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思想各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6525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思想各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现代教育思想各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现代教育思想各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现代教育思想各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现代教育思想各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思想各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现代教育思想各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思想各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教育思想各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现代教育思想各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参考资料

 

题目:

各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内容:

 

现代教育思想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导论

1、什么是教育思想

答:

从广义上说,人们对教育现象的各种各样的认识,无论是零散的、个别的、肤浅的,还是系统的、普遍的、深刻的,都属于教育思想的范畴。

在狭义上,教育思想主要是指经过人们理论加工而形成的,具有思维深刻性、抽象概括性、逻辑系统性和现实普遍性的教育认识。

2、简述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答:

(1)教育思想在其形成的现实基础上,具有与人们的教育活动相联系的现实性和实践性特征;

(2)教育思想在其存在的观念形态上,具有超越日常经验的抽象概括性和理论普遍性的特征;(3)教育思想在其存在的社会空间上,具有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条件及背景相联系的社会性和时代性;(4)教育思想在其存在的历史向度上,具有面向未来教育发展及其实践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3、教育思想具有哪些功能

答:

教育思想具有认识功能、预见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反思功能;概括起来说,就是教育思想对教育实践的理论指导功能。

4、简述教育思想的反思功能。

答:

教育思想的反思功能主要是指教育思想具有促进人们进行自我观照、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总结等使教育者客观而理性地分析和评价自己的教育行为及结果,从而增强自己的自我教育意识,学会自我调整教育目标,改进教学策略、完善教育技能等,最终由一个自发的教育者变成一个自觉而成熟的教育者。

5、什么是教育思想创新

答:

教育思想创新是一个基于新的时代、新的背景、新的形势,以新的方法、新的视角、新的视野,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事实、新问题,探索教育实践的新观念、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新内容和新方法的过程。

教育思想创新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涉及教育的所有领域,就是说各个教育领域都有思想创新问题。

按照本书对教育思想的类型划分,可以概括为理论型的教育思想创新、政策型的教育思想创新和实践型的教育思想创新。

 

第二章科教兴国教育思想

1、什么是科教兴国战略。

答:

科教兴国是指全国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象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交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繁荣的发展战略。

2、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

(1)从理论起源看,马克思提出“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1968年哈贝马斯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8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从理论内涵看,科技进步在生产力增长中的作用,已日益成为第一位的增长要素。

现代科学技术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生产实践中起到第一位的先导作用;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在劳动者结构中的比例不断提高,成为生产力发展中占第一位的人力资源。

(3)从产业结构变化看,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正在发生以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信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转变。

(4)从经济增长方式看,产品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国民生产总值中科技术的贡献率已由20世纪初的20%上升到60%~80%。

3、为什么说教育是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

答:

(1)教育在人类社会中始终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教育将人类世世代代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知识加以整理、保存、传递和发展。

正是教育将前人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知识的精华传递给新的个体生命,使之可以尽快地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创造新的历史,从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2)教育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中具有全局性的地位,教育是立国之本。

教育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共同发展。

(3)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作用。

教育是人成长的必要条件,是决定人现实发展和未来方向的先导性因素。

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

片面依赖经济社会发展,超前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历史的先导因素和力量。

4、为什么说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设施?

答:

这是由教育与现代化建设最重要、最根本、最紧缺的知识和人才资源的内在联系决定的。

只有加速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才能促进现代化进程,实现现代化目标。

教育与现代化建设最宝贵的人力资源相联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础,所以它是现代化事业的基础设施。

5、为什么说教育是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基础?

答:

(1)教育为科技和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2)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知识创新、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3)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第三章  素质教育思想

1、“应试教育”有哪些弊端?

答:

传统的“应试教育”弊端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驱赶全部学生去挤升学的“独木桥”,导致学校教育往往只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成长;其二,它把整个中小学教育纳入与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对口的系列,中小学成了大学预备班,只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在智育中,也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死记硬背,大搞题海战术,学生成了教鞭下的奴隶,根本谈不上智力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三,它以单纯的分数标准来评价学生的成绩,以单纯的升学率来评价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导致了教育评价上的片面性。

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里揭示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培养目标。

3、简述素质的涵义和基本特征。

答:

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以及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学习、努力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概括起来,素质有遗传性、多样性、个体差异性、相对稳定性和可塑性等基本特征。

4、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包括:

第一,教育对象的全体性;第二,教育内容的基础性; 第三,教育空间的开放性;第四,教育目标的全面性;第五,教育价值的多元化;第六,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第八,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5、简述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答:

(1)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

素质教育是对已有教育的继承,是在已有教育基础上的创新,提高和发展。

(2)素质教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和深化。

素质教育适应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要求,立足于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时代性和社会功效性均体现在对素质的要求中,这样就使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具体,使全面发展落到实处。

(3)素质教育是未来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和通向它的根本途径。

全面和谐发展,是现代社会中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我国教育整体的发展方向。

6、简述素质教育与主体教育、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创新教育、实践教育思想的关系。

答:

素质教育思想带有整体性、方向性,是统领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教育思想。

各种类型的教育教学改革都要贯彻素质教育思想,都要为实现素质教育思想目标服务。

反过来,素质教育思想的实现需要将整体性的素质教育思想转化为具体可执行的教育思想来实现,主体性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思想、科学教育思想、人文教育思想、实践教育思想则从不同的侧面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四章主体教育思想

1、什么是主体教育?

答:

主体教育是一种围绕如何看待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目标而阐发的教育理论。

主体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应该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育过程中师生双主体的协同活动,需要师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的相互关系。

2、 什么是主体人格?

答:

主体人格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稳定的态度,比如自信还是自卑、自强自励还是自我放纵。

3、主体教育思想所认识的教育活动的本质是什么?

答:

主体教育思想所认识的教育活动的本质是学生在教育者为其创造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经过自身的知、情、意、行等身心的活动过程,对各种内外影响加以消化吸收,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

教育不仅包括“教”更要重视“育”,教育不仅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活动,还是一种特殊的生活。

4、怎样才能使学生对教育活动有实质性的参与?

答:

(1)教师在考虑或设计自己的教育过程、教育环节时必须同时考虑学生的学习活动;

(2)必须要提前安排学生预习,或者采取其他方式让学生作好心理准备;(3)必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或讨论新的学习内容;(4)要把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作为教学的必要环节。

5、如何才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答:

(1)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是实现主体教育思想的关键所在;

(2)合理师生关系的要点是平等民主、相互尊重;(3)学校中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应体现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原则。

6、如何认识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问题?

答:

(1)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2)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3)确立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明确教育活动是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过程。

第五章 科学教育思想

1、什么是科学?

答:

科学英文为science,本义是知识,科学主要是指关于事物本质与规律性的知识,一般意义上的科学包括三部分内容:

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

2、什么是科学素养?

答:

科学素养是指人们身上与科学活动有关的一种综合素养,包括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以及科学态度与精神等。

3、简述高科技发展的基本趋势。

答:

(1)信息技术大放异彩;

(2)生命科学全面造福人类;(3)新材料与新的制造技术层出不穷;(4)人类活动向太空、海洋和地球深层进一步拓展;(5)人类有效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危机与自然协调发展。

4、简述科学素养的成长规律。

答:

科学素养主要是在学科学、用科学、探索科学的活动过程中成长起来的。

在构成科学素养的各要素中,科学知识和技能是可以“学成的”,而科学方法和能力、习惯、态度、精神等主要靠“养成”和“练成”。

科学素养的成长要求科学教育活动必须是重视科学方法、充满科学精神。

5、什么是STS教育

答:

STS教育,即“科学-技术-社会”教育。

它强调科学教育应该密切联系人类的现实生产和生活,强调应该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并形成对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正确态度。

6、如何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答:

(1)要使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对等科学活动和科技成果;

(2)要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社会和人生的重要问题;(3)要充分挖掘科学教育内容的人文价值。

第六章 人文教育思想

1、 什么是人文素养?

答:

人文素养,即做人的基本修养,主要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当中。

人文素养可以区分为三个不同层面,即人文知识、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

其中,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形态,而人文精神则主要是通过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趣味等体现出来的。

2、 什么是人文教育?

答:

人文教育即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

它通过把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阅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以期使人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人文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人性教育,它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体现的主要是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

3、简述人文教育与人文学科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的关系。

答:

一般认为,人文学科主要包括艺术、文学、历史和哲学。

还有一些学科,如社会学、法学、伦理学、政治学等,有时也被称为人文学科。

人文学科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人文教育又不仅仅局限于人文学科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则一种教育理论或思想流派。

这种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自我完善的人。

人文主义教育理论是一种指导全部教育活动(包括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理论体系。

与人文主义教育相对立的是实用主义、科学主义的教育理论。

4、为什么说现代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做进步的现代人?

