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尘教学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5723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尘教学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煤尘教学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煤尘教学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煤尘教学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煤尘教学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尘教学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煤尘教学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尘教学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尘教学方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煤尘教学方案MicrosoftWord文档

《矿尘防治技术》

项目教学实施方案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矿尘防治技术》课程是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

其项目教学目的旨在通过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学习情境设计,让学生在“教、学、做”一体化的学习过程中,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应用智能和操作技能。

为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奠定扎实的工作能力基础。

二、教学形式与目标

1.课程教学形式

课堂设在煤矿安全实训基地的矿尘防治实训室,实施“教、学、做”一体化项目任务教学。

2.课程教学目标

1)专业知识目标

(1)熟知矿尘的相关概念和矿尘的计量指标;

(2)熟知矿尘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电学性质;

(3)熟知矿尘的产生及其危害预防措施;

(4)熟知了解尘肺病的发病机理和发病原因及预防方法;

(5)熟知矿尘各类指标的测定方法及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6)熟知煤尘爆炸机理及预防措施;

(7)熟知各种防尘技术措施及相关设备的原理及安装使用;

(8)熟知煤层注水防尘设计和矿井防尘系统的设计方法;

(9)绘制或看懂矿井防尘系统示意图。

2)职业能力目标

(1)会测定粉尘浓度、矿尘分散度和矿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2)会分析矿井各类粉尘的来源,并提出针对性的具体防治措施。

(3)会依据现场情况,制定防尘、隔爆和调整防尘系统的措施。

(4)会绘制和看懂防尘系统示意图。

(5)会排除采区防尘管路堵塞和漏水等故障。

(6)会煤层注水防尘工程设计和矿井防尘系统的工程设计。

(7)取得相应的测尘、防尘、注浆注水工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三、课程项目教学实施计划

1.学时计划

完成课程项目教学需90学时,项目任务理论教学32学时、实践教学58学时。

2.教学实施方法

1)师资:

理论教学教师:

李英杰

实训教学教师:

郑光相

课程设计指导教师:

郑光相、李英杰

2)教学方法与手段

(1)利用多媒体引导理论和实践教学。

(2)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引导文”教学法实施实训教学。

(3)项目任务模块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10学时)完成后,集中50学时实施课程设计。

(4)实施地点:

矿尘防治实训室。

3)考核办法与标准

1)考核办法

(1)智能部分:

随项目笔试+答辩考核。

(2)技能部分:

随项目操作+工程设计考核。

2)考核评价标准

学习态度(10%)+智能考核(30%)+技能考核(60%)

其中:

技能考核(60%)=实训成绩(30%)+课程设计(30%)

3.项目实施计划

学习项目

学习内容

能力要求

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小计

项目1

矿尘的检测

任务1测定粉尘浓度

任务2测定粉尘分散度

任务3测定矿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1.能正确使用和保养粉尘浓度测定仪

2.能正确测定粉尘分散度

3.能正确检测矿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8

14

22

项目2

防止和隔绝煤尘爆炸

防止和隔绝煤尘爆炸

1.熟知隔爆设施的位置、作用、隔爆机理、规格质量标准以及管理方法

2.熟知预防煤尘爆炸的技术措施

3.掌握煤尘爆炸的必要条件

4.了解煤尘爆炸性鉴定

2

2

4

项目3

煤矿防尘技术

任务1煤层注水预先湿润煤体防尘技术

任务2通风除尘

任务3喷雾降尘技术

 

1.熟知煤层注水预先湿润煤体防尘设计

2.熟知通风排尘的风速和风量

3.熟知影响喷雾降尘效率的主要因素

4.熟知喷雾降尘技术的应用

8

16

24

项目4

防尘技术的选择与实施

任务1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

任务2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

任务3转载运输系统的防尘

1.能进行掘进工作面防尘技术的选择与实施

2.能进行采煤工作面防尘技术的选择与实施

3.了解常见自动喷雾装置和一般喷雾洒水装置

8

12

20

项目5

尘肺病与个体防护

尘肺病与个体防护

1.强化综合防尘意识,正确使用个体防护

2.熟知尘肺病和种类

3.熟知预防尘肺病的技术措施

2

2

项目6

矿井防尘供水

任务1防尘供水设计

任务2绘制矿井防尘系统图

1.熟知矿井防尘供水设计

2.能看懂或绘制矿井防尘系统图

4

14

18

项目7

煤层注水防尘和矿井防尘供水系统工程设计

任务1煤层注水防尘工程设计

任务2矿井防尘供水系统工程设计

1.能进行煤层注水防尘工程设计

2.能进行矿井防尘供水系统工程设计

合计

32

58

90

《矿尘防治技术》

课程项目教学策划与设计

教学项目:

项目1矿尘的检测计划学时:

22

项目任务

项目1矿尘的检测

时间

08-02-

实施

地点

矿尘防治实训室

班级

06通风安全2

计划学时

22

教师

郑光相、李英杰

目标

熟知矿尘的性质及危害,掌握粉尘浓度测定仪的使用方法

任务内容与

要求

任务内容:

1.矿尘及计量指标;

2.矿尘的产生及危害;

3.粉尘浓度测定方法;

4.介绍粉尘分散度、矿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测定方法。

任务要求:

1.熟知矿尘及计量指标、尘源及危害;

2.能正确使用粉尘浓度测定仪测定工作地点的粉尘;

3.熟知粉尘分散度、矿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测定方法。

媒介

工作页、多媒体课件、粉尘浓度测定仪

教学方法

1.设疑引导讨论法

2.讲解分析法

教学组织

项目教学介绍--任务引入及讲解--互动(设疑—组织讨论—问题回答—引导分析)—组织讲评

任务实施步骤

1.项目教学介绍(1个学时)

2.任务引入及讲解(多媒体课件,5个学时)

3.互动(2个学时)

1)设疑问题(5分钟)

2)组织讨论(40分钟)

(1)分3个学习小组形势讨论分析;

(2)学生结合教材学习项目查找设疑的问题,并写出文字材料。

(3)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发言(25分钟)

(1)学习小组代表针对设疑问题进行陈述。

(20分钟)

(2)自由提问答疑。

(5分钟)

4.组织评价

(1)教师讲评、答疑;(15分钟)

(2)学生评教。

(5分钟)

效果评价

教学组织评价:

教学方法评价:

学生学习评价:

 

 

项目1矿尘的检测

一、项目教学介绍(1个学时)

二、任务引入及讲解(多媒体课件,5个学时)

知识点

◆熟知矿尘的计量

◆熟知矿尘的产生与危害

技能点

◆能正确使用粉尘浓度测定仪测定指定地点的粉尘浓度

◆能正确选择测点和采样

◆了解粉尘分散度、矿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测定方法

一)任务引入

二)相关知识

一、1.矿尘的概念

能够较长时间呈浮游状态存在于空气中的一切固体微小颗粒称为粉尘。

煤矿粉尘(简称粉尘)系煤尘、岩尘和其他有毒有害粉尘的总称。

生产过程中散放出的大量粉尘称为生产性粉尘。

矿山粉尘(简称矿尘)就属于这类粉尘,它是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岩矿微粒的总称。

煤尘是从爆炸角度定义的,一般指粒径(尘粒平均的横断面直径)0.75mm~1mm以下的煤炭微粒;岩尘是从工业卫生角度定义的,一般指粒径在10μm~45μm以下的岩粉尘粒。

二、矿尘的分类

矿尘除按其成分分为煤尘和岩尘外,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1.按矿尘粒径划分

1)粗尘:

粒径大于40μm,相当于一般筛分的最小粒径,在空气中极易沉降。

2)细尘:

粒径为10μm~40μm,在明亮的光线下,肉眼可以看到,在静止空气中作加速沉降运动。

3)微尘:

粒径为0.25μm~10μm,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在静止空气中作等速沉降运动。

4)超微尘:

粒径小于0.25μm,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在空气中作扩散运动。

2.按矿尘成因划分

1)原生矿尘:

在开采之前因地质作用和地质变化等原因而生成的矿尘。

原生矿尘存在于煤体和岩体的节理、层理和裂隙之中。

2)次生矿尘:

在采掘、装载、转运等生产过程中,因破碎煤岩而产生的矿尘。

次生矿尘是煤矿井下矿尘的主要来源。

3.按矿尘的存在状态划分

1)浮游矿尘:

悬浮于矿井空气中的矿尘。

简称浮尘。

2)沉积矿尘:

从矿井空气中沉降下来的矿尘。

简称落尘。

浮尘和落尘在不同风流环境下可以相互转化,矿井防尘的主要对象是浮尘,通常意义的矿尘指的也是浮尘。

4.按矿尘的粒径组成范围划分

1)全尘(总粉尘):

