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观光车解说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7215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程观光车解说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全程观光车解说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全程观光车解说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全程观光车解说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全程观光车解说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程观光车解说1.docx

《全程观光车解说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程观光车解说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程观光车解说1.docx

全程观光车解说1

观光车解说词(县城至石屏乡)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上午好!

欢迎各位领导、嘉宾莅临古蔺指导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我是今天的随车解说员。

欢迎各位的光临!

今天我们的行程是这样安排的。

我们将沿着古蔺交通的主干线蔺郎路(古蔺县城至郎酒集团),自西向东,到达古蔺目前煤矿企业最多的乡镇石屏乡,参观石屏东段煤矿,沿途我们将经过素有鱼米之乡的乡镇永乐镇、红军四渡赤水的主要征战地太平镇,行程大约41公里,路程时间大约1个小时,在这段时间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古蔺的风土人情和资源情况。

(行驶在金兰大道至古蔺中学,大约8分钟)

过金兰大道讲古蔺的几个城市建筑亮点

选择性讲:

奢香广场

奢香文化广场是一个大众休闲广场。

各位领导下榻兰尊,一定已经饱览了奢香广场的全貌。

这里依山傍水,绿草如茵,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广场占地33亩,总投资1500万元。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将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首先我们从回归自然、陶冶性情的角度来看一看奢香广场。

广场背靠流沙岩,腰缠古蔺河,多种建筑以木制结构为主,淡化了人工雕琢的痕迹,自然气息浓郁。

夜晚的广场有一道奇特的景观,那就是对面的流沙岩,特殊的岩层结构,使得它在霓虹灯的映照下,不象是小山,更象一副精美绝伦的山水壁画,令夜晚的广场如诗如画,平添了一分浪漫。

站在这里,清风徐徐,流水潺潺,杨柳依依,人与自然在这里能得到最和谐的统一。

所以有人说:

走进奢香广场,总觉得风能抚去疲倦,水能冲去烦恼,让人心旷神怡。

饱览了自然风光,我们来说一说人文教化作用。

大家看,广场中央有八根雕塑柱和一堵雕塑墙,雕塑柱用高浮雕的处理方式,雕塑墙用浅浮雕阴阳刻相结合的处理方式。

这些雕塑既避免了广场空间的单调苍白,又用艺术的方式,形象的再现了古蔺的历史名人奢香夫人光辉灿烂的一生。

八根柱子的故事讲解。

说到奢香,有人可能会认为她是贵州人,其实,奢香是我们古蔺土生土长的彝族人。

奢香自幼聪明多才,个子高大,美貌无双,能文能武,倍受彝人称赞。

奢香14岁那年,远嫁贵州,他的丈夫就是当时贵州的宣慰使霭翠。

奢香嫁过去以后,帮助丈夫打理政务,非常能干。

霭翠不久就去世,奢香代理了贵州宣慰之职。

奢香帮助明军消灭了云南割据势力,对统一大西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时的贵州都督马晔对奢香很嫉恨,认为奢香是“鬼方蛮女”,他企图制造矛盾消灭地方自治政权,以取而代之。

马晔找了个借口对奢香进行了“裸鞭”,激起了彝族人民的愤慨,他们请求奢香杀马晔叛朝廷。

在危及国家统一,祸及贵州水西人民的武装冲突迫在眉睫的紧要关头,奢香忍辱负恨顾全大局,制止了事态的发展。

奢香千里赴京,她向明太祖朱元璋控告了马晔。

明太祖朱元璋称赞道:

“奢香归附,胜得十万雄兵啊”。

他听从了奢香的建议,把马晔召回,问罪下狱。

奢香胜诉回到贵州,履行了自己在皇帝面前的诺言,她组织人力物力,开辟了九个驿站,凿通道路连接四川、贵州、云南、湖南四个省,从此川黔古道畅通,西南地区商业贸易日益繁荣。

奢香积劳成疾,年仅35岁就不幸病逝。

朱元璋专门派人来祭奠他,赐与“顺德夫人”称号。

为了纪念从我们古蔺走出去的这一位杰出的彝族女政治家奢香,我们把原来的狮子广场更名为“奢香文化广场”。

 

选择性讲解:

