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Ⅰ卷高考仿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5311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Ⅰ卷高考仿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全国Ⅰ卷高考仿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全国Ⅰ卷高考仿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全国Ⅰ卷高考仿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全国Ⅰ卷高考仿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Ⅰ卷高考仿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

《全国Ⅰ卷高考仿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Ⅰ卷高考仿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Ⅰ卷高考仿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

全国Ⅰ卷高考仿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2017年全国Ⅰ卷高考仿真考试理科综合

生物试题

1.细胞中各细胞器的形态、结构不同,在功能上也有分工。

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内的中心体能进行复制

B.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也能形成囊泡来运输蛋白质

C.人体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

D.构成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答案】A

【解析】洋葱根尖是高等植物细胞,不含中心体,A错误;内质网还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B正确;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可以合成大量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核糖体,但蛋白质外壳是在宿主细胞内核糖体中合成,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要能熟练记清楚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就能准确判断各选项。

2.下列与酶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的实验结果都是未知的

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低温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时,不能用碘液进行鉴定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置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答案】C

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水肿

B.内环境的稳态有利于细胞内酶促反应的进行

C.剧烈运动后,机体产生大量的乳酸导致血浆呈弱酸性

D.内环境中C02浓度升高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

【答案】C

【解析】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A正确;内环境的稳态有利于细胞内酶促反应的进行,B正确;剧烈运动后,由于缓冲物质的作用,机体产生大量的乳酸不会导致血浆至弱酸性,C错误;血液中CO2含量升高,可通过体液调节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D正确。

4.人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了很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经验。

下列关于生态学知识的叙述,正确是

A.食物链越长,能量传递效率越高

B.大力植树造林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

C.引进外来物种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D.人为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学科...

【答案】D

【解析】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10%~20%,不会因食物链的延长而提高,A项错误;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是:

化石燃料短时间内燃烧使大气中CO2含量增加,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因此大力植树造林可以缓解温室效应,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B项错误;引进外来物种,如果导致生物入侵会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C项错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其作用之一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所以人为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D项正确。

5.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tRNA的“三叶草”结构是通过磷酸二酯键维持的

B.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利于维持生物体性状的相对稳定

C.DNA上碱基对的增添都会导致控制合成的肽链变长

D.起始密码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位点

【答案】B

【解析】tRNA的“三叶草”结构是通过氢键维持的,A错误;起始密码子在mRNA上,而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位点在DNA上,B错误;DNA上碱基对的增添不一定会导致控制合成的肽链变长,如碱基对增添后提前遇到终止密码子,则肽链变短,C错误;密码子的简并性有利于维持生物体性状的相对稳定,D正确。

6.下列有关生物的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发生改变

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C.单倍体育种中,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基因工程育种能使不同物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同一个体中

【答案】D

【解析】基因突变不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量发生改变,A错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能因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而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单倍体育种中,用秋水仙素只能处理单倍体幼苗,因为单倍体通常高度不育,没有种子形成,C错误;基因工程育种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将一种生物的优良基因转移到另一物种的细胞内,再培育成生物,所以能使不同物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同一个体中,D正确。

7.某实验小组为了研究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的关系,将某植物的多片叶圆片分别放在盛有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的5个烧杯中,将烧杯分别置于15W、25W、40W、60W和80W的白炽灯下,固定光源和烧杯的距离,记录全部叶圆片上浮所需的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

15W

25W

40W

60W

80W

上浮时间(s)

6.0

3.4

3.0

2.6

2.6

(1)本实验中衡量光合作用速率的指标是________叶圆片上浮的原因主要是光合作用产生的_______在叶肉细跑的细胞间隙处积累,导致浮力增大。

(2)根据实验表格可知,该植物叶圆片的光饱和点接近于________W白识灯的光照。

(3)某同学重复该实验时,发现每组叶圆片上浮所需的时间基本相同且远大于上表所示时间,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适当增大烧杯中NaHCO3溶液的浓度,则测定的光饱和点时对应的光照强度将会_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答案】

(1).全部叶圆片上浮所需的时间

(2).氧气(3).60(4).光源和烧杯的距离过长(5).增大

【解析】试题分析:

分析表格可知,NaHCO3溶液能够提供CO2,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因变量为全部叶圆片上浮所需的时间.图表中不同功率的白识灯表示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1)分析表格可知,本实验中衡量光合作用速率的指标是全部叶圆片上浮所需的时间;实验前所有的叶圆片中的空气均已抽为真空状态,当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使叶圆片体积增大,导致浮力增大,叶圆片上浮。

(2)据表可知,在15W、25W、40W、60W的白炽灯下,光合作用强度逐渐增大,60W之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在增大,所以该植物叶圆片的光饱和点接近于60W。

(3)如果白炽灯烧杯的距离过长,则光照过弱,光合作用过弱,实验不明显,全部叶圆片上浮所需的时间比较长。

(4)若适当增大烧杯中NaHCO3溶液的浓度,二氧化碳供应充足,暗反应增强,此时单位时间内对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需求更多,因此光反应需要更强的光照才能产生更多的ATP和【H】以满足暗反应,所以光饱和点较之前的要增大。

