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头长白山特种野猪繁育饲养与沼电有机肥一体化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4834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24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万头长白山特种野猪繁育饲养与沼电有机肥一体化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20万头长白山特种野猪繁育饲养与沼电有机肥一体化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20万头长白山特种野猪繁育饲养与沼电有机肥一体化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20万头长白山特种野猪繁育饲养与沼电有机肥一体化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20万头长白山特种野猪繁育饲养与沼电有机肥一体化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万头长白山特种野猪繁育饲养与沼电有机肥一体化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20万头长白山特种野猪繁育饲养与沼电有机肥一体化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万头长白山特种野猪繁育饲养与沼电有机肥一体化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万头长白山特种野猪繁育饲养与沼电有机肥一体化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20万头长白山特种野猪繁育饲养与沼电有机肥一体化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白山市20万头长白山特种野猪繁育饲养与沼电有机肥一体化开发项目

1.1.2建设性质与期限

建设性质:

扩建

建设期限:

2009.1—2010.12

1.1.3项目建设单位:

白山市隆兴牧业科技实验示范基地

负责人:

XX联系电话:

所有制形式:

集体所有制

1.1.4项目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

申报单位:

白山市牧业管理局

项目负责人:

路好平局长

1.1.5建设地点:

一级繁育场:

抚松县兴隆乡四季村

二级繁育场:

抚松县仙人桥镇梁山村、抚松县松江河镇白西林场

1.1.6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拟扩建三处种猪繁育场,建筑面积7.2万平米,扩建2个特种野猪围栏放养小区,建筑面积0.8万平米;拟建设500立方和200立方的沼气发生罐分别为4个和1个,配套建设沼气生产、发电用房、有机肥生产车间等9900平方米,按装30千瓦的沼气发电设备7台及配套设施;配备相应设施及生产、运输、化验等仪器设备。

1.1.7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

年饲养长白山特种野猪种猪1.37万头,年繁育饲养商品仔猪20万头(其中:

15万外销售“带养户”),饲养出栏商品育肥猪5万头。

年生产沼气36.3万立方米(其中:

商品沼气7.3万立方米),发电43万度,年生产生物有机肥2.4万吨。

1.1.8投资规模和资金构成

项目总投资21104.2万元,建设投资13820.7万元,流动资金投资7225万元,建设期利息58.5万元。

项目新增总投资14814.2万元,其中:

新增建设投资9773.7万元,新增流动资金投资4982万元,建设期利息58.5万元。

1.1.9资金筹措与使用

(1)项目新增建设资金筹措(包括建设期利息):

在项目新增9832.2万元建设投资中:

申请国家财政资金4061.6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000万元;银行贷款2058.5万元,农业加工龙头企业-四平红嘴农业高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注资2000万元,建设单位自筹资金712.1万元。

(2)项目新增流动资金筹措:

项目新增流动资金4982万元,通过银行贷款解决2000万元,农业加工龙头企业注资1000万元,建设单位自筹解决1982万元。

1.2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

表1-1项目财务评价经济指标汇总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1

总投资

万元

21104

2

年销售收入

万元

18082

3

年总成本

万元

12341

4

年经营成本

万元

11124

5

利润总额

万元

5741

6

净利润

万元

4036

7

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

%

17.9

8

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

%

22.4

9

财务净现值(税后)

万元

15544

10

投资回收期(税后)

5.8

11

总投资收益率

%

28.3

12

资本金净利润率

%

28.4

13

利息备付金率

%

7.6

14

偿债备付金率

%

3.3

15

盈亏平衡点

%

24

16

资产负债率

%

28.8

17

流动比率

215

18

速动比率

%

31

1.3社会与生态效益

项目达产后,通过投放种猪和仔猪每年可带动当地1000个养猪户开展生态围栏养猪,可以幅射全市35个乡镇的120个村,每年增加收入2.6亿元,纯收入增加9000万元,可以带动3000余人就业,解决城乡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

项目通过有机肥生产,解决了畜禽粪便污染的问题,不仅为绿色果蔬、粮食、人参等生产提供2.4万多吨优质的有机肥,而且为当地周围300个农户提供清洁的生活燃气,改善当地农民的生活质量,为当地农民解决生活上的清洁能源,每年可减少用气农民生活用薪炭材5000立方,对保护长白山区的森林资源有重要的示范与引导作用。

