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知识点.docx
《高考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知识点.docx(9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知识点
2012年高考知识点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紫外光短波,红外长波。
太阳的外部结构:
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色、冕三层
光球层
太阳黑子
对地球上气候的影响
色球层
耀斑、日珥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日冕层
太阳风
磁暴、极光
地球自转角速度各地相等,15°/h(两极除外)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同纬度,线速度相同;两极为0
自转地理意义①昼夜更替:
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②地方时:
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
东早西迟。
③地转偏向:
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⑴黄赤交角:
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约为23.5º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
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⑵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四季更替;
④五带的形成和划分:
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
光照图的判读
⑴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
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⑵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
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
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⑶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四个关键的点)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
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⑷判断昼夜长短:
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⑸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900-该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纬距)。
①地方时:
两地地方时差=经度差×4分钟,东加西减.
②区时:
确定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区时相差多少个小时,东加西减。
③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
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④国际日期变更线:
为避免地球上日期的紊乱而人为划定,有三处不与1800经线重合;
在日期的换算上,从东向西经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从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内力作用: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外力作用: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泥石流、滑坡、山崩也属于外力作用。
生长边界(板块张裂):
东非大裂谷非洲板块内部红海印度洋-非洲板块
大西洋亚欧、非洲-美洲板块冰岛(属大西洋海岭)亚欧-美洲板块
消亡边界(板块碰撞):
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亚欧板块阿尔卑斯山脉、地中海非洲-亚欧
西太平洋海沟-岛弧链太平洋-亚欧落基山脉太平洋-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极洲-美洲
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
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
(变形一褶皱,变位一断层)
褶皱
岩层形态
未侵蚀的地表形态
地形倒置现象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与人类生产关系
背斜
岩层向上拱起
中心老,两翼新
成为山岭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储油气构造
建隧道
向斜
岩层向下弯曲
中心新,两翼老
成为谷地
向斜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储存地下水
断层
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
地垒:
华山、庐山、泰山、峨眉山等;
地堑: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吐鲁番盆地、东非大裂谷。
工程建设遇断层须加固或避开
外力作用形式:
包括风化、侵蚀及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侵蚀
沉积
流水作用
冲刷地表,使谷地加深加宽,形成沟谷纵横的流水侵蚀地貌
泥沙堆积形成山前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风力作用
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雅丹地貌等
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等
自画图形(加强记忆效果)
大气垂直分层
一个写反了的“3”+两条线对流层的厚度赤道厚两极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
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
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
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
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
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
②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
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
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全球大气环流
热力环流: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高空风: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风:
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地转偏向力:
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
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
风力(风速):
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
气压和风带的移动:
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
7月前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压);1月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
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和南部最典型)
地区
东亚(东亚季风)
南亚、东南亚及我国西南(南亚季风)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冬季
向夏季
西北季风(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东北季风(源地:
亚洲大陆)
东南季风(源地:
太平洋)
西南季风(源地:
印度洋)
常见的天气系统
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处。
对于锋面气旋而言,东侧一般为暖锋,西侧一般为冷锋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天气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阴天、雨雪、大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好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雨过天晴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降水只出现在锋前
天气举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寒潮,沙尘暴
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我国雨带的移动规律:
5月,雨带从南部沿海登陆;
6月中旬,雨带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
7月中下旬到8月,雨带北移到华北、东北等地,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出现伏旱(夏威夷高压脊)
9月开始雨带南移;10月雨季结束。
(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
世界气候分布图,及其对应的自然带分布图。
注意!
