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自考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6685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自考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社会心理学》自考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社会心理学》自考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社会心理学》自考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社会心理学》自考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自考资料.docx

《《社会心理学》自考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自考资料.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自考资料.docx

《社会心理学》自考资料

《社会心理学》自考资料

第一章总论

识记:

一、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的学科。

二、社会心理学的特点:

1、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2、社会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两大支柱;3、两种倾向的社会心理学;4、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十分密切。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实验室试验法;2、现场研究法;包括:

现场实验(这是利用现存的团体,企图验证某项措施或检验某项改革管理办法所产生的效果而采用的方法。

)、现场调查、现场观察研究、模拟研究(是研究者设计的一种人为情境,是对真实社会情境的模拟,以期探求人们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下的心理活动的发生与变化)。

3、历史档案分析法。

四、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

1、研究必须无损于被研究者的身心健康;2、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某些技术问题不能视为欺骗行为。

领会:

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2、社会心理学着重探讨社会与个体的相互作用;3、社会心理学强调要探讨情境;4、社会心理学注重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

二、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关系:

1、在理论与方法论方面有许多内在的相通之处。

2、在研究对象方面也有相同之处,只是双方的侧重点不同3、在研究方法方面有相同之处,都采用了问卷法、谈话法等方法。

4、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这两门学科的基础上产生的。

三、实验室实验法是控制一切估计会干扰实验结果的其他因素,有目的、有组织地操纵某个因素,查明被实验者心理效果和影响。

四、现场研究法,是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情况进行研究的方法。

五、历史档案分析法,是收集历史上所记载的某个团体或个人的心理活动的资料,加以分析,从中寻找社会心理活动的规律。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动向

★★★一、冯特于1879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试验室,心理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领会:

一、实验社会心理学建立与发展的客观条件: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首先要受到人类知识水平的限制;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特点,是把人们的社会心理现象当作客观的自然现象一样,加以观察并作定量化分析,并且根据研究所得材料来解释、控制与调节人们的行为。

它的发展适应了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可用于诊断与预测某些社会事件的产生。

应用:

一、单一支配理论的主要内容。

P22—28

答:

(纲)1、快乐说;2、自我说;3、同情说;4、模仿说;5、暗示说;6、本能说;7、习惯说;8、态度说。

第三章社会化

识记:

一、社会化:

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叫做社会化。

★★★二、个体社会化有以下四个特点:

1、个人的社会化是以其生物的遗传素质为基础的;2、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个性化过程;3、个体的社会化具有某种共性;4、社会化是通过人的整个一生完成的。

三、社会化因素就是影响个体的全部社会环境,即社会文化、学校与家庭三方面因素。

四、社会化的类别分为政治社会化、民族社会化、法律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等。

五、社会角色是某个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和团体中占有的适当的位置,被该社会和团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

六、社会角色的学习,一是学习角色的责任与特权,一是学习角色的态度与情感。

七、社会角色的期待,是他人对自己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也必须领会他人对自己怀有的希望。

八、根据他人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来认识对方的地位,成为社会角色的认识。

九、社会角色的冲突:

当一个人扮演一个角色或同时扮演几个不同的社会角色时,往往发生内心的冲突与矛盾,这就称为社会角色的冲突。

十、麦独孤的道德发展理论为:

1、行为决定于本能冲动;2、本能的冲动作用受到外界权威赏罚的影响而被纠正;3、学会控制行为,这是由于个人对社会赞许与社会惩罚的预期;4、不管社会环境可能给予的处罚或奖赏如何,个人行为完全根据他自己的原则。

十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表现如下:

1、道德判断从他律到自律;2、道德判断从效果到动机;3、对于错误行为的处理,从为惩罚而惩罚到采取有针对性的惩罚方式。

领会:

一、勒温的国民性比较:

勒温认为,同一个国家的国民有相同的人格特征。

生活空间中的个人、环境和人的行为全部是相互依存的,只要其中一方有变化,其他方面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勒温还认为,作为一个整体的个人,其内部包括着相互依存的各个部分。

人的心理的各个领域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所以人有个别差异。

★★★二、鲍尔特温把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分为四种类型:

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民主型。

三、社会角色学习的特殊性:

1、社会角色的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2、社会角色的学习是在相互作用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3、社会角色的学习是经常随着角色的改变而进行的。

★★★四、社会角色的冲突有:

1、同一社会角色内心的冲突;2、当社会角色改变时,新旧角色之间会发生矛盾与冲突;3、一个人身兼几个角色时的内心冲突;4、社会角色规定的人格与其真实人格之间的矛盾。

四、埃里克逊的新精神分析理论:

他认为,人格的发展继续到人的整个一生,也就是说,社会化过程经历着整个一生。

★★★五、柯尔堡的道德发展理论它经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1、前世俗水平。

包括①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②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的定向阶段。

2、世俗水平。

包括①好孩子或好公民的定向阶段;②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

3、后世俗水平。

包括①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②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六、道德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

主要论点是认为道德行为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也是可以通过学习加以改变的。

第四章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也称自我,乃是对自己存在的察觉,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总之,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

二、自我形象,就是自己了解自己的一切,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就像自己站在镜子面前看到自己的一切一样。

★★★三、自我意识的作用:

1、自我意识对学习与工作的推动作用;包括①自尊心的作用;②自信心的作用。

2、自我意识对态度转变具有决定作用;3、自我意识具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四、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即从生理的自我到社会的自我,最后发展到心理的自我。

五、自我评价,是一个人对自己生理、心理特征的判断,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自我评价的形成途径:

1、根据社会上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自己;2、通过与社会上和自己地位、条件相类似的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3、通过个人对自己心理活动的分析来实现自我评价。

六、自我评价内容的多样性:

1、以自己理想的形象作为蓝本的自我评价意识;2、以周围其他人作为标准的自我评价意识;3、以自我评价的意识为基础的情绪方面的表现。

领会:

一、柯里的自我意识的形象包括三个因素:

1、关于被他人看到自己的姿态的自我觉察;2、关于他人对自己所作的评价与判断的自我想象;3、关于对自己怀有的某种感情——自尊或自卑。

其中第二个因素在实际中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而第三个因素是由第二个因素决定的。

二、生理的自我:

奥尔波特指出:

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是生理的自我,生理自我是个人对自己身躯的认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

三、社会的自我:

从3岁到青春期以前的十三四岁,这段时期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最深的时期,也可以称为“客观化时期”。

幼儿园的游戏对个人实现社会的自我起着重大作用。

学校中的社会化也是建立自我意识的重要阶段。

四.心理的自我:

从青春期到成年大约有10年的时间,这个阶段自我意识已趋向于成熟,也是心理的自我发展阶段。

也可称为“主观化时期”。

所谓主观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透过自我意识去认识外部世界;2、自我意识的“主观化时期”是个人价值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时期;3、表现出自我理想;4、抽象思维的发展。

★★★五、相互关系中影响自我表现的其他因素有:

1、相互关系中对方本身的特点;2、当时的情境;3、所属团体的参照。

六、自我意识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自我评价的主要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自我追求。

在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属于生理的自我阶段,在其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主要追求其身体外表的完美,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以获得家庭成员的关心与爱护等;在社会的自我阶段,在其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则追求他人的注意与重视,追求他人对自己的情感,追求名誉地位,这阶段竞争心特别重;自我意识发展到了心理的自我阶段,在其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主要追求在政治上、道德上的上进,并且努力发展自己的智慧。

应用:

★★★埃里克逊的自我意识形成的八个阶段。

P86---91(重点是婴儿期、学龄初期和青春期)

(1)婴儿期,基本信任对不信任阶段。

在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发展倾向是识别信任和不信任,对成人一贯的、可依赖的、可预见的行为产生信任感,否则会产生不信任。

(2)童年期,自主性对羞怯疑虑阶段。

这一阶段开始有独立自主的要求。

父母如允许其在安全条件下自由活动,鼓励其在活动中获得成功,对发展自主感有帮助。

限制自由和多次失败会造成羞怯和怀疑。

(3)学前期,主动性对内疚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活动性和言语能力发展很快,活动范围大大扩展,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很大,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

另一方面,他们对所想做的事又具有内疚感,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恋母情结的冲突,一部分原因是超我的发展带来的刻板性。

(4)学龄初期,勤奋对自卑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智力不断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使他们提出的问题更广泛、深刻。

活动空间的扩大也使得影响他们的人已不限于父母。

但在这一阶段,其勤奋行为往往带来不当的后果。

因此,若将此看作是捣乱,则易使其自卑。

(5)青春期,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

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形成是其核心问题。

对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思考方法,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他们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自己。

逐渐疏远父母,从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建立了亲密的友谊。

(6)成年早期,亲密对孤独阶段。

这是建立在家庭生活的阶段。

在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中建立亲密感。

但若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分担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感情交流、不能互相关心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景中去。