金兰广场

金兰广场是集休闲、娱乐、群众集会为一体的市政广场,是我县2008年十大城建重点项目之一。

还是我们百年县庆活动的主会场之一,该工程项目占地面积19亩,总投资1500万元。

金兰广场的建筑风格处处体现了浓郁的古蔺特色。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我们金兰广场最具特色的雕塑——金兰风动,金兰风动由三片叶子组成,远看为我们古蔺的县花—兰花,整个雕塑的设计理念包含两层意义,一是选择金色作为兰花的主色调,主要是为了体现我县五色经济中的金色经济——烤烟业和高粱业;二是金兰的三片花瓣向中心靠拢,体现了我县人民在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向上,奋力拼搏。

近看,我们会发现每一个单片如三种不同运动状态的船帆,特别倾斜的那一片如扬帆远航,第二片似乘风破浪,第三片乃闲庭信步,暗示着起步、奋斗、收获的人生历程。

其中的小叶片可随风飘动,折射光线,形成流动的光晕,做到动与静的完美结合,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现在请大家留意一下你们脚下的文化长廊,我们古蔺于1908年正式建县,距今已有101年的历史。

在这100多年中,古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条长廊就采用地雕的形式,选择了我们古蔺的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了古蔺的百年发展史,反映了古蔺的记忆,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大家请随我来,映入大家眼帘的就是我们的音乐喷泉,音乐喷泉南北长约60米,东西宽约30米,为“T”字形布局,占地面积400平方米,整个喷泉从北向南由上叠水、主喷、下叠水和彩虹喷四个部分组成,无论是占地面积,还是其精美的布局都独具特色。

现在映入我们眼前的是浮雕墙,它是邀请中央美院城市设计学院的院长王忠创作的。

墙上的主要内容是以《古蔺赋》为中心,同时将古蔺赋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字提炼出来,通过设计制作,以雕刻艺术充分反映出了古蔺的历史、文化、人物、资源,让人浮想联翩。

2006年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开四先生莅临古蔺采风,创造出这篇《古蔺赋》,全文从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建设发展等方面激情讴歌了古蔺。

整个广场的设计巧妙地融合了声、影、光、水等景观,在川南独具特色。

前几年,古蔺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不能有效满足古蔺人日益增加的精神文化需求,自从2008年金兰广场、奢香广场竣工投入使用以来,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变得丰富起来,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们古蔺人对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

宣传文化中心

我们的左手边那一座13层的塔楼,就是我县目前的标志性建筑——“宣传文化中心”,也叫“广电中心综合楼”。

2005年,中宣部将我县纳入“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我们的县委、政府无偿划拨土地修建这一个全县的宣传文化中心。

宣传文化中心占地面积4千多平方米,工程投资两千多万元,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

现在,这里是县委宣传部、县安监局、县环保局的办公楼,三楼建有目前比较先进的煤矿瓦斯监控中心。

综合楼设计独特,构思巧妙,装饰新颖,功能齐全。

造型设计为船帆型,预示古蔺发展扬帆远航。

出城以后(从二小开始)讲古蔺的基本情况

古蔺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与贵州接壤(西面与四川的叙永县接壤,以赤水河为界东南北三面分别与贵州的习水、赤水、仁怀、毕节、金沙接壤,古蔺就像一个半岛深入贵州省,绵延千里的赤水河流经了古蔺18个乡镇),幅员面积3182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其中3个苗族乡,269个行政村,人口82万,是一个典型的偏远贫困山区。

长期以来,由于交通闭塞、经济欠发达等客观因素,城市建设步伐较为迟缓,城市面貌陈旧落后。

但同时,古蔺拥有许多独特优势:

这里是一片红色的热土,70多年前,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率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三进古蔺,在古蔺境内转战54天,摆脱了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写下了享誉中外战争史上的神来之笔;(四渡赤水战役是中外军事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

四渡赤水战例被美国西典军校编入教材。

毛主席在会见外国元首的时候,曾经说过三大战役不是他军事指挥史上得意之笔,而四渡赤水战役才是他最得意之笔。

这里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有地球北纬28度线上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黄荆老林(北纬28度线上,大家都知道是中国的湖南长沙,还有就是印度的新德里这些地方,人口非常密集,还有撒哈拉沙漠则是荒无人烟),古蔺的黄荆原始森林方圆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神秘幽远,风景迤逦,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

这里是一片富饶的土地,探明储量40亿吨的优质无烟煤和丰富的硫铁矿、大理石等资源,等待我们去开发利用;中国名酒郎酒的原产地就在古蔺的二郎镇(可以将一些关于郎酒的传说和郎酒四宝)。

