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认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0451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94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对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认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我对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认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我对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认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我对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认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我对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认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对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认识.docx

《我对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认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对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认识.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对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认识.docx

我对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认识

我对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认识

谭老师

 

一、新课程的理念

●强调课程的三维目标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关于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贯穿于整个课程

●科学探究不搞形式主义

三、新课程与高考

(黄恕伯先生的研究成果)

●独立思考是学生解题的基本条件

●实践意识是审题环节的基本素质

●掌握科学方法是解题的必要条件

四、教科书的作用

●教科书为课程目标导向,为学习方法导向

●教科书要成为教师的好帮手

●教科书要提供物理情景和学习资料

●教科书不是“圣经”

五、避免进入误区

●不可能对知识要求做出刚性的解释

 

一、新课程的理念

●强调课程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例如

抛体运动的研究

研究平抛运动的等时性

过去(教学大纲):

“平抛运动(B)”

实际教学过程:

1.实验结论――平抛运动由两个运动叠加

2.在两个方向上计算它的位置

3.在两个方向上计算它的瞬时速度

4.计算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得到的是一套解决平抛运动的方法,不涉及斜抛运动

研究红蜡块的运动

现在(课程标准):

“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

建议的教学思路

1.以红蜡块的运动为例,研究解决二维运动的方法

“我们看出蜡块是向右上方运动的。

那么,蜡块的合运动是匀速运动吗?

合运动的轨迹是直线吗?

这些都不是单凭观察能够解决的。

坐标

x=vxt

y=vyt

轨迹――消去t

y=

x

速度

v=

2.例题:

求飞机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分速度。

巩固以上方法。

悟出的道理:

相互垂直方向的运动可以分别研究,然后求它们的合运动。

3.把这个道理应用于平抛运动

水平方向F=0,v0=v,x=vt

竖直方向F=重力,加速度=g,v0=0,y=

gt2

速度的大小……速度的方向……轨迹……

4.如果抛出时的速度不沿水平方向,那么……

得到的是解决抛体运动的一般性方法

又如

向心加速度的方向

过去:

绳系石块的圆周运动→石块受力指向圆心→加速度也指向圆心

现在:

研究匀速圆周的加速度的方向

提倡理性思维

然而

受到什么启示?

直接经验的作用――科学的价值观和科学方法

学生学过科学课程之后,将

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法看世界

提高了认识世界的能力

又如

同时的相对性

“狭义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

闪光同时到达车厢的前后两壁吗?

1.提倡以事实为基础的理性思维

相对论以深奥难懂著称。

其实,以少数不深奥、不难懂的原理为基础,经过可信的逻辑推理,你会看到,那些神奇的结论竟是十分自然的!

2.科学的方法与科学的价值观

经验-实验

假设-理论

实践的检验

3.体会人的直接经验的局限性――仍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再如

“初步了解广义相对论的主要观点以及主要观测证据”

等效原理

引力使光线弯曲

 

太阳使星光偏折

理性思维与实践――

目的仍在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过去:

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练

我们希望:

独立思考、同伴交流、师生互动

例如

公式x=

at2的得出(课堂实录)

由速度求位移

老师拿来了一位往届同学所做的“探究小车的运动规律”的测量记录(见下表),表中“速度v”一行是这位同学用某种方法(方法不详)得到的物体在0、1、2……5几个位置的瞬时速度。

原始的纸带没有保存。

位置编号

0

1

2

3

4

5

时间t/s

0

0.1

0.2

0.3

0.4

0.5

速度v/(m·s-1)

0.38

0.63

0.88

1.11

1.38

1.62

以下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

老师:

能不能根据表中的数据,用最简便的方法估算实验中小车从位置0到位置5的位移?

学生A:

能。

可以用下面的办法估算:

x=0.38×0.1+0.63×0.1+0.88×0.1+1.11×0.1+1.38×0.1

=……

学生B:

这个办法不好。

从表中看出,小车的速度在不断增加,0.38只是0时刻的瞬时速度,以后的速度比这个数值大。

用这个数值乘以0.1s,得到的位移比实际位移要小。

后面的几项也有同样的问题。

学生A:

老师要求的是“估算”,这样做是可以的。

老师:

你们两个人说得都有道理。

这样做的确会带来一定误差,但在时间间隔比较小、精确程度要求比较低的时候,可以这样估算。

要提高估算的精确程度,可以有多种方法。

其中一个方法请大家考虑:

如果当初实验时时间间隔不是取0.1s,而是取得更小些,比如0.06s,同样用这个方法计算,误差是不是会小一些?

如果取0.04s、0.02s……误差会怎样?