1.4可研报告的编制依据

1、《吉林省牧业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白山市“十一五”牧业发展规划》、《白山市特种野猪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牲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3、《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牧业大省若干问题的决定》;

4、《白山市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发展接续产业总体规划》。

5、《白山市政府关于促进特种野猪产业发展的意见》

6、《吉林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

7、国家环保总局《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规定;

8、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有关数据。

9、有关部门提供的基础资料和证明文件。

1.5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本项目立项依据充分,符合《吉林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吉林省牧业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精神和发展目标,符合当地农牧业开发及牧业发展规划。

项目通过种猪繁育体系建设,提高特种野猪的供种规模,扩大养殖面,能够充分地把当地的林下草场资源优势专化为经济优势,发展接续产业,发展林牧业生态与循环经济。

因此,不仅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而且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对于保护长白山区的自然环境与矿泉水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项目建设理念创新、思路明确,符合国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与循环经济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符合白山市自然环境与资源禀赋特点,符合吉林省省委省政府建立绿色生态经济大省的整体发展战略思路。

因此,项目在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下,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和生态效益。

通过对项目的生产工艺、市场、环境评价、财务等方面的可行性研究,认为项目技术工艺上先进可行,财务上各项指标较好,抗风险能力强,经济上合理可行,环境保护效果显著。

综合评价认为:

项目可行。

1.6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存在的问题:

(1)加强与屠宰加工龙头企业的联系,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企业集团,共同开拓市场。

(2)搞好林业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保证特种野猪产业可持续发展。

(3)注意种猪的选育,严格参照有关标准进行生产,为养户提供适应强,符合市场要求的种源。

建议:

(1)加快技术研究和攻关,尽快制定特种野猪种猪生产标准。

(2)制定特种野猪生产手册,更好指导业户生产。

(3)加强生产基地养猪户的组织管理,组织生产合作社或协会,搞好生产、供应与产品销售工作。

(4)按照绿色食品要求组织商品猪的生产,加大质量控制力度,从生产的多个方面加以控制,保证无药残、无疫病,提高产品信誉,为特种野猪产业发展创造更优环境。

(5)加强技术服务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技术全面,作风优良,肯吃苦的技术服务队伍,更好地为生产基地的养猪场户服务。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近些年,我市利用长白山纯种野猪与当地黑猪杂交,开展了特种野猪的杂交与饲养试验,杂交猪的饲养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养猪场户缺乏技术,引种混乱,影响了产业规模扩张和饲养效益的提高。

为尽快把长白山特种野猪产业做大做强,经过省专家多次实际踏察和科学论证,认为在我市发展特种养猪业前景广阔。

为此,白山市牧业局及其技术人员于2000年在抚松县建立了白山市牧业科技实验示范基地,经过全面的调查、大量筛选和专家研究论证,选定用松辽黑猪作母本,用长白山野猪作父本进行级进杂交,生产具有50%-75%长白山野猪血统的特种野猪,再经过本品种闭锁繁育与选种选配等育种技术,培育长白山特种野猪新品系。

该项目在省科技厅立项,技术依托单位是吉林省农科院畜牧分院和吉林农大动物科技学院,经过近几年的扩繁饲养,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育种核心群和杂交群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为把特种野猪产业做大做强,市政府和牧业部门对该产业进行了规划,通过“围牧场、养山猪、带农户、建基地”的发展模式,确定了“一年打基础,二年抓提速,三年大发展,四年新跨越”的总体思路,到2012年,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比较先进、产品质量与结构更加优化、产业链条更加完善、生产与森林生态更加和谐,产业地位不断提升。

到2012年出栏、屠宰加工量达到20万头,实现产值6亿元,销售收入4亿元,利润1.4亿元。

在政策的扶持带动下,特种野猪产业在白山市乃至长白山区已经打下了基础,农民、村集体建设围栏放养场和小区的积极性特别高,养猪场户引种愿望非常迫切。

因此,白山市牧业科技实验示范基地急需要扩大种源和商品仔猪的繁育规模,解决养猪户的生产急需。

当然,养猪规模的扩大,必然产生大量的猪粪和污水,这对于白山市的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

为此,白山市牧业管理局、白山市隆兴牧业科技实验示范基地与吉林省节能研究所合作,进行了在规模猪场建设大型沼气工程的的研究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为了做大做强特种野猪产业,我们规划了20万头长白山特种野猪繁育饲养与沼电有机肥一体化开发项目。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是我省东部地区养猪产业发展的需要

