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历史动力观新思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5244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泽东历史动力观新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毛泽东历史动力观新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毛泽东历史动力观新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毛泽东历史动力观新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毛泽东历史动力观新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泽东历史动力观新思考.docx

《毛泽东历史动力观新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泽东历史动力观新思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泽东历史动力观新思考.docx

毛泽东历史动力观新思考

毛泽东历史动力观新思考

发布时间:

2015/06/03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简介:

戴立兴,男,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

执政党建设、政治哲学。

  毛泽东高度评价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是毛泽东历史动力观的首要观点和理论基础,点明了唯物史观的精髓之所在。

  一、毛泽东历史动力观的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立之前,人类相信的是英雄史观,误以为是所谓的“英雄”、“豪杰”创造了历史。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立后,人类才第一次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形成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

群众史观,是毛泽东历史动力观的理论基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的发表,是马克思恩格斯群众史观形成的标志。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思想。

“工人才创造一切”,“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3],这些论述构成了《神圣家族》一文的核心思想。

在这篇文章中,两位经典作家对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人物鲍威尔等的错误思想展开了批判。

他们反对青年黑格尔派所坚持的英雄史观;认为社会历史事业的真正参与者只能是人民群众,主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从物质和精神关系的基本问题出发,坚持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相反,批判所谓的“自我意识”。

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无产阶级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消灭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才能实现自身的解放。

其后,马克思恩格斯又陆续发表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分别又对群众史观进行了理论化和系统化的论述,更加充分地体现了群众史观的精神实质。

  列宁思想中同样含有丰富的群众史观内容,特别是在无产阶级政党和工人群众的关系问题上取得了创造性的思想成果。

其一,批判了旧的历史理论轻视人民群众活动的观点。

列宁指出:

“以往的理论从来忽视居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科学的精确性去研究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

”[4]其二,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的“积极创造者”身份。

列宁指出,“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马克思这样说过。

……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象在革命时期这样以新社会制度的积极创造者的身份出现。

”[5]其三,明确指出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主要力量。

列宁指出:

“没有千百万觉悟群众的革命行动,没有群众汹涌澎湃的英勇气概,没有马克思在谈到巴黎工人在公社时期的表现时所说的那种‘冲天’的决心和本领,是不可能消灭专制制度的。

”[6]其四,充分相信人民的力量。

在建国初期,列宁对人民群众参加战争的积极性和保卫苏维埃政权的伟大力量给予了充分肯定。

列宁说:

“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气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

”[7]其五,正确处理阶级、政党、领袖与群众的关系。

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应当把联系和服务群众作为自己的宗旨;既坚决反对英雄史观,又充分肯定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地位。

  1920年下半年,毛泽东开始接触到《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史》等著作,这些著作对毛泽东历史动力观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自此以后,毛泽东逐渐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特别是确立了“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8]的思想。

他认为,希望劝说剥削阶级“回心向善”是不可能的事,只有俄国式的革命是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

而且在认定这是唯一能够“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真理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9]。

  在此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

在历史观上,毛泽东“人民创造历史”的信念异乎寻常的执着。

他认为“马克思主义者从来就认为无产阶级的事业只能依靠人民群众”[10]。

毛泽东对权力本源的理解是一贯的,他反复强调:

“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

是工人阶级给的,是贫下中农给的,是占人口百分之几十以上的广大劳动群众给的。

我们代表了无产阶级,代表了广大群众,打倒了人民的敌人,人民就拥护我们。

”[11]在价值观上,毛泽东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基本的价值追求。

在为民谋利方面,毛泽东把共产党视为人民解放事业的工具,认为这种工具完全从属于人民,这是共产党不同于“圣贤君子”的突出表现。

因为,“圣贤君子”的道德风范主要体现在同情、关怀弱者的情怀上,而共产党的道德规范是只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阶级观上,依靠群众史观和阶级分析方法,毛泽东比较早地注意到了革命的“敌与友”的问题,比较深刻地注意到共产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

以后,沿着唯物史观这条线索,毛泽东历史动力观进一步得以丰富和发展起来。

在政权观上,毛泽东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群众史观的思想,创立了完整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在他看来,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才是中国人民真正需要的社会制度,在这种社会制度下可以将拥有无限创造力的人民群众组织发动起来,人民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并发挥出自己无限的创造力,为自己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精神财富。

  可见,毛泽东历史动力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动力观,群众史观是毛泽东历史动力观的主要思想来源。

  二、毛泽东历史动力观的核心思想

  对于是“奴隶创造历史”还是“英雄创造历史”这个根本问题,1944年1月,毛泽东在给评剧《逼上梁山》编导者的信中写到: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在旧戏舞台上(在一切离开人民的旧文学旧艺术上)人民却成了渣滓,南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统治着舞台,这种历史的颠倒,现在由你们再颠倒过来,恢复了历史的面目。

