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诗五首》 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5203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语文《诗五首》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诗五首》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诗五首》 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诗五首》 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诗五首》 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语文《诗五首》 教学设计.docx

《八年级下册语文《诗五首》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语文《诗五首》 教学设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下册语文《诗五首》 教学设计.docx

八年级下册语文《诗五首》教学设计

《诗五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趣。

2.揣摩诗歌情景交融、理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3.引导学

生在比较中鉴赏诗歌,通过比较诗歌在形式、写法、抒情等方面的异同,加深对诗的理解。

4.品评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5.背诵五首诗歌。

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

教学难点

1.理解《饮酒》中“心远地自偏”。

2.探讨《行路难》(其一)的主旨。

3.如何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4.岑参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5.怎样理解龚自珍《己亥杂涛》中的“化作春泥更护花”?

6.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鉴赏诗歌。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这五首诗歌,都是抒情名作,极富艺术感染力。

陶诗中的率性自然、李诗中浪漫的济世情怀、杜甫的家国兴亡之叹、岑诗的雄奇瑰丽、龚诗浓浓的爱国情怀,只有在反复的朗读中,才能悉心体会。

教师宜以声情并茂的朗读感染学生,以读代讲,以讲促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诗意,体味诗情。

2.联想想象法。

这五首诗语言优美凝练,内涵丰富,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间。

教师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形神人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

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其余由学生自主讨论研习,真正体现鉴赏的主体性。

4.比较鉴赏法

五首诗,两课时,容量大,时间紧。

为提高课堂效率,避免肢解诗歌、断章取义,教师宜从整体出发,通过两两比较,求同存异,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内容

师生共同学习《饮酒》和《行路难》,指导学生自读《己亥杂诗》。

朗读诗歌,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探讨诗歌主旨,积累名句,并且比较《饮酒》与《行路难》,把握两诗的不同点。

背诵三首诗。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来源:

学科网]

一、导语设计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

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

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

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

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

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

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二、师生共同学习《饮酒》

(一)交流资

1.陶渊明生平

陶潜,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私谥靖节。

今江西九江人。

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任官,他的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

但到陶渊明时,家境衰落。

在家族中,他既钦敬曾祖的积极进取,又特别赞赏外祖的冲淡自然。

思想中融入了儒道两种精神。

前期(41岁以前),他渴望进取,渴望干一番事业,做过江州祭酒,刘裕幕下镇军参军、彭泽令,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精神;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又时官时隐,举棋不定。

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庶族寒门出身的人,不可能

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高傲的脾气使他不愿迎合官场中钻营取巧的一套,“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终于辞官归田园,躬耕陇亩,不再出仕,回家乡当隐士去了,与官场彻底决裂。

《饮酒》诗一组二十首,就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

本篇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2.陶渊明的诗作有两类题材

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寄寓了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

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篇,寄寓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

(二)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懂诗意。

(结合课下注释)

①《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②人境:

指朴素的田园,车马喧:

指奔竞于仕宦之途的喧嚣。

③尔:

作如此、如是讲,概指前面两句。

④菊:

陶渊明爱菊、咏菊,寄托着高洁的情致。

东篱:

东边的篱笆,后多象征远离尘俗。

⑤真,指人的自然本性,萧统《陶渊明传》言其“任真自得”,陶在田园中保全了一份质性自然的“真我”。

真意,即真趣。

(三)再读教师进行指导

这是一首田园诗,表达的是诗人悠然自得、宁静淡泊的心境,所以,语调、语气和节奏都应是舒缓的。

这是五言诗,朗读时按二/三结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洁身自好不受尘俗的烦扰。

起句应读的平静些,转折句也可处理为平静的读法,但体现出得意感。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何能尔”设问,尔,代前句,写出了反常,与众不同,故应读重音。

“心远地自偏”此句为全篇之骨,要读出一份自豪,体现出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在读这两句之前,应有个停顿。

因为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这两句是颇有意境的诗句,要读出你的想象和联想来,要读出“见”字的“悠然”、怡然自得来。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

