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6929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3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讲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9讲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9讲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9讲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9讲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9讲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

《第9讲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讲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9讲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docx

第9讲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第4讲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2013·全国新课标卷I·2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

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

这场革命未有流血,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

而在政变后迎立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和女婿为王,目的是为这次宫廷政变披上合法的外衣。

故D符合题意。

其他三项均表述错误。

【答案】D

2.(2013·江苏单科·16)“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

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

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

”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考点】英国议会改革

【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从题干中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中等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参政议政,由此引发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从中获取较大权益。

故D表述符合题意要求。

ABC均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不是工业革命引发的。

【答案】D

3.(2013·海南单科·11)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

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

此事反

映出当时英国(  )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B.国王掌控实权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D.宪政制度确立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考查学生对君主立宪制的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虽然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但国王是国家的象征,按照宪法,没有国王的印章是不合法的,才会出现银行审计长发现未盖章国王印信,拒绝支付的事,故选D。

【答案】D

4.(2013·上海单科·16)1640年英国革命和1789年法国革命发生的背景有所不同,但诱因相似,即(  )

A.征税问题B.宗教问题C.民族问题D.战争问题

【考点】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为了筹划军费,镇压起义,被迫于1640年恢复长期关闭的议会,计划向资产阶级、新贵族征税,而资产阶级、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取消国王的专卖权,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了内战,组织王军,向议会军发起进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内战爆发,而法国大革命中没有涉及到征税问题。

故选A。

【答案】A

5.(2013·山东文综·15)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

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

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

它赞美的是(  )

A.联邦体制B.分权制衡原则

C.共和制度D.主权在民原则

【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解析】注意从材料中有效提取信息时间1788年纽约某报纸,美国联邦宪法已经颁布,联邦政府已经建立,材料中幸福船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

可以判断材料强调和赞美的是联邦体制,主权在民,分权制衡原则和共和制度都是联邦宪法的内容但不是本材料强调的内容,故选A。

【答案】A

6.(2013·四川文综·9)1925年,美国田纳西州的中学教师斯科普斯因在课堂上讲授达尔文进化论而被判有罪。

该州还立法禁止教师传授任何有违背圣经上帝造人教导的学说。

此法在该州一直适用到1967年。

据此可知(  )

A.1967年后美国开始接受进化论B.斯科普斯言论违背美国的宗教信仰自由

C.进化论冲击了美国的基督教信仰D.田纳西州的立法行为违反了美国宪法

【考点】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进化论

【解析】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

据美国1878年宪法规定:

各邦(州)在不违反联邦宪法下,可以制定本邦(州)的法律。

田纳西州1967年才开始接受进化论,不意味着整个美国才开始接受,也不能表明其立法违反了美国宪法,A、D两项的表述错误,排除。

斯科普斯言论符合而不是违背体现自由启蒙思想的美国联邦宪法,B项错误。

田纳西州无论对斯科普斯因的判罚,还是最后的接受,都体现了进化论对美国基督教信仰的冲击。

故正确答案是C。

【答案】C

7.(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3)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

“凡是有判断能

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

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

加以讨论。

”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联系历史背景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注意时间信息“1787年”,结合1787年宪法的背景可以判断,华盛顿所说的“现行制度”即美国当时实行的松散的邦联制,而对其进行的“彻底变革”即为1787年宪法所确立的联邦制,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选择D项。

【答案】D

8.(2013·海南单科·1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

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

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

这些规定体现了(  )

A.军权高于行政权B.分权与相互制衡

C.总统权力至上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

【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解析】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强调国会的权利,总统权利,各有自己的权利,选B。

材料没有强调军权和行政权的高矮,排除A。

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分权和制衡,总统权利至上和国会处于权力中心都不符合材料和史实。

排除C,D。

【答案】B

9.(2013·北京文综·22)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

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内各邦实力的差距。

但在这个帝国中(  )

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B.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

C.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考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

根据1871年宪法,德意志联邦议会由各邦选出的代表组成;帝国议会代表由普选产生,帝国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由此可BCD表述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

【答案】B

10.(2013·广东文综·20)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

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

“当前政体”是(  )

A.君主专制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D.无产阶级专政

【考点】法国共和制

【解析】题目的时间1789年是法国大革命发生的时间,因而题目中的国家是法国。

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制,结合1877年这一时间,选C。

【答案】C

11.(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34)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

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考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19世纪晚期的德国已经完成了王朝统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据此排除B、C、D项,而德国的近代政体是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所确立的,这就使得在德国,君主是实,立宪是虚,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从而导致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

选择A项。

【答案】A

12.(2013·上海单科·16)1640年英国革命和1789年法国革命发生的背景有所不同,但诱因相似,即(  )

A.征税问题B.宗教问题C.民族问题D.战争问题

【考点】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为了筹划军费,镇压起义,被迫于1640年恢复长期关闭的议会,计划向资产阶级、新贵族征税,而资产阶级、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取消国王的专卖权,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了内战,组织王军,向议会军发起进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内战爆发,而法国大革命中没有涉及到征税问题。