8.低血糖能刺激脑内神经元,激活神经递质的释放,最终促进生长激素(GH)的分泌。

胰岛素低血糖兴奋实验可用于检测人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患者垂体的功能是否正常,下图为胰岛素低血糖兴奋实验中GHD患者和健康人体内的生长激素及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神经递质能引起突触后膜______离子通道开放,进而出现动作电位。

(2)分析图示结果可知,该GHD忠者的垂体功能______(填“正常”或“受损”)。

胰岛素低血糖兴奋实验的前30min血糖浓度急剧降低,原因是胰岛素能通过______使血糖浓度降低,30min后血糖浓度上升过程主要与____________的分泌增强有关。

(3)胰岛素低血糖兴奋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若试验者出现严重的低血糖反应,应立刻注射_________。

研究发现,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胰岛素低血糖兴奋实验中测得的生长激素浓度变化不明显,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钠

(2).受损(3).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4).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5).葡萄糖溶液(6).较高浓度的甲状腺激素抑制了垂体的生命活动,使其产生的生长激素减少

【解析】试题分析:

据图曲线可知健康人血糖低,其生长激素含量较高,GHD患者血糖低不能促进生长激素(GH)的分泌,其生长激素含量较低。

(1)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神经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受后,引起后膜外的钠离子内流,出现动作电位。

(2)据图曲线可知GHD患者血糖低不能促进生长激素(GH)的分泌,可能是由于垂体受损产生生长激素减少;胰岛素的功能是通过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来降低血糖浓度;据图曲线30min血糖浓度达到最低,此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多,从而提高血糖浓度。

(3)造成血糖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低而出现焦虑、震颤、心悸和饥饿等,严重时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当出现较严重的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补充葡萄糖水以快速补充葡萄糖;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由于甲状腺大量合成甲状腺激素,其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的水平,因负反馈作用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抑制了垂体的活动,导致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减少。

9.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关系图。

请回答问题:

(1)猫头鹰和蛇的关系是_______,可采用________来调查猫头鹰的种群密度。

(2)该草原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种群构成________。

若使用药物大量毒杀鼠,一段时间后鼠的数量会出现爆发性增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蛇所获得的能量中1/4来自蟾蜍,3/4来自鼠,蛇的同化量增加1kJ,则最多需要草提供的能量为

_________kJ。

(4)若将上述草原开发成农田,则其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CO2量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

【答案】

(1).捕食和竞争

(2).标志重捕法(3).群落(4).大量毒杀鼠后,会导致蛇、猫头鹰等天敌的数量减少(5).325(6).次生演替(7).大于

【解析】试题分析:

分析图示可知:

图示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其中草是生产者,其它都属于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该食物网中含有4条食物链,即草→羊→人、草→食草昆虫→蟾蜍→蛇→猫头鹰、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

学科...

(1)猫头鹰捕食蛇,为捕食关系,猫头鹰和蛇都捕食鼠,为竞争关系,因此猫头鹰和蛇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猫头鹰的活动范围广、活动能力强,可采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猫头鹰的种群密度。

(2)该草原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种群构成群落.若使用药物大量毒杀鼠,会导致蛇、猫头鹰等天敌的数量减少,一段时间后鼠的数量会出现爆发性增长。

(3)若蛇所获得的能量中1/4来自蟾蜍,3/4来自鼠,蛇的同化量增加1kJ,则最多需要草提供的能量为1/4÷10%÷10%÷10%+3/4÷10%÷10%=325kJ。

(4)次生演替:

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若将上述草原开发成农田,则其群落的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CO2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能区分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区分群落演替的类型,掌握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能正确分析题图,并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10.某种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

用红眼黄体鱼和黑眼黑体鱼为亲本进行杂交,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a和B、b存在于_________(填“一对”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相对性状中属于显性性状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F2出现“9:

3:

4”的性状分离比的根本原因是F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________________,产生了四种类型比例相等的雌雄配子。

(3)F2中的黑眼黑体鱼有多种基因型,且纯合体有两种类型。

若从F2黑眼黑体鱼中选择纯合体以繁殖更多的黑眼黑体鱼,与纯合体的红眼黄体鱼杂交可以分辨出每种类型,请你写出杂交结果;如果子代的表现型______________,则基因型是aabb;如果子代的表现型_______,则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两对

(2).黑眼、黄体(3).aaBB、AAbb(4).两对等位基因分离后,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5).全部是红眼黄体(6).全部是黑眼黄体(7).AAbb

【解析】分析:

和经典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两对等位基因遗传情况下的F2代相比,此实验中F2性状比9:

3:

4可知,9/16的黑眼黄体相当于经典F2代中的双显性,3/16红眼黄体相当于一隐一显,4/16黑眼黑体相当于一显一隐和双隐,因此体色黄对黑是显性,眼色黑对红是显性;F1是AaBb,亲本分别是aaBB和AAbb;所以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存在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相对性状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黑眼、黄体。

