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讲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复习重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5990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串讲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复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串讲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复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串讲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复习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串讲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复习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串讲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复习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串讲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复习重点.docx

《串讲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串讲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复习重点.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串讲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复习重点.docx

串讲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复习重点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6

绪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P1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是最科学、最先进、最严密的思想体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社会主义荣辱观。

明确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二、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P4

1、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作贡献。

三、自觉践行道德和遵守法律P7

1、人在社会中生活。

人的生活是相互的,自己需要他人,他人需要自己的帮助,不得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

2、道德和法律是人的行为规范

两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协同发挥作用。

表现在法律是道德的保证和依靠;道德是执行法律的基础;

3、人应该自觉践行道德和遵守法律

第一章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

第一节理想信念及其作用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P12

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因此理想来源于现实而超越现实,理想不是空想。

2、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和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在信念鼓舞下,意志是坚强的,行为是坚决的

3、信仰包括理想和信念,是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

二、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P14

1、理想信念具有思想性和实践性

二者都是精神现象,是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奋斗目标

2、理想信念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理想,各阶层的人有各阶层人的理想和信念

3、理想信念具有多样性和共同性

多样性表现在一个人同时在多方面有多种理想,

共同性表现在所有人的理想都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三、理想信念的基本类型P15

1、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物质富裕,精神高尚)2、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好工作、工作中好境界)

3、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好的道德环境)4、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好的社会形态、社会风气)

四、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P18

1、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指明方向)2、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力量源泉)

3、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重大力量)

第2节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包含哪些内容P22

1、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集中体现的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克服任何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

二、为何说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境界P25

1、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

表现为: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消灭阶级与剥削;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2、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关系

两者是阶段性理想和最终理想的关系,后者为最终理想指明方向

第3节确立和践行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大学生如何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在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P28

1、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2、坚持读书,既学习专业知识,又学习哲学

3、坚持参加社会实践

4、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应注意的问题

(1)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

(2)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个人总是社会的一员,因此个人理想不能脱离社会现实。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最大的现实,也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该理想信念具有方向性、指导性和包容性。

因此个人理想不得与社会理想相悖

(3)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与选择

二、把理想信念化为追求的行动P30

1、崇高的理想信念必须落实在行动上

2、追求和实现理想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三、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过程中的问题P32

1、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

2、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走出片面性的误区

(1)要走出“以理想来否定现实”的误区。

二者具有统一性

(2)要走出“以现实来否定理想”的误区

不能辩证的看待两者矛盾,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

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

第二章倾注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第一节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P36

是人们对自己国家的深厚感情,是对自己祖国的一份责任,是将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调整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是一种重大的政治原则,是鼓舞和凝聚各民族的精神支柱

二、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P36

1、热爱故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2、热爱人民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

3、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

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的内容P39

1、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2、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3、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

四、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P41

1、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各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

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就能战胜艰难险阻

3、爱国主义是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

体现了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责任感,视国如家,有国家才有小家。

第2节明确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

一、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什么?

P44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确保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面、坚持改革开放

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P47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2、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我统一

3、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统一4、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统一

中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5、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

新时代精神是和平与发展

第3节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

一、新时期怎样做一个忠诚坚定的爱国者P52

1、培育爱国情感,保持民族自尊和自信。

拥护祖国的赤子之心,把自己的事业和祖国的命运连在一起

2、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

(1)我国加强民族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国家帮助的扶持少数民族的发展

(2)香港、澳门、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有“一国两制”来解决这些问题

3、努力学习和工作,以实际行动和贡献履行爱国义务

(1)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过硬本领

(2)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定、团结和统一

(3)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从爱国主义走向共产主义

第三章科学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

第一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一、什么是人生和人生观P59

人生是指人的生命活动的社会旅程。

包括生产、交往和创造的过程

人生观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体现在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二、人生目的为何在人生观中居于核心地位P61

1、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2、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要活着人生态度主要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

3、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三、为何要用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指引人生方向P63

1、用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指引人生方向,是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的要求和期待

2、用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指引人生方向,是大学生成才的内在要求

3、用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指引人生方向,是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影响的有力武器

四、为何说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科学的高尚的人生目的P63

1、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创造历史的理论基础上的

2、只有为人民服务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3、为人民服务能抵制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

第二节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

一、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P65

1、人生态度是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

人生态度由人生观决定

2、人生态度分为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消极的人生态度,积极的人生态度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乐观的对待人生,对生活充满信心。

