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5498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3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材料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建筑材料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建筑材料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建筑材料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建筑材料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材料教案.docx

《建筑材料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材料教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材料教案.docx

建筑材料教案

第一周第一次课

课题

绪论

课型

理论课

班级

时间

第周星期第节

导学目标

1、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基本要求;材料质量标准技术规范

和检验方法;了解学习方法。

2、强调本课程试验手段的重要性。

3、会运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

重点

明确本课程在道桥专业中的地位、作用、目的要求。

难点

对“操作能力”的要求。

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手段:

实物展示(材料实物)。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一、引入课题:

由一个桥的挂图引出建桥使用的材料,或路(最好用山区回头线,有曲线美)。

并提问:

看图想一想:

图上有何材料?

桥的基础构造了解会有什么材料,猜一猜?

由此引起学生对材料的兴趣。

然后给出正确答案:

主要材料是钢

筋混凝土。

向学生简述钢筋混凝土的制作,并展示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材料样品。

二、讲解内容:

1、本课程的定义、内容、课程结构及学习要求。

边阐述边举例,列表式讲解或画图。

让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学生以听、笔记为主。

10分钟

 

3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2、本课程的地位、现状及发展趋势。

用大量的实例和数据说明地位和现

状。

用图解新材料的运用实例,阐述发展趋势。

3、公路建材的基本性质:

主要讲:

物理性质

力学性质

化学性质

工艺性质

学生对材料还未接触,此内容仅作

阐述,作提纲揭领性讲解。

4、公路建材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规

范。

可介绍一些规范名称,以新规范为主,书中不适宜的规范举一例修正。

5、本课程学习方法。

“理论与实际”是主要方法,结合

试验报告的规则,评分标准、试验要求讲解。

要求学生分组,以便配合课堂试验。

学生听、笔记。

 

学生听、笔记。

 

1、学生对照在书中作修改。

2、学生打开试验报告,对照看前3页。

3、选科代表、分组、试验组长,确定小组和组长和组员。

一式两份交实训中心和任课老师。

15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课后练习:

1、本课程有哪两大任务?

2、建筑材料的基本技术性质?

第二周第一次课

课题

第一章岩石

课型

理论课

班级

时间

第周星期第节

导学目标

1、掌握岩石物理常数。

了解技术要求。

2、掌握测定岩石的真实密度和毛体积密度的试验方法。

3、掌握岩石孔隙率的计算方法

4、掌握岩石吸水性两项指标及耐候性

5、掌握岩石的力学性质

6、了解岩石的工程运用

重点

岩石的物理性质及其常数

难点

物理性质常数

教学方法手段

方法:

讲授法;

手段:

结合图示。

(黑板画图增强形象认识)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一、引入主题:

从石料在道路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引

入主题。

二、总体介绍岩石的来源及分类;

三、岩石的技术性质及要求。

1、物理性质

1)物理常数

①密度

②毛体积密度

概念(运用岩石组成结构示意图分析密度与毛体积密度的区别于联系)

计算方法

试验方法:

三种(量积法、水中称量法、蜡封法)比较三种方法

③孔隙率

概念及计算方法

学生以听为主

 

边听边记

 

学生详记

5分钟

 

10分钟

7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2、吸水性

概念

表征吸水性的两项指标

1)吸水率

概念

试验方法(试验条件)

2)饱和吸水率

概念

试验方法(试验条件)

分析比较吸水率与饱和吸水率的异同

3、耐候性

1)抗冻性

2)坚固性

概念、试验方法

四、岩石的力学性质

主要讨论确定岩石等级的抗压强

度和磨耗两项性质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

概念、试验条件

五、岩石的化学性质

按二氧化硅含量多少将岩石分为酸性、中性及碱性岩石

六、道路岩石制品

七、小结、布置作业

学生听、在教师启发下回答问题

 

学生边听边笔记

 

学生听、抄写作业题目

 

10分钟

课后练习:

1、名词解释:

密度、毛体积密度

2、计算题:

1题(见详案)。

3、何谓岩石吸水率与饱和吸水率,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第三周第一次课

课题

第二章石灰

课型

理论课

班级

时间

第周星期第节

导学目标

1、理解胶凝材料的基本概念;

2、了解石灰的制造过程,理解欠火石灰和过火石灰的概念及处理方法;

3、掌握石灰的消解、硬化原理及技术性质;

4、掌握石灰的应用;

5、了解石膏在工程中的应用。

重点

1、石灰的消解与硬化;

2、石灰的技术性质及应用。

难点

1、石灰的消解硬化原理;

2、石灰品质的检测方法。

教学方法手段

方法:

讲授法。

手段:

实物展示---石灰样品(生石灰、熟石灰),水泥、水泥混凝土样品。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从生产和生活中对无机胶凝材料的应用,引出无机胶凝材料的概念,并详讲无机胶凝材料中气硬性和水硬性材料的概念及区别。

(展示石灰样品、水泥样品)

阐述土建中新用胶凝材料应具备的条件。

石灰和石膏

本节中,重点讲石灰,石膏略讲。

一、石灰的定义及分类。

二、石灰的生产过程

制造过程:

用化学方程式表达;:

ca2co3----->cao+co2+热量.

石灰烧制过火和欠火,会造成过火石灰和欠火石灰。

欠火石灰用过滤残渣法处理,过火石灰用陈伏处理。

介绍陈伏的概念、作用、方法。

学生听、笔记。

 

学生听、笔记。

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石灰的生产过程

8分钟

 

14分钟

 

2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三、生石灰的品质:

优质石灰的颜色应是白色,质地疏松。

1、五项技术要求。

2、技术标准:

生石灰的分等及技术标准。

表2~2。

3、主要技术指标有效CaO+MgO含

量的测定方法。

4、末消化残渣含量的测定方法。

生石灰的浆量的测定方法。

四、熟石灰的品质。

1、石灰的消解和硬化。

2、衡量熟石灰品质的技术指标,表2-4。

五、石灰的应用与贮存。

1、三个应用----举工程实例说明

其应用。

2、贮运注意事项四点。

五、简述石膏

六、本次课小结、布置作业。

----提问式、板书。

学生观察、听、笔记。

 

学生听、笔记。

 

学生听、笔记。

20分钟

 

15分钟

 

7分钟

 

5分钟

课后练习:

1、解释:

无机胶凝材料、气硬性胶凝材料

2、简答:

何谓石灰活性?

如何测定?

第四周第一次课

课题

水泥石的腐蚀、其他水泥品种

课型

理论课

班级

时间

第周星期第节

导学目标

1、握水泥腐蚀的类型、原因及防止措施。

2、掌握掺混和料硅酸盐水泥的特征及应用。

重点

水泥石腐蚀成及防治;其他品种水泥的应用。

难点

水泥石腐蚀的成因、常用五大水泥特性及应用的对比。

教学方法手段

方法:

理论讲授法。

手段:

列表、投影仪。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一、复习水泥的凝结硬化的过程的水化反应,并列出公式(或提问让学生列公式)。

二、水泥石的腐蚀:

从水泥水化物中,分析Ca(OH)2成份与水中可能出现的酸、盐反应,反应后导致水泥石的剥落,起层等现象,引出水泥石腐蚀的定义。

腐蚀的分类及形成原因,防止措施。

1、溶析性腐蚀

2、硫酸盐腐蚀

3、镁盐腐蚀

4、碳酸盐腐蚀

5、防治措施:

①②③

学生随老师思路回顾学习内容。

听、笔记

5分钟

 

40分钟

 

2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三、掺混合料硅酸盐水泥

1、三种主要活性混合料简介。

2、介绍三种水泥;矿渣水泥、火山

灰水泥、粉煤灰水泥的特性。

3、列表分析常用的五种硅酸盐的特性及应用的异同。

画一大表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特性的应用列出,比较,找出异同。

该表先在黑板上画,表述后,将规范的表格用投影仪示出。

这样先归纳再展示答案,有助于学生思考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四、其他水泥品种:

双快水泥

白色水泥

道路水泥

快硬水泥

抗流酸盐水泥

大坝水泥

高铝水泥等

五、小结,布置作业

学生听、做笔记

 

回答教师提问

 

学生听、做笔记

 

抄写作业

 

10分钟

 

5分钟

课后练习:

1、简述水泥石腐蚀的成因及类型、防治措施。

2、简述五大水泥的异同

第五周第一次课

课题

水泥混凝土原材料分析-------水泥、砂

课型

理论课

班级

时间

第周星期第节

导学目标

1、掌握水泥的选用原则,

2、掌握用筛析法分析砂的级配状况的方法,懂得砂的物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3、了解砼定义、分类、优缺点

4、掌握细集料技术性质及其对砼的影响。

重点

水泥品种的选用,砂级配分析及物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难点

用筛析法测定砂的级配做法、计算分析、细度模数的计算、砂粗细颗粒的判定方法。

教学方法手段

方法:

讲授法

手段:

理论教学后,配以实例计算。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一、水泥砼概述:

1、定义

2、优缺点

3、分类

二、原材料分析---水泥

1、回顾水泥品种及特性。

2、选用原则。

考虑品种及强度等级。

三、细集料砂的技术性质。

该内容在第一章第四节。

(一)、定义、分类

(二)、技术性质

1、物理性质: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含水量

详细讲解表观密度、堆积密度测定方法

学生听、笔记

 

复习旧课时提问式,学生问答。

80分钟

 

2、砂的颗粒粗细和级配:

1)级配的概念、级配原理。

2)详细讲解筛析法的操作、分析方法。

分计筛余、累计筛余、通过百分率的计算

细度模数的概念、计算、判断砂粗细的方法

砂筛分曲线的绘制

结合书中例题讲解

计算并举例:

课堂练习(砂筛分结果表格填空)

主要考察学生对于三个参数计算的灵活运用程度

4、其他性质:

物理及化学性质。

四、本次课小结及布置作业。

 

学生听、做笔记

 

回答教师提问

完成课堂练习

 

学生听、做笔记

抄写作业

10分钟

课后练习:

1、名词解释:

级配、表观密度、细度模数

2、计算题:

一题

 

第六周第一次课

课题

水泥混凝土原材料分析-------石子、水

课型

理论课

班级

时间

第周星期第节

导学目标

1、掌握用筛析法分析粗集料的级配状况的方法,懂得石子的物理性质指标的测定方法。

2、掌握石子的力学性质指标及测定方法。

3、掌握粗集料技术性质对砼的影响。

重点

石子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其测定方法。

难点

用筛析法测定石子的级配,石子的力学性质指标。

教学方法手段

方法:

讲授法

手段:

理论教学后,配以实例计算。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一、石子的物理性质:

该内容在第一章第四节。

1、定义及种类

2、物理性质

1)物理常数

相对密度,表观、堆积密度,空隙率

2)级配、分析方法

3)坚固性

3、石子的力学性质:

二、水泥砼对粗集料的技术要求

1、强度

2、坚固性

3、最大粒径及颗粒级配

4、表面特征及形状

5、有害物质含量

6、碱集料反应

学生听、笔记

 

学生听、笔记

80分钟

 

三、水泥砼拌和用水

四、外加剂、掺和料

五、本次课小结及布置作业。

 

学生听、笔记

 

抄写作业题目

10分钟

课后练习:

1、名词解释:

相对密度、最大粒径、针片状颗粒

2、计算题:

一题

 

第七周第一次课

课题

粗集料磨耗率、针片状颗粒、压碎值测定试验

课型

试验课

班级

时间

第周星期第节

导学目标

掌握粗集料磨耗率、针片状颗粒、压碎值试验的操作要领、结果计算分析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判断方法。

重点

粗集料磨耗率、针片状颗粒、压碎值试验的操作要领

难点

结果计算分析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判断方法

教学方法手段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操作。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一、讲解试验目的、仪具使用方法、试验步骤、试验用材料、结果分析方法、试验注意事项等。

