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肖复兴阅读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6028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重肖复兴阅读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超重肖复兴阅读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超重肖复兴阅读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超重肖复兴阅读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超重肖复兴阅读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重肖复兴阅读答案.docx

《超重肖复兴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重肖复兴阅读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超重肖复兴阅读答案.docx

超重肖复兴阅读答案

超重肖复兴阅读答案

【篇一:

2016年绥化市中考(语文)真题】

=txt>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

3.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题号后的指定区域内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6题,共25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1)用音序检字法查“娆”字;先查音序(),再查音节()。

(1分)

(2)文中有两个错別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2分〉

()改()()改()

(3)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1分)

2.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顶是()(2分)

a.遮天蔽日、袅袅烟云、隐姓埋名、蹑手蹑脚都是并列短语。

b.“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这个句子的主干是:

大家知道王阳明。

c.“只要你肯做下去,趣味就会发生”,这个句子是条件关系的复句。

d.“这是睿智的微笑”,句中的“微笑”是名词,在句中作宾语。

3.下列句子没有病句的一项是()(2分)

a.经过三轮复习,使同学们对本次中考充满了信心。

b.在国际反恐行动中,恐怖组织头目本拉登被当场击=毙,真是死得其所。

c.近日来,“蚁族力量”捐资助学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d.能否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光彩,关键是自己要有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項是()(2分)

a.“芙蕖”、“水芙蕖”是“莲”的别称;“玉兔”“婵娟”是“月”的别称。

b.我国古代的“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岁寒三友”是指“松、菊、梅。

c.古时“加冠”是指“男子二十岁”;“不惑”是指“四十岁”;“花甲”是指“六十岁”。

d.《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艾靑;《交色龙》选自《契诃夫小说选》。

5.默写与赏析(11分)

(1)古诗文默写

①,山是眉峰聚。

(王观《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1分)

②为人谋而不忠乎?

?

传不习乎?

(《论语》十則)(1分)

③葱茏苍翠的树木给人无限生机,随风飘落的花瓣让人感动不已,龚自珍触景生情,用“,”表达了自己甘于奉献的精神。

(龚自珍《己亥杂诗》(2分)④《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2分)

⑤多彩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此时此刻最难割舍的就是同学情,请从你学过的古诗中任选两句表达此刻的心情:

,。

(2分)

(2)古诗词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①这首诗是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中所作,首联运用“”和“”两个词语,表现出诗人坎坷的人生境遇。

②白居易称赞这首诗的颈联“神妙”将思想性和艺术性巧妙妙融为—体,景、情、理结合,请你任选角度对此联进行赏析。

答:

6.名著阅读(3分)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1)这首小诗出自的。

(1分)

(2)这首小诗富含哲理,请你从读过的中外名著中选取一个典型人物,并叙述其经历加以印证。

(2分)

答: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第7—10题,共8分)

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读书可以使你狭窄的视野变得开阔,可以使你肤淺的思想变得深邃,可以使你平淡的人生变得精彩,在“全民阅读”的书香氛围中,九年级(4)班要举办“与好书同行,塑精彩人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7.【享读书妙趣】

主持人要求毎名同学选择一部自己最喜欢的书,请结合内容任选角度谈一谈这本书给你带来的乐趣。

(2分)

答:

8.【荐读书方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則殆”读书要学思结合,讲究方法。

请你代表所在小组同学为大家推荐一种读书方法并簡要解释。

(学思结合法除外)(2分)

答:

9.【写读书箴言】

(1)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写下了精彩的读书名言,请你根据平时积累,任选一則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名言作为读书的座右铭并标明作者。

(1分)

答:

(2)各小组要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对此次活动的感悟,已经写出了上联,有谓你为其补出下联.(1分)

上联:

阅经典传承文化瑰宝下联:

10.【评读书观点】

在探讨中学生应该阅读哪些书用时,同学们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因为它读起来轻松省力,吸收快;还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因为它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对此,你更赞同哪—种看法?

请说明理由。

(2分)

答:

三、理解及分析(第1l一30题,共37分)

第一部分课内理解掌握

(一)阅读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11—14题。

(8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孟子》两章)

1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b.入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国外〉..

c.必先苦其心志(动词,使?

?

受苦)d.孙叔敖举于海(由于)..

1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文:

13.文中划线句子能否删除?

请结合上下文说明理由。

(2分)

答:

14.本文开头列举的六个事例可以印证“逆境出人才”的道理,而当代中学生大多处于“顺境”之中,在这样的“顺境”中怎样才能避免“死于安乐”呢?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2分〉

答:

(二〉阅读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回答15-18题.(8分〉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

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

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这叫逆温层。

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

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5.请你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④段中的加点词“一定”的表达作用。

(2分)答:

16.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决定物供现象来的四个因素,作者为什么要先说纬度,再说经度、高下的差异,最后说古今的差异?

