.小结:

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省力。

(2)动滑轮的作用。

①.猜想动滑轮的作用。

(能不能省力……)

②.设计实验证明猜想。

③.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的自重。

先在动滑轮上挂1个钩码,并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绳使钩码匀速上升,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然后增加钩码,重复上述实验。

④.分析实验记录,得出结论:

动滑轮能省力。

⑤.小结:

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3)滑轮组。

①.引导:

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使用定滑轮可改变用力方向,如果将动滑轮、定滑轮组合起来使用,效果将怎么?

②.分组实验:

探究组装滑轮组的方法及滑轮组的作用。

③.小结:

使用滑轮组提起重物可以既省力又方便,实际应用时,还可以组成两组、三组或多组。

(三)自由活动

1、滑轮的应用。

(1)思考:

①.吊车上用的是什么滑轮?

有什么作用?

②.拉窗帘用的是什么滑轮?

有什么作用?

③.滑轮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很广泛。

想一想,哪些地方还应用了滑轮?

(2)小组讨论。

(3)汇报各自的看法。

2、谁的力量大?

(1)学生做“长竿游戏”。

(2)提出问题:

你知道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吗?

(3)学生讨论和交流。

(4)小结:

通过活动加深对定滑轮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四)拓展活动

1、提出问题:

我们能利用滑轮做一个小小的起重机吗?

2、成立科技小组,并制定相应的计划。

3、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达标测试题:

1、滑轮的作用?

2、说一说滑轮的应用有哪些?

教学反思:

年级

五年级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科目

科学

主备人

授课人

教学内容

21、齿轮

课型

实验和活动课

1、在做齿轮的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齿轮作用的过程中,学会设计和制订实验方案,并养成做好实验记录的习惯。

2、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

3、探究齿轮这种简单机械的作用;了解使用齿轮能传递动力、改变力的方向及改变转动速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齿轮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认识齿轮轮;通过实验研究齿轮;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探究齿轮的作用,用齿轮能传递动力、改变力的方向及改变转动速度。

教学准备

齿轮、支架

教学过程

主备过程

个案补充

一、谈话导入

(出示齿轮模型)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轮子,像这种模型的轮子你认识吗?

知道它叫什么吗?

(学生回答后,把齿轮模型贴在黑板上)你在哪些地方见过齿轮?

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验证明猜想。

二、探究活动一:

做齿轮初步感受齿轮的特点

1.激发做齿轮的兴趣。

齿轮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同学们想知道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齿轮。

现在,我们实验桌上没有齿轮,但有一些材料,你们能用这些材料做一个齿轮吗?

会做吗?

2.做好做齿轮的准备。

老师希望每个小组最好做出3到5个来,如果给你们五分钟的时间,你们觉得能完成吗?

如果要想把齿轮做得好一些、多一些、快一些,你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学生动手做齿轮。

4.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交流制作体会。

请把你们做的小齿轮举起来,大家互相看一看。

5.转动自制小齿轮,初步感受齿轮的特点

大家在转动小齿轮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谈自己发现的问题。

三、探究活动二:

提供齿轮深入探究齿轮的作用

1.设计研究方案。

齿轮究竟有哪些作用呢?

现在,老师为你们提供一些比较标准的齿轮,请各小组领回去。

你们准备怎样组装齿轮进行研究呢?

小组内先商量一下。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汇报研究方案。

【学生要想发现齿轮的作用,必须有必较标准的齿轮做凭借,并且,为了避免研究的盲目性,保证探究的效果,有必要让学生对实验设计。

2.探究齿轮的作用。

下面请按照你刚才想的方法去研究,研究过程中,还要注意做好实验记录。

(教师为学生提供实验报告单)

“齿轮作用的研究”实验记录单

组装方法

我的发现

其他小组的发现

学生做实验,并认真填写记录单。

3.汇报研究发现。

请各个小组汇报各自的研究和发现,同时还要注意把兄弟小组的研究与本组做对比,记录有价值的发现。

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发现,教师进行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出齿轮的作用。

(适时板书:

传递力、改变转动方向、改变转动速度)

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不仅知道了齿轮能传递力,还发现了它能改变转动的速度和运动的方向。

四、拓展活动:

创新设想

钟表里究竟有几上齿轮?

它们到底是怎样组合的?

又是怎样工作的呢?

这个问题你们课下自己想办法去解决,下节课我们再来重点交流。

达标测试题:

1、齿轮的作用?

2、说一说齿轮的应用,齿轮是怎样提高工作效率的?

