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动态生成的策略.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6438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动态生成的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动态生成的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动态生成的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动态生成的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动态生成的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动态生成的策略.docx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动态生成的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动态生成的策略.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动态生成的策略.docx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动态生成的策略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动态生成”作为其核心理念正被愈加地关注和倡导。

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倾听学生的见解和观察学情,将其中具有教学价值的部分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并发展潜能。

当前的教师对此理念的意识淡薄,他们更多地关心如何教,而对学生如何学则少有论及,教学成为单向的信息与知识流通,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重振教学,教师必须促进课堂中教学资源的即时生成,将更多、更新的学习资料融入到课堂中去,让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焕发生命激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场所。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动态生成,策略,探究

Abstract:

Withtheadvancementofthenewcurriculumreform,"dynamicgeneration"asitscoreideaisbeingmoreandmoreattentionandadvocacy.Itemphasizesthedominantpositionofstudents,andletteacherstolistentostudents’opinionsandobservetheirstudiesintheclassroom.Afterthat,teachersturnthevaluablepartoftheirperformanceintoresourcestoleadthestudentstomastertheknowledgeanddevelopmentpotential.Nowadays,teachers’senseofthisideaiseroded.Theycaremoreabouthowtoteachstudents,andneglecttheirlearning.Thenteachingbecomeasinglewaytocirculateinformationandknowledge,whichhindersthedevelopmentofstudents'knowledgeandabilityintheverygreatdegree.Inordertorevivetheteaching,teachersmustpromotethedynamicgenerationintheclassroom,puttingmorenewerresourcesintopracticalteaching.Andlettheclassroombecometheplacewherefullofvigorandvitality.Therefore,peoplewillkeeptheirconstantlyradiantwithenthusiasm.

 

Keywords:

theteachingresourcesofChineselearninginprimaryschool,dynamicgeneration,tactics,exploration

 

1前言

“不去认真预设,那是不负责任;而不善实时生成,那是不够优秀,”叶澜教授的话正契合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动态生成[1]。

时代正在呼唤新的课堂,教师除了对教学做好提前的“预设”之外,更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及时地抓住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意外,把这些有助于教学的信息作为新的教学资料运用到教学中去,这是把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真正落到了实处的重要途径之一。

2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的涵义

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是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的对话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对教学有支撑作用的或具有潜在教育价值的教学资源[2]。

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因个体差异和思维能力水平的限制,他们会有超出教师教学预设的言语或行为。

这不是教师能预先设计的,而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即动态生成性资源[3]。

这类资源的表现形式虽多样,但都具有以下特点:

真实性,即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真实地产生;非预设性,即出乎教师教学预设之外;即时性,即师生双方由于理念、观点、行为等的冲突、碰撞而突发产生的。

介于此资源与小学生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及时地开发和利用动态生成性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这不仅可以打破原本相对封闭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还可以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还于学生,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的人格,实现个性与社会的统一。

3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的观察

动态生成性资源是师生在课堂互动、对话、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超出预设范围的素材[4]。

为了了解此资源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生成和利用现状,我参与到了由复习导入到拓展训练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师生间的互动情况进行观察,见表1。

结合表1与相关文献资料不难发现,教师们的教学流程大体都按照教案进行,对预设外学生的疑问和情感的表达没能做到随机应变,最终造成大量动态生成性资源的浪费。

面对如此的教学现状,为了重振小学语文教学,身处于语文课堂中的教师们必须及时地抓住课堂中动态生成的信息,然后将有教育价值的信息进行提炼、延伸,最后作为新的教学资料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争取做到在解开学生疑惑的同时,让他们开拓视野,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4开发和利用小学语文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的调查分析

4.1调查对象

本文以上海工商附小二、四、五年级的学生以及他们的语文任课教师为调查对象。

每个年级各5个班级,每个班级有1位语文老师,共15位教师。

4.2调查方法

针对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情况,为了进一步了解“动态生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达成度以及教师与学生对此资源的态度,我借实习之机,根据动态生成性资源的特点和课堂观察发现的问题制定了调查问卷,在课余时间对所在小学的三个年级的学生和语文教师进行了调查。

4.3调查结果

通过此次调查得知,小学语文课堂对于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动态生成”虽强调和有意识地进行开发利用,但在实行阶段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将教师和学生这两类调查对象的问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动态生成的情况就一目了然。

4.3.1教师问卷

因为身处在四年级的办公室,所以把调查问卷发给了本年级的5位语文老师。

但为了调查的更加全面,我又对二年级、五年级的学生和语文老师进行了调查。

问卷调查的题目从教师对动态生成性教学的看法、在课堂中实际遇到动态生成问题的经历和如何处理动态生成资源的方式这三方面来设置的。

调查发现,全部教师都认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动态生成的,并且都认为这样的教法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然而教师的个体差异,使得他们对教学理念的把握有所不同。