答:

应该说,注重培养人的理性、高尚、高雅的人文精神,这是所有文明社会人文教育的共同目标,而作为一个进步的现代人,除了上述目标,还需要特别强调以下两点:

(1)现代人文教育要使人有更开阔的心胸。

今天的地球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地球村”,原来地处遥远、互不相干的国家、地区、民族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多。

这就要求现代人,不光要理解自己熟悉的人,还要主动地去理解那些与自己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和社会地位的人,不光要考虑本人、本团体的利益,还要考虑其它人、其它团体乃至全人类的利益。

(2)现代人文教育要使人更加注重精神追求。

与精神追求相对应的是物质追求、功利追求。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在人们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主要是一些高层次的精神需要的满足状况,比如受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或自我超越的需要等等。

所以,现代人文教育更加鼓励人们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只有这样,人类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外物的奴役,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境界。

5、为什么说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

人类对于人文的兴趣正如对于科学的兴趣一样,有其内在原因。

人类探索科学,起始的原因是因为对这世界感到好奇,而人类的人文关怀或人文情怀则源于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深刻关怀、体验和思考。

每个人从具备自我意识时起,就开始不断追问我是谁?

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

该怎样对待自己、他人和这个世界?

在这种反思和追问中,通过学习和实践,一个从逐渐形成并不断修正着对个人命运与生活的基本认识和态度。

与科学教育一样,人文教育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探索客观,人文体察人情,前者重“理”,后者重“情”。

通过科学,人类不断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通过人文精神人类体会为人之意义与态度,实践做人之道。

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才有可能培养出一个完整和谐的人。

 

第七章创新教育思想

1、什么是知识经济?

答: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这种经济的内核是知识,外壳是对知识的把握和运用。

2、什么是维持性学习?

答:

维持性学习,又称适应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获得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问题的能力。

3、简述创新性学习的概念和特征。

答:

创新性学习是指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迎接社会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创新性学习的两个基本特征是预期性和参与性。

4、创新教育实施的原则有哪些?

答:

(1)个性化原则;

(2)自主性原则;(3)探索性原则;(4)开放性原则;(5)民主性原则;(6)实践性原则;(7)启发性原则。

5、现代人应具备哪些素质特征?

答:

愿意接受新事物、乐于发表意见、时间观念强、对个人的能力较有信心、计划性强、有信任感、对新教育方式有兴趣、平等待人、尊重他人。

6、为什么说知识经济必然要求知识的创新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答:

知识有两个十分重要的特征:

一是知识的时效性,即没有永恒不变的知识,二是知识的无限增殖性。

即知识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新的知识,用得越多,产生的新知识也越多。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实现知识的创新,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

当代人类文明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经济,即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具有时效性和无限增值性,决定了知识经济的核心应该是知识创新。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未来的教育必然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的水平和速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掌握和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是经济况争力的核心,这就决定了投资于人,培养和开发人的创新能力及掌握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的现实紧迫性和客观必然性,总之,知识经济必然要求知识的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八章 实践教育思想

1、简述实践教育思想的内涵。

答:

(1)实践教育思想认为,实践性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是现代经济和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

(2)实践教育思想主张,必须坚持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把教劳结合作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3)实践教育思想主张,素质教育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素质;(4)实践教育思想还主张,应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配套改革,是实践教育有一个制度保证;(5)实践教育思想还要求,应深化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使教育教学具有实践性。

2、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观点。

答:

(1)教劳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2)劳教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重要方法;(3)劳教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

3、为什么说提倡实践教育是现代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

答:

(1)实践性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总体特征,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协调,教育过程与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紧密联系,教育活动与人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

总之,实践性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本质特征。

(2)教育的实践性是伴随着现代工业生产、市场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并逐步得到加强的。

随着教育与现代生产、科技、经济等方面建立日益密切的联系,教育在思想、目标、内容、方法、手段,以及宏观的结构、布局、体制、机制等等,都体现出实践性的特征。

(3)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教育与生产、科技、经济的联系得到全面加强,教育的实践性更加显著。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并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正是基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依赖,以及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和素质的迫切要求而作出的选择。

4、如何认识知识教育与实践能力的关系?