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

朗读

时应想象林中美景,想象相与归巢的鸟儿的自在快乐。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结句应一字一顿,而且要有余音,似乎自己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物我两忘。

(四)概述诗意[来源:

Zxxk.Com]

《饮酒》通过写诗人隐居南山闲适、恬淡的生活,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

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从哲理的高度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

一、二句写自己在人世间结庐而居,却无车马喧闹的烦恼。

三、四句自问自答,正是因为心境高远,心情闲适,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即心静境自静。

后六句为第二层次,写诗人从对自然景物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哲理的启迪。

诗人采菊,南山归鸟,尽显自然和谐之美。

九、十句深刻地指出大自然中含有人生的“真意”,只能用心体味,却难以言传。

(五)品诗,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教师提示:

这是一首酒后抒怀的作品,诗人描绘

了饮酒赋诗自娱自乐的隐士生活,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对画面作创造性描述。

学生思考并积极发言。

明确: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仅抒写了“处士胸中别有春,田园寄托写天真”的淡泊情怀,而且生动地塑造了诗人飘逸潇洒的自我形象,我们仿佛看到徘徊东篱的诗人沐浴着秋菊的馨香,在不经意间似乎看见那莽莽苍苍的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人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时俯时仰,“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一仰,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

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意境宁静清远。

“心远地自偏”说出了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可以影响人,但人也可作用于环境,隐居更主要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

如果心灵的“焦距”调好,处闹市若幽谷。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语言简洁,明白如话,但意境清新、纯真。

诗人归隐田居后,闲来在园子里种植菊花,精心侍弄,等到菊花盛开,诗人便可欣赏、采摘了,抬头随意一望,空旷幽静的南山即在眼前。

“菊花”是诗人高洁、不与世俗相争的品质的象征,“悠然”更是传神地表达了诗人那种闲适、恬淡的心境。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紫气升腾,若有若无,缭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相伴飞返回巢,归隐山林。

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

诗人好像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景中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情怀,意境体宁静恬淡。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南山的优美景致。

南山浮荡着山岚和暮霭,沐浴着夕阳的余辉,禽鸟结伴飞回自家之巢,鸟声啁啾,给山的幽静增添了活力和动感,生机盎然,也暗示着诗人回归田园的怡然自得。

全诗融景、情、理为一体,意境深远含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句诗颇富哲理,很有些为而不为的意味,深刻指出了大自然中含有人生的“真意”,它只能体会却难以言传。

后来多用于表达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与“得意而忘言”“此时无声胜有声”相似。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远地自偏”对我们今天也不无启发,就是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非常现代化的、非常喧闹的这样一个社会当中,我们已经不可能像陶渊明时代那样隐居到山林里面去。

我们在这个非常热闹的现实当中,只要我们每个人他的心远离了一些名利、一些物质的追求、远离了一些世俗的官场,那么我们住的地方也会变得偏僻起来,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宁静起来。

我们也会克服一些浮躁的情绪,这样使自己变得非常的宁静,这个对于我们自己人生的修养,对于我们社会的安宁都是很有好处的。

总结: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

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

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

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六)学生齐读诗歌并尝试背诵。

三、研读《行路难》

(一)回忆李白的诗歌及诗人形象

(出示课件)我们学习过不少李白的诗作,记忆中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请你用以下句式来回答:

“我从‘________’(诗句)中,读出______的李白”

(例如:

“我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读出孤单寂寞的李白”)

“我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读出思乡的李白”。

“我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中,读出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

“我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中,读出怀才不遇的李白”。

“我从‘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读出自信乐观的李白”。

思乡的李白,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怀才不遇的李白,自信乐观的李白,一个千年万年都让人读不厌、读不透的李白。

今天,我们将带着对李白的了解再一次走近这个伟大的诗人,共同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千古名作:

《行路难》。

看看今天,我们又将认识一个什么样的李白。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行路难》古代乐府《杂曲歌辞》。

722年诗人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遭受谗毁离开长安南下,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组诗(共三首),这是其中第一首。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并结合注释解释重点字词。