要记住世界9大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主要特点、形成的原因、植被。
才能很好判断的气候类型:
可以根据下表的三步进行
步骤
一句
因素变化
结论
①判断南北半球
气温变化
6、7、8月气温高
北半球
12、1、2月气温高
南半球
②判断所属温度带
最冷(热)月气温
最冷月的气温>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在0℃~15℃之间
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在-15℃~0℃之间
温带气候、
最热月<15℃
寒带气候
③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
降水的季节分配(降水类型)
多雨型
年降水量>2000mm
热带雨林气候
年降水量>700mm
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雨型
年降水量1500mm
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750~100mm
热带草原气候
年降水量>1000mm
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500~800mm
温带季风气候
冬雨型
年降水量300~1000mm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
年降水量<250mm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极地气候
要留意特殊点,(常考)例如地带性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
(在地图上找出下列各地)
①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虽然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是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信风的迎风坡,附近又有暖流经过,形成了较强的地形雨
②东非高原赤道地区:
热带草原气候。
(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形成不了对流雨)
③巴塔哥尼亚高原(南美洲的):
温带大陆性气候(原因:
安第斯山阻挡,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④南美西海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索马里搬到东南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其分布接近赤道(原因:
寒流的经过)
水循环类型:
包括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
主要环节:
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分地表和地下径流)等。
(要对应好位置)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
洋流图的记忆,也许有点难记住,建议大家把简图画出来,
记忆的技巧是北半球是8字型,南半球是0字型。
其中有共
性的,在记忆中。
而且它箭头方向跟我们的书写习惯一样。
注意:
印度洋的洋流比较特殊,跟季风气候有关,可以用风向
来辅助记忆。
夏季西南风对应顺时针,冬季东北风对应逆时针。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暖流:
增温增湿。
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
寒流:
降温减湿。
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
航海事业:
顺风顺流可以提高航速,节省燃料
海洋环境污染:
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的速度,
但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地理信息技术
遥感技术(RS)
地理信息系统(GIS)
全球定位系统(GPS)
概 念
利用一定技术装备在航空或航天器上对地物进行感知
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和定位的系统
技术装备
遥感平台、传感器、遥感信息的传输与处理系统
计算机软、硬件
GPS卫星星座(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部分)、GPS信号接收机(用户设备)
应 用
资源调查:
灾害监测与环境监测:
(水污染、森林病虫害、大气监测和天气预报、旱涝灾害监测、海洋环境监测、森林火灾监测等)
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等各种信息的统计、分析、评估预测、表达应用等
军事、交通出行的导航、定位
我国省级行政区口诀:
京津沪渝直辖市 蒙宁新藏桂自治 一国两制台港澳 东北三省黑吉辽 冀晋鲁归华北苏浙皖赣在华东湘鄂豫归华中华南还有粤闽琼 川滇黔归西南西北还有陕甘青
中国地形区特点:
青藏高原有雪山,远看是山近成川。
内蒙高原第二大,一望无际地面坦。
黄土高原黄土松,支离破碎多
沟坎。
云贵高原峰岭众,岩溶坝子到处看。
塔里、准噶、柴达木,盆地内部戈壁滩,四川盆地山岭环,内有成都象把扇。
三大平原北向南,东北华北长江岸。
东北海拔200米,人民常把黑土翻。
华北又称黄淮海,海拔50地势坦。
河汊交织湖泊多,"水乡"遍布长江岸。
一些重要界线
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黑河--腾冲线,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地势阶梯界线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
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
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
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
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
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
横断山脉。
(5)准格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
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
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口地界线:
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
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
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
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
淮河。
气候界线
(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
从大兴安岭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
(3)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
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
河流界线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
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
巴颜喀拉山脉-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
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
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
武夷山。
三大自然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大饮喝八缸)
(2)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自然地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
秦岭~淮河(1月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②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
日平均气温≥10℃积温3200℃等值线。
③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
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
贺兰山一线,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农业活动界线
(1)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水田区与旱作区:
秦岭-淮河
行政区界线
(1)南疆与北疆的界线(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
天山。
(2)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
巫山。
(3)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
武夷山。
(4)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线:
南岭。
(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线:
昆仑山脉。
(6)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
祁连山脉。
(7)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线:
大巴山脉
综合地理界线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①黄土高原的南界
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⑤亚热带长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⑤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
⑥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地理方位记忆歌上北下南左为西,右东两手来区分;北东西南出新闻,四方符号NEWS论(即:
北纬-N;东经-E;西经-W;南纬-S.)
其他重要界线:
1、秦岭淮河线,南北农特点:
以北为旱地,多用水浇灌;东北春小麦,作物一熟年;华北冬小麦,两年能熟三。
秦淮线以南,耕地多水田;年熟两或三,水稻为重点。
水文特征变,北河汛斯短;有冰流量小,水混位变显。
南河流量大,水位变不显;沙少汛期长,冬季无冰现。
气候分界线,五个大方面:
无霜生长期,长短南北反;湿润半湿润,八百等降线;亚热暖温带,一月零度线。
植被界以南,绿色为常年;亚热阔叶林,热带雨林南。
以北温草原,落阔叶广泛;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北边。
2、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①。
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②;
亚非原本相结连,苏伊运河来割断③;
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
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④;
数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
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占西半边,
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
注释:
①洋,大洋洲。
两美,南美洲和北美洲。
南,南极洲。
②乌拉,乌拉尔山脉和乌拉尔河。
高加,高加索山脉。
③苏伊运河,苏伊士运河。
④巴拿运河,巴拿马运河。
3、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4、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
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
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5.东北三省黑吉辽北部边疆内蒙古两河两山连京津两湖三江接皖沪南部琼台闽粤桂川黔云藏加重庆西北陕甘宁青新港澳特别行政区
区域定位定位
温馨提示:
以下内容可以分批记忆,一定要对应地图册!