答: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一讲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人们就可以不重视知识了,可以不要理论了。

其实不然。

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活动的开展,仍然需要理论,仍然需要知识,但是,知识的教学,理论的学习,必须被赋予实践性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学校教育不可能不传授知识,学生不可能不需要掌握知识。

但是知识教育为学生的社会生活服务,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服务,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在价值取向上,知识应当为生活服务,为实践服务,否则知识就是空疏无用的;二是为学习知识考虑,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知识,学习效果是比较扎实的。

5、学校教育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答:

(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我们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2)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学生在实践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解决学生的主体性问题;(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实践教育活动中要有知识,知识教育活动中要有实践;(5)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我们创造有益的实践教育环境,给学生必要的自主实践的空间。

第九章终身教育思想

1、什么是终身教育?

答:

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在内的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是人从生到死所受的连续的有系统的教育。

2、什么是学习化社会?

答:

学习化社会的概念是伴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而出现的,美国教育家哈钦斯认为,学习化社会“是学习、完善和人为目的,所有的制度都指向于这一目的,并成功地完成了其价值的社会”。

即整个社会要从“学校化社会”转化为“学习化社会”,所有机构参与教育,所有成员参与学习。

3、什么是自我导向学习?

答:

所谓自我导向学习包含两个基本含义,其一,强调学习主体本人对学习负有大部分的责任。

其二,学习者本人要知道如何学习,也就是要学会学习。

在自我导向学习中,学习不再是社会或其它成员外部施加强制力的产物,而是学习者自主选择的活动。

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方法,要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可能性设定学习目标、学习策略,自己选择教育资源、安排学习活动、甚至自己进行学习评估。

这样,学习者在离开学校之后就能够终身有效地进行学习。

4、简述终身教育的十大特点。

答:

(1)教育贯穿人的一生;

(2)内容包括智能、情绪、审美、职业、政治、身体等多方面;(3)将各种教育之间的联系加以综合统一;(4)认为知识在人的发展中是逐渐完善的;(5)顺乎每个人的个性、自主性及各自的要求和兴趣,重视自发地、积极主动地、持续地成长和发展;(6)教育是连续不断的自我发展的过程,是人成长的手段;(7)教育应使人的素质在一生成长中充分发挥出来;(8)沟通各种教育之间的联系,教育扩大到学校以外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9)除有无可利用的媒体和是否适应个人的能力,别无任何限制;(10)提倡能者为师,由整个社会提供教育机会。

5、简述终身教育的发展对于弱势群体的意义。

答:

终身教育的发展尤其使弱势群体在其学习的条件和机会上能够得到较为充分的保证。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不同社会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状态是不同的,弱势群体要想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接受更多的教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在以往的教育体系中,弱势群体在受教育的机会确实受到各种限制的。

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使所有有学习需要的人都能够享受到应得到的教育,为弱势群体走出弱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终身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答:

(1)从胎儿到坟墓的人生全程教育;

(2)超越学校围墙的教育;(3)终身教育的学习方式,自我导向学习;(4)无所不包的学习内容;(5)终身教育的目标是完善的人与和谐的社会。

7、终身教育与素质教育有何关系?

答:

终身教育与素质的内在的一致性使终峰的发展必将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首先终身的教育理念的传播会使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向素质教育方向的变化,社会家长和学生对于学校教育的期望也会发生变化。

其次,终身教育实践的发展也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从时间上看,我国终身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在前,而素质教育在现代的提出在后。

(2)从内在精神上看,终身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内在的同一性。

(3)终身教育对于素质教育思想和观点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确实的作用,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思想的共同发展和传播必将更快地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促进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第十章全民教育思想

1、什么是全民教育思想?

答:

全民教育思想是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教育发展的一种主要思潮。

以1990年3月在泰国宗迪恩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为标志。

其宗旨和最终目的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学习需要,以提高所有人的基本文化水平和谋生的基本技能,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并有一定的意识和能力参与解决困扰世界的一些重大问题。

通过开展全民教育,让全人类和平相处、共同进步,从而使世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什么是人类困境?

答:

人类困境是指我们正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如人口巨增、环境恶化、资源的浪费和日益短缺等。

这三者互为因果,又都对教育产生着影响。

如人口激增不但妨碍了初等教育的普及和巩固,而且使文盲绝对人数有增无减。

3、为什么说全民教育是普及教育的继续与发展?

答:

(1)全民教育继承和发展了普及教育。

从全民教育的范围和面向的对象上来说,全民教育是针对教育对象而言的一个概念。

所谓全民教育就是教育对象的全民化,也就是说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2)全民教育思想既继承和发展了教育民主化思想,又继承和发展了教育普及化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