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鸡兔同笼》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7320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鸡兔同笼》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教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鸡兔同笼》

姓名

教师姓名

任教学科

小学数学

学校

学校名称

教龄

10年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教科书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经历和体验用各种奇思妙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脑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

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的光辉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用假设法、代数法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难点:

如何让绝大部分孩子掌握用假设法、代数法来解决这一相关问题。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六年级数学是一门知识结构有序、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必须遵循数学学科特性,通过不断地分析、综合、运算、判断推理来完成。

进而提高用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生理机能正处在儿童向少年的过渡时期,正处于由童声向成年变声的过渡期。

由于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也在逐步增强,而心理上又处于一种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状态,在行为上往往是独立性与依赖性同在、自觉性与盲目性并存。

从思维方式上看,他们正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而形象思维依然起着重要作用。

从情感上看,他们的爱憎已经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充满了憧憬和激情。

但是,由于他们半幼稚的心理状态,在情绪上也常有极端的现象存在。

从意志品质上看,他们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其自觉性明显增强,而自我的管理能力还有待加强。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明确目标。

1、师: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具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在历史的长河中,为科学知识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在数学领域有《九章算术》、《孙子算经》等古代名著流传于世,如一千五百年前的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的“雉兔同笼”问题,漂洋过海传到日本等国,对中国古文明史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

2、课件出示主题图和原题: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3、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也正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

4、师:

同学们会解决“鸡兔同笼”这道题吗?

会做的我们今天进一步来学习,不会的也没关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相信,今后你一定会做了。

那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把这节课的内容学好呢?

(有)听到同学们的回答,老师顿时充满了信心,我很期待同学们接下来的表现。

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5、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我们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我们在探究“鸡兔同笼”的问题后,从中能领悟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出示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条腿。

鸡和兔各有几只?

”(课件出示)

2、哪个同学能声音洪亮的大给家读一下题目?

谁来给大家说说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了

3、笼子里的鸡和兔一共有8只,你能不能来猜猜看,笼子中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呢?

学生猜测,老师板书:

鸡012345678

兔876543210

4、师: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说:

“有了大胆的猜想才会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

同学们猜的对不对,不妨验证一下。

师:

在4次猜想中,只有1次猜对了,你们觉得用猜想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好不好?

师:

看来,我们还有研究新方法的必要。

5、尝试用其它方法

(1)除了刚才猜测的方法我们还能用其它的方法来计算,请同学们动动大脑,按照自学要求自己尝试完成。

(2)出示自学要求。

(指名读)

(3)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收集有代表性的计算方法。

2、具有代表性的计算让学生板演算式。

三、展示交流,点拨归纳。

(一)假设法

①假设全是鸡

1、展示学生的计算结果。

2、教师课件演示。

【②假设全是兔(师生谈话延伸)】【此环节根据时间而定。

3、教师小结什么是假设法

师:

在猜测的基础上,我们想到了用算术方法解决。

回头看看这种方法的第一步,假设全都是鸡,,我们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吧。

(二)代数法

1、谈话引出列方程

师:

在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时,除了假设法外,我们也看到了(指着黑板说)还有别的方法。

2、指名学生回答。

3、教师课件演示。

4、告知学生方程还有一个名称叫代数法。

(三)小结方法

1、师: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方法?

2、师:

要你们解决《孙子算经》中的原题,你现在会选用哪种方法呢?

四、巩固训练,拓展提升。

(一)、训练反馈

1、师:

下面同学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教师巡视指导。

3、指明反馈。

(二)、课间游戏:

找规律

课件出示: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让学生接着往下说,看看谁的反应快。

(三)达标检测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所得所获进行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检测。

2、教师巡视批阅学生的达标检测题。

(四)拓展延伸

你们用自己学到的方法解决了“鸡兔同笼”这个问题,那你们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吗?

课后同学们可以自己看看阅读资料的内容,答案就在里边了。

五、反馈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有什么体会?