故选A。

【答案】A

13.(2012·北京文综卷·21)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

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

是(  )

A.筹集税款B.干预立法

C.招募军队D.任命大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下君主权力的分析能力。

“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用明确的法律限制国王的权力,但是英国国王作为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大臣的权力。

【答案】D

14.(2012·海南单科卷·11)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

“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

的是,不管我们对外

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

”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

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解析】题干中“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说明责任制内阁制度中的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首相与内阁成员共进退。

因此,C项正确;A项“主要原则”说法错误;B项“享有平等权力”说法错误;D项“政党之间的斗争”说法错误。

【答案】C

15.(2012·上海单科卷·32)以下哪一情景最

贴切地反映了“光荣革命”后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

A.国王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由议会就税收问题展开辩论

B.议会起草有关税收的法律文本,提请国王裁决

C.议长宣布议会开会,并主持讨论本年度国家税收

D.国王每年盛装莅临议会,宣布本年度议会开幕与闭幕

【解析】君主立宪制的特征概括为“虚君”和议会主权,因此A项最全面,CD反映的是其中一个方面,B项体现了君主专制,不符合题意。

【答案】A项3分,C、D项1分,B项0分

16.(2012·安徽文综卷·21)费城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

“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

”这表明他主张(  )

A.维护邦联制      B.加强中央权力

C.巩固联邦制      D.保障各州的权利 

【解析】独立之初的美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但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所谓的邦联。

这种邦联体制虽然有利于保障人们的自由权力,但是由于地方权力很大,也给美国的发展带来众多问题,诸如各州之间互设关卡,商品流通不畅等,邦联体制加剧美国动荡,因此要加强中央的权力。

【答案】B

17.(2012·江苏单科·15)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

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

这段材料(  )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B.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

C.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D.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

【解析】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争议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裁决,说明联邦最高法院行使最高司法权,体现了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因此A项正确,BC项错误,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与选民意愿有关,D项错误。

【答案】A

18.(2012·海南单科卷·12)在美国,自1856年以来,历届总统不是共和党人便是民主党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次总统大选中,两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所获选民票的总和,平均高达全部选民票的95%。

这种情况说明两大政党(  )

A.控制了美国政治生活B.主宰了联邦政府

C.赢得了美国公民的一致支持D.保持了政策的一致性

【解析】题干反映了政党制度下的两党轮流执政现象,因此,B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C项错误于“一对待支持”;D项题干没有涉及。

【答案】B

19.(2012·上海单科卷·3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指出,“联邦政府被授予媾和、宣战、缔结商约、征集军队和筹建舰队的专权。

……加入联邦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订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定追究既往的法律,不得在本

州内组织贵族集团。

”对这段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联邦政府权力不受制约B.中央政府与地方分权而治

C.中央政府权威得到保障D.各州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

【解析】托克维尔的观点是既要加强中央的权力,又要保证民主政治,涉及到如何在中央和地方间分权,B项最全面;CD反映的是其中一个方面;A项说法错误。

【答案】B项3分,C、D项1分,A项0分

20.(2012·上海单科卷·20)下面是一幅题为“俾斯麦牌

香肠”的漫画,它讽喻了俾斯麦的(  )

A.武力统一政策B.全球扩张政策

C.社会保障政策D.欧洲均势政策

【解析】统一前夕德意志处于政治上众多小邦的封建割据状态,1862年9月,俾斯麦被任命为普鲁士首相,运用“铁血政策”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铁血”指武力和战争。

【答案】A

21.(2011·上海单科·32)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

“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

”法官说:

“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

”这两段话体现了(  )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解析】“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体现“君权神授”;“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体现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

故选D项。

而A、B、C三项只是从表面现象看待问题,并未深入其本质。

【答案】D

22.(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19)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

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

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

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

【解析】本题形式上考查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与政治的关系,实则主要抓住美国政治文化的特点进行回答即可。

A项“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与华盛顿城的建造有一定关联,但不能体现政治文化特点;B项“议会中心”不符合美国政体结构;D项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与材料华盛顿城“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各州名称命名的道路由内向外”的布局特点不符合。

本题应选C项,体现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国会大厦、白宫、联邦最高法院三座建筑,紧密构筑在一起,体现政体的三权分立与制衡也反映出建筑群的协调、美观。

【答案】C

23.(2011·海南单科·14)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

“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

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

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

”这一国家应是(  )

A.美国B.德国

C.日本D.俄国

【解析】从关键信息“须各官合议”、“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

”可以判断是该国实行议会制度,并实行地方分权,这种情况符合美国的政治制度,故选A项。

【答案】A

24.(2011·广东文综·20)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

A.1787年美国宪法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解析】紧扣题干关键词“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1787年美国宪法中政府与国会互相制衡;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内阁对议会负责;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责任内阁制,议会拥有实权;故排除A、C、D三项。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中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故选B项。

【答案】B

25.(2011·江苏单科·14)恩格斯指出:

“(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

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

”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解析】“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宪法赋予皇帝国家最高权力、帝国首相对皇帝负责、内阁大臣由皇帝任命,说明A、C、D不正确。

【答案】B

26.