(2)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图中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F2出现“9:

3:

4”的性状分离比的根本原因是F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两对等位基因分离后,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和而组合,产生了四种类型比例相等的雌雄配子。

(3)在上小题分析到本实验中4/16黑眼黑体相当于经典实验中的一显一隐和双隐,也就是3/16的黑眼黑体A-bb和1/16的红眼黑体aabb,显然理论上的红眼黑体实际成了黑眼黑体。

假定假说成立,F2中黑眼黑体个体中有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及AAbb,Aabb的个体,分别与亲本中的红眼黄体aaBB杂交,若有前者,则与其杂交的后代全是红眼黄体。

若假说不成立,也就是F2中黑眼黑体个体中没有aabb的个体,则不会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全为红眼黄体的。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重点考查学生理解题干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突破口在于:

对照经典两对相对性状实验分析本题F2性状及比例,确定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自合定律,再根据所问作答。

11.

长期使用除草剂会污染环境,研究发现一除草剂(有机物)能被土壤中某细菌(M)降解。

下图为分离能降解该除草剂的M菌种的过程。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液态培养基的基础上制备固体培养基时常用的凝固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土壤有“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之称.为了获取能降解该除草剂的M菌种,选择的土壤样品应来自

__________。

图中①过程所用的培养基中需要加入____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

进行选择培养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②过程划线所用的工具为_______,该工具在使用前后都要进行__________灭菌。

(4)若要检测土样中的细菌含量,应采用_______法进行接种.先将1mL土壤溶液稀释100倍,然后随机

选取4个经灭菌处理的平板,其中3个平板上分别涂布0.1mL稀释液,1个平板未涂布稀释液,适当培养后,4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別为39、38、37和0,则可计算得出每升土壤溶液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个。

【答案】

(1).琼脂

(2).被该除草剂严重污染的土壤(3).该除草剂(4).增加目的菌的浓度(5).接种环(6).灼烧(7).稀释涂布平板(8).3.8×107

【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接种与选择培养、微生物计数等知识,要求考生掌握无菌技术,掌握微生物接种、培养基制备等方法,能利用选择培养基进行微生物选择培养和计数,此题难度不大。

(1)在液态培养基的基础上制备固体培养基时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

学科...

(2)土壤有“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之称,根据题意,为了获取能降解该除草剂的M菌种,选择的土壤样品应来自被该除草剂严重污染的土壤。

图中①过程是选择培养,目的是增加目的菌(即能降解该除草剂的M菌种)的浓度,故所用的选择培养基中需要加入该除草剂作为唯一碳源,以促进目的菌种的生长繁殖,抑制其它微生物生长繁殖。

(3)图中②过程所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划线所用的工具为接种环,接种环在使用前后都要进行灼烧灭菌,以避免杂菌污染。

(4)若要检测土样中的细菌含量,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即先将1mL土壤溶液稀释100倍,然后随机选取4个经灭菌处理的平板,其中3个平板上分别涂布0.1mL稀释液,1个平板未涂布稀释液,适当培养后,4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37和0,即对照组的菌落数为0,说明平板灭菌彻底,则根据三个实验组的数据可计算得出每升土壤溶液中的活菌数为(39+38+37)

3

x1000x100=3.8×107个。

12.

下图1为青蒿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其中FPP是合成青蒿素必需的前体物质,在青蒿细胞和酵母细胞中都存在,而ADS酶和CYP71AV1酶只存在于青蒿细胞中,酵母菌细胞内FPP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可转化成乙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培育能产生青蒿素的转基因酵母细胞,理论上需要向酵母细胞中导入的目的基因是_______。

要实现这一过程需要借助_________(工具酶)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除了目的基

因、启动子外,还包括______和终止子.其中启动子是_________识别和结合的位点,以驱动目的基因的转录。

(2)上述转基因酵母菌产青蒿素的量较少,可利用________工程技术来改造酵母菌细胞内催化FPP转化成乙醇的酶,进而使FPP尽可能转化成青蒿素。

(3)青蒿素是青蒿的一种代谢产物,可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实现青蒿素的大规模生产。

上图2表示植物组

织培养的大致过程。

流程中分别表示________和_________,对_______进行扩大培养,进而从乙中提取青蒿素。

【答案】

(1).ADS酶基因、CYP71AV1酶基因

(2).限制酶和DNA连接酶(3).标记基因(4).RNA聚合酶(5).蛋白质(6).脱分化(7).再分化(8).愈伤组织

【解析】请在此填写本题解析!

(2)若通过上述转基因酵母菌产青蒿素的量较少,则可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来改造酵母菌细胞内催化FPP转化成乙醇的酶,进而使FPP尽可能转化成青蒿素。

(3)图2中①②分别表示脱分化和再分化,甲是外植体,乙是愈伤组织,丙是幼苗,丁是转基因植株;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实现代谢产物青蒿素的大规模生产,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即对愈伤组织进行扩大培养,进而从培养基中分离提取青蒿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