欢迎大家发表意见。

 

又如

实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过去:

如何如何操作……得出什么结论

现在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方法所用装置如图。

重物的质量用天平测出,纸带上某两点的距离等于重物下落的高度,这样就能得到重物下落过程中势能的变化。

重物的速度可以用大家熟悉的方法从纸带测出,这样也就知道了它在各点的瞬时速度,从而得到它在各点的动能。

比较重物在某两点的动能与势能之和,就能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

要注意的问题

1.重物下落过程中,除了重力外会受到哪些阻力?

怎样减少这些阻力对实验的影响?

2.重物下落时,最好选择什么样的两个位置作为过程的开始和终结?

3.为了增加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可以重复进行多次实验,还可以在一次下落中测量多个位置的速度,比较重物在这些位置上动能与势能之和。

4.实验报告中要写明这次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主要实验步骤、数据的分析、结论,以及对结论可靠性的评估(包括对可能产生的误差的分析)。

求瞬时速度

速度的测量利用纸带测量瞬时速度,所用的方法大家已经熟悉……学过了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并且已经知道自由落体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我们就可以用一个更简单、更准确的方法测量重物下落时的瞬时速度了。

如果A、B、C是纸带上相邻的三个点(如图)……所以

vB=

……

体现了:

独立思考,师生互动

 

二、关于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贯穿于整个课程

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是课程理念的体现

以上课堂实录为一例,以上实验也是一例

前人探究的历史也是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教育的很好素材

例如

量子论的建立

黑体辐射的规律

19世纪,经典的力学、电磁学、统计物理学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威廉·汤姆孙1900年元旦,回顾了物理学过去几百年的发展,充满自信地宣称:

科学的大厦已经完成,未来的物理学家只要做些修补的工作就可以了。

不过他也承认,“明朗的无穷中还有两朵小小的、另人不快的乌云。

黑体辐射――经典电磁学――矛盾――普朗克假设――推理(数学)――验证

 

●科学探究不搞形式主义

教学中的科学探究不是新八股

不追求探究的“完整性”

科学探究没有一定的模式

“要素”不等于“环节”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科学探究不一定都要做实验

要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

超重和失重(课堂实录)

讨论:

乘电梯时的感觉

看录像:

在电梯中,人站在体重计上,展示电梯运动时读数的变化

演示:

手提测力计,下面有砝码,观察上下运动时读数的变化

小结:

加速运动时读数会有变化

什么道理?

可以用牛顿第二定律来研究!

分析:

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得出定量关系

讨论:

各种情况下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与物体重量的关系――超重和失重

讨论:

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航天活动中的超重和失重

演示+看录像:

漏水的瓶子,自由下落时不再漏水

练习:

解计算题

另一种意见:

走到电梯中去,实际测量电梯运动时读数的变化,总结规律,这才叫探究

――没有必要

 

三、新课程与高考

(黄恕伯先生的研究成果)

取得好成绩的前提是学好物理学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新课程理念有利于提高考试成绩

 

●独立思考是学生解题的基本条件

学生在新课程中养成的自主学习能力为解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践意识是审题环节的基本素质

飞镖和“墨水旋风”

实践活动:

按图制作飞镖,抛出后观察飞镖飞行方向的变化和落地时插入泥土的方向。

实践活动:

“墨水旋风”

例(2004年高考全国理综试卷Ⅱ第25题)

求加速度满足的条件

一个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个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

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边重合,如图。

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的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边。

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加速度a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

解设圆盘质量为m,桌长为l,圆盘相对桌布、桌面的加速度分别为a1和a2,于是

μ1mg=ma1①

μ2mg=ma2②

设圆盘离开桌布时的速度为v1,相对桌面移动了距离x1,然后又在桌面上运动了距离x2后停下,因此有

v2=2a1x1③

v2=2a2x2④

圆盘不会从桌面掉下的条件是

x1+x2≤

设圆盘在桌布上运动的时间为t,这段时间内桌布相对桌面移动的距离为x,于是有

(根据实际情况不难想到:

桌布加速度的大小影响圆盘在桌布上的运动时间t)

x=

at2⑥

x1=

a1t2⑦

x=x1+

解得

a≥

 

本题满分:

20分

平均得分:

3.5分

难度:

0.175

例:

一个题目

要测量一个准确弹簧秤内弹簧的劲度,说出至少需要的器材。

错误答案:

砝码和刻度尺。

没有知识问题,缺少实践意识。

意识很难通过集中灌输来建立

新课程的各种体验性活动有利于实践意识的形成

 

●掌握科学方法是解题的必要条件

新课程注重使学生掌握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方法通常指解决某个问题的程序。

理解某个方法并不等于会运用这个方法。

运用某一方法的前提是具有运用这种方法的意识。

这种意识的建立难以通过“讲”来完成,它需要经历相应“过程”的体验。

新课程重视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总结、领悟解决问题的思路,为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创造了基本的条件。

