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篇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精选模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5168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篇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精选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篇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精选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篇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精选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篇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精选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篇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精选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篇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精选模板.docx

《2篇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精选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篇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精选模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篇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精选模板.docx

2篇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精选模板

2篇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精选(模板)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模板

(一)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切实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磨练意志品质、激发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依据市教育局、县教科局相关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我校劳动教育实施细则。

一、具体目标

坚持学校和家庭相结合开展劳动习惯养成教育,突出抓好校园日常劳动训练、生活实践劳动教育、传统工艺劳动教育。

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思想引领。

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在劳动教育中“树德”、“增智”、“强体”、“审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坚持有机融入。

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的正确观念。

3、坚持实际体验。

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坚持适当适度。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同时要教育学生,劳动过程中学会自护,确保人身安全。

三、主要任务

1、课程的有机渗透。

依据上级要求,开好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其他学科教育中有效渗透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美德、劳动技术的教育。

要结合综合实践课有机的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在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

2、开展校内劳动。

学校常规工作中要渗透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做好值日,认真清扫校园,增强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开展结合学生实际的劳动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进行手工制作、室内装饰、班务整理等实践活动;开展“爱学校集体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

可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在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

培养责任感。

3、社会实践活动。

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学雷锋活动日”、“志愿者日”、“劳动节”、“元旦”、“春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

结合农村实际,在农忙时节组织学生帮助家长进行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一定的生活劳动技能和劳动知识,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4、鼓励参与家务劳动。

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

结合重大节假日、寒暑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适量的安排家庭劳动作业(如洗碗、扫地、洗衣、整理房间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体会父母的辛苦,为父母分忧;锻炼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增强劳动意识。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20XX年10月——20XX年11月)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要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

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的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

2、制定措施,提高认识。

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劳动教育实施细则,组织教师学习细则,使全体教师明确人人为劳动教育的参与者、组织者、引领者。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

(20XX年12月——20XX年5月)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积极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劳动教育培训,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高。

2、利用多种途径与载体。

通过家长学校,指导家长重视孩子家务劳动意识的培养;通过校本课程,传授家务劳动方法,掌握家务劳动技能;通过不同形式的校园社团活动,加强学生家务劳动习惯的培养;通过学校开展的各种主题活动,营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主动做的正向引领。

3、课程整合与渗透。

利用学校各级课程进行整合与有效渗透,利用有利资源,丰富劳动教育内容。

4、加强督导评价。

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含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突出家务劳动评价,形成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把具体的劳动情况和相关材料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可作为评选“劳动小能手”、“三好学生”等的依据之一。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XX年6月)

对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交流。

做好劳动教育成果的积累(如汇总家务劳动日记,家务劳动的感受体会,家庭成员对孩子家务劳动的评价感受等等)。

同时要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存档工作,并上报中心校,届时中心校将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对评选出的家务劳动小能手、劳动好少年等进行表彰。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二)

一、指导思想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XXX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道理。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磨练学生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对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校以“全球视野、中国脊梁”为培养目标,积极塑造学生优良品质,使其能够真正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学校向来十分重视在学生中扎实开展劳动教育,并不断创新教育形式以增强实效。

为了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提升全校师生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水平,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特制订本方案。

二、教育目标 

劳动教育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落实五育并举的重要途径。

我校劳动教育由日常教育和专项教育两种途径相结合实施。

首先,通过组织校园劳动,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和自理能力,并在过程中增强学生协作能力,锻炼身体素质和意志品格,形成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思想品德。

其次,通过学科课程中的渗透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劳动能力。

第三,通过家校协作开展家务劳动,培养必备的基础劳动技能,增进亲子沟通,对学生进行孝亲教育。

第四,通过与社区合作,组织实施社区志愿服务劳动课程,促进学生认识了解社会,培育责任感、使命感和公益心。

第五,通过把劳动教育与生涯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规划能力。

三、工作小组成员

组长:

XXX

副组长:

XXXXXXXXX

成员:

教育处、教务处、总务处、办公室、班主任及学科教师、家委会

四、活动内容

(一)日常劳动教育活动

日常劳动教育活动旨在利用学生日常参与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劳动锻炼的机会,达成劳动教育多个维度的目标。

1.基础性劳动

(1)提升思想认识

组织人:

教育处、班主任、学科教师

活动目标:

营造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氛围;利用课堂阵地提升学生对新时代背景下劳动内涵的理解。

实施要求:

教育处于每学期不定期通过校内推送系统、网站、校刊、展板等媒介向全体学生进行形式多样、内容鲜活的劳动教育宣传;班主任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通过主题班会进行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各学科教师根据本学科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劳动教育。

(2)教室清洁与规范化评比

组织人:

班主任

活动目标:

熟练使用清洁用具高质量完成教室清洁维护,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创造性地完成教室规范化各项要求,提升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实施要求:

班主任组织本班同学做好教室日常清洁与保洁工作,由学生会每日进行两次检查工作,作为班级量化考评的基础数据之一;每学年开展一次教室规范化评比活动,由教育处对各班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3)校园公益服务劳动

组织人:

医务室、班主任

活动目标:

熟练使用清洁用具做好校园清洁维护,认真完成各时段执勤任务,提升学生劳动技能、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实施要求:

根据《学校晨扫要求》,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全员参与校园晨扫,完成《要求》指定区域的清洁卫生;医务室需提前对值周班晨扫工作进行教学指导,并认真完成各班晨扫的督促与考评。

根据《学校值周班级工作职责及考评细则》,班主任组织好本班学生认真完成早中晚各时段校园执勤工作,维护校园秩序,整理公共区域的图书。

(4)住校生寝室劳动

组织人:

生活教师

活动目标:

做好寝室内务整理和清洁工作,提高学生自理能力。

实施要求:

根据《学校公寓管理规定》,住校生每日做好寝室内务整理和清洁工作;由生活教师每日进行检查,各寝室完成情况及时公布。

(5)节假日孝亲劳动

组织人:

教育处、班主任、学生家长

活动目标:

提升学生家务劳动技能,增进亲子沟通,培育感恩意识,引导学生传承孝敬的优秀传统文化。

实施要求:

利用三八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在家参与家务劳动,家长进行指导与记录。

(6)校外志愿服务劳动

组织人:

教育处

活动目标:

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志愿服务劳动,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培育奉献精神。

实施要求:

通过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学生认真参与社区、街道或小区的相应劳动体验活动,做好相关记录,及时填写综合实践报告。

2.创造性劳动

(1)学科创造性劳动

组织人:

学科教师

活动目标: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体会学科魅力,激发学生创造热情。

实施要求:

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以智能家居与物联网设计、3D打印与创新设计、电路设计、结构设计等模块的通用技术课程;参与以果酒果醋、泡菜、腐乳的制作、趣味物理化学实验等为内容的学科实验课程。

(2)校本课程创造性劳动

组织人:

教育处、教务处、校本课程指导教师

活动目标:

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选选修课及相应社团,进行创造性劳动体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与协作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创新意识。

实施要求:

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参加摄影基础与后期制作、校园文创产品设计与制作、书法与篆刻、服装设计、手工木艺、DIY设计、智能编程、车研社等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在指导老师帮助下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完成物化成果的创作。

(3)德育活动创造性劳动

组织人:

教育处

活动目标:

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德育活动中的创造性劳动内容,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培育审美情趣与创新意识。

实施要求:

发动学生广泛参与教育处组织的各项德育活动,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完成如“我为教师画张像”、班旗班徽设计、运动会会徽会歌创作等内容。

(二)专项劳动教育活动

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背景下的劳动教育,学校于每学年上学期对高一年级和初一年级全体学生开展专项劳动教育活动,以紧贴生活和动手实践为基本着眼点,通过加强家校协作,精心规划切合实际的活动项目,在保障安全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与能力,为其更加全面地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1.活动时间:

分两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

每学年11月

第二阶段:

每学年4月

2.活动内容

第一阶段:

(1)家务劳动

A.一餐一饭,来之不易

时间:

第十周、十一周周末(11月9日、10日,11月16日、17日)

内容:

①陪同父母逛菜市场,认识十种蔬菜和十种杂粮,记录价格;了解常见肉类食品价格;②学习并独立完成一道经典川菜(回锅肉、麻婆豆腐、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等)。

要求:

将蔬菜价格制成表格;所选川菜应为以前未尝试过的,记录该道菜的食材要求,并请父母用手机录下菜肴制作过程,品尝后给出评价。

B.一屋不扫,何扫天下

时间:

第十周、十一周周末(11月9日、10日,11月16日、17日)

内容:

协助父母打扫清洁,独立整理自己的床铺和个人物品;学习行李箱收纳技巧。

要求:

请父母用手机记录整理床铺和行李箱收纳的过程。

注意:

以上活动的视频由班主任组织本班同学通过课前十分钟进行小组交流,再于班会课组织优秀学生及家长代表进行交流。

(2)“我的生活,我做主”——生活技能大赛(教育处、年级组、体育组、总务处)

时间:

11月18日班会课

比赛地点:

学校体育馆

项目一:

床铺整理(各班)

具体内容:

装被芯(每班男女生各两名,分两组)、铺床单(每班男女生各一名)、叠被子(每班男女生各一名),由裁判计时。

项目二:

行李箱收纳

具体内容:

将校服、书籍、个人物品整齐有序装箱,不许用收纳袋打包;每班男女生生各一人参加。

项目三:

包饺子

具体内容:

各班家委会准备食材,总务处提供必要桌椅器材,每班派出8名学生组队参加,在规定时间内比拼完成数量与质量,不能使用模具,必须全手工操作。

(3)“奉献小我,心系大家”——社区志愿服务劳动

时间:

11月22日上午8:

00——12:

00

地点:

旅游村社区

内容:

根据社区安排分班分岗位进行社区志愿服务

组织:

教育处、班主任全程参与

(4)专题培训

时间:

11月22日下午14:

00——17:

30

地点:

音乐厅

内容:

1.14:

00——14:

30校园晨扫值周要求培训(医务室、学生会)

2.14:

40——15:

30中西餐礼仪培训(国际部老师)

3.15:

40——17:

30安全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医务室、成都市医院工作人员)

(5)主题班会一:

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时间:

11月25日

地点:

各班教室

内容:

各班安排学生采访学校后勤员工每日工作内容,列出学校后勤保障劳动清单,并根据前期对家长亲友的访问,介绍不同职业的工作状况,讨论交流,达成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共识。

(6)主题班会二:

劳动教育集中教育第一阶段总结

时间:

12月2日班会课

地点:

各班教室

要求:

各班邀请家长代表参加

内容:

1.前期家务劳动优秀代表进行交流;

2.学生就志愿服务劳动进行交流;

3.各班家长代表分享感悟与寄语;

4.班主任作总结教育.

第二阶段:

(1)“身临其境,增广见闻”——主题参观

内容:

参观天府农业博览园和工业博物馆

组织:

教育处、年级组

要求:

临行前班主任组织本班同学进行参观规划,明确拟了解的内容,参观过程中做好记录。

(2)“亲近自然,自给自足”——踏春野炊

内容:

组织绿道健身走活动,并由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自己动手烹饪午餐

组织:

教育处、年级组、家委会

要求:

教育处组织家委会精选距离合适的绿道,并严格保证用餐的卫生安全;各班学生需提前准备食材,做好烹饪准备。

XXX学校

20XX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