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本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卷一含答案精编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7464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本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卷一含答案精编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部编本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卷一含答案精编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新部编本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卷一含答案精编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最新部编本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卷一含答案精编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最新部编本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卷一含答案精编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本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卷一含答案精编试题.docx

《最新部编本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卷一含答案精编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本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卷一含答案精编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本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卷一含答案精编试题.docx

最新部编本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卷一含答案精编试题

部编本九年级上学期

期末检测卷一

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20分

班级:

________  姓名:

________  得分:

________

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1分)

1.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其一)]

2.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3.《小石潭记》中运用形象的比喻,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崔颢《黄鹤楼》一诗中表达诗人浓浓的乡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景象,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

6.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表现杜甫体察人间冷暖、兼济天下情怀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经常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论语〉十二章》中与此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许多仁人志士都抱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阐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林则徐在《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中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志向。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18分)

9.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花圃(pǔ)  棘手(là)   聒噪(guō)  迥乎不同(jiǒng)

B.稽首(qǐ)喑哑(yīn)梦魇(yǎn)吹毛求疵(cī)

C.慰藉(jí)枯涸(hé)聆(línɡ)听骇人听闻(hài)

D.狡黠(xiá)剽悍(piāo)粗犷(guǎng)锲而不舍(qì)

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早就盼着有个体育场,”66岁的蕲春县漕河镇村民曹小生说,“新修的农民体育健身场可真是一个放工休息的好去处!

B.《时间都去哪儿了》在唱响我们心灵深处温存记忆的同时,也让我们思索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C.雾霾天气使中国不少城市的居民频发呼吸道疾病,各大医院呼吸科的接诊人数在短短几天时间里飙升了七、八倍。

D.盲童们问晨报小记者:

“大型3D马秀《梦幻马戏》真的好看吗”?

1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B.人类如果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必定会受益匪浅,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片宁静的天空,更是与万物的心灵交流。

C.他一直想在这家报纸的主版上留几篇文章,可惜的是他水平不济,屡试不爽。

D.他在谈到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时说,流行音乐本身并没有前车之鉴,这完全是凭自己的爱好不断尝试探索的结果。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垃圾消费”是指一些消费者盲目地买回一大堆无实际用途的商品从而造成浪费,它的出现多与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有关。

B.能否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的监护制度,是解决青少年流浪乞讨问题的重要途径。

C.有人批评《汉字听写大会》听写的字词古怪生僻,有故意刁难人之嫌,但更多的人则赞扬这种比赛有助于拯救汉字危机,弘扬中华文化。

D.一家心理卫生研究所对使用手机的人群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在期待自己能收到最新信息。

13.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短语“精卫填海”“星光大道”“女娲造人”“反腐倡廉”的结构完全不相同。

B.“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思想支配头脑”。

C.“喜欢阅读的他十分认真地读完了这本书。

”这个句子中“十分认真”充当补语。

D.“只有感受过风雨,才有挑战下一次风雨的经验和信心。

”这个复句是因果关系的复句。

14.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庄子》属于道家经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B.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简称四大名著,指《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C.高尔基的《童年》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寄住在外祖父家中的生活历程。

D.《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林冲、“豹子头”李逵等。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瓷上青花与画中水墨一样,都是至雅至精、至美至极的艺术形式,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淡到极致,也浓到极致。

青花瓷以它的这种独特瓷韵,自蒙元以后,始终是中国瓷器的主流。

①或明朗宁静,或曲折幽深 ②具有无法言说的韵味 ③画以墨为韵,瓷以青为贵 ④或如蓝天白云,或如荷塘月色 ⑤一如水墨在宣纸上铺展 ⑥青花在瓷胎上的色性

A.③⑥①④⑤②        B.②③④①⑥⑤

C.③⑥⑤②①④D.②⑥⑤③④①

16.语文实践活动(4分)

中小学阶段背诵了那么多的中国古典诗词,毕业以后还能记得多少?

铭记在心的古诗,工作后用不用得着?

……就这些问题,《南国早报》做了一次网上问卷调查,请你完成下面题目。

(1)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图片反映的信息描述清楚。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同学小明说:

现在铭记在心的古诗,工作以后就用不着了。

所以没有必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去学好古典诗词。

根据你的认识,你要如何对他进行劝说?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共25分)

(一)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17—18题。

(7分)

文学当助人识己

①古希腊苏格拉底在德尔斐神庙上刻下这一铭语:

认识你自己。

它成为千百年来人类自我觉醒的警句。

现代人的悲剧就在于由于不能认识自己而蹈入盲区,或导致与外部世界的种种冲突,诸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科学的关系等。

人类的各种危机根源于人类自身,要克服这种危机,需从人自身入手。

这方面文学大有可为,因为文学是“人学”,正是追问和塑造人的灵魂的学问。

②文学要帮助人类认识自己,首先要有自审意识。

真正伟大的作家本质上都是思想家,他能在人的灵魂深处发现更隐蔽的东西。

鲁迅十分赞赏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的灵魂“挖掘得深”的本领,说他能在“罪恶深处拷问出洁白来”。