这里是一片多情的土地,聚居着汉、苗、彝、回等13个民族,多彩的民族风情,散发着迷人魅力。

厚重的红色文化,丰富的自然和矿产资源,多彩的民族风情赋予了古蔺巨大的发展潜力。

休息时间播放古蔺外宣片(13分钟)和安全生产宣传片(11分钟)。

到永乐段。

现在我们的车行驶在素有古蔺县“鱼米之乡”和“花灯之乡”永乐镇境内。

永乐镇距离古蔺县城18公里,与贵州省相邻,全镇幅员面积136平方公里,人口4.3万。

素有“古蔺粮仓”之美称。

是川黔两省的边贸重镇。

永乐也是我县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古蔺花灯”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第一渡入川的地方。

永乐镇资源丰富,这里有联合国粮援工程10000亩,天然林保护工程89000亩,有国家农业部发布的农产品甜橙等优质水果和油菜的种植区、目前这里佳美、金美等“小巨人”酒业正发展势头良好。

这里也是古叙煤田的重要储存区域。

在建项目有国家投资20多亿的大型坑口火电站。

根据乡镇的发展特色,我县将在永乐镇建设工业园区,

选择性讲解:

永乐镇概况

永乐镇地处古蔺县城东部,幅员面积136平方公里,人口43000人。

蔺郎公路从镇内穿过,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交通发达,常年无雪,霜少,背靠古蔺河,水源充沛。

用电源于川南110KV高压电网和镇内小电站。

距县城18公里,距煤矿采区10公里。

乘车从我镇途经二郎镇、茅台镇、遵义、贵阳、北海至广州只需1天左右的时间,出海较为方便。

全镇地势平坦,交通便捷,素有“鱼米之乡”和“古蔺粮仓”之美誉。

永乐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农村经济主要靠种养业,其“永乐大米”和永乐大棚蔬菜著称古蔺,全镇常年生猪存栏35000头左右,出栏41000头左右。

年工业总产值在2000万元左右。

十一五规划以来,以永吉村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已是硕果累累。

产业结构调整迈出了新的步伐,永吉甜橙、两河口柚子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目前,永乐镇已被规划为古蔺县政府工业园区。

近年来,新的一批私营企业如驷新、宏杰、龙井等几家大型机砖厂纷纷涌现出来,农副产品加工业及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工业发展迅速崛起,以金美、佳乐为首的酒业发展已初具规模。

我镇“零排放”生态生猪养殖场——光明养殖场即将建成,该养殖场采用日本技术,利用生物链循环原理,重复利用有效资源,让各种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同时,永乐镇蕴藏着大量的旅游资源,两河口至水落街沿公路一带山峦重叠,山清水秀,有大量天然溶洞和丰富的地矿资源,特别是著称于古蔺的“水落河”,尤为清澈见底,是全县境内绝无仅有的一条纯天然的、无污染的河流,每到星期天和节假日,县城一带都有大量游客聚集水落休闲、度假。

永乐镇还以泸州名小吃“永乐羊肉”著称,不少前来探亲、访友、办事者都会亲自去品尝永乐羊肉。

在不久的将来,古蔺坑口火电站等一批大型工业企业将落户永乐,永乐镇将迎来新一轮的工业经济高峰。

永乐属有名的花灯之乡,花灯源远流长,现代永乐花灯舞被泸州市评为青啤杯一等奖,花灯文化得到很好的继承和流传。

永乐是一片亟待开发的投资热土,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时代步伐,永乐潜在的资源优势蕴藏着无限的商机,永乐人民的观念正与时代对接,永乐的经济发展,正与时代同行,热情好客的四万永乐人民期盼各地客商的到来,共同建设永乐美好的明天。

永乐镇党委、政府一班人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奋发向上,各项工作皆名列全县前列。

过石亮河路口,可以讲太平镇的一些概况,过仙潭酒业讲石屏乡的基本情况和煤碳产业发展的情况。

太平镇概况

太平镇地处泸州市古蔺县东北边缘的赤水河畔。

全镇最高海拔1100米,最低海拔300米,相对高差800米,喀斯特地貌明显,属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