二、指导学生完成试验。

三、指导学生填写试验报告。

 

本次试验课特殊操作:

1、三个试验套做,全班分成两个大组轮流做试验。

磨耗率和针片状颗粒试验一组,压碎值试验一组。

2、针片状颗粒试验,试验前由试验室老师先筛分出单粒级。

全班完成一次试验,得出一个结果即可。

学生听、笔记

 

学生动手,完成试验

结果分析,填写报告

10分钟

 

70分钟

10分钟

第八周第一次课

课题

水泥砼技术性质---和易性、力学性质

课型

理论课

班级

时间

第周星期第节

导学目标

1、掌握和易性概念,反映和易性的指标概念及其测定方法。

2、掌握提高和易性的措施。

3、掌握水泥砼强度等级的测定方法。

4、掌握影响水泥砼强度等级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重点

水泥砼和易性的概念,改善措施,砼的强度

难点

和易性的概念,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结果处理

教学方法手段

课堂讲授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一、水泥砼和易性的概念

1、概念及内容

2、工程意义

 

二、和易性测定方法及应用

1、介绍坍落度和维勃稠度定义及其测定方法

2、两个指标的实际应用

 

三、新拌砼工作性的选择

1、公路桥梁用砼的选择

2、道路用砼的选择

学生听、笔记

 

学生听、笔记

8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四、影响和易性的因素

1、水泥浆的数量和集浆比

2、水灰比的影响

3、砂率

4、水泥品种(标准用水量)和集料的性质

5、外加剂

五、改善水泥砼和易性的主要措施

1、机械施工

2、合理的配合比

3、外加剂

六、强度

(一)强度的概念及其测定。

1、抗压强度:

抗压强度、立方体抗压强度、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概念。

(1)正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测定方法:

试件制作→养护→强度测定→判断强度等级。

(2)讲解结果分析方法,举例。

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2、轴心抗压强度,fcua=(0.7-0.8)fcu

试件尺寸:

150×150×300mm

3、劈裂抗拉强:

fcut=(1/10-1/20)fcu

4、抗折强度:

fcub=PL/bh2

试件尺寸:

150×150×550mm

(二)影响强度的因素。

(三)提高强度的措施。

六、小结,布置作业。

学生听、笔记

 

学生听、笔记

 

抄写作业题目

 

10分钟

课后练习:

1、名词解释:

和易性,坍落度,砂率

2、影响和易性的因素有哪些?

改善和易性的措施有那些?

第九周第一次课

课题

水泥砼的耐久性及水泥砼初步配合比设计

课型

理论课

班级

时间

第周星期第节

导学目标

1、了解影响水泥砼耐久性的因素,掌握改善耐久性的措施。

2、了解影响水泥砼变形性的因素。

3、掌握水泥砼初步配合比设计的思路及其计算步骤。

4、能根据原始资料进行初步配合比设计。

重点

水泥砼初步配合比设计计算

难点

水泥砼初步配合比设计计算

教学方法手段

课堂讲授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复习水泥砼的和易性及力学性质

一、水泥砼的变形性

1、非荷载作用下变形

2、荷载作用下变形

二、水泥砼的耐久性

三、水泥砼初步配合比设计概述:

1、概念:

每立方米砼中各种材料

的用量

2、水泥砼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资料

3、表达方法:

两种

1)单位用量表示法

2)相对用量表示法

4、设计要求:

四项

1)施工工作性要求

2)结构物强度要求

3)环境耐久性要求

4)经济性要求

5、三个参数的确定

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

6、砼配合比的基本原理

学生听,笔记

 

 

学生听、笔记

15分钟

 

2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四、水泥砼初步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7个步骤:

1、确定试配强度

2、确定水灰比

3、确定单位用水量

4、计算水泥用量

5、确定砂率

6、确定砂和石子的用量

方法:

质量法

体积法

7、写出初步配合比。

五、举例

1、讲书中的例题。

2、习题集中选讲一题。

讲例题时不必照本宣科,讲步骤、

要点,不讲具体的计算过程。

六、小结、布置作业

学生听、笔记

 

回答教师提问

 

抄写作业题目

25分钟

 

20分钟

 

10分钟

课后练习:

一、名词解释:

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

二、简答:

1、简述水泥砼初步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

2、在水泥砼初步配合比设计中,三个参数如何确定?