3.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内容。

金杯里盛着上等酒,这种酒一斗就值十千钱;玉盘里盛的精美菜肴更是昂贵,这菜一盘就值一万钱。

李白对着这样珍贵的杯盘和酒菜,却停住了杯子,放下了筷子,一口也吃不下去。

他拔出剑来向四周看看,心里茫茫然,不知如何是好。

他心里说:

“我要渡过黄河,河上却冰块堵塞。

我要爬上太行山,却遇上漫天大雪。

”闲来无事,他只好像吕尚一样,坐在溪边垂钓,一会儿又像伊尹一样,梦见自己乘船经过太阳旁边。

他不禁连连叹息:

“行路难!

行路难!

”又愤慨地责问上苍:

“都说人生的道路很广阔,我现的路在哪儿呢?

”他无路可走,但并不悲观失望,反以言明志。

“施展壮志雄心的机会,将来总会有的。

到了那时候,我要挂起高耸人云的风帆,乘长风破万里浪,一直驶过大海。

”他坚信自己的理想将来总会实现的。

教师稍作概括:

《行路难》前四句以金樽玉盘的酒宴,消除不了诗人心头的郁抑不平来写诗人内心的苦闷、寂寞和惆怅。

五、六句以“冰塞川”“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和仕途的阻塞,交待了诗人惆怅的原因。

七、八句写诗人面对黑暗现实,想隐退闲居,可又幻想随时能受君命,实现“安黎元”“济苍生”的宏愿。

“行路难……今安在?

”是诗人理想抱负不能实现而发生的悲愤的慨叹和痛苦的呼号。

最后两句展示了一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相信未来是非常光明的。

(三)研读诗歌,理解诗歌主旨及诗人形象。

1.以“我欣赏————诗句,因为————”的句式谈谈自己的理解。

“金樽、玉盘”美酒佳肴的铺陈,“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茫然、忧郁悲愤,

“冰塞黄河、雪满太行”艰难险阻,“吕尚垂钓碧溪、伊尹梦舟日边”信心倍增。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诗人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的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

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天要像宗悫(què)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这两句诗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为我们后来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源泉,充分展示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个性精神。

2.深层探讨,理解诗歌主旨。

明确:

这首诗借乐府古题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郁愤和相信理想、相信未来的勃发情志。

李白少有大志,“安世济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

他24岁离开蜀地,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

所以这首诗既有激愤之语,也有慨然之志。

3.这首诗歌里,我们又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呢?

李白毕竟是盛唐的大诗人,他悲而不伤,那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

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顾影自怜、自怨自艾的李白,而是一个铁骨铿铿的李白,一个豪气干云的李白,一个英风傲岸的李白,一个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李白,一个穿越了千年依然在对我们自信地微笑的李白,我们为李白的诗折服,更为这些诗歌中所展现的李白的魅力所折服。

(四)品读诗歌,赏析诗歌艺术手法

师:

我们知道李白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那么在这首诗歌里,这种浪漫主义的风格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默读诗歌,说说这首诗歌是如何体现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的?

在这首诗歌里诗人运用了像“黄河”“太行山”“沧海”这些壮美的意象,通过丰富的想象,象征出人生道路的艰难也表现自己的雄心壮志,用了极夸张的笔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场珍贵的胜宴却笔锋一转道出自己“不能食”更突显其内心苦闷的程度,又巧用典故来表明自己的信念又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短短的几句诗却似乎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以及穿越千年依然在向我们自信微笑的诗人形象,加上诗歌跳动的韵律和节奏,全诗情感一波三折,跌荡起伏,无不体现出古典诗歌所具备的意境美、形象美、韵律美及情感美。

(五)比较鉴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

[来源:

学*科*网]

提问:

陶渊明的《饮酒》诗序中说:

“偶有名酒,无夕不饮。

顾影独尽,忽然复醉。

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

”而李白的这首《行路难》却写了对酒停杯的情境。

一个是“既饮”之作,一个是“未饮”之歌,试比较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教师可提示学生宜从写作背景及主旨的角度思考辨析。