镇域水陆交通便利,是古蔺出川入黔的东大门,西距古蔺县城39公里,东接本县二郎镇,南临石屏、东新两乡,西与永乐镇毗邻,北与贵州省习水县隔河相望。

县内主要河流古蔺河、盐井河在此与长江的主要支流赤水河交汇,太平通过赤水河与贵州赤水市、习水县相连,并能通过长江水运。

县道蔺郎公路贯穿全镇,镇域道路较多,共同形成以太平镇为中心的放射状道路网络体系。

全镇幅员面积104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105个村民小组,境内聚居有汉、苗、彝、藏四个民族3.5万多人。

太平镇原名落洪口,又名鹿平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地方民俗特色。

自明代以来就成为川黔两省的边界重镇,境内现保存有明代万历年间川黔两省分界的界碑。

清乾隆年间,赤水河通航后,太平渡渡口“船支鲈列,桅樯如林,商贾云涌,物畅其流,”成为近代有名的内河渡口之一。

一九三五年一月的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在川、滇、黔三省边境地区进行了长征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四渡赤水”战役。

其中四渡赤水在太平的老鹰岩、九溪口等地进行,在古蔺境内转战七十二天,途经太平、二郎、大村等六十六个场镇,进行了二郎滩背水战和镇龙山奔袭战,在古蔺历史上写下了中国革命的壮丽篇章。

1995年四川省委命名太平渡渡口陈列馆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又将其列为四川省二十四个红色旅游点之一。

2001年6月11日,太平镇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于2003年被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并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线路途经点之一。

2007年被国家建设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今天我们的现场目的地就是位于石屏乡的古蔺煤矿(东段)和西段煤矿。

石屏乡位于古蔺县城东南面,县境中部,距离县城45公里。

石屏因境内石灰岩裸露如屏而得名。

幅员面积94平方公里,人口3、5万,境内少数民族较多,3200多人,是全县的彝族聚居地。

石屏乡区位优势明显,气候较好,适合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比如:

红粮、水稻、玉米、烤烟等。

石屏产资源丰富,优质无烟煤探明储量达3亿吨以上,现有年生产能力6万吨以上的煤矿14个。

其中东段和西段煤矿已经初具规模。

大理石储量达300万立方米,资源开发前景十分乐观。

石屏乡还被称为古蔺远古人类化石发现地,境内的野猫洞发现远古人类化石,通过这一发现,将泸州人类历史从公元前2000年推到公元前13000多年。

仙潭酒厂: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古蔺县仙潭酒业,仙潭酒曾经获得国家轻工业部优质酒称号。

仙谭酒与郎酒并称为古蔺的两朵金花。

仙潭酒厂年生产能力12000余吨。

主要产品“仙潭牌”仙潭特曲,于1984、1985年先后荣获部、省双优称号;1998年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1989年荣获第五届全国白酒质量评比“中国优质酒”称号。

酱香型“潭牌”潭酒系列产品于1991年荣获四川省优质酒称号。

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亿元。

近年来,随着市委市政府集中发展酒业和县委县政府打造万吨酒乡战略的实施,在郎酒和仙谭的引领下,红军杯等一大批酒类企业异军突起,古蔺酒业又将迎来崭新的明天。

选择性讲解:

石屏乡概况(到现场石屏东段煤矿和西段煤矿的讲解)

石屏因境内石灰岩裸露如屏而得名。

石屏乡位于古蔺县城东南部,距县城47公里,幅员94平方公里,辖10个村、1个社区、93个村(居)民小组,总农户7900余户,总人口36000余人,耕地面积近25000亩,森林面积1666.7公顷,平均海拔800米左右。

1952年,国营古蔺县磺厂在石屏建立。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的历史背景下,国营古蔺县磺厂的建立和发展为全乡乃至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改革开放之后,国营古蔺县磺厂以良好的发展势头,继续创造着历史的奇迹。

当时的石屏成为了全县工业发展的亮点和里程碑,在历史的扉页上浓墨重彩的划下一个惊叹号。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强劲冲击,国营古蔺县磺厂已逐渐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改革势在必行。

2003年,国营古蔺县磺厂顺利完成改制,辉煌的石屏经济和社会发展划上了令人思索的顿号。

历史的车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前进。

走怎样的路,实现怎么样的发展一直是国营古蔺县磺厂改制前后,石屏乡党委政府的案头事、心头忧。

石屏有着独特丰饶的矿产资源:

煤炭资源探明储量约3亿吨,主要以低含硫、高热量优质无烟煤为主。

硫铁矿预计储量1亿吨以上,另外还有丰富的石灰石、磷赤铁矿、古生物大理石、白云石、方解石等。

思索中的石屏乡党委政府清醒的认识到,石屏的发展必须依托强劲的资源优势,必须走工业强乡的路子,如此,发展才能从零开始,发展才能得以实现,发展才能实现跨越。

思路一经确定,号角必定响亮。

团结奋进的石屏乡党委政府班子携勤劳朴实的石屏人民,在思索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大力推进工业强乡发展战略。

全乡工业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壮大。

目前,乡内有合法煤矿15间,原煤年产量达90万吨。

四川省单井口年生产能力为120万吨的石屏一矿于2006初开工建设,预计2009年初将初步投产。

除煤矿企业外,还有砖厂、石厂等非煤矿山企业9家。

至此,全乡工业框架已初步构建,发展的道路基本拓开。

随着全乡工业强乡战略的不断深入,全乡经济实力不断攀升。

石屏乡从以前的贫困乡、负债乡,逐步迈入了工业强乡、工业福乡行列。

二00七年,全乡GDP任务数18000万元,完成30281万元,占168.2%;工业增加值任务数1428010万元,完成15894万元,占111.3%;财政税收1021万元,完成1236万元,占121.06%;人均纯收入增加任务数为170元,完成175元,占102.9%。

二00八年1—7月,全乡GDP完成20032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25000万元的80.1%;工业增加值完成15984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23460万元的68.1%;财政税收完成799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1295万元的61.7%;人均纯收入增加173元,占全年目标任务300元的57.66%。

工业强乡发展战略道路上站稳脚跟的石屏,紧紧抓住发展的机遇,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要显著位置。

近年来,石屏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240万元硬化石鱼路苍湾至向顶段4.5千米;总投资39.6万元,新建长龙到桥上,扎山到白马岩,许家沟到阳家湾,石屏到回林,牛儿湾到诵经坳,石屏至高笠共21公里公路;投资21.8万元,培修红龙路、石茅路、刘家教育路、石东路、建化等路段共2404公里。

目前,全乡通村社里程达165公里,建设水池189口,饮水管渠8890米,治理田土26.7公顷的煤水工程,解决了784户因煤矿开采引发地质灾害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问题;投入资金200余万元新建母腰岩引水工程,安装管道5000余米,新建渠道1500米,解决场镇及周边7000余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基础设施搞上去了,农业不能放松。

石屏乡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为抓手,分别建立了以优质梨为主的印合水果基地,以扎山村为中心的红粱基地,通过“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扩大种植规模,形成产业基地,提升产品市值,增加农民收入。

2007年,全乡种植红粱1401亩,农民人均增收300元;2008年,种植红粱2004亩,预计人均收入增收达600元。

农业搞上去了,农民增收也必须实现。

全乡总人口3.6万人,劳动人口约为1.5万人,石屏乡党委政府通过开展各种劳务技能培训,组织向乡内、县内、县外输出劳动力10000余人次,为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劳动力资源支撑的同时,也为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条件。

乘上发展快车的石屏,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发展。

在紧紧围绕“工业强乡、农业固本、劳务富民”发展战略,始终坚持“突破瓶颈夯实基础,营造环境稳商强乡,三产并进强乡富民”,逐步彻底改变粗放型、资源型、成长型的工业乡状况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集镇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协调发展教育科技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为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谱写新的辉煌!

选择性讲解内容之一:

古蔺素有“兰花之乡”的美称。

兰花也是古蔺的县花。

古蔺兰花以其“多、奇、美、好”而享誉川南。

多,是古蔺兰花的一大特色。

俗话说“一年四季节,月月有兰香”。

古蔺兰花场地之广阔,品种之多样,在全国屈指可数。

有剑兰、四季兰、春兰、蕙兰、寒兰等数十种。

奇,是古蔺兰花的特色之二:

她奇在花型上。

有梅瓣、荷瓣、水仙瓣等等,形象多姿。

舌瓣更是多彩多姿,有瓢形、鱼肚形、钥匙形等等;花姿有龙凤呈祥、金满堂、凤冠等二十一品。

美,古蔺兰花美在色彩多样,变化万千。

红黄白绿墨各色俱备。

红色的如太阳红,马蹄红;黄色的如大黄袍、金荷鼎;白色有玉麒麟、花仙子等;绿色的裴翠冠、绿绒球等;可谓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好,兰花好,不仅好在她的色彩多、品种多、花型多上,最重要的就是好在她的气质灵韵上。