例题

质子流

来自质子源的质子(初速度为零),经加速电压为800kV的直线加速器加速,形成电流强度为1mA的细柱形质子流,已知质子电荷e=1.60×10-19C。

这束质子流每秒打到靶上的质子数为________。

在质子源到靶之间的加速电场是均匀的。

在质子束中,与质子源相距l和4l的两处,各取一段极短的相等长度的质子流,其中的质子数分别为n1和n2,则n1与n2之比为_______。

思路:

质子在全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速度变);在极短长度内可看为做匀速运动(速度不变)。

知识:

●匀加速运动v2=2al

●匀速运动Δs=vt

●相等长度下n与Δs成反比

难点:

学生缺乏“变与不变”的思想

高考统计:

得分率0.093,主要错在后一问。

多数学生不会运用“变与不变”的思想分析具体的问题。

——“变与不变”的思想在新课程中的体现举例

新课程对重要方法的教学进行了系统化、结构化的处理

例如:

对于“变”与“不变”关系的处理

△讲解: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渗透“极限”(P18)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一般说来,物体在某一时间间隔内,运动的快慢也不一定是时时一样的,所以由

(1)式求得的速度,表示的只是物体在时间间隔Δt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averagevelocity)。

显然,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

为了使描述精确些,可以把Δt取得小一些。

物体在从t到t+Δt这样一个较小的时间间隔内,运动快慢的差异也就小一些。

Δt越小,运动的描述就越精确。

可以想像,如果Δt非常非常小,就可以认为

表示的是物体在时刻t的速度,这个速度叫做瞬时速度(instantaneousvelocity)。

△实验:

测速度——用平均速度代表瞬时速度(P23)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在图示的例子中,测量后计算得出的是D、G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如果速度变化得不很剧烈,我们又不要求很精确,用这个平均速度粗略地代表E点的瞬时速度,也未尝不可。

然而,如果把包含E点在内的间隔取得小一些,例如图中的DF,那么根据D、F两点间的位移Δx和时间Δt,算出纸带在这两点间的平均速度,用这个平均速度代表纸带经过E点时的瞬时速度,就会更准确。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讨论:

已知各时刻速度,是否可以估算位移(P40)

老师拿来了一位往届同学所做的“探究小车的运动规律”的测量记录(见下表),表中“速度v”一行是这位同学用某种方法(方法不详)得到的物体在0、1、2……5几个位置的瞬时速度。

原始的纸带没有保存。

 

位置编号

0

1

2

3

4

5

时间t/s

0

0.1

0.2

0.3

0.4

0.5

速度v/(m·s-1)

0.38

0.63

0.88

1.11

1.38

1.62

以下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

老师:

能不能根据表中的数据,用最简便的方法估算实验中小车从位置0到位置5的位移?

学生A:

能。

可以用下面的办法估算:

x=0.38×0.1+0.63×0.1+0.88×0.1+1.11×0.1+1.38×0.1

=……

由速度求位移

△推导:

用v-t图象导出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P41)

墙前落石

△做一做:

通过照片估算照相机的曝光时间(P47)

 

计算变力做的功

△探究:

怎样计算变力做的功?

(物理2,P16)

例:

一道高考题

真空中速度为v=6.4×107m/s的电子束连续射入两平行极板之间,极板长度为l=8.0×10-2m,间距d=5.0×10-3m。

两极板不带电时,电子沿两极板之间的中线通过。

在两极板间加50Hz的交变电压u=U0sinωt。

如果所加电压的最大值U0超过某一值Uc时,开始出现以下现象:

电子束有时能通过两极板;有时间断,不能通过。

(1)求Uc的大小。

(2)Uc为何值才能使通过的时间Δt通跟间断的时间Δt断之比Δt通:

Δt断=2:

1?

习题训练之所以受到普遍重视,甚至发展为“题海”,就是只有经历过程才能学到方法。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题海”练习是一种盲目、杂乱、单调和简单重复的过程。

如何把学生的习题训练,改进成目标科学、程序清楚、形式多样的优化过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极有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研究课题。

肤浅的、形式主义的做法不等于新课程

单纯的操练不是提高考试成绩的最佳途径

 

四、教科书的作用

●教科书为课程目标导向、为学习方法导向

正文以及“思考与讨论”、“说一说”、“实验”、“演示”等各种栏目都要为此服务

例如

第一宇宙速度的引入

思考与讨论

驾驶员与座椅间的压力是多少?

地球可以看做一个巨大的拱形桥,桥面的半径就是地球的半径。

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速度大到一定程度时,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零?