粉尘采样时获得的包括各种粒径在内的粉尘的总和。

对于煤尘,常指粒径在1mm以下的所有尘粒。

2)呼吸性粉尘:

能吸入人体肺部并能滞留于肺泡内的微细粉尘。

一般地,粒径大于100μm的尘粒在大气中会很快沉降;10μm~100μm的尘粒可以滞留在呼吸道中;5μm~10μm的尘粒大部分会在呼吸道沉积,被分泌的黏液吸附,可以随吐痰排出;小于5μm的尘粒能深入肺部,引起各种尘肺病,是导致尘肺病的病因,对人体健康威胁甚大。

5.按矿尘中游离SiO2含量划分

1)硅尘:

含游离SiO2在10%以上的矿尘。

它是引起矿工矽肺病的主要因素。

煤矿中的岩尘一般多为硅尘。

2)非硅尘:

含游离SiO2在10%以下的粉尘。

煤矿中的煤尘一般多为非硅尘。

6.按矿尘有无爆炸性划分

1)爆炸性煤尘:

经过煤尘爆炸性鉴定,确定悬浮在空气中的煤尘在一定浓度和有引爆热源的条件下,本身能发生爆炸或传播爆炸的煤尘。

2)非爆炸性煤尘:

经过爆炸性鉴定,不能发生爆炸或传播爆炸的煤尘。

3)惰性粉尘:

能够减弱和阻止有爆炸性粉尘爆炸的粉尘,如岩粉等。

三、矿尘的计量指标

矿尘的计量指标很多。

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最常用矿尘的计量指标有矿尘浓度、产尘强度、矿尘沉积量。

1.矿尘浓度

矿尘浓度是指单位体积矿井空气中所含浮游矿尘量。

其表示方法有质量法和计数法两种。

1)质量法是指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浮尘的毫克数;单位为mg/m3;

2)计数法是指每立方厘米空气中所含浮尘颗粒数,单位为粒/cm3。

我国规定的粉尘浓度标准为质量法。

很多国家过去曾采用计数法,因其测定复杂和不能很好地反映粉尘的危害性,其中大多数国家现已改用质量法。

粉尘浓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粉尘危害的严重程度,是衡量作业环境劳动卫生状况好坏和评价防尘技术效果的重要指标。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总粉尘、呼吸性粉尘)浓度应符合表1—1要求。

表1—1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标准

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

(%)

最高允许浓度/(mg/m3)

总粉尘

呼吸性粉尘

<10 

10~<50

50~<80

≥80

10

2

2

2

3.5

1

0.5

0.3

2.产尘强度

产尘强度是指生产过程中,采落煤中所含的矿尘量,又称为绝对产尘强度。

常用的单位为g/t。

与其相对应的是相对产尘强度。

3.相对产尘强度

指每采掘1t或1m3煤(岩)所产生的矿尘量,常用的单位为mg/t或mg/m3。

凿岩或井巷掘进工作的相对产尘强度可按每钻进1m钻孔或掘进1m巷道计算。

相对产尘强度使产尘量与生产强度联系起来,便于比较不同生产情况下的产尘量。

4.矿尘沉积量

矿尘沉积量是指单位时间在巷道表面单位面积上所沉积的矿尘量,单位为g/m2·d这一指标用来表示巷道中沉积矿尘的强度,是确定岩粉撒布周期的重要依据。

第二节矿尘的性质

要做好煤矿防尘工作,必须掌握煤矿矿尘的性质,这是防尘工作的基础。

深入研究矿尘的某些性质,可以在不增加防尘成本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其有利性质,改变其不利性质,并采取有效措施,大大提高除尘效果。

一、矿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

煤(岩)尘粒本身具有复杂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其中游离SiO2是危害人体的决定因素,其含量越高,危害越大。