同样,一个“洁白”的人拷问到最后,也可以挖出他的污秽来。

③其次,文学要有危机意识和大生态意识,以地球为背景建立一种大生命系统,关爱任何一种生命的现状与未来。

卡夫卡小说《地洞》中有这样一句话:

“危险迟迟不来,但又时时防备着它来。

”这句话言简意赅,堪称现代人生存境况的写照。

事关人类生存问题,文学可关注的空间很大。

优秀的作家不仅是思想家,还是预言家。

20世纪20年代,生态问题还没有突显出来的时候,德国表现主义作家德柏林就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山岳、海洋与巨人》,预言人类对大自然无节制掠夺带来的后果。

④与此同时,文学需有大爱意识,文学家应该具有人类良知。

例如原子弹问世后,迪伦马特写出了《物理学家》一剧,追问科学家:

你是不顾一切地发明呢,还是以维护人类命运为前提呢?

此剧一经问世,一年半之内仅在德语国家就上演了1500多场,引起了人们的反思。

还有一种大爱体现于深层的人性关怀,一个在历史学家或法学家笔下的罪人,在文学家笔下,却很可能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文学家有义务写出人的思想情感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⑤可以说,人类认识宇宙真理的路有多长,人类认识自我的路就有多长。

这一论断的确立当可使经常鼓噪或担心“文学死了”的人们安稳地入睡了。

17.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并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证明论点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什么情况下文学会“真的死了”?

请参照本文,选择一种情况简要回答。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说明文,回答19—20题。

(5分)

中国助力“人造太阳”早日发光

①通过模仿太阳的热核聚变反应,中外科学家们正在建造人类首颗“人造太阳”。

“人造太阳”计划,由欧盟、中国、美国等7大经济体联合打造,已历经30余年,预计2019年建成,2050年商用。

②中国承担生产和设计的首个超大部件——脉冲高压变电站(PPEN)首台主变压器,已运往“人造太阳”设施的建造地——法国。

人类离建成首个“人造太阳”的目标越来越近。

③为什么要制造“人造太阳”?

这和人类长久以来的能源危机有关。

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发展,能源的消耗速度越来越快。

据测算,人类最多还能用两三百年的自然能源,即使核能也只能用数百年。

④此外,像煤、石油这些能源的燃烧还会引发温室效应、酸雨等,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核电站或核能发电厂的能量来源是核裂变(能量产生过程与核聚变相反),所需原料稀有,产生的废料也没法安全处理,还可能产生核泄漏。

⑤不光我们这一代,我们的子孙将从哪里弄这么多能源呢?

科学家们带着这个惊恐的问题,把目光投向了核聚变。

天空中的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聚变体,几十亿年为人类提供了光、热。

那太阳是怎么做的呢?

⑥简单来说,当两个质量较轻的原子核聚合为一个较重的新原子核时,大量电子和中子能够逃离原子核的束缚,带来巨大能量。

在自然界中,最容易实现的聚变反应是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的聚变。

据测算,1千克氢燃料经过聚变反应所产生的能量,至少可以抵得上4千克铀燃料或1000万千克优质煤燃料释放的能量。

⑦要提取它们,方法也十分简便,成本也很低。

我们从海水里舀一升水,其中就含有0.03克氘,它就可以产出约300公升汽油这么大的能量。

地球上的海水能提取45万亿吨氘,它们都聚变的话,能保证人类上百亿年的能源消耗。

⑧苏联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名为托卡马克的环形容器。

通过让混合了氘、氚的气体悬浮在一个像面包圈一样的环中,然后不断加热,等达到了上亿摄氏度以后它就产生核聚变,并输出大部分能量。

⑨按照设计,“人造太阳”计划的反应堆设施总重量是埃菲尔铁塔的3倍,占地面积有60个足球场加起来那么大。

这个反应堆建成后,能够把上亿摄氏度、由氘氚组成的“火球”约束在体积达837立方米的“面包圈”中,产生50万千瓦的聚变功率,持续时间达500秒。

50万千瓦热功率已经相当于一个小型热电站的水平。

⑩截至目前,中国科学家已经攻克了采购包任务中遇到的所有技术难关。

该计划两任总干事对中方的评价是“中国在采购包的研发、生产方面领先于各方”。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节)

19.通读全文,概括“人造太阳”的优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氢燃料经过核聚变反应后能释放巨大的能量。

B.选文第⑦段画线句子中加点字“约”可以删去,因为这样就将约数变成了确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选文第⑨段画线句子中,“火球”和“面包圈”形象地说明“人造太阳”的结构和外形特点,这样化抽象为具体,有助于读者的理解。

D.选文结尾引用“人造太阳”计划两任总干事的权威评价,回扣了文章的标题,强调了中国在该计划中的突出贡献。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回答21—25题。

(13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惊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①,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②梦中初遇洛神③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④,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偏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选自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①昭庆:

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

②东阿王:

曹植。

③洛神:

洛水的女神。

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

④净寺:

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21.对下面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上下一白     一:

全   B.是金陵人,客此  客:

客居

C.茶毕,即棹小舟入湖毕:

结束D.已不觉目酣神醉酣:

迷离

2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才一举头百里奚举于市

C.草草领略,未及偏赏及郡下

D.次早得陶石篑帖子一狼得骨止

23.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第一句划两处,第二句划一处)(3分)

(1)湖中人鸟声俱绝

(2)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

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则已心飞湖上也”中的“飞”字,写出了一个初游西湖者目夺神摇的内心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

B.写赏雪,却写到湖心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

“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则突出了“山”“湖”“好友”齐聚的喜悦。

C.“痴”字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痴迷。

D.“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浑然一体,举目皆白的景象。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连用四个比喻,寥寥数笔,写出了扑面而来的西湖美景。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共19分)

(一)对比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26—28题。

(6分)

【甲】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乙】芙蓉楼送辛渐①二首(其一)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②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③。

【注】①辛渐:

王昌龄的朋友。

②平明:

黎明。

③冰心:

像冰一样纯洁明净的心。

玉壶:

玉制的剔透明亮的壶。

冰心、玉壶都喻指高洁、清白的品质。

26.“巴山夜雨涨秋池”“寒雨连江夜入吴”,这两句中诗人写“雨”有什么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思念亲友的思想感情,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甲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乙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志向。

(2分)

28.下列选项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亲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一片冰心在玉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坚守高洁、清白的品格和志向。

D.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不追求功名富贵,坚持玉洁冰清操守的情怀。

(二)阅读下面小说,回答29—32题。

(13分)

温暖的菠菜

①下班路上,接到了妻的电话,嘱我买些菜回去。

于是拐弯进了一个菜市场。

②菜市场不大,是露天的,只有十几个摊位。

附近是一个新建的居民区,还没建正规的市场,卖菜的摊贩们自发集聚在这里,便形成了个小市场。

③摊贩们都是清一色的妇女,一个个都把自己包裹得很臃肿,只露出眼和鼻子——要在这寒风中站一整天,这样的装备必不可少。

④我在一个摊位前选了几样青菜。

摊贩是位中年妇女,一一给我称了。

最后我拿一捆菠菜时,摊主说:

“对不起,菠菜不卖。

”我很奇怪:

“怎么不卖呢?

”她抱歉地笑笑说:

“饭店已订购了,你上那边那个摊上买吧,她的菠菜是自己种的,好吃。

”她指给我看,隔着五六个摊位,一位穿黄军大衣,头上裹着黄围巾的妇女守着一辆三轮自行车,专卖一样菜,车上是成捆的菠菜。

⑤我不想舍近求远,就走到紧挨着的一个摊上,想买她的菠菜。

让我没想到的是,那位女摊主也说不卖。

再走到下一个摊位,摊主同样说不卖,同样让我到穿黄军大衣的那个摊位上去买。

⑥我很是诧异,乘出租有拒载的,没想到买菜还有拒卖的。

⑦我一边嘟囔着“邪门”,一边来到穿黄军大衣的妇女的摊位前。

虽然只看见女摊主的眼和鼻子,但我还是能感觉到她在谦和地笑。

她望了望我刚才问过的那几个摊主,说:

“你别怪她们,她们是为了照顾我的买卖,为了我好。

”我问:

“你们是亲戚?

”她说:

“不是。

都是卖菜认识的。

⑧那些天,妻在单位加班,一连十多天,我都去那个菜市场买菜。

但无论在哪个摊位买菜,买菠菜时,摊主都无一例外,让我到穿黄军大衣的女摊主那里去买。

⑨渐渐地,我也自觉了,只要买菠菜,我就到穿黄军大衣的女摊主那里去。

和这个女摊主慢慢地也熟了起来。

有一次我问她:

“这菠菜是你自己种的?

”她说:

“是啊,我种了一大片呢。

”“是在大棚里吗?

”我问。

她说:

“不是,是在露天种的,菠菜很抗冻,只是晚上会盖上一层塑料纸。

”我想,这菠菜是纯天然的,营养应该更丰富吧。

⑩有一天,卖菠菜的女摊主没来。

有摊主说:

“菠菜从我这里买吧。

”我说:

“你们不是不卖吗?

”她们都笑,说:

“我们那是想照顾她的买卖。

她的家庭很困难,男人卧病在床,家里家外只能靠她自己支撑着。

我们想让她早卖完了早回家,她男人需要照顾。

”我知道,她们说的“她”,是穿黄军大衣的女人。

在饭桌上,我把这个故事讲给了妻和儿子听,妻沉默了片刻,说:

“那我们以后多吃菠菜。

”一向不喜欢吃菠菜的儿子说:

“菠菜炖豆腐我爱吃。

”我说:

“是啊是啊,我们都爱吃。

”我这样说着,不知怎的,心中涌起一股细细的暖流。

2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卖菜的摊主们的故事。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请你分析文章最后为什么说“不知怎的,心中涌起一股细细的暖流”。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文章以《温暖的菠菜》为题有哪些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文中说儿子“一向不喜欢吃菠菜”,儿子却说“菠菜炖豆腐我爱吃”,前后矛盾吗?

为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展示(共50分)

33.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题一:

阅读下列材料,请以《那一刻,我流泪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无声的眼泪,却有着最丰富的生命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