”[12]毛泽东历史动力观的核心思想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其一,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一方面,毛泽东认为,劳动人民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从本质上说,人民群众是构成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客观物质主体。

毛泽东认为,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封建时代,创造社会财富和文化的主要是农民阶级。

“不但地主、贵族和皇室依靠剥削农民的地租过活,而且地主阶级的国家又强迫农民缴纳贡税,并强迫农民从事无偿的劳役,去养活一大群的国家官吏和主要地是为了镇压农民之用的军队。

”[13]此外,毛泽东更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创造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变革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他曾说:

“我们每到一个地方,吃东西、住房子、穿衣服,都要靠老百姓帮助解决。

”[14]如果“没有各种工业工人,中国就不能生活,因为他们是工业经济的生产者”[15]。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群众成了社会的主人,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中写到:

社会财富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自己创造的。

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毛泽东又在此基础上指出:

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有千千万万个“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城镇都有自己的“诸葛亮”。

也就是说,人民群众只要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又有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任何人间的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

  另一方面,毛泽东指出,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在谈到文化创造时,他指出:

首先,精神文化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是由人民群众所提供的。

“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

可是地主的文化是南农民造成的,因为造成地主文化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从农民身上掠取的血汗。

”[16]其次,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的唯一源泉。

“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17]毛泽东还说,在历史上有很多劳动人民在劳动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是“老百姓的歌”,劳动人民通过这些诗来反映自己的劳动生活,比如《诗经》的风诗就是。

毛泽东在他起草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写道,人民群众通过他们的社会实践为英雄豪杰提供思想原料或者是半成品。

英雄豪杰的头脑只是起到作为一个加工工厂而起制定完成品的作用。

所以,只有尊重人民群众作为思想者的主体地位,才能从人民群众中吸取“营养”,创造出丰富多彩、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即创造精神价值。

最后,毛泽东在不同的场合中都谈到,历史上的许多伟人有的本人就是劳动人民,有的则出身于劳动人民。

  其二,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体力量。

毛泽东曾经深刻指出:

“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

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

”[18]很明显,人民群众是阶级斗争的主体。

在对中国农民起义研究的基础之上,毛泽东指出,“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19]当新的王朝建立后,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社会经济措施,必然会被当政者所采纳、实施,农民起义从而起到了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

1944年毛泽东在读历史小说《永昌演义》后,既肯定作者“经营此书,费了大力”,又指出:

“此书赞美李自成个人品德,但贬抑其整个运动。

实则吾国自秦以来二千余年推动社会向前进步者主要的是农民战争,大顺帝李自成将军所领导的伟大的农民战争,就是二千年来几十次这类战争中的极著名的一次。

”[20]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在针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中,提出“污蔑农民革命斗争”就是“污蔑中国历史”、“污蔑中国民族”的观点。

因此说,农民革命,不仅促使了中国朝代的不断更换,而且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在现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革命的主体仍然是人民群众。

毛泽东指出,“革命的主体是什么呢?

就是中国的老百姓。

革命的动力,有无产阶级,有农民阶级,还有其他阶级中一切愿意反帝反封建的人,他们都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力量。

但是这许多人中间,什么人是根本的力量,是革命的骨干呢?

就是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人农民。

”[21]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农民的巨大力量就已经充分显示出来了。

毛泽东在他的著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明确指出,国民革命要靠农民参加才会成功;否则是不会成功的。

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土地革命时期,针对国民党军队采用的“堡垒”政策,毛泽东提出:

真正的“铜墙铁壁”,不是“围剿”红军的“堡垒”,而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

在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执行的是单纯由政府包办、不要人民群众参加的片面抗战路线。

对此毛泽东尖锐地批评说:

“我们主张全国人民总动员的完全的民族革命战争,或者叫作全面抗战。

因为只有这种抗战,才是群众战争,才能达到保卫祖国的目的。

”[22]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深刻地指出: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23]“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24]而反动派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你们激怒了人民。

人民一齐起来和你们拼命。

人民不欢喜你们,人民斥责你们,人民起来了,你们孤立了,因此你们打败了”[25]。

  此外,毛泽东认为,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一个突出表现。

毛泽东一贯认为,共产党不能够去“包办”或“代替”中国人民的革命。

“有许多时候,群众在客观上虽然有了某种改革的需要,但在他们的主观上还没有这种觉悟,群众还没有决心,还不愿实行改革,我们就要耐心地等待;直到经过我们的工作,群众的多数有了觉悟,有了决心,自愿实行改革,才去实行这种改革。