学生明确:

《饮酒》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小诗;表达了他对田园的热爱和生活在田园的安乐、惬意之情,也可从心灵安逸、远离世俗烦恼的高度来认识。

唯其具有宁静安详的心态,才能有“采菊东篱下”的闲适,“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以及看山岚雾霭飞鸟的真趣。

《行路难》是李白借乐府古题抒发怀才不遇之感的诗篇,忿忿不平之气溢于言表。

这两位诗人抒发的情感不同,除了他们的身世、追求不同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大的社会背景问题。

陶渊明身处晋宋易代之际,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虽有济世情怀却不能施展,只能远离尘俗,保全“真我”;李白身处恢宏开朗的大唐盛世,士入学子人人自奋,期望施展才华成就功业,所以仍存积极进取之心。

(六)拓展延伸[来源:

学科网ZXXK]

潇洒如李白也有苦闷的时候,但李白毕竟是李白,生活的挫折没能让他一蹶不振,李白选择了坚强,选择了自信,选择了乐观。

那么我们呢?

当我们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时,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结合你所积累的诗词名句来谈谈你的生活态度。

四、指导学生自读《己亥杂诗》

1.教师提供背景资料,内容如下:

(1)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进步思想家和诗人。

三十八岁中进士,做过礼部主事等小官,后辞官南归,两年后暴卒于丹阳云阳书院。

他学识渊博,对于经学、史学、文学等有很深的造诣,与林则徐、魏源等结成“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的学问,主张改良内政,抵御外侮,是近代史上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之一。

他的诗,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具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语言瑰丽,气势挺拔,颇有特色。

他是晚清重要的诗人,著有《定庵全集》。

(2)写作背景介绍。

道光十九年(1839),作者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家眷,往返途中写成这组诗,共三百五十首,杂述见闻、感想以及往事、回忆等。

2.请两位同学播放课前录制好的配乐朗诵磁带,其余同学听读,并点评,掌握朗读节奏、语气、重音。

3.学生反复读诗,结合注解,理解诗意。

选两位同学概括诗意。

明确:

这首诗四句两层意思。

一、二句写诗人愤然辞官后扬鞭东去远赴天涯;三、四句写诗人愿像护花的春泥一样始终关注民众,心系国家。

4.深层探究,理解诗中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辞官南归的痛苦心情,同时表现了作者不畏挫折不甘心沉沦、立志始终都要为国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5.品读诗歌,鉴赏美点,并积累名句。

(1)这首诗写法上有何特点?

明确:

这首诗的前两句,用“浩荡”修饰离愁,用“白日斜”“天涯”来烘托映衬离愁,可见诗人辞官南归的心情是极度痛苦的。

当时政治腐败,官场黑暗,诗人的理想抱负无法实现,所以才愤而辞官去寻找另一种方式去继续为国效力。

诗的最后两句对

此作了明确的表述,鲜花虽然凋谢,但它绝不是无情地随风飘洒而是立志将自身化作肥料,用来滋养新花。

全诗移情于物,巧妙构思、寓意深刻。

尤其一个“更”字,鲜明地表达了作者以身献国的高尚情操,令人肃然起敬。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景理交融,被视为名句而广为流传。

从这句诗中你会联想到什么?

学生四人一组,交流看法,然后任选几位同学发言,其余同学评点。

明确:

这两句诗为读者展现了动人景象:

一片片飞花离开故枝纷纷坠落,在那一丛丛花树下堆砌起来,化作红粉香泥,养护新苗新花。

诗人以落花自喻,向春天发誓:

我们这片落花啊,绝不是无情的废物。

花落归根,最后化作春泥了,我们也还要去滋润未来的花,去孕育未来的五彩缤纷的春天。

今天用此来表达为了美好事物勇于献身的精神。

即使自己像花一样凋谢了,也要化作“春泥”去护花,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

6.背诵这首诗。

六、学生齐背三首诗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

2.从三首诗中任选一首,写一段赏析文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师生共同研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朗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意;深悟诗意,体味诗情;鉴赏诗歌的写法;感知诗歌的艺术风格,并进行比较鉴赏;延伸拓展、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来源:

Z|xx|k.Com]

二、诗体简介

(多媒体显示)

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古乐府诗中的一类。

专指汉魏以后乐府中题名为“歌”“行”的诗歌。

“行”是乐曲的意思。

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

歌行的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如李白的《长歌行》《秋浦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属于这一类。

[来源:

学科网]

三、研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

在这串明珠中,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深沉的人民性而独战鳌头,被誉为“诗圣”。

他的诗作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有《石壕吏》、《江畔独步寻花》、《月夜》、《水槛遣心》、《春夜喜雨》等九篇作品。

这节课,我们学习杜甫(板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味杜甫忧国忧民的感情,鉴赏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二)交流作者及背景简介

选二位同学介绍杜甫,其余同学补充,教师也可提供相关资料,内容如下:

杜甫,字子美,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人称“杜工部”。

他自幼学习刻苦,七岁时便学会做诗,到了十四五岁,其诗已备受前辈诗人的称赞。

他曾在洛阳住过三年,与李白成为好友。

杜甫三十五岁来到长安,本想为国家做一番事业,可是处处受到排挤、打击,就连小儿子也活活地饿死了,这苦难悲惨的遭遇,使他认识到了社会的黑暗,于是开始用诗歌反映人民的痛苦,批判封建统治者,著名的“三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也就应运而生了。

他的诗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有“诗史”的美称,杜甫本人也被尊称为“诗圣”。

他对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晚年他流浪在潭洲、衡洲、耒阳一带,船成了他的家,长期在水上生活,使杜甫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

公元770年冬天,病死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上,时年五十九岁。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

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经同谷到了四川。

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起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

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

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三)默读这首诗,参看提示、注释,读懂诗句的含义。

询问学生:

“这首诗你们至少读了两遍了,在语言上有什么感觉呢?

里面有哪些字词使你特别留意的?

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再让代表发表观点。

教师相机点拨。

提点完毕后,全体朗读一遍诗歌。

选两位同学概括诗意,明确:

全诗共四段。

第一段写秋风破屋的情景;第二段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第三段写长夜沾湿的苦痛;第四段写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

(四)请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诗歌,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选两位同学交流。

成果展示:

深秋时节,天空高阔辽远,狂风怒吼,卷走丁草堂顶上的茅草。

茅草被风卷着,飞过了江,散落在江边上,高的挂在高高的树梢上,低的飘来飘去,落在积水的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孩子欺负我老了,没有力气了,竟忍心这样当面抢起东西来,公开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

我喊他们不转来。

只好回到家里,倚着拐杖独自叹气。

[来源:

Z#xx#k.Com]

一会儿风停了,云的颜色像墨一样。

秋天的天空迷迷蒙蒙的。

渐渐进入黄昏,进入黑夜。

盖了多年的布被冷得像铁似的。

宝贝儿子睡相不好,把布被的里子都蹬裂了。

屋顶漏了雨水,淋下来,床上没有干的地方。

阵雨虽然过了,小雨还密密麻麻地不断地下着。

这样长的夜晚,床上湿淋淋的怎么挨到天亮呢?

这一夜因为很难挨过,所以觉得夜更长了。

杜甫睡不着觉,想到在这个“丧乱”的年代里,不知有多少穷苦的读书人跟他一样流离失所。

他想:

怎么才能有千万间宽大的房子,庇护天下所有的读书人,让他们一个个喜笑颜开呢?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长叹一声:

什么时候在我的眼前能出现这样的高屋华舍,那么,即使我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教师点拨:

诗人通过描写个人生活的不幸遭遇和思想上的苦痛,并推己及人,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广胸襟和济世情怀,抒发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五)深层探究,突破难点

1.教师提问:

如何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学生展开讨论,有的同学认为杜甫是在做秀,自己身居破茅屋,怎么能“大庇天下寒士”呢?

教师点拨:

杜甫身处漏雨茅屋,怎么会突发狂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