(7)成年期,繁殖对停滞阶段。

只要两个人建立了一定程度的亲密性,他们的兴趣就开始扩展到不仅仅限于他们两个人,他们变得关怀培育下一代了。

(8)成熟期,完美(自我整合)对失望阶段。

老年人常对一生进行回顾,想要知道一生是否活得有价值。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遇到了最大的失望,即觉得一生未如理想,而岁月不再,已没有机会再过另一种生活了。

以厌恶掩藏失望。

第五章男女性别角色的心理差异

识记:

一、男女性别角色,乃是指属于一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占有的适当位置,以及被该社会规定了的行为方式。

二、柯尔伯格认为,性别认同是认知发展的结果,它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性别认同、性别分化以及亲长认同。

领会:

一、男女性别角色定义的含义:

1、以性别器官为标准所划分的社会角色;2、以性别决定个体的社会化定向;3、社会为男女制定一套行为规范。

二、男女性别角色的特点:

1、多样性;2、相对稳定性。

三、男女性别角色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男女性别角色的形成,是个体的心理特点与行为方式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通过漫长的社会化,接受社会对自己的性别角色的期待,将性别角色的规范加以内化,渐渐地表现得像个男人或女人的过程。

个体学习的内容具有历史性与地域性。

总之,性别角色的形成受到社会的、历史的、客观的条件的制约。

★★★四、男女性别角色差异的影响因素:

1、男女性别差异的生物学因素;主要因素①遗传基因②性激素③大脑。

2、男女性别差异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3、男女性别差异的教育因素。

五、不同类型的文化对男女的社会地位具有不同的影响:

1、狩猎与采集文化,男女社会地位是相等的。

2、园艺文化,女性的社会地位高于男性。

3、农业文化,男性的地位远高于女性的地位。

4、游牧文化,价值最高的是男人,女人的价值还不如蓄养的动物。

5、工业化社会,男女是比较平等的。

六、弗洛伊德的两性观:

弗洛伊德在两性问题上是尚男抑女的,他的“阳具中心论”是以男性为准的模式的极好例证。

他的个性发展模式是男性的发展模式,而女性的个性发展是屈从于男子的模式。

七、埃里克逊的两性观:

他认为女性个性中的关键因素并不是阳具羡慕感这一反应心理,而是颇具建设性、创造性的生命内部空间感。

★★★八、社会学习理论的两性观: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男女两性角色的获得是一个观察、强化、模范的相互作用过程,这一过程通常会持续很长时间。

九、成就动机方面的两性差异?

成就动机是指个人追求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的愿望,一般在竞争的情境中,男性成就动机高于女性。

1、男女性成就动机特点:

社会赞许对女性成就努力的影响大于男性,而竞争对男性的成就努力影响大于女性。

2、男女性成就动机差异的社会文化因素,主要是因为刻板印象这一重要的社会文化因素规定了人们的思想倾向与行为方式。

应用:

★★★一、认知发展理论两性观的基本内容。

P126—127(共9点)

1、性别认同就是儿童将男性和女性加以性别归类,这是性别角色态度的基础

2、性别认同是通过对自己发育初期表现出的身体状况的判断而形成的,此时,儿童接受同性行为,排斥异性行为;

3、这种认知判断虽然是2—7岁期间儿童形成的性别认同的结果,但儿童的性别角色的认同往往受环境的某些变化的影响

4、基本的自我归类决定基本的价值取向

5、基本的普遍的性别角色发展于幼年时期

6、这种习惯性观念表现为“男子气”“女子气”

7、一旦表现男子气、女子气之后,儿童与同性人物确立性别同一性

8、与同性人物的性别同一性和性别角色价值观的形成,由双亲适当的行为所促进并巩固

9、以上过程往往按照一般的发展途径进行,其中大部分由认知的发展所决定。

第六章社会动机

一、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二、动机的意义:

1、动机是一种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2、动机为个人行为提出目标;3、动机为个人行为提供力量以达到其体内平衡;4、动机使个人明确其行为的意义。

三、动机的作用:

1、活动性;2、选择性。

四、内部动机的内驱力:

1、好奇的内驱力;2、胜任的内驱力;3、互惠的内驱力。

五、社会动机可以分为交往性动机和威信性动机两种。

六、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体系分为五个层次,从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自尊的需要,一直到自我实现的需要。