游离SiO2是许多矿岩的组成成分。

在煤矿常见的岩石中,游离SiO2的含量通常为20%~50%,煤尘中游离SiO2的含量一般不超过5%。

二、矿尘的密度

1.真密度

单位体积(不包括尘粒间的空隙)矿尘的质量称矿尘密度,单位为kg/m3或g/cm3。

排除矿尘间空隙以纯矿尘体积计量的密度称为真密度。

2.表观密度

用包括矿尘间空隙在内的体积计量的密度称为表观密度或堆积密度。

矿尘的真密度是一定的,而堆积密度则与堆积状态有关,其值小于真密度。

3.相对密度

矿尘的相对密度系指矿尘的质量与同体积标准物质的质量之比,因而是无因次量。

常采用1个标准大气压(101325Pa)和温度为4℃时的纯水作为标准物质。

由于在这种状态下1cm3的水的质量为1g,因而矿尘的相对密度在数量上就等于其密度。

但相对密度和密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三、矿尘的粒度与比表面积

1.矿尘的粒度

矿尘的粒度指矿尘颗粒的大小,又称粒径。

因矿尘的形状不规则,一般用尘粒的平均直径或其投影定向长度来表示粒度,通常用μm计量。

一般说来,矿尘的粒度越小,危害性越大。

粒度小于5μm的呼吸性矿尘易被人吸入细支气管和肺泡里引起尘肺病。

2.矿尘的比表面积

单位质量矿尘的总表面积称为比表面积,单位为m2/kg或cm2/g。

矿尘的比表面积与直径成反比,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

比表面积是衡量矿尘颗粒大小的指标之一。

四、矿尘的分散度

分散度是指物质破碎的程度。

通常所说的矿尘分散度是指某粒级的矿尘量与矿尘总量的百分比。

我国把矿尘的分散度划分为4个计测范围(粒级):

I为小于2μm;Ⅱ为2~5

μm;Ⅲ为5~10μm;Ⅳ为大于10μm。

矿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矿尘,小于5μm的往往占80%左右。

湿式作业情况下,矿尘总量减少,分散度却增加了,个别场合小于5μm的尘粒可达90%以上。

根据矿尘总量中不同粒级的矿尘所占比重的多少,矿尘的分散度可分为高分散度的矿

尘和低分散度的矿尘。

高分散度的矿尘是指矿尘总量中微细尘粒多、所占比例大的矿尘;低分散度的矿尘是指矿尘总量中粗大的尘粒多、所占比例大的矿尘。

矿尘的分散度越高,危害性越大,而且越难捕获。

所以在制订防尘措施时,必须考虑矿尘的分散度,以收到最佳效果。

根据计量方法的不同,矿尘分散度又可分为计数分散度和质量分散度。

计数分散度,指某粒级的矿尘颗粒数占矿尘总量颗粒数的百分比;质量分散度,指某粒级矿尘的质量占矿尘总质量的百分比。

五、矿尘的湿润性

矿尘的湿润性是指尘粒与水分子的亲和能力,亦称吸湿性、浸润性。

根据湿润性,可将矿尘分为亲水性矿尘(易湿润的矿尘)和疏水性矿尘(不易湿润的矿尘)。

湿式除尘就是利用矿尘的湿润性从空气中分离(易湿润的)矿尘的。

煤矿中的岩尘一般为亲水性矿尘,煤尘为疏水性矿尘。

通常采取提高尘粒与水滴的相

对运动速度、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等方法来提高湿润效果。

湿润后的矿尘质量增加,同时粒子间相互碰撞时容易凝聚在一起形成较大的尘粒,从而加快了沉降速度。

井下使用喷雾装置就是利用矿尘的这种性质捕捉矿尘的。

六、矿尘的荷电性

矿尘的荷电性是指矿尘粒子因在被破碎的过程中互相摩擦碰撞等原因,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带电的性质。

尘粒的荷电量取决于尘粒的大小和密度,并与湿度和温度有关。

当温度升高时,荷电量增加;当温度降低时,荷电量减少。

同一种尘粒可带正电,也可以带负电,或不带电,这与其化学性质无关。

尘粒的荷电性影响尘粒在空气中的稳定程度。

如同性电荷相斥,增加了尘粒在空气中的运动;异性电荷相吸,会使尘粒在碰撞时凝聚而沉降。

一般认为,荷电尘粒易被阻留于体内,尘粒的荷电量还影响细胞的吞噬速度。

矿尘的荷电量越大时,对人体的危害也越严重。

七、矿尘的光学特性

矿尘的光学特性包括矿尘对光的反射、吸收和透光强度等性能。

在测尘技术中,常利用矿尘的光学特性来测定它的浓度和分散度。

1.尘粒对光的反射能力

光通过含尘气流的强弱程度与岩粒的透明度、形状、大小及气流含尘浓度有关,但主要取决于气流含尘浓度和尘粒大小。

当尘粒直径大于1μm时,光线由于被直接反射而损失,即光线损失与反射面面积成正比。

当气流含尘浓度相同时,光的反射值随粒径减小而增加。

2.尘粒的透光程度

含尘气流(对光线)的透明程度,取决于气流含尘浓度的高低。

当浓度为0.115g/m3时,含尘气流是透明的,可通过90%的光;随着浓度的增加,其透明度将大为减弱。

3.光强衰减程度

当光线通过含尘气流时,由于尘粒对光的吸收和散射等作用,会使光强减弱。

八、矿尘的燃烧性和爆炸性

有些矿尘(主要是硫化矿尘和煤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在高温热源的作用下,能发生燃烧和爆炸。