长白山特种野猪(森林猪)产业的开发,符合当前国家产业政策和我省发展“优质、安全、高效”畜牧业的产业政策。

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牲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到“要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突出发展牛、羊等节粮型草食型家畜,加快发展特种养殖”。

在《牧业经济“十一五”规划》中对我省东部长白山区的牧业产业发展进行了规划和布局,要集中打造“一大一特”两个生猪隆起带:

其中一个就是:

突出东部山区半山区利用本地猪和长白山野猪杂交,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特色猪肉品牌,形成特色生猪生产隆起带。

白山市委、市政府也把做大做强特种野猪产业纳入了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把特种野猪繁育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作为我市农村工作的重点,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

2007年市政府出台了《白山市政府关于促进特种野猪产业发展的意见》,在资金、土地、技术服务等方面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有力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2.2.2发展特种野猪产业是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突破口

近几年,我市特种野猪产业发展较快,效益显著,农户对饲养特种野猪的积极性非常高。

现在普通生猪生产已进入成本高、风险大的“微利时代”,而特种野猪价格高、抗病力强、饲料来源广、成本低,应该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下岗职工再就业、企业及养殖场转产的好项目。

长白山特种野猪肉卖价比家猪高1.8-2倍,而生产成本比家猪低,列高效畜牧业榜首,是高效畜牧业中的黄金项目。

每户按饲养1公8母,年可繁育商品猪120头,每头最低按1700元计算,年销售收入20万,年纯收入7.2万元。

多年来,我市农村生产处在传统农业发展阶段,畜牧业新技术、新品种未能与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及资源要素形成最有效地结合,严重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

当前,吉林省政府和白山市委市政府对特种野猪产业非常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把特种野猪产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产业来抓,通过引种扩繁、围栏放养、屠宰加工等环节,不断形成饲养规模,改变产品加工相对滞后的局面,完善产业链条,充分挖掘资源潜力,优化资源要素配套,把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牧业经济结构调整,振兴农村经济。

2.2.3发展特种野猪产业能够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我市是吉林省东部林业、矿产区,农业耕地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慢,生产方式落后、技术手段不高、品种结构不合理,影响到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牧业在农业中所占比例是划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一个主要标志,特种野猪适宜性强,耐粗饲,家家户户都能饲养,特种野猪不仅生长发育快、胴体瘦肉率高,而且市场竞争力强,市场价格高,养猪生产效益显著。

发展养猪业可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

因此,必须转变观念,树立高效、生态、科技的现代牧业生产理念,把特种野猪产业作为白山市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来抓,促进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畜牧业整体位置和档次,改变当地特种野猪产业与当地自然资源不相适应的局面,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2.2.4建设沼气环保工程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白山市畜牧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养殖业污染物综合利用一直是我市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集约化畜禽养殖场不但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如果这些粪便污水不能有效地加以处理,将会对白山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对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一方面农业化学物资的污染,直接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及畜禽产品的食品卫生质量;另一方面畜牧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粪尿以及畜禽加工厂的废水,已成为一种灾害性的新污染源。

有些养猪场内满地粪尿任其流入沟渠、河流,污染水体,造成公害,使境内地表水严重恶化,氨氮大幅增加,化学耗氧量增加3倍多。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禽粪尿将成倍增加,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将进一步扩大和严重。

在这中情况下,即要解决粪尿污染问题,又要解决增产畜产品问题,能使这两个对立矛盾统一起来,并予以解决的办法,只有用畜牧生态工程。

项目扩建设两个10万头仔猪的繁育猪场,每个猪场年粪尿排放量多达4.82万吨,污水的排放量是粪尿排放量的3-5倍。

因为粪便中的某些有害物质如蛋白质、脂肪酸腐败的产物能溶解于水,使水具有臭味,从而恶化了水质,不适于人畜饮用。

这些腐败性有机物质进入水体,经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氮、磷等富营养成分。

另外,粪便中的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进入河道后,能通过水体或水生动植物进入快速的扩散和传播,直接或间接的传染各种疾病。

因此对饮用水的水源体系保护是十分必要的,不容忽视。

虽然企业也按照省、市环保部门的要求投资建设了化粪池,因化粪池设计方面的欠缺,承载能力弱,经常造成泄漏,致使河流下游居民和自然环境受到很大的危害,农民上访的事件屡有发生。