就问卷(教师)中“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你是否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一问,调查结果显示:

不同教龄的教师关注程度有所不同。

具体见表2、3。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

教龄为6-10年以及21-30年的教师特别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还会故意制造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龄为1-5年的教师关注相对减少;而教龄在11-20年以及即将退休的教师则较少关注,甚至只有在公开课的时候关注。

这种关注度的差异明显与他们的从教年数相关,根据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理论可以找到关注度差异的缘由。

教龄为1-5年的新教师受到教育学理论的影响,会较为关注教学的动态生成,但由于从教经验的缺失,对意外出现的信息会难以把握,力不从心的事实让他们只能去关注自身可以运用的资源。

而从教6-10年以及21-30年的教师的教学经验相对丰富,对课堂的整体把握能力强,因此对动态生成性资源既特别关注,又能及时地把握和运用,培养学生多思善思的能力。

而教龄11-20年的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褪去,产生了倦怠,他们的课堂教学呈模式化,对课堂的动态生成较少关注甚至只在于形式,他们的体力、精力和能力都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对教师的需要。

教学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在这整个过程中教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和新情况。

就问卷(教师)中“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你所经历的意料之中的生成的情况”和“你所经历的意料之外的生成情况”这两个问题,调查结果对比发现:

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表现绝大多数都在教师的意料之中,他们会面临的意外生成的情况因学生的学段而不同。

所调查的15个班级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具体见表4

调查结果显示,二年级的语文课堂相较与四、五年级来说会产生更多的意外生成情况。

这主要是因为低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而教师与学生相处时间又有限,教师在课堂中单纯通过回答提问的正确率难以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了解,学生在不理解时就会提出各种各样出乎意料的问题;而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谈话、题目以及经验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大致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新课的教学显得十分顺畅。

与此同时,小学生逐渐成熟的内心让他们不敢轻易的提问,他们会害怕因提出低质量的问题而受到同学的嘲讽和老师的批评,于是这种意料之外的生成情况会更少出现。

如今的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一味地迎合新理念必然会产生冲突。

因为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而小学生又有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年龄特点,教师只有因材施教才能帮助他们真正地掌握知识。

从调查结果来看,无论是二年级还是四年级的教师都认为和喜爱比较综合的教学方法。

他们会根据的学生反馈,针对学习的难点进行讲解,对极个别的问题指导学生合作交流学习,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4.3.2学生问卷

根据教师反映的教学理念和应对方式,我在学生的问卷中也设置了相关问题,意在从教师和学生这两大角度来真实地反映教师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这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动态生成”理念的落实情况。

学生在课前对新课进行预习可以为新知识的掌握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就应反复强调预习的重要性,并在教学的第一环节对预习进行检查和反馈。

问卷(学生)中关于“老师在上课一开始是否会对课文题目以及内容有什么问题等进行预习反馈?

”一问,学生的答案确切地反映了教师为课堂资源动态生成所做的准备情况。

而教师之间的个体差异,也是他们教学方式不同的直接原因。

根据数据可知,四、五年级的语文教师比二年级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更多地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激发动态生成。

具体见表5。

总体看来,教师们虽然知道动态生成性资源的重要性,但没有很好地去开发和利用。

相对与二年级的预习反馈情况,四、五年级让人欣慰一些。

从数据看,四、五年级的教师会经常或有时进行预习反馈,而二年级的教师却很少进行,甚至从不进行预习反馈的教师也大有人在,这样的预习反馈频率是远远不够的。

在强调动态生成性教学的当下,只有做到“经常询问”,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于课堂教学情况,我设置了“课堂上,当有同学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见解时,老师通常会怎样?

”一问,从学生选择的选项看出:

不同的教师对于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独特想法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

具体见表6和图7。

其中,学生对“不予理睬”这一项没有选择,说明了教师对于学生的疑问还是肯定的,这让学生敢于对权威提出质疑,敢于对自己的见解进行表达,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表达能力。

但对学生想法的肯定并不等于有效地处理。

虽然有57%的教师“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引导”,并赞赏学生的善思,但仍旧有43%的教师会“暂时记下问题并继续讲课,课后处理”,这样的处理效果远不及当堂讲解。

因为教师的教学任务较多,他们在课后很容易把课堂中还未解决的问题遗忘,即使问题经过研究并得出结论,也会因为很多的限制而只对提出疑问的同学进行单独讲解。

从调查结果看,很多教师对动态生成性资源还是很难及时把握和利用的。

课堂教学不只是教师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对新问题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