”[26]

  其三,人民群众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在旧中国社会,人民群众处于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才真正当家做了主人。

人民二字,是毛泽东一生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字眼,在毛泽东的心目中是神圣的、至高无上的,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

他说:

“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级政权机关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如法院叫人民法院,军队叫人民解放军。

”[27]中外历史上,曾对无数的帝王、元首喊过万岁,唯有他第一次喊出了“人民万岁”的最强音。

毛泽东总是把人民摆在很高的位置上,理性看待人民与自己的关系。

1960年5月,毛泽东在河南郑州分别会见来自非洲、拉丁美洲、亚洲一些国家的朋友。

根据当时负责起草新闻稿的熊向晖同志的记述,毛泽东在阅读新闻稿的时候,删去了原稿“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取得的伟大成就”中的“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和“伟大”,改为“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

毛泽东说:

为什么一定要说毛泽东的领导呀?

没有毛泽东,中国人民就取不得成就了?

这是唯心史观,不是唯物史观。

我把唯物史观的精髓概括成一句话,叫做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过去打仗,靠的是人民;现在建设,靠的还是人民。

一切成就都来自人民自己的努力。

他又说:

领导人和人民不能分开,而是人民的一部分。

如果脱离人民,做官当老爷,那就不能包括。

领导人和人民也不能等量齐观。

今天我向拉丁美洲朋友讲了,你的稿子上也写了,“人民是决定的因素”。

应当突出“决定的因素”,不应当突出“非决定的因素”。

就是说,应当突出人民,决不要突出个人。

  概言之,毛泽东坚信,人民是国家主人。

这意味着:

一方面,将依靠群众(特别是工人群众)作为基本的政治出发点;将实现劳动者管理国家作为政治目的。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28],是代行人民群众赋予的管理权的社会公仆。

  三、毛泽东历史动力观的科学实践

  毛泽东坚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有一次他还特地加上一句:

“包括我自己”。

他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口号“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认为“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29]。

  一方面,毛泽东是“人民是上帝”思想的忠实践行者。

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曾经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30]。

毛泽东在他所从事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个实践活动中,都是以这种认识和态度对待人民的。

  少年毛泽东就对贫苦的中国老百姓怀有强烈的同情心。

进入青年时代,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逐步形成了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己任的远大抱负。

从早年投身革命起,他就把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作为取得胜利的根本条件,并终生致力于这一运动。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在求学期间,就思考着一个问题,为什么读了很多的书,这些书中却不写作田人的故事呢?

他表示“假如我自己有时间,让我写出一本小说来,我一定要把作田的、打铁的、挖煤的……都写成英雄豪杰”[31]。

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特别是在北京大学做图书管理员期间,毛泽东受马克思主义影响以后,思想有了质的升华,认识到要想实现改天换地的目的,必须唤起工农千百万,实现民众的大联合。

  1926年初,随着农民运动的快速发展,一些人指责农民运动“糟得很”。

毛泽东则经过在湖南五县进行实地调查得出了农民运动“好得很”的光辉结论。

在他的长篇调查文章《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毛泽东用大量的事实,表达了他对农民运动的充分肯定。

正是这种人民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支撑着毛泽东带领着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指明:

“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32]因为依靠群众,就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赢得战争胜利的前提,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缺陷的补救条件。

民主革命时期党内连续出现了三次“左”倾错误,失败得一次比一次惨重。

事实证明,人心向背是胜败的关键,离开群众则将一事无成。

反动势力最终以失败告终,究其根本原因,则总是低估了人民的力量。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更强调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毛泽东认为,人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最关键因素,“蕴藏了一种极大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33]。

1955年在《多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一文中指出,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

应当组织他们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部门和地方进军,以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

因此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34]。

  另一方面,毛泽东的人民动力观贯穿毛泽东思想的各个方面。

中国共产党的全部活动,无不是按照毛泽东历史动力观的要求,紧紧围绕群众利益这个核心问题展开的。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行为准则、工作方法及作风、风格等,也都是按照毛泽东历史动力观中关于党同群众的关系决定的。

毛泽东把他的历史动力观运用于指导党的全部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正确而深刻的思想原则,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发展。

  在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中,他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强调真正的英雄是人民群众,所以,他不断告诫全党,不相信群众,不依靠群众,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在毛泽东的建党思想中,他把密切联系群众规定为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提出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把党的宗旨确立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求全体共产党员不是从个人或小集体的利益出发,而是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做到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努力为实现党的宗旨而奋斗。

这样,就使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了“两个先锋队”的性质。

  在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中,他说:

“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35]“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

”[36]他不仅明确提出了“人民战争”、“人民的军队”、“人民战争所必需的一系列的战略战术”等概念,还强调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37]。

  在毛泽东的国家思想中,他的人民政权思想通过宪法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在中国历史上将人民置于如此之高的地位,这是第一次在毛泽东的政权建设思想中,他提出人民必须有权管理上层建筑;党和国家的干部无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必须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同群众打成一片,勤勤恳恳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而不能做官当老爷;国家机关改革最根本的一条,是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发扬人民民主。

  在毛泽东的文化思想中,他提出文化艺术、教育、卫生等部门都要首先解决“为什么人”这个根本问题;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要求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努力反映群众的斗争生活,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在毛泽东的策略思想中,他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斗争形势和任务,提出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团结最广大的同盟军,孤立敌人,各个击破敌人。

  在毛泽东的德育思想中,早在1939年就号召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他说: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38]

  上述各个方面的思想和原则都是在毛泽东历史动力观指导下提出的,对于保证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可以这样说,从人民民主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人民历史动力观为基石的极具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民观。

  四、毛泽东历史动力观的当代启示

  毛泽东历史动力观的最突出特点,是始终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依靠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其当代启示意义主要在于: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必须坚持好群众路线。

但是,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由于封建特权思想及政治上“左”倾错误在党内和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再加上一些法制不够健全、政策不够完善、措施不配套,同时也由于一些同志不懂得或不熟悉群众路线的原理和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不掌握,对党的历史上依靠群众的历史也不太了解,还由于一些人热衷于西方思想界的所谓“普世价值”,照搬西方的某些社会科学理论,极力贬低、否定党的群众路线的科学方法,鼓吹“精英治国”、“强人政治”,以至在一些党员干部中滋长了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个人主义等现象。

  面对如上问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观点不能丢。

一要通过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彻底解决党在利益上“为了谁”的问题。

随着收入分配方式的改变,社会贫富差距也逐步扩大,一些低收入群体产生了强烈的被剥夺感和不公正感,提出了改革开放“代表性、依靠性、为谁谋利”的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核心。

二要通过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解决党执政“依靠谁”的问题。

在当前要正确认识人民范畴的变化,不仅要从生产关系和政治的角度,还应该从生产力和经济的角度来进一步分析。

一方面,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没有变,仍然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另一方面,毫无疑问,新兴阶层在当代是属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范畴的。

这种认识,既表明党始终把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利益视为第一位的利益,体现了党的阶级性和“革命功利主义”色彩;同时又兼顾到其他群众的利益,体现了党的利益代表的群众性,解决了新时期改革发展、贯彻群众路线所要解决的“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第二,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宗旨不动摇。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历史动力观的重要内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执政条件下就是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一是必须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执政为民的根本立场。

在当前,把执好政作为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手段与方式,从根本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这是毛泽东历史动力观在执政条件下的要求与表现。

二是必须把一切依靠人民作为执政为民的根本原则。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强调:

“不脱离群众,同群众的需要和愿望息息相通”,是我们党从上到下都必须遵守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原则。

[39]“我们相信,只要依靠人民,世界上就没有攻不破的‘法宝’。

”[40]在新时期,执政为民必须确保人民的主体意识不断加强,人民的首创精神充分得到尊重,把衡量党的一切政策和行为的标准定位在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之上。

三是必须把群众路线作为坚持和实现执政为民的根本方法。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贯彻到党的各项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离开了群众路线,也就没有了执政为民。

  第三,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利益关系。

毛泽东强调,人民内部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如果这些矛盾不能得到解决,人民内部的、非对抗性的矛盾就有可能走向对抗。

统筹兼顾,是毛泽东的一个重要思想,并把它作为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观点和处理方法。

当前的改革是又一场革命,如果不能有效解决人民群众间的利益矛盾,就必然导致社会秩序不稳定。

  有效整合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至关重要。

为此,一要坚持生产力优先。

只有生产力不断发展,才能为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提供物质基础。

二要坚持社会公正。

和谐社会应当是尊重精英群体创新能力和业绩贡献的社会,但当前要始终优先保证最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工农基本群众的利益,特别要求尊重贫困群体的基本需求、合法权益和人格。

三要坚持统筹各类利益。

其中,经济利益是基础,政治利益是核心,文化利益则是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体现。

全面统筹协调实现这三大利益,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要坚持共同富裕。

要防止形成少数人暴富和多数人贫穷的金字塔型的社会阶层结构,合理整合党员利益与群众利益的关系。

五要关注和改善民生问题。

因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

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

”[41]在当前,民生问题仍然是关乎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是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

  第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