矿尘爆炸时能产生高温、高压,生成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对矿井安全生产威胁极大。

一般认为,含硫大于10%的硫化矿矿尘即有爆炸性,发生爆炸的矿尘浓度范围为250g/m3~1500g/m3,引燃温度为435℃~450℃。

第一节矿尘的危害

一、矿尘的产生

1.产生矿尘的主要作业工序

煤矿作业的各个生产过程中都可以产生矿尘。

能产尘的作业工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钻眼作业,如气动凿岩机或煤电钻打眼、打锚杆眼、注水眼等;

2)炸药爆破;

3)采煤机割煤、装煤和掘进机掘进;

4)采场支护、放顶;

5)巷道支护,特别是锚喷支护;

6)装载、运输、转载、卸载和提升;

7)通风安全设施的构筑等。

2.影响矿尘量多少的主要因素

煤矿矿尘生成量受多个因素影响,理论和实践分析表明,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

1)地质构造及煤层赋存条件

在地质构造复杂、断层褶曲发育并且受地质构造破坏强烈的地区开采时,矿尘产生量较大;反之则较小。

井田内如有火成岩侵入,煤体变脆变酥,产尘量也将增加。

一般说来,开采急倾斜煤层比开采缓倾斜煤层的产尘量要大,开采厚煤层比开采薄煤层的产尘量要高。

2)煤岩的物理性质

通常,节理发育且脆性大的煤易碎,结构疏松而又干燥坚硬的煤岩在采掘工艺相近的条件下产尘量大,且分散度高。

3)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煤岩本身水分低、煤帮岩壁干燥,而且环境相对湿度又低时,作业时产尘量会相对增大;反之,若煤岩体本身潮湿,矿井空气湿度又大,虽然作业时产尘较多,但由于水蒸气和水滴的湿吸作用,矿尘悬浮性减弱,空气中矿尘含量会相对减少。

4)采煤方法

不同的采煤方法产尘量差异很大。

例如,急倾斜煤层采用倒台阶方法开采比用水平分层开采的产尘量要大;全部冒落采煤法比水砂充填法的产尘量要大得多。

就减少产尘量而言,旱采(特别是机采)又远不及水采。

5)产尘点的通风状况

煤矿矿尘浓度的大小和作业地点的通风方式、风速及风量密切相关。

当井下实行分区通风、风量充足且风速适宜时,矿尘浓度就会降低;如采用串联通风,含尘污风再次进入下一个作业地点,或工作面风量不足、风速偏低,矿尘浓度就会逐渐增高。

保持产尘点的良好通风状况,关键在于选择既能使矿尘稀释并排出,又能避免落尘重新飞扬的最佳风速。

根据现场试验研究,采煤工作面风速为1.2m/s~1.6m/s,浮游矿尘浓度小;掘进工作面的风速以0.25m/s~0.65m/s为宜。

6)采掘机械化程度和生产强度

煤矿采掘工作面的产尘量是随着采掘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生产强度的加大而急剧上升。

二、矿尘的尘源分布

煤矿矿尘的主要尘源是采掘运输和装载、锚喷等作业场所。

采掘工作面产生的浮游矿尘约占矿井全部矿尘的80%以上;其次是运输系统中的各转载点,由于煤岩遭到进一步破碎,也产生相当数量的矿尘。

按产尘来源分析,在现有防尘技术条件下,各生产环节所产生的浮游矿尘产生量比例关系大致是:

采煤工作面占45%~80%;掘进工作面占20%~38%;锚喷作业点占10%~15%;运输通风巷道占5%~10%;其他作业点矿尘占2%~5%。

三、矿尘的危害

矿尘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污染工作场所,危害人体健康,引起职业病

工人长期吸入矿尘后,轻者会患呼吸道炎症,皮肤病,重者会患尘肺病,而尘肺病引发的

矿工致残和死亡人数在国内外都十分惊人。

2.某些矿尘(如煤尘,硫化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爆炸

煤尘能够在完全没有瓦斯存在的情况下爆炸,对于瓦斯矿井,煤尘则有可能参与瓦斯同时爆炸.煤尘或瓦斯煤尘爆炸,都将给矿山以突然性的袭击,酿成严重灾害。

  3.加速机械磨损,缩短精密仪器使用寿命.