形象记忆,切勿死记硬背!
努力实现在看到经纬度或者是图形的时候能够判断出来那是那个地方。
1)主要经线及附近的地理事物
0°经线:
穿过欧洲和非洲西部。
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巴黎、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等。
东经30°:
穿过欧洲中部、非洲东部。
附近有摩尔曼斯克、莫斯科、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小亚细亚半岛西、地中海、开罗、尼罗河、东非高原西、南非高原东。
东经60°:
穿过亚洲西部。
附近有乌拉尔山脉、咸海、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东侧、阿拉伯海。
东经90°:
穿过亚洲中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于中西伯利亚高原界河)、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等。
东经120°:
穿过亚洲东部和澳大利亚西侧。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勒那河(120°东侧)、大兴安岭(东侧)、北京(120°西侧)、上海(120°东侧)、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澳大利亚西部。
东经150°:
穿过亚洲、澳大利亚东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大分水岭、堪培拉、悉尼等。
180°经线:
即国际日期变更线,穿过太平洋中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白令海、阿留申群岛、图瓦卢群岛、斐济群岛、新西兰等。
西经30°:
穿过大西洋中部
西经60°:
穿过北美洲东部、南美洲中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纽芬兰岛(西侧)、加勒比海(东侧)、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南极半岛。
西经90°:
穿过北美洲中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密西西比河、墨西哥湾、中美洲。
西经120°:
穿过北美洲西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落基山。
西经150°:
穿过美国的阿拉斯加洲中部、夏威夷群岛东部。
2)主要纬线及穿过的地理事物
赤道:
穿过非洲中部-东南亚-南美洲北部。
附近有刚果盆地、东非高原、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
北回归线:
穿过北非-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中国华南地区-台湾岛-夏威夷群岛-墨西哥高原-墨西哥湾
北极圈:
穿过欧洲、俄罗斯北部。
南回归线:
穿过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南美洲中部。
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南非高原、澳大利亚大沙漠、大自流盆地、大分水岭、安第斯山中部、拉普拉塔平原(北侧)。
南极圈:
南极大陆外围。
以上12条等距的经线、5条特殊的纬线,基本上可以构成覆盖地球表面的经纬网络,也基本上可以满足对地理事物的粗略定位。
各大洲的经纬度位置
经度范围
纬度范围
位置特征
亚洲
26°E--169°W
10°S--80°N
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南北半球和低、中、高三个纬度
非洲
17°W--51°E
35°S--37°N
南、北回归线通过,跨南北半球,以热带为主。
欧洲
10°W--66°E
36°N--71°N
处于中、高纬度
北美洲
170°W--20°W
7°N--72°N
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低、中、高三个纬度
南美洲
82°W--35°W
54°S--12°N
赤道、南回归线通过,热带面积广
大洋洲
110°E--130°W
47°S--30°N
赤道、日界线穿过,跨东西和南北半球,同时有二个日期
南极洲
360°
62°S以南
跨经度最大的洲,以南寒带为主
地理图象考题的设置和审图要求,
图型类型
图像功功能
审图要求
区域分布
区位分析为主
①识记地理事物分布位置
②分析要素空间区位联系
③从主题要求出发评价区位优势或劣势,说出对策。
概念图
概念形象话
①抓住线条和箭头的含义
②类比概念的相关练习和本质差异
原理图
说明地理事物成因
①紧扣符号含义及要素间的练习
②分析该事物的影响
联系图
地理食物间的逻辑关系
①抓住核心内容和根源等分析其关系
②以整体性特点和意义分析
统计图
表格统计图
以纵横时空比较为主,应约算勿精算
扇形统计,三角坐标统计图
表达为“以要素结构组成分析为主”
柱状统计图
以时序和空间对比分析为主
季节知识专题
学习好季节知识的关键:
①北半球与南半球季节相反,即北半球与南半球在同一时间处于不同的季节。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方向;晨昏线与经线和昼夜的位置关系;昼夜长短的变化;
③北半球的四个重要节气:
3月21日春分,6月22日夏至,9月23日秋分,12月22日冬至
一、四季的判断
天文方面:
从光照图上判读: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晨昏线与经线和昼夜的位置关系;昼夜长短的变化;
从天文现象上判读: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极昼、极夜、极光的出现的半球。
气候方面:
气团活动;锋面活动;特殊天气的产生;气温中心的变化;气压中心的盛衰;季风(东亚、东南亚、南亚、澳大利亚北部等)方向的变化;干湿季节;等温线的弯曲;气压带的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