请从说明順序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2分)

答:

17.选文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2分)

答:

18.3月26日是玲玲的生曰,远在大连和北京的两个姐姐都在微信上发来电子货卡表示祝贺,令玲玲惊讶的是照片上北京的连翘和榆叶梅开得正盛,可是在气候宜人的大连这两种花却未开放,你能结合选文内容解答玲玲的疑惑吗?

(2分)

答:

第二部分课外阅读理解

(三)阅读文言文《欧阳修传》(节选),回答19-22题。

(5分)

欧阳修传

①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及冠,嶷然有声。

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

②心慕焉。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

发之不顾。

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

“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③④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

或问:

“为政宽简,而事

不弛废,何也?

”曰:

“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

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

欧阳修传》)

19.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因取旧案反覆观之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分)

(1)读书辄成诵()

(2)读而心慕焉()..

21.用現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分)

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译文:

22.你如何看待欧阳修的为政之道?

请结合现实生活进行评说。

答:

(四)阅读小说〈超重》,回答23—26题。

(8分)

超重

肖复兴

①那天到机场送人,飞往法兰克福、伦敦、罗马和巴黎的航班,密集得像雨点似地挤在一起。

大概正赶上暑假结束,大学开学在即,到处可以看到推着装有大行李箱推车的学生们,送行的父母特别多。

候机厅里,家庭的气息一下子很浓,像是客厅,相似的面孔不停地在眼前晃动。

②不时有孩子进到里面去办理登机手续,家长只能够站在候机厅里等,儿行千里母担忧,他们都伸长了脖子,把望眼欲穿的心情赋予人头攒动的前方。

不时便又看见有孩子匆匆地从里面走出来,给家长一个渴望中的喜悦。

不过,我发现,匆匆出来的孩子大多并不是为了和送行的父母再一次告别,也很少见到有依依不舍的场面,那样的场面,似乎只留给了情人之间的拥抱和牵手。

③站在我身边的是一位面容姣好的中年妇女,凉鞋露出的脚趾涂着鲜艳的豆蔻,这样风韵犹存的女人,在我们的电视剧里一般还要在男人怀里撒娇呢。

现在,她像是只温顺的猫,

眼神有些茫然。

不一会儿,我看见一个大小伙子推着行李车,气冲冲地向她走来,没好气地对她嚷嚷道:

“都是你,让我带,带!

都超重啦!

”只听见她问:

“超了多少?

”语气小心,好像过错都在自己的小媳妇。

“10公斤!

”只有儿子对母亲才会有这样肆无忌惮。

听口音,是南方人。

于是,我看见母亲开始弯腰蹲了下来,把捆箱子的行李带解开,打开箱子,那是一大一小赭黄色的两个名牌箱。

儿子也蹲下来,和母亲一起翻箱子里面的东西,首先翻出的是两袋洗衣粉,儿子气哼哼地嘟囔着:

“这也带!

”然后又翻出一袋糖,儿子又气哼哼地嘟囔一句:

“这也带!

”接着把好几铁盒的茶叶都翻了出来:

“什么都带!

”母亲什么话都没说,看儿子天女散花般把好多东西都翻了出来,面前像是摆起了地摊。

最后,儿子把许多衣服和一个枕头也扔了出来,紧接着下手往箱底伸了,只听见母亲叫了声:

“被子呀,你也不带了!

④我有些看不过去,走了两步,冲那个一直气哼哼嘴噘得能挂个瓶子的儿子说:

“10公斤差不多了,你东西都不带,到了那儿怎么办?

”儿子不再扔东西了,母亲站了起来,一脸忧郁,本来化得很好的妆,因出汗而坍塌显出些许的斑纹。

“先去试试再说。

”我接着对那个儿子说,他开始收拾箱子,母亲则把茶叶都从铁盒里掏出来,又塞进箱里。

儿子推着行李车走了,我问那位母亲孩子去哪里,她告诉我去英国读书。

她脚下的那些东西都散落着,稀泥似地摊了一地。

⑤独生子女的一代,理所当然地觉得可以把一切不满和埋怨都发泄给父母。

养儿方知父母恩,他们还没到明白父母心的年龄。

他们可以埋怨父母的娇惯和期待超重,却永远不该埋怨父母对自己的情感超重。

(选自《中国年度微型小说》)

23.请联系全文分析小说的标题“超重”的含义。

(2分)

答:

24.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笫④段划线的句子。

(2分)

答:

25.小说第③段交代“儿子把许多衣服和一个枕头也扔了出来?