教学反思:

 

年级

五年级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科目

科学

主备人

授课人

教学内容

22、自行车的科学

课型

实验和活动课

1、能在观察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交流与动手中探究、解决问题;能搜集、了解各种资料信息;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科学的解释和比较。

2、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敢于挑战,大胆设想,勇于改革创新,善于观察,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自行车中用到了那些简单的机械原理,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史。

教学重点

认识自行车构造,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史。

知道自行车中用到了那些简单机械。

教学难点

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史。

知道自行车中用到了那些简单机械。

教学准备

自行车模型,自行车图片。

教学过程

主备过程

个案补充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听谜面:

“小小毛驴真轻巧,不喝油来不吃草,光有骨架没有毛,有人骑它它就跑。

”它是什么?

(学生猜谜)

是的,是自行车。

提到自行车,同学们想到了什么?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说出自行车的有关知识。

看来自行车的学问还真不少呢,那么自行车中包含哪些科学奥秘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自行车的王国进行探究吧。

(板书课题:

自行车的科学)

(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活动一:

自行车的发展史

利用多媒体出示各年代的自行车图片

1、学生观后谈体会。

2、讨论:

自行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3、小结:

科技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二:

自行车中的科学

观察自行车,提出问题:

自行车中有哪些科学?

1、学生用掌握的知识在小组内研究讨论

2、汇报交流。

3、小结:

师生交流并整理,如下表:

简单机械及力的应用

部位(或部件)

杠杆

刹车把手

斜面

螺丝钉

齿轮

前齿轮、后齿轮

轮轴

踏板

弹性

坐垫

摩擦力

外轮胎、刹车片

……

……

(三)拓展延伸

调查自行车的种类及特点。

达标测试题:

说说自行车中有哪些科学?

教学反思:

年级

五年级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科目

科学

主备人

授课人

教学内容

23、未来的交通工具

课型

实验和活动课

1、能用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事物,通过搜集、观察、交流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能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提出自己的新思路,培养创新精神。

2、喜欢大胆想象;关心新科技的发展;愿意合作与交流,体验合作交流中的乐趣;能体会到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

3、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知道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交通工具;能设计心目中理想的未来交通工具。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主备过程

个案补充

一、导课

谈话导入:

科学是不断在发展

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活动一:

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

1.利用课件辅助教学。

(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过去和现在的交通工具图片

(2)学会观后谈体会

(3)讨论:

交通工具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4)小结:

从原始的人力的工作到现在的高速列车,交通工具的发展缩小了“地球村”的范围,改善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2.学生自己搜集资料

1.提出问题:

你还知道哪些最新的交通工具?

2.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交流成果

3.教师出示资料,让学生了解最新的交通工具。

活动二:

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

(1)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再过20年,未来的交通工具会是什么样子呢?

(2)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

(3)、学生交流自己的想象,并画出自己设计的未来交通工具。

三、拓展

1.提出拓展活动的指向:

搜集世界上最先进的交通工具的图片,举行一次展示会;

2.举办一次未来交通工具设计大赛。

达标测试题:

发挥自己想象力,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机械》单元备课

郑路镇营子小学毕作华

单元主题:

生活中的机械

一、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包括《斜面》、《杠杆》、《滑轮》、《齿轮》、《自行车中的科学》、《未来的交通工具》六课内容。

主要研究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原理及使用。

使学生对物质世界中的“运动与力”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体验并意识到物质运动与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不仅能够获取机械方面的科学知识,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而且可以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课标要求:

1、科学探究:

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能用简单器械做简单实验;能用简单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

2、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主动提供自己的资料和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

3、科学知识:

知道利用简单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如:

斜面、杠杆、齿轮、滑轮等的使用方法。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简单机械都有简单的了解,但是对于对于系统的知识脉络和作用需要进一步学习,需要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探究与研究。

需要学生不断搜集相关知识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知道各种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及这些机械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热情高,爱动脑,爱观察,爱实验,但是对于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待于教师进一步指导。

四、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

能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器材作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制作简单的科学模型;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情感态度价值观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科学知识了解各种机械的运用,大胆想象,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

五、教学方法与媒体: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在每一项科学活动中,都要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探究过程,即教师要参与探究。

针对高年级教学特点和科学课的学科特点,主要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课时安排:

1、斜面1课时

2、杠杆1课时

3、滑轮1课时

4、齿轮1课时

5、自行车中的科学1课时

6、未来的交通工具1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