三、计算已知原材料试验数据,求初步配合比(一题)

第十周第一次课

课题

水泥砼配合比调整施工配合比计算

课型

理论课

班级

时间

第周星期第节

导学目标

1、掌握水泥砼配合比调整方法,会调整计算

2、能进行水泥砼施工配合比计算。

重点

调整方法,调整计算

难点

调整计算

教学方法手段

理论讲授与学生动手计算结合。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回顾水泥砼初步配合比的计算步骤

一、水泥砼配合比调整的必要性。

为什么要调整?

初步配合比计算出后,是否真正能配出达到要求的砼,要通过试验验证。

因为在初步配合比设计时,有些数据是结合经验取值或是表面得,不一定与本工程实际一致。

所以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必要的调整。

二、水泥砼配合比调整的步骤和方法:

1、工作性的调整。

调整原则:

坍落度大于或小于设计值,必须进行调整。

S值每增加或减少10mm,在保证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减少或增加水泥浆的用量;在保证砂率不变的前提下同时增加或减少砂和石子的用量。

2、密度的调整:

一起回顾

学生听笔记

3分钟

5分钟

 

42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测定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的振实密度,若实测密度与计算密度之差在+2%的范围内,可不调整;否则,要调整。

调整的方法,依据公式:

C=

pH实

S=

ph实

G=

ph实

W=

ph实

3、强度的调整—目的是调整水灰比。

按水灰比增加和减少+0.5,确定3-5个水灰比,制作立方体试件,养护28天后,测其强度。

画出强度与水灰比的关系曲线,从曲线上找出与试配强度相应的水灰比。

三、水泥砼配合比调整举例(在上次课的例子上延续)。

四、水泥砼施工配合比及其举例。

五、小结,布置作业。

学生听、笔记

 

学生听、笔记

 

抄写作业题目

 

10分钟

20分钟

10分钟

课后练习:

一、简述调整坍落度的方法

二、计算题:

3、工作性的调整计算题(习题集)

4、施工配合比计算题(习题集)

第十一周第一次课

课题

课堂设计----水泥砼配合比

课型

实践课

班级

时间

第周星期第节

导学目标

1、巩固水泥砼配合比初步设计的步骤

2、能结合资料进行计算

重点

结合资料进行配合成设计

难点

设计计算

教学方法手段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设计

导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一、回顾初步配合比的设计步骤

二、出设计题目:

数据来自于学生的试验数据收集(见试验指导书)

三、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课程设

计。

 

高道03-2班水泥砼配合比设计题目:

一、设计资料:

水泥:

强度等级为32.5R的普通水泥,

ρc=3.10g/cm3

砂:

河砂,μf=2.18,ρs=1.48g/cm3

ρs′=2.70g/cm3,级配合格。

石子:

碎石,Dm=40mm,

ρg=1.67g/cm3,ρg′=2.70g/cm3

水:

自来水。

二、设计要求:

1、结构位置:

某房屋圈梁砼,强度

等级C25

2、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布

学生听,一起回顾。

抄在水泥混凝土配

合比设计指导书上本上

做课堂设计

5分钟

10分钟

 

7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筋密度一般。

3、施工方式:

机械拌和、振捣。

4、S=10-30mm。

三、计算要求:

1、完成初步配合比设计计算,两种

方法。

(重量法和体积法)

2、按三压、三折、三拉试件数量计算各种材料的拌和量。

3、分组:

全班分成四个大组,第一、

二、三组计算一压一折拌和量,第四大组计算三拉拌和量。

用体积法配合比结果计算拌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