另一方面,从地理位置上,企业处于白山市城乡结合部,地处环境敏感区,不从根本上治理污染,对水源体系的安全会造成威胁。

因此,进行畜粪污染物处理和利用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企业要想发展,建设沼气工程处理猪场的猪粪便污水势在必行。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3.1.2自然环境与水文条件

白山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自然风景秀丽的长白山西侧,东经126°7'至128°18',北纬41°21'至42°48'。

东西相距180公里,南北相距163公里,国境线长454公里,幅员17485平方公里。

市区面积1388平方公里。

主要河流有鸭绿江、头道松花江、二道松花江、浑江等。

白山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吉林省最寒冷地区。

春季昼夜温差大;夏季短,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多睛朗天气;冬季长,干燥寒冷。

市区年平均气温4.6℃,夏季最高气温历史极值36.5℃,冬季最低气温历史极值-42.2℃,年平均降水量883.4毫米,日照时数2259小时,无霜期140天,最大积雪厚度50厘米。

最大冻土深度1.7米,地下水位在8米以下,地耐力18Tm2,地震裂度7级。

3.1.3区域社会经济环境条件

全市现有人口13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7.5万,农业人口42.5万人。

2007年全市农业总产值52.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175元,全市现有可放牧草场56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83%。

农业耕地面积5.26万公顷,其中粮田面积4.4万公顷。

良好的自然条件为特种野猪的繁衍生息创造了条件。

多年来,白山市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慢,牧业生产方式、技术手段处在传统牧业生产阶段,未能与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及资源要素形成最有效地结合,影响到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转变观念,树立高效、生态、科技的现代牧业生产理念,成为白山市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

3.1.4项目关联产业的发展现状

现代养猪业是一个“农工贸一体化”十分明显的生产行业,高水平的养猪业必然带动技术先进的畜牧业、种植业、林业、加工业及销售业朝着技、工、贸一体化方向发展。

由南京雨润集团投资的白山市亿佳食品有限公司,已经建设成了120万头生猪屠宰、食品加工生产线,每年可以屠宰加工特种野猪20万头的,产品主要出口日韩和东南亚市场,将对种野猪饲养业有巨大的拉动作用。

本项目作为120万头生猪屠宰线的配套生猪饲养基地,将与该加工龙头企业密切配合,在该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把种猪、商品仔猪的繁育场建设好,扩大繁育规模,为养猪场、小区提供更多更好的商品仔猪。

辖区内4大国营林业局实施了林业管护制度,林业管护承包户4万多个,经营林地4.6万公顷,可以放养特种野猪的林地占30%以上,现已经有150个户进行小规模的特种野猪围栏放养。

当前白山市饲料生产、经营业在不断壮大,饲料经营企业已有40余户,经营品种15个;千头以上的洋三元杂交猪饲养场20多家,规模养猪户500多户;生猪销售业户100多户。

蔬菜基地、果树基地、中药材基地各有5个、3个、2个,有业户1300多户,能够大量地使用公司生产的有机肥。

因此,项目的建设将有力地促进目前比较薄弱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饲料种植加工业、家庭养殖业、动物保健品等产业,为现代养猪业产业化发展作出示范。

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3.2项目区特种野猪产业发展的现状

(1)群众基础好

我市早在1989年就开始驯养长白山野猪,在多年实践以及同科研院校合作的基础上,摸索了一套科学饲养长白山野猪的新方法,科学的规范了绿色养殖的各环节。

2006年成立了“抚松县特种野猪养殖协会”,现在全市六个县(市)区拥有会员140余名,养殖协会的整体实力在不断增强。

(2)养殖技术比较成熟

白山市特种野猪养殖协会根据自身的实际,对多年的训化、纯繁、杂交改良、放养、饲料配比、防疫治疗等方面的技术经验进行了认真总结提高,总结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纯繁、改良和饲养管理方法,对野猪的生长习性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初步建立了繁殖改良、疫病防治、饲养标准等技术体系,并得以应用。

在这方面,市牧业局和项目单位承担了省科技厅特种野猪(森林黑猪)的选育项目,已经取得了很多经验和初步成果。

(3)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经过这几年的摸索和试验,我市特种野猪生产发展很快,由于价格很高,效益很好,远远地高于其他养殖业,养殖业户发展中得到了实惠,增强了经济实力。

当前,在前一段种源扩充的基础上,养殖户规模不断扩大,为我市今后大面积开发特种野猪(森林黑猪)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全市已经发展特种野猪(森林黑猪)规模户228户,饲养规模达到7.5万头。