2、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用猜想法、假设法、代数法研究了我国古代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其实一千五百多年以来,我们中国历代的数学家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也得出了许多解决这个问题方法,而且从中得到了许多数学思想,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历代数学家这种探索精神,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1、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1、学生读题。

2、学生理解:

①鸡和兔共8只。

②鸡和兔共有26条腿。

③鸡有2条腿。

④兔有4条腿。

3、学生验证。

生1:

一只兔4只脚,3只兔就有12只脚;一只鸡2只脚,5只鸡就有10只脚,一共就是22只脚,看来没猜对。

生2:

6只鸡、2只兔一共20只脚,也没猜对;7只鸡、1只兔共18只脚,也不对;5只兔、3只鸡共26只脚,猜对了。

4、指明读自学要求。

5、学生小组讨论。

6、学生板演具有代表性的计算。

1、学生根据自己列出的算式进行讲解。

生:

(对着自己写的算式说想法)假设笼子里全是鸡,就有2×8=16只脚,而笼子里实际有26只脚,这样就多出了26-16=10只脚,而1只兔比1只鸡多2只脚,这样就有10÷2=5只兔,鸡的只数就是8-5=3只了。

2、学生小结方法:

生:

假设法。

3、学生讲解列方程解的过程。

4、学生回忆学过的方法。

5、学生说自己想选择的方法。

生1:

我选择假设法,假设法比较简便。

生2:

我选择代数法,代数法也好理解。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原题。

2、学生反馈计算结果,集体订正。

3、学生根据课件出示的内容进行游戏。

4、学生独立完成达标检测。

1、学生说说自己收获和体会。

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文明史,进而激起学生的自豪感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2、目标的出现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目标,达到目标教学法的目的。

1、让学生找题里的条件为下面解题做好铺垫。

2、通过猜想验证明白猜想法不太好用来解决问题,它有局限性,为引出其它的方法埋下伏笔。

3、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不同方法可以解决同一个问题,感受到数学的多样性。

4、让学生板演代表性的计算方法,激起学生的表现欲望。

1、通过学生的自学、讲解解题的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经历了解题的过程,才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体验数学的思维美。

2、教师的课件演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假设法”、“代数法”。

3、根据算式小结方法,可以加深巩固。

1、让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解决原题,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解决古代数学题的乐趣,再次让课堂回到起点,能让课堂看起来更完整,也可以让帮助学生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本质特征。

2、在这里涉及游戏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得到放松,二是调节课堂气氛。

三是可以考考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找规律的能力。

3、一节课上下来学生学到了多少,用达标检测来检验,可以巩固学习的结果,形成技能。

4、让学生课后阅读古人解决“鸡兔同笼”的方法,感受古代数学的趣味性。

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

列举法:

鸡(只)012345678……

兔(只)876543210……

假设法:

(学生板演算式)代数法:

(学生板演算式)

教学反思

《鸡兔同笼》问题是属于数学广角范畴的一堂思维训练课,教学内容来自于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但思维含量较高,学生理解起来比较费力。

在本节课中师生共同经历了三种不同的方法:

列举法、假设法、列方程,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解决《孙子算经》中的问题。

学生很自然地选择假设法和列方程方法,自觉进行方法最优化。

因为毕竟鸡兔同笼问题比较难。

但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反思如下:

1、学生汇报时,可以多找学生汇报,其他学生可能会听得更明白。

2、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听不明白的及时向别人提问,及时解决不懂的问题。

3、学生比较喜欢假设法,但发现推理时思路不清,容易出错,如果及时指导学生写推导过程就会较好地避免问题的出现。

4、强调运用方程解此类题时设足数多的为x,有足数找等量关系。

本节课,在整个课堂中,在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和数学学习的乐趣。

但在教学时间的控制上还略显紧张,一些环节的处理还应该在从主次的角度更好地进行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