领会:

★★★一、动机与需要的关系:

1、动机由机体的需要所激发。

人们的动机就是由其需要所激发。

需要驱使个体趋向某个目标,变为动机。

但需要并未都激发动机。

2、需要的情感成分与认知成分具有动机作用。

若是给自己带来愉快的刺激,就发生趋近的行为,故情感具有动机作用,认识外界事物,了解与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本身,这种认知需要会发生动机作用。

所以,认知也会对行为发生动机作用。

二、外附激励:

通过激励以激发外部动机,也就是使激励对其行为予以直接的影响。

如物质奖励、福利、晋升、表扬、批评、惩罚等,这种激励方式是外附性的,是附加于工作以外的。

三、内滋激励:

给人以一种成功感,这种激励是和人们从事的活动密切联系着的。

如工作成功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激励,最高的奖赏。

应用:

★★★一、彼得罗夫斯基动机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

P152—155

答:

(纲)1、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它是个人的活动动机的重要方面。

);2、信念(是激励人们按照自己的观点、原则和世界观去行动并被意识到的需要系统。

);3、意图(意图是行为的动机,其中表现出对生存和发展条件的需要,以意图表现的需要若不经过专门组织的活动就不能得到满足,这类动机能够在很长时间里维持个人活动的积极性。

);4、未被意识到的动机——意向(意向是一种活动的动机,它是没有明确意识到的需要)。

第七章社会认知

识记:

一、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1、认知的选择性;2、认知反应的显著性;3、认知行为的自我控制。

三、第一印象,亦称初次印象。

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称第一印象。

四、社会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五、逻辑推理的定势作用:

每个人的认知活动,事先都有某种假设,并从这假设出发来看待当前的事物。

认识外界某以对象时,不仅会观察这对象本身,而且还会结合其背景,把对象与背景联系起来加以分析,才能全面认识其社会意义及价值。

六、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

七、归因的参照点:

1、根据他人行为的特殊性、连续性与一致性等原则进行归因;2、结合他人的其他条件进行归因;3、根据认知者切身利害关系对他人行为归因。

领会:

★★★一、社会认知的范围:

1、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指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等。

二、表情可划分三种类型:

面部的情绪表达称为面部表情;身体各部分姿态的情绪表达称为身段表情;言语中声调、快慢、音色随情绪的变化称为言语表情。

三、认知者本身的特点:

1、认知者的经验;2、认知者的性格;3、认知者的需要。

四、自我知觉的归因:

行为者往往把自己失败的行为归因于情境,而他人则归因于该人的个人倾向;行为者把自己成功的行为归因于个人倾向,而他人则归因于情境。

五、归因过程中的拟人化:

社会生活中有一些自然现象,本来并不具有社会意义,但人们往往作拟人化的归因。

造成这种心理现象多半是由于缺乏科学知识,这是一种偏见。

应用:

★★★一、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P177—186

答:

(纲)包括主客观方面的各种因素。

1、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2、当时的情境;3、认知者本身的特点(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性格,认知者的需要);4、社会刻板印象的作用;5、逻辑推理的定势作用。

第八章社会态度

识记:

一、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的内在结构,它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个体对外界刺激发出反应受其态度所调节。

二、偏见,是个人对他人或其他团体持有的缺乏充分事实根据的态度。

三、逆反心理:

宣传者进行宣传时,也会发生事与愿违的情况,即人们的态度会向相反方向变化,或仍持有原来的态度,即所谓逆反心理。

领会:

一、奥尔波特等人认为事物主要的六种价值:

1、经济的价值;2、理论的价值;3、审美的价值;4、权力的价值;5、社会的价值;6、宗教的价值。

★★★二、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变化过程的三个阶段——1、服从(人们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和避免惩罚而采取表面服从行为称为服从)、2、同化(人们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相一致)、3、内化(这是人们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彻底地转变自己的态度)。

三、偏见的几个特征:

1、偏见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的;2、偏见的认识成分就是刻板印象;3、偏见有过度类化的倾向;4、偏见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

四、说服宣传要晓以利害:

宣传必须使人们的内心感到有压力和威胁,只能听从劝告转变态度以消除心理上的负担。

也就是说,说服宣传必须晓以利害,但又必须理智地实事求是地提供信息。

五、逐步提出要求:

要转变一个人的态度就必须了解他原先的态度,然后再估计一下两者的差距是否过于悬殊,若差距过大、操之过急反而会发生反作用;如果逐步提出要求,不断缩小差距,才使人们能够接受。