消极的人生态度则反之

3、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能够调整人生道路人方向

二、怎样正确对待人生的顺境与逆境P66

1、对于顺境,不能麻痹大意、得意忘形,而应居安思危、自制自励,使自身的活动保持良好的度。

身处顺境不等于一切顺利,更不等于没有困难,一定要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做好充分的准备

2、对于逆境,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应大胆正视,积极应对,努力创造条件,变不得因素为有利因素,待时机成熟,因势利导,使之成为人生旅程的一个闪光点

第三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怎么理解人生价值P69

1、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需要的满足,或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

2、人生价值分为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1)社会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以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前者是第一位的,后者是第二位的。

一个人对社会贡献越大,社会价值越高

(2)自我价值是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实现了自己的利益。

一个人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自我完善,获得全面发展的程度越高,他的自我价值就越大,反之就越少。

二、怎么理解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P70

1、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是统一的

2、创造社会价值实现自我价值,是一项重要的人生实践活动

三、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和方法有哪些P75

1、选择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

2、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和能力,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的主观条件

3、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第4节协调人生道路上若干关系

一、保持身心康健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P79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

3、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适当方法4、注重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个人与他人建立成功交往的原则P80

1、平等原则2、诚信原则3、宽容原则4、互助原则

三、成功交往的方法和艺术P81

1、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2、注意交往的第一印象3、运用适当的沟通方法

四、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P82

1、科学把握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质。

个人是社会中的一个成员

2、在社会发展中认识自我,调整和充实自我3、在个人发展中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

第四章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第一节道德及其发展

一、什么是道德P85

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系,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存在意识中,通过生活实践表现出来

二、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起源的条件P86

1、马克思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类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2、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和客观条件3、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三、道德的本质P88

道德是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并为社会的经济基础服务

四、社会经济基础对道德起决定作用的原因P90

1、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直接决定社会道德的性质

2、社会经济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3、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道德也具有阶级性

4、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五、道德为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P89

1、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非强制性2、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

3、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艺术等领域

六、道德的功能P90

道德由经济基础决定,主要有调节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

但调节与认识功能占主要地位。

1、调节功能:

调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达到和谐统一

2、认识功能:

认识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义务与责任,形成向善避恶的行为准则

七、道德的社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P91

道德的社会作用指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其实际效果

社会作用表现在:

(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疾重大影响

(3)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4)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交往

(5)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

第2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有哪些?

P95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承接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P99

1、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2、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3、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

4、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5、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6、德性修养,重视躬行慎独

第3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和重点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何是为人民服务?

P104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客观要求

2、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3、为人民服务体现关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4、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集中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道德活动的基本标准和方向

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即社会主义道德的的原则)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P107

1、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2、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3、强调重视、保障、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

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具有哪几个层次P109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一心为公、2、先公后私、先人后已3、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四、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应该反对什么?

P109

应坚决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倾向,又要反对损公肥私、损人利已的倾向。

要在维护集体利益的前提下,保证个人的正当利益的发扬,反对违背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不道德行为

五、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其现实意义是什么?

P110

1、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成事之基2、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

3、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从而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

第四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荣辱观P112

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以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

是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价值取向、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是什么P112

可以引导人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树立正确的行为导向,产生正确的价值激励,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并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三、社会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八荣八耻)P113

1、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2、以服务人民的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3、以崇尚科学的荣,以愚昧无知为耻4、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5、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6、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7、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8、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社会主义首要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热爱祖国

四、如何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P117

1、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的根本看法,对立荣辱意识。

2、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业中,要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荣辱意识

3、掌握“八荣八耻”的内涵,绝不以耻为荣、是非不辨、善恶不分、美丑不清

4、要趋荣避耻,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使知荣知辱作为生活习惯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涵养良好品德

第一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P120

1、爱国守法:

公民应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

2、明礼诚信:

行为举止、待人接物应文明礼貌,与人交往应诚实守信、诚恳待人、信守承诺

3、团结友善:

公民之间应和睦相处,互相友爱,与人为善

4、勤俭自强:

公民应该勤奋工作、俭朴节约,积极进取,发愤图强

5、敬业奉献:

公民应该格忠职守,兢业工作,克己奉公,服务社会

二、提出和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意义P121

1、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

2、是公民道德要求的高度概括,调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基本关系

3、有利于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

三、什么是道德规范P120

是对基本道德要求进行的高度概括,是人们判别是非善恶、道德与不道德的基本尺度,也是人们在行为选择中应当怎么做与不应当怎么做的基本标准

第二节遵守社会公德

一、什么是社会公德P124

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二、社会公德的特点P124

1、基础性:

是维护社会生活的基本道德要求2、全民性:

社会全体成员都应遵守的道德规范

3、相对稳定性:

世代相传,是相互交往中形成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三、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P124

1、文明礼貌:

要求人们在公共生活中举止文明、礼貌待人、和谐相处

2、助人为乐:

要求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见义勇为

3、爱护公物:

要求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爱惜和保护全民和集体所有的公共财物

4、保护环境:

要求人们讲究公共卫生、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5、遵纪守法:

要求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纪律

6、文明上网:

要求人们自觉维护网络生活的正常秩序,严格自律,科学、文明、健康地上网

四、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P128

1、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

2、遵守社会公德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3、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

第三节遵守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的含义P133

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二、职业道德的特点有哪些P135

1、规范性和专业性2、可操作性与准强制性3、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

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P136

1、爱岗敬业: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通过乐业、勤业、精业表现出来

2、诚实守信:

从业人员应诚实劳动、表里如一、信守诺言、讲求信誉、遵守职业纪律

3、办事公道:

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秉公办事、平等待人、清正廉洁、不谋私利、不滥用职权

4、服务群众:

尽力设法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处处为他们的实际需要着想,尊重他们的利益

5、奉献社会:

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树立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的职业精神

第4节遵守家庭美德

一、恋爱中的基本道德要求有哪些?

P143

1、真诚负责:

彼此真实真诚,自愿为对方承担责任。

2、平等互尊应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平等履行道德义务

3、文明相爱:

恋爱中要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文明相亲相爱

二、家庭美德包括哪些内容P148

1、尊老爱幼2、男女平等3、夫妻和睦4、勤俭持家5、邻里团结

第五节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

一、什么是个人品德P154

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和特征。

理解如下:

1、个人品德表现在个体处理一切问题时的行为活动中的道德素质

2、是主观上的道德认识与客观上的道德行为的统一

3、个人品德是社会中存在的道德关系、道德原则在思想和行为上的反映

4、个人品德是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二、良好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P155

1、正直无私:

为人处世公道正派,廉洁奉公,不谋私利

2、忠诚守信:

对国家与人民,对理想与事业,对职务与工作忠贞不贰,尽心尽责

3、友爱善良:

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

4、勇敢进取:

这了真理和正义,无所畏惧,一往无前

5、敬业好学:

热爱和崇敬自己的职业,认真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断钻研。

6、勤劳节俭:

勤奋努力,不辞辛苦地劳动和工作,不断创造财富

7、谦虚谨慎:

虚心好学,永不自满,不盛气凌人

8、遵纪守法:

自觉遵守的维护国家法律、法规

9、文明礼貌:

个人的言行要合乎科学的要求和礼节

三、个人品德是如何形成的?

P156

个人品德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培养和锻炼出来的,是在社会的生活环境中潜移默化、逐步形成的,是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不断追求和经过行时期的行为积累,并受个人心理民展的影响才能形成

四、个人品德形成的意义P159

1、良好的个人品德的形成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要求

2、良好的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个体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全面发展的要求

3、良好个人品德的培养既是个人修养的目的,也是社会教育的任务

五、道德修养的含义P160

1、是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过程

六、提升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P160

1、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

(1)学思明理

(2)择善而从(3)学习榜样

2、勤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

(1)知行统一

(2)积善成德

3、严格要求、完善道德品质

(1)省察克治

(2)陶冶情操

(3)慎独自律

第6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第1节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一、依法治国的提出(单选)P165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于1999年载入宪法,作为宪法原则,

二、依法治国的内涵与基本要求

1、内涵:

P166

2、基本要求:

P167(简答)

(1)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维护。

法律是否由人民制定、是否体现人民的利益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观念

表现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平等,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违法平等受制裁

(3)树立宪法及法律的权威

宪法及法律是基本行为准则,要维护宪法与法律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与以德治国的关系P168

1、依法治国是最根本的治国方略

2、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属于不同范畴

德治属于思想建设、精神文明,而法治属于政治建议、政治文明。

3、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互促进

道德对法律起促进作用,法治的实现靠道德的的提高。

第二节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含义

(一)法治与法制的区别与联系P177

1、区别:

法治是人民民主基础上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的方法。

法制是国家的法律制度的简称,指一国的法律制度

2、联系

法制是实现法治的前提,二者都是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都是意识形态范畴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P173

1、反映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3、坚持共产党的领导4、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5、从中国国情出发6、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P174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