(2011·安徽文综·19)图6是讽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漫画,能体现其寓意的是(  )

A.“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通的自由主义,在在于强权”

B.“帝国议会是‘一个没有政府的议会’,只好‘发表独白’”

C.“在上帝的天堂和这个国家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文件作为第二天意出现”

D.“现在有的国家生活的唯一可能的形式是在一位明智的国王领导下的议会制”图6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读图能力,批判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专制本质。

这个图应该理解成德国政体中残留封建残余的东西,这个树枝就是象征专制的,自以为不能丢弃的东西。

图片信息我们自由派绝不据掉我们坐着的树枝。

为什么不据掉?

因为坐在树枝上,据掉自己就将掉落。

图片的寓意是议会被君主操纵,反对君主无疑是自寻死路,暗喻议会没有权利,反映了德意志第二帝国专制本质,B符合题意,故选B。

俾斯麦在1862年9月被任命为宰相兼外交大臣后公开宣称:

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要解决面临的问题,只有用铁与血。

材料中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建立,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A。

“在上帝的天堂和这个国家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文件,作为第二天意出现”,C项强调世俗王权与神权的重要性,与题意不符,排除C。

D项是对德国体制的赞许而不是讽刺。

排除D。

故选B。

【答案】B

27.(2010·北京文综·21)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

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  )

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      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      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掌握。

根据史实革命开始时反对的是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后来资产阶级革命家克伦威尔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项。

【答案】B

28.(2010·山东文综·15)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

”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

A.结束了王权专制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解析】注意时间是1688年,英国贵族发动宫廷政变,史称“光荣革命”。

结束了王权专制。

后来颁布权利法案,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这个时候君主的权力还是挺大的,行政权还在国王手中,所以排除B项。

后来才逐渐形成了责任内阁制,第一任内阁首相是罗伯特沃波尔。

排除C项。

D项“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时间更晚,我们知道后来英国工人掀起宪章运动,才提到争取普选权。

【答案】A

29.(2010·全国Ⅱ卷文综·20)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

“国王是世袭。

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意用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

不敢吼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

”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解析】本题具有极大的迷惑性。

从题干中“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说明当时贵族地位没落;“但贵族在哪里呢”,说明当时的议会没有贵族的席位,故“贵族地位开始没落”错误,是已经没落,没了社会地位,A错误;本题时间是1649年1月,处死国王查理一世,说明议会的权力大,但还没有拥有绝对权力的地步,因为1660年出现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

议会拥有绝对权力是出现在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后,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故C错误;题干中始终没有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来,故D错误。

传统的英国议会是国王控制的议会,是有贵族参加的议会,而1649年的议会国王没有了权威,也没有贵族参加的议会,说明当时的传统议会制度已经瓦解。

故正确答案为D。

【答案】B

30.(2010·江苏单科·15)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

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

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英国《权利法案》的理解。

经分析材料反映的时间是1701年,提问中的关键词是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应该理解为是《权利法案》反映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该政体的本质是议会主权至上,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项。

【答案】D

31.(2010·上海单科·8)某统治者拥有征税权,可以组织军队,常常援引“凡使君主高兴的就具有法律效力”的古谚。

这位统治者是(  )

A.军事强人B.专制君主

C.等级君主D.立宪君主

【解析】此题以考察政治制度为主。

等级君主制时期,司法和军事权力渐渐集中到中央,等级代表会议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

立宪君主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没有征税权和组织军队的权力。

军事强人更不是了,由此选择B。

【答案】B

32.(2010·辽宁、湖南、宁夏文综·29)图四是英国1782年的一幅漫画。

此漫画反映了(  )

A.英国国际地位下降

B.英美关系亲近友好

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D.英国愿与美国和解

【解析】此题如果单纯从画面去考虑,倒是很容易选择:

双方把武器放下相互拥抱:

流浪的女儿(左)箭头朝下,双臂紧握武器,仍具有防卫意识;“不列颠娜”(右)把盾牌放下,箭头向上,主动伸出双臂拥抱“美利坚”。

如此画意不是很明显吗?

C对于部分学生可能有一定的干扰,问题出在对漫画所反映的内容的历史背景知识没有牢固掌握,关于美国独立的战争的过程,新课程教材无论是人教和岳麓版,在时间和内容上都很模糊。

所以此题实际上只涉及初中历史知识。

美国独立战争:

1775(6)—1783,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由此可以排除C。

A、B容易排除。

当然漫画实际上反映的是1782年美英签订《巴黎和约》,两国正式结束战争状态。

【答案】D

33.(2010·海南单科·10)1792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

“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曾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

”该宪法修正案确立的新体制是(  )

A.代议制B.分权制

C.共和制D.联邦制

【解析】代议制,分权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