?

”,请发挥想象在下面的情境中补写一段心理描写。

(2分〉

儿子在飞机上心情似乎还有些怏快,不觉已飞到英国,飞机着陆了,他走出舱门,不禁打了一个寒噤,不巧这里降温了,当他打开箱子想加件衣服时,箱子里除了必需的内衣外,一件外衣也没有?

?

答:

26.父母之爱“超重”,儿女之爱却如此轻微,二者严重失衡,作为儿女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让爱的天平如此失衡?

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

(2分)

答:

(五)阅读议论文《千古第一是坚持》,回答27—30題。

(8分)

千古第一是坚持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在事业的征途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万事如意,随时可能遇见各种困难,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遭受许多干扰与矛盾,甚至经历失败与挫折。

所以说,我们必须坚持,必须具有坚忍不拔之志。

②迎着困难上,就要咬牙坚持。

英国的达尔文说:

“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

”大禹治水,劳身焦思,持之以恒,凭着对水利建设的热爱,凭着对老百姓负责的态度,在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建万代功勋。

就这样,大禹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历经艰难险阻,治理水患得以成功,受到人民群众无限爱戴。

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源于对事业的热爱。

③屡败气不馁,就要拼命坚持。

周文王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楚汉相争之时,刘邦与项羽之比,实力相差悬殊,刘邦屡次战败,束手无策,东奔西逃,狼狈不堪,几

【篇二:

人教版2015-2016八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2、选择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2分)

a.嬉戏野蛮托辞匿名

b.筹备粲然心慰禁锢

c.粗劣酒肆绯红器宇

d.轩昂门楣奥秘宽恕

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好几遍,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份证。

c.同学们一个个正襟危坐,谈笑风生,教室里充满着欢快的气氛。

d.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构建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

b.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增强青少年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倾向的能力,是目前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

c.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d.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的人。

5.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

美猴王一孙行者一弼马温一齐天大圣一孙悟空一斗战胜佛。

其中“齐天大圣”是自封的。

b.《格列佛游记》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奇异的幻境,童话色彩只是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对当时社会的赞美才是其灵魂所在。

c.《朝花夕拾》中《五猖会》里的父亲责令“我”去看五猖会前背书,让“我无比沮丧;《无常》中,“我”在乡间迎神会上最不愿见的是活无常。

d.《水浒传》中浔阳楼吟反诗、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等故事都与宋公明有关。

6、下列对《过零丁洋》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生平的艰辛,命运的多舛。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

c.文中通过“惶恐”“零丁”两个词语,写出兵败被俘后内心的忧叹。

d.尾联自问自答,想到自己难逃一死,充满悲愤无奈,只有以“丹心”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7.根据提示,用原文填空:

(8分)

⑴伤心秦汉经行处,。

⑵,铜雀春深锁二乔。

二、阅读

(一)阅读甲、乙两篇短文,回答8——11题。

(10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上①令封德彝②举贤,久无所举。

上诘之,对曰:

“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上曰: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古之致治者③岂借才于异④代乎?

正⑤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释:

①上:

皇上,指唐太宗。

②封德彝:

人名。

③致治者:

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

④异:

其他的。

⑤正: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策之不以其道策:

(2)正患己不能知患: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

(3)上令封德彝举贤举:

9.为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画一处。

(1分)

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

10.用现形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

(2)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译文:

11.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分)

12.读了甲乙两文在使用和选拔人才方面给我们哪些启示?

(2分)

(二)阅读下面这篇短文,回答13——19题。

(19分)

超重

肖复兴

①那天到机场送人,飞往法兰克福、伦敦、罗马和巴黎的航班,密集得像雨点似地挤在一起。

大概正赶上暑假结束,大学开学在即,到处可以看到推着装有大行李箱推车的学生们,送行的父母特别多。

候机厅里,家庭的气息一下子很浓,像是客厅,相似的面孔不停地在眼前晃动。

②不时有孩子进到里面去办理登机手续,家长只能够站在候机厅里等,儿行千里母担忧,他们都伸长了脖子,把望眼欲穿的心情赋予人头攒动的前方。

不时便又看见有孩子匆匆地从里面走出来,给家长一个渴望中的喜悦。

不过,我发现,匆匆出来的孩子大多并不是为了和送行的父母再一次告别,也很少见到有依依不舍的场面,那样的场面,似乎只留给了情人之间的拥抱和牵手。

③站在我身边的是一位面容姣好的中年妇女,凉鞋露出的脚趾涂着鲜艳的豆蔻,这样风韵犹存的女人,在我们的电视剧里一般还要在男人怀里撒娇呢。

现在,她像是只温顺的猫,眼神有些茫然。

不一会儿,我看见一个大小伙子推着行李车,气冲冲地向她走来,没好气地对她嚷嚷道:

“都是你,让我带,带!