  随着矿山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矿尘对设备性能及其使用寿命的影响将会越来越突出,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4.降低工作场所能见度,增加工伤事故的发生.

  在某些综采工作面干割煤时,工作面煤尘浓度高达4000~8000mg/m3,有的甚至更高,这种情况下,工作面能见度极低,往往会导致误操作,造成人员的意外伤亡

 

项目1煤层瓦斯预测与瓦斯地质图编制

项目任务

任务2

煤层瓦斯含量预测

时间

08-02-

实施

地点

瓦斯仿真实训室

班级

06通风安全1

计划学时

6

教师

孙和应、刘保福

目标

熟知煤层瓦斯含量的预测意义;会采用常规方法预测煤层瓦斯含量

任务内容与

要求

任务内容:

1.煤层瓦斯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2.地质勘探时期煤层瓦斯含量的测定方法;

3.矿井生产时期煤层瓦斯含量的测定方法;

任务要求:

1.熟知煤层瓦斯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2.会测定分析煤层瓦斯含量。

媒介

工作页、多媒体课件、煤层瓦斯含量测定仪器

教学方法

1.设疑引导讨论法

2.讲解分析法

3.示范指导操作法

教学组织

设疑—组织讨论—问题回答—引导分析—指导操作—组织讲评

任务实施步骤

一、相关知识(2学时)

1.设疑问题(5分钟)

(1)煤层瓦斯含量概念及表达式(原始含量、释放部分、残存量);

(2)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因素;

(3)煤层瓦斯含量的测定方法。

2.组织讨论(40分钟)

(1)分3个学习小组形势讨论分析;

(2)学生结合教材学习项目查找设疑的问题,并写出文字材料。

(3)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发言(25分钟)

(1)学习小组代表针对设疑问题进行陈述。

(5分钟)

(2)自由提问答疑。

(3分钟)

4.组织评价

(1)教师讲评、答疑;(15分钟)

(2)学生评教。

(5分钟)

二、操作技能(任务实施4学时)

1.设疑问题(5分钟)

(1)煤层瓦斯含量仪器的组成作用;

(2)煤层瓦斯含量的测定步骤;

(3)煤层瓦斯含量的测定注意事项。

2.组织认识(40分钟)

(1)分3个学习小组认识测定仪器组成及研讨作用;

(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结合仪器绘出结构图。

1)浮游矿尘:

悬浮于矿井空气中的矿尘。

简称浮尘。

2)沉积矿尘:

从矿井空气中沉降下来的矿尘。

简称落尘。

浮尘和落尘在不同风流环境下可以相互转化,矿井防尘的主要对象是浮尘,通常意义的矿尘指的也是浮尘。

1.按矿尘的粒径组成范围划分

1)全尘(总粉尘):

粉尘采样时获得的包括各种粒径在内的粉尘的总和。

对于煤尘,常指粒径在1mm以下的所有尘粒。

2)呼吸性粉尘:

能吸入人体肺部并能滞留于肺泡内的微细粉尘。

一般地,粒径大于100μm的尘粒在大气中会很快沉降;10μm~100μm的尘粒可以滞留在呼吸道中;5μm~10μm的尘粒大部分会在呼吸道沉积,被分泌的黏液吸附,可以随吐痰排出;小于5μm的尘粒能深入肺部,引起各种尘肺病,是导致尘肺病的病因,对人体健康威胁甚大。

5.按矿尘中游离SiO2含量划分

1)硅尘:

含游离SiO2在10%以上的矿尘。

它是引起矿工矽肺病的主要因素。

煤矿中的岩尘一般多为硅尘。

2)非硅尘:

含游离SiO2在10%以下的粉尘。

煤矿中的煤尘一般多为非硅尘。

6.按矿尘有无爆炸性划分

1)爆炸性煤尘:

经过煤尘爆炸性鉴定,确定悬浮在空气中的煤尘在一定浓度和有引爆热源的条件下,本身能发生爆炸或传播爆炸的煤尘。

2)非爆炸性煤尘:

经过爆炸性鉴定,不能发生爆炸或传播爆炸的煤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