这时驾驶员与座椅之间的压力是多少?

……

(探究式学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分析论证,以及评估、交流与合作)

例如

强相互作用的引入

说一说

质子带正电,但质子(与中子一起)却能聚在一起构成原子核。

根据你的推测,原因可能是什么?

(探究式学习――提出问题)

例如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材的不同写法代表了不同的教学理念

原来的教材

图示为橡皮条GE在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沿着直线GC伸长……所以力F等于F1和F2的合力。

在力F1和F2的方向上各作线段OA和OB,使它们的长度分别表示力F1和F2。

以OA和OB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量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

可以看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对角线OC表示出来。

某种新课标教材

图甲表示橡皮条GE在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沿着直线GC伸长……所以力F等于F1和F2的合力。

我们需要研究的是:

合力F与分力F1、F2有什么关系?

探究时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几个力的方向是沿着拉线方向的,因此要把拉线的方向描在木板的白纸上。

2.几个力的大小由所挂砝码决定,用力的图示法在纸上画出表示几个力的箭头。

3.怎样表述合力的大小、方向与分力的大小、方向的关系?

建议用虚线把合力的箭头端分别与两个分力的箭头端连接,也许能够得到启示。

4.得出你的结论后,改变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重做上述实验,看看结论是否相同。

演示实验只写做法,不写将要出现的现象,更不写结论。

目的:

鼓励学生

――细心观察、独立思考、同伴交流、师生互动

――改变学习方法

 

●教科书要成为教师的好帮手

循序渐进,分散难点

(落实三维课程目标的前提是“学懂”)

“没有不能攀登的高山,只有上不去的台阶”

(泰山:

1524m;一个峭壁:

5m)

在教学设计上多替教师做些工作

例如

矢量的教学――不要“一步到位”

(1)通过位移初步接触矢量

指出特点:

大小、方向

(2)通过思考与讨论“领悟”矢量相加的特殊规律

通过位移了解矢量

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中发,向北走了40m,到达C点,然后又向东走了30m,到达B点……你能通过这个实例总结出矢量相加的法则吗?

(这时还不要求得出这个法则,但要思考)

(3)通过实验“得出”矢量的加法

通过实验研究力的合成的法则

(4)给出矢量的科学定义

强调两点:

有方向

平行四边形定则

(5)通过“说一说”深化矢量相加的法则

怎样找出Δv?

一个物体的速度v1在一小段时间内发生了变化,变成了v2,你能根据v1、v2,按照三角形定则,找出变化量Δv吗?

(6)矢量概念的进一步运用

在向心加速度的学习中运用矢量概念

 

●教科书要提供物理情景和学习资料

飞机起飞时每隔4s曝光一次所得照片。

这张照片说明什么问题?

提供物理情景例1

 

提供物理情景例2

滑动摩擦与静摩擦

 

提供学习资料例1

生活语言与科学语言的差别

 

提供学习资料例2

墙前落石

从某砖墙前的高处使一个石子自由落下,拍摄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图。

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

已知每块砖的平均厚度为6cm,拍摄到的石子位置A距石子起落点的竖直距离约2m。

怎样估算这个照相机的曝光时间?

石子从A到B的运动能否按匀速运动处理?

――“变”与“不变”的关系

 

提供学习资料例3

科学漫步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手持式GPS定位器

这个GPS定位器此刻处于我国哪个城市的什么部位?

从显示屏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车载GPS定位系统1

车载GPS定位系统2

教科书提供的学习资料包括文字资料

例如

速度与现代社会

 

●教科书不是“圣经”

过去:

教科书上的每一句话都要学懂、学透

教科书外的任何(物理)知识都可以不学

教师应该阅读多种教科书

 

五、避免进入误区

●不可能对知识要求做出刚性的解释

“刚性的解释”:

是否要求计算、所用公式能否变形、综合应用时解题过程不能超过几步……

例如

《课程标准》10页要求“知道万有引力定律”,而在6页关于行为动词的说明中,“知道”与“计算”不是同一层次的要求。

有人由此得出结论:

对于万有引力定律不要求计算(?

于是说课标应该修改万有引力定律要求的表述,或者修改行为动词的解释。

另一方面

如果“知道”层次排除计算,13页“知道胡克定律”该怎么办?

如果“知道”层次都要求计算,47页“知道电子云”该怎么办?

结论

课标给出的“知道”、“理解”等要求是相对的

教材编写者、教师、考试命题者都有足够的能力根据知识在物理学中的地位、高中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等几方面的因素,做出正确处理。

几十年来的中国中学物理教育史证明

在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用文字来限制知识与习题难度的企图是做不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