如果我们把兰花拟人化,兰花有顽强的生存意志。

无论多么艰苦的环境都能适应。

兰花性情淡雅中和,可以寂居空谷,也可合群花圃。

我县兰花在国际兰展上获得金奖6个,银奖10个;在全国兰花展上获得金奖25个,银奖28个,省市级的就多得不胜数,使我县的兰花蜚声国内外,深得专家好评,称道古蔺兰花是“旷代奇花”、“川南一绝”。

古蔺县花:

这就是我们古蔺县的县标。

它是由四片飘逸的兰花花瓣构成,也是“古蔺”的拼音首写字母变形而成的。

四片花瓣象征古蔺是红军四渡赤水主战场,也象征着“阳光、活力、和谐、美好”四个古蔺建设。

这朵火一样热情灵动的兰花,是“乐观·自强·神采飞扬”的古蔺精神的集中体现。

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我们连续两年勇夺泸州市的目标考核一等奖;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古蔺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今后,在您的关心、支持和参与下,我们还要继续依靠这种精神把古蔺建设得更加美好!

选择性讲解之二:

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以生产销售中国名酒——郎酒为主业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厂区所在地地处四川古蔺县二郎镇。

郎酒始于1903年,产自川黔交界有“中国美酒河”之称的赤水河畔。

从“絮志酒厂”、“惠川糟房”到“集义糟房”的“回沙郎酒”开始,已有100年悠久历史。

近年来,公司对郎酒品牌进行了重新定位,确立了“神采飞扬·中国郎”的品牌战略,经过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将红花郎作为核心来树立形象、树品牌,实施以“群狼共舞,资源共享,集中突破”为核心的推进策略,以红花郎为头狼做主打,以新郎酒为次,再配以如意郎或福郎,形成启动市场的主力。

在市场动销后,再投放流通产品。

这一强劲有效的品牌经营战略,完成了品牌的整合,形成了层次清晰、布局完善的品牌构架。

在“神采飞扬·中国郎”品牌战略的统领下,经过精心策划,产品全部更新换代,包装精美大气。

产品结构明晰清楚,形成酱、浓、兼三种香型系列产品的良好组合。

酱香型产品有精品郎酒、10年陈红花郎酒、15年陈红花郎酒、12年陈青花郎酒、20年陈青花郎酒、30年红运郎酒、50年青云郎酒等;浓香型产品包括天宝洞藏酒、双喜郎酒、福郎、如意郎、嘉宾郎、贵宾郎、香醇郎酒及古蔺系列酒等;兼香型产品有12年陈酿、9年陈酿、3年陈酿的新郎酒。

  2007年,以汪俊林董事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提出了郎酒发展的宏伟目标“351工程”。

目前,战略产品——酱香典范的红花郎酒,极大地提升郎酒百年品牌;而浓头酱尾的新郎酒作为引领白酒新标准的兼香型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追捧。

浓香型福郎、如意郎、天宝洞等产品倍受消费者的青睐。

选择性讲解内容之二:

现在请大家随我的右手看去,这是古蔺县城中心的森林公园—火星山森林公园。

它是我县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在沉睡千年的荒山秃岭上建起来的。

这里原来是灌木稀疏,流沙倾泻。

晴天火焰炙人,雨天浊水泛滥,为了改变这种情况,1981年县委政府决定“把火星山建成公园,为人民办一件好事”。

经过十年的努力,种植树木10万余株,修建上山恶的石梯1200余梯,修建楼亭塔阁四座,形成集工艺、文化、科教为一体的城市新型景观。

最值得一提的是,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的一个助推器落在我县,现在就矗立在火星上的山顶上,成为独特的景观。

护家乡概况(今天我们要去的现场点龙洞煤矿就在护家乡)

护家乡位于古蔺县腹地,与古蔺、永乐、龙山、观文、双沙五镇相连,乡政府住地距县城16公里,全乡幅员面积10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4700亩,辖9个行政村,72个组,1个社区,2个居民小组,人口23856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发展成绩喜人。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S309线和古双路纵横穿越全境,乡村公路通车里程150多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