都超重啦!

”只听见她问:

“超了多少?

”语气小心,好像过错都在自己的小媳妇。

“10公斤!

”只有儿子对母亲才会有这样肆无忌惮。

听口音,是南方人。

....

④于是,我看见母亲开始弯腰蹲了下来,把捆箱子的行李带解开,打开箱子,那是一大一小赭黄色的两个名牌箱。

儿子也蹲下来,和母亲一起翻箱子里面的东西,首先翻出的是两袋洗衣粉,儿子气哼哼地嘟嚷着:

“这也带!

”然后又翻出一袋糖,儿子又气哼哼地嘟嚷一句:

“这也带!

”接着把好几铁盒的茶叶都翻了出来:

“什么都带!

”母亲什么话都没说,看儿子天女散花般把好多东西都翻了出来,面前像是摆起了地摊。

最后,儿子把许多衣服和一个枕头也扔了出来,紧接着下手往箱底伸了,只听见母亲叫了声:

“被子呀,你也不带了!

⑤我有些看不过去,走了两步,冲那个一直气哼哼嘴噘得能挂个瓶子的儿子说:

“10公斤差不多了,你东西都不带,到了那儿怎么办?

”儿子不再扔东西了,母亲站了起来,一脸忧郁,本来化得很好的妆,因出汗而坍塌显出些许的斑纹。

“先去试试再说。

”我接着对那个儿子说,他开始收拾箱子,母亲则把茶叶都从铁盒里掏出来,又塞进箱里。

儿子推着行李车走了,我问那位母亲孩子去哪里,她告诉我去英国读书。

她脚下的那些东西都散落着,稀泥似地摊了一地。

⑥这时,我身旁另一侧,又有一个女孩推着车走到她的父母身边,表情几乎和那个男孩一样气哼哼的,把车使劲推到她父亲的脚前,说了句:

“严重超重!

”父亲和刚才这位母亲一样,立刻蹲下身子,替女儿打开行李箱,我一看,箱子里

几乎全是吃的东西,而且全是麻辣食品,不用说,来自四川。

左翻翻,右翻翻,父亲权衡着取出什么好,女儿站在那里,用手扇着风,摸着脸上的汗,说着:

“这都是我想带的呀!

”这让父亲为难了,倒是母亲在旁边发话了;“把那些腊肠都拿出来吧,那玩意占分量。

”父亲拿出了好几袋腊肠,又拿出好几管牙膏、一大罐营养品和几件棉衣,再盖箱子的时候,鼓囊囊的箱子瘪下去一大块。

女儿风摆柳枝般推着车走了,我悄悄地问母亲这是去哪儿,她说是去法国读书。

⑦独生子女的一代,理所当然地觉得可以把一切不满和埋怨都发泄给父母。

养儿方知父母恩,他们还没到明白父母心的年龄。

他们可以埋怨父母的娇惯和期待超重,却永远不该埋怨父母对自己的情感超重。

(选自《中国年度微型小说》)

13.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3分)

14.第③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15.第⑥段写的是与前文相同的事情,这样写重复吗?

为什么?

(2分)

16.小说以“超重”为题,请探究以此为题目的好处。

(3分)

17.说说结尾段的作用。

(3分)

【篇三:

五上语文第六单元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1.那一年,美国luoshanji()发生了大地震。

2.那个xiri()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教学楼,已变成了一片feixu()。

3.挖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到wali()堆底传来了孩子的声音。

4.父亲声音chandou()地说:

“出来吧,阿曼达。

二、选词填空。

失望绝望希望指望盼望

想到曾经跟儿子说过的话,年轻的父亲立即从()变得坚定起来。

他想,如果儿子活着的话,一定在废墟中焦急地()着自己去救他。

这位父亲非常()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帮助,但每个人的回答最终都令他感到()。

他知道,()别人的帮助是不可能的了,便开始了废墟中艰难的挖掘。

三、按要求写句子。

1.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与子拥抱在一起。

(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

(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

母亲的本能

深冬的一天,我出差到了西安,在和平门公交车站等车。

很快5路车驶过来了,刚靠站,一群人匆忙地上车,一群人急忙地下车。

这让我深切感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大城市生活,站台上那上上下下的人流情景,让人感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