六、团体规定:

团体的公约、规则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

团体规定之后如果有人不遵守,可以进行个别的劝说,双管齐下,促使其态度发生转变。

七、宣传者的威信:

1、宣传效果与宣传威信的关系。

被宣传者的态度转变与宣传者的威信有直接关系。

一般来说,宣传者威信的高低与其效果是成正比的。

但这种比例关系只发生在较短的时期内。

2、宣传者威信的分析。

宣传者威信由两个因素构成,即专业性与可信性。

八、社会态度的测量方法:

1、自我评定法;2、自由反应法;3、行为观察法;4、生理反应法。

应用:

★★★一、社会态度的转变方法。

P203—212

答:

(纲)1、实事求是地提供信息;2、说服宣传要晓以利害;3、双方面宣传和单方面宣传;4、逐步提出要求;5、积极参加活动;6、团体规定。

二、社会态度转变的主客观因素。

P213—218

答:

(纲)1、宣传者的威信;2、态度转变的个人因素;3、对态度变化的心理上的抵抗。

★★★三、态度转变的个人因素。

P215—217

答:

(纲)1、自尊心的强度;2、权威主义倾向的强度;3、想象力的丰富;4、性别;5、智力水平;6、当时的需要。

★★★四、人们发生态度变化的抵抗的主客观原因。

P217—219

答:

(纲)1、客观原因;①宣传者的宣传单纯地为宣传而宣传,以命令的形式进行,不准这样,不准那样,这样的宣传效果可能适得其反;②宣传者的宣传言过其实,或强调得过分,则其效果也不好。

2、主观原因。

①想确保行动的自由;②由于好奇心的驱使。

第九章群众性社会心理现象

识记:

一、模仿,是指个人受非控制的社会刺激引起的一种行为,其行为与社会上其他人的行为相类似。

二、流行,是指社会上相当多的人在较短时间内,由于追求某种行为方式,并使之在整个社会中到处可见,从而使人们相互之间发生了连锁性感染。

三、社会舆论,是公众的意见与看法,是社会全体成员或大多数人的共同信念,也可以说是信息沟通后的一种共鸣。

四、流言,是指提不出任何信得过的确切的依据,而人们相互传播的一种特定的消息。

五、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的意志相符合。

六、暗示信息来自他人,称为他人暗示。

暗示信息来自本人,称为自我暗示。

七、竞赛,是个人或团体的各方力求胜过对方成绩的对抗性行为。

领会:

一、如何理解模仿:

要理解模仿,必须抓住两点:

一是引起模仿的社会刺激必须是一种非控制的社会刺激,它不是通过社会或团体的命令而发生,被人们模仿的对象具有一种榜样的作用。

二是模仿者发生的行为是与榜样者行为相似。

二、流行的特征:

一般表现为突然迅速的扩展与蔓延,又在较短时间内消失。

流行有循环的特点。

流行不同于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法律。

流行有年龄和性别的差异。

三、流言的发生与流传有三个条件:

1、在缺乏可靠信息的情况下,最易产生与传播流言;2、在不安和忧虑的情况下,会促使流言产生和传播;3、在社会处于危机状态下,人们容易产生恐怖与紧张感,流言也容易传播。

四、流言和谣言的异同:

(谣言是恶意的攻击,是谣言制造者故意捏造、散布的假消息。

)两者的区别在于动机不同。

共同点是,它们都缺乏明确而可靠的事实根据,但都能广为传播。

五、流言传播的速度往往是开始缓慢,然后不断地加快,当达到了高潮,将近饱和状态——人人皆知时,又变得缓慢起来,整个传播过程呈S形。

六、暗示的形式:

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

七、暗示的意义:

暗示在社会生活中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

从消极方面看,可以对个体发生不良影响;从积极方面看,可以对个体发生有益作用。

八、竞赛条件下的心理状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动机强烈;2、提高活动的效率;3、肌肉产生紧张,精力更加充沛。

应用:

★★★一、社会舆论为什么容易被人们接受与传播呢?

P240—241

答:

1、首先是社会舆论代表了群众的倾向性意见和综合观点,它本身具有许多客观的合理因素。

2、除了舆论本身的特点以外,还有其心理上的原因:

①群众在主观上早就有了心理感受与心理准备,只不过还不很清楚,不很明确。

这种心理倾向遇到了舆论信息,个人原先的心理状态就被唤醒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