通过调查发现:

教师们的教学理念正在与时俱进,在课堂中会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在交流互动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教师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中会因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合理有效地落到实处,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把握和利用课堂中的各种有利资源。

教师要在课后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察看学生的作业情况。

对于作业中的错误,教师的讲解能够帮助学生及时改正,而其讲解的方式是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此知识点的关键。

根据“教师对于同学在作业中反复出现的错误通常会怎么做”一问,从同学们的选择中看出,教师们通常会对出错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并引导集体订正,而个别出现的问题则让学生进行小组或独立订正。

这种方式既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又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十分科学合理的。

把易错题加以强调,让错误的同学明白错误的原因及正确的解答方式,对正确的同学而言又是进一步的巩固强化,这样将问题转化为可用资源的做法可谓一举两得。

4.4动态生成性资源无法有效运用的原因

在课堂的学习中,小学生们由于各自不同的人生经验、知识水平和兴趣,必然会对教师给予的教学内容出现“见仁见智”的反映。

尤其当师生充分互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时,实际的教学过程会远远比计划中的过程丰富得多,会涌现出许多“新问题、新情况”。

当动态生成性资源产生时,如果教师没有“吃透”教材,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又不了解,他们对这类资源就无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

另外,教师与学生自身的因素以及学校评价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导致教师只是单向地把信息与知识交给学生,这样的应试教育与当前迫切需要的新的语文课堂相矛盾,更别提“动态生成”理念的贯彻落实了。

5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动态生成的策略

在对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动态生成的现状进行研究后,我阅读了十多篇相关的文献,结合实习时的教学经验和调查结果,归纳出科学、艺术又有效地开发、捕捉和利用动态生成性资源的策略。

5.1努力创造有助于教学资源动态生成的环境

5.1.1精心教学预设

教学预设是教师在课前精心规划好课堂中要讲解的内容和进行的活动,这一过程体现了教学的计划性,也是对教材本身的尊重[5]。

在课堂中伴随教学的推进,“意外”会不期而至,对此问题的解决情况由教学预设的程度而定。

虽说动态生成性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是没有办法预设的,但只有教师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把握教学重点,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发展水平,思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才能在“意外”发生时及时地与已有的资源建立联系,做出准确地判断,制定弹性的教学目标,用灵活的方式解决新问题,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做到预设和生成和谐统一。

精心的预设让教师能够轻松灵动地驾驭课堂,对每一个突如其来的新问题都能随机应变,让学生的思维集中在学习进程中的各个环节,也让他们感觉到每一个问题都有其意义,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为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创造有利环境。

5.1.2营造“生成”氛围

课堂教学是教材、教师、学生三者对话互动的过程。

营造“生成”氛围,促进课堂动态资源的生成,首先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和教材的需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情境中敢说敢想,表达自己的观点,为新问题的提出创设条件。

其次是教师在抛出问题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当教师的等待时间有所延长,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会更深入、更全面,不断地探索能更多地促进生成。

再次,教师所提的问题要减少是非题的判断,因为要引起学生的共鸣,问题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张力,让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这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当然,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在教学中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更容易去实践和体会,在矛盾中有所感、有所问,这样做更有助于生成。

5.2善于倾听和观察,及时捕捉信息,处理信息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烂熟于心的教学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真实的课堂上必然会出现学生间的差异、发言的错误、新的问题及突发事件等各种教学状况,教师只有善于倾听和观察学生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才能挖掘出其中有助于知识掌握、能力养成和情感升华的亮点,再将其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来利用。

5.2.1差异信息

小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较差,而他们的个体之间又存在差异,因此他们的回答往往会达不到预设的成果或产生错误。

这些“杂音”虽经常发生却也被允许,因为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发现—探究—改进”的循环过程[6]。

如果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严加斥责,将会削弱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相反,教师在学生发言时用心倾听,对他们的思考进行肯定,会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认可,更能激发他们的表达欲;在交流探讨问题时用心倾听,教师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就问题进行当堂分析。

教师用心倾听捕捉差异信息,将有助于学生知识能力形成的部分撷取并整合,然后作为新的学习材料来引导全班同学,这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更具深刻性,也能激发全体学生敢于探索和质疑的学习精神,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使课堂的内涵与外延得到拓展和延伸,使教学更富有意义。

如教授《病人》一课中的生字“蹿”。

我首先是领读,然后让同学们拿起手进行书空。

在强调了“蹿”的部首和结构之后,我让同学们说一说对这个生字的理解。

同学们纷纷高举起手,争先恐后地想发言。

一个同学说:

“我查了新华字典,上面解释的一个意思是向上或向前跳,另一个意思是喷射。

”我肯定了他的回答并让其他同学学习他。

因为这说明这位同学在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工作,而且熟练掌握了查字典的方法,在自己不明白的时候借助工具书解开疑惑,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这时另外一个同学运用词组“蹿腾、蹿血”,也知道了“蹿”的两层意思。

这位同学省略了查字典的时间,通过自己很好的语感就理解了生字。

另外一位同学又说:

“我们之前学过‘窜’,有乱跑和改动的意思。

现在‘蹿’是在‘窜’旁加上了足字旁,那就是和腿有关,很容易就能明白是向上跳的意思,喷射也是它的引申义。

”这位同学分析得头头是道,让我感到欣喜。

他们用自己熟悉的方法来解决不明白的问题,体现出不同的学习方法,也让我发现他们思维的活跃。

结合对生字的理解,我让同学们讨论巧记生字与死记硬背生字的差别,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这样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述案例正是教师在相关问题提出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各抒己见,通过倾听不同见解来挖掘其背后蕴藏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从而引导全体学生相互学习,探讨更加巧妙的学习方法,促进了个体认识的深化、方法的获得和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进行了合理的利用。

5.2.2突发事件

教学过程中突发的某种行为或状况,比如某种声音、某个现象都会引起学生注意力的转移,使教学面临中断的可能。

突发事件具有偶然性,但它的发生既不可避免,又蕴含着可贵的教学价值。

因此,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动作和神态,了解学生此刻的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将突发状况巧妙地与教学内容结合,化突发事件为新的教学资源。

如教授《守信》一课中的“肴”。

作为生字,我首先会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强调字形、笔顺和部首。

当我提问“肴”字的部首时,全班一半以上的同学一口同声地说是“肴”的上半部分“乂”字部。

听了他们想当然的回答,我环视了全班:

“大家都这么认为吗,有没有有不同的想法?

”正当我用质疑的眼光看着全班时,教室外的走道里送饭的阿姨们正推着饭盒走过,他们发出的一系列的声音分散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教室里充满了说话声,却几乎都不是在讨论我刚才抛出的问题。

教学被无情中断,正当我愁眉不展时闻到了从窗口飘进来的饭香味。

我灵机一动,借着饭香,问:

“大家是不是都饿啦,所以在猜想今天吃什么呢?

”同学们都笑了。

“那老师也猜一猜,今天的味道这么香,一定是美味佳肴吧!

那你们都会写这个‘肴’了吗?

”同学们纷纷举起手笔画起来。

“同学们都真聪明,那它的部首到底是什么呢?

”轻松的环境激发了全班讨论的热情,马上就有与刚才不一样的声音,“是‘有’字部”,这位同学的回答正中下怀。

我顺势借用两种不一样的回答,引导他们拿出来字典,通过借助工具书来找找答案。

同学们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弄清了“肴”的部首应该是下半部分的“有”。

“竟然是美味佳肴,那么大家爱吃的东西就都会有,所以‘肴’的部首是……”全班一口同声:

“有!

”这节课虽然被突如其来的吵嚷声打断,但我借用吃饭这个人人关注的话题又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回了课堂识字中,通过两者的相互关联激发学生去探讨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通过工具书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差,对于不熟悉或者不感兴趣的事物很难集中注意力。

针对学生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中更要全神贯注地投入,关注每一位学生对问题的把握,观察他们的动作和神态,及时抓住机会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形成正确的认知,同时也使学生对这类知识点得到巩固和强化,更有利于教学的顺利推进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5.3反思总结与升华

5.3.1教师自我反思

教学是一个永无终结的过程,每位教师都必须要学会实时总结,并且善于反思,这是教师教学智慧的突出体现[7]。

教师在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情,然后找出在开发和利用动态生成性资源过程中的成果和不足,并做出相应的改进,为下一次的动态生成性教学做理论准备。

5.3.2学生合作总结

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也是生生互动交流的结果。

在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课后反思和经验总结,让他们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去研究和解决问题,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这既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散思维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5.3.3交流促进升华

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对课堂教学进行观摩,对执教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探讨研究,这对他们的专业成长起促进作用,是自我教学行为反思和改进的最好途径。

教师通过交流各自的教学经验,达到教学资源的共享,从而扬长避短,提升课堂生成能力和实践智慧,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使学生得以最大限度的发展。

时代在呼唤新的语文课堂,教师要注重用不同方法引导学生交流、思考,促成更多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变原先预设和程式化的课堂教学为更具创造性和生命力的教学模式,让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让学生的各项潜能得到全面发展,进入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新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