3.3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3.3.1生态环境优越

我市地处长白山腹心地带,森林覆盖率高达83%以上,域内崇山环抱,沟谷交错,空气清新,形成了天然防疫屏障,是很多疫病的清净区,符合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标准,为规模生产绿色食品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项目建设地选址在林区,适宜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最适合特种野猪生长与繁衍,是特种野猪最好的栖息地。

3.3.2饲料资源得天独厚

长白山区森林繁茂、饲草资源种类繁多,为发展食草型畜牧业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源。

项目区内可以利用的林下放养场地可以达800万亩以上,林下资源十分丰富,可放牧利用的植物就有110多种(大多数是中草药),林下植物中如橡子、松子、核桃、锉草、婆婆丁、曲木菜、马齿笕、野果及野草等都是野猪喜欢吃的食物,为特种野猪的养殖提供了足量的天然绿色饲料。

另外这些山药材对预防野猪疾病,防止化学药物在体内的残留等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3.3政策扶持有力度

为发展特种野猪产业,市政府2007年出台了《白山市政府关于促进特种野猪产业发展的意见》,在诸如土地、融资、财政补助、技术服务、产品销售、原料供应等方面给以政策支持。

按照省政府关于优先发展畜牧业和建设畜牧业大产业的战略部署,我市在2008年初的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对全市的牧业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提出以特种野猪产业为主的特色牧业扩能工程,并与各县(市)区签定了特种野猪发展目标责任书。

今年8月份召开的全市特种野猪产业发展专题会议上,市政府决定,2008年至2010年,每年给予特种野猪产业100万元的资金支持,主要用于产业的研究开发、种源扩繁、围栏草场建设、人工种草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

3.3.4投资环境良好

白山正处在一个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除了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等普遍机遇外,白山市在还面临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政策机遇。

国务院已批准白山市为国家综合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将在重大项目立项审批、农特产品深加工、新办企业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

目前,全市上下紧紧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综合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的历史机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托资源,着力实施工业立市、工业强市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对引资项目在土地、规划建设、融资、技术服务、项目协调配合等方面都将给予全放位的政策支持。

3.3.5技术服务体系比较键全

白山市现有县级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站所12个,乡镇畜牧兽医站54处,在良种繁育、饲草(料)供应,疫病防治、科技咨询服务及产品销售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产业化服务体系。

全市现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548人,其中高级职称的38人,中级职称的247人,大部分人具有多年家畜繁育、疫病防治和生产实践经验,能够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3.4存在的问题

从产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在我市发展特种猪生产今后也面临挑战。

一是从市场环境上看,虽然在一些地方特种市场销售较好、生产效益较高,但是,作为特种野猪产业单纯的扩繁卖种机遇期已经基本结束,正在进入常态发展阶段,不会出现价格超高、市场奇缺的情况,因为在我国宁夏、辽宁、浙江、广东、湖南、山东、天津以及河北等省份都有饲养,而且发展也很快。

所以,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面临更多的是竞争和挑战。

二是从产业经营上看,多数饲养场户品种杂交技术路线不清,致使有的养殖户乱交滥配,降低了生产性能,好的性状改没了,不良性状改出来了,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产出功能,品种优势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三是行业发展缺乏约束和管理。

价格不一,竞争无序,市场开拓不利,缺乏必要的组织协调,行业组织程度低,养殖户利益受到损害,难以打开更大的市场,对今后产品开发方向把握不准,创造品牌意识不强,与产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

四是产业规模和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需要在繁育、饲养等方面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来提高生产档次,扩大生产规模。

五是资金短缺是影响项目建设的关键,资金短缺造成生产规模小,公司的经济势力难以壮大,难以应对市场的风险,必须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

 

第四章项目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4.1建设单位简况

白山市隆兴牧业科技实验示范基地始建于2000年8月,总部设在抚松县兴隆乡四季村,是白山市牧业管理局直属集体企业,是目前白山市乃至长白山区最大的集长白山特种野猪育种、种猪饲养、仔猪繁育、商品猪围栏放养为一体的特种野猪生产企业,近几年,在白山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增强。

企业现有职工103人,其中,管理人员6人,专业技术人员15人,生产人员77人,购销人员5人。

企业下设三场二区,主要包括兴隆乡原种猪场、抚松县仙人桥镇第一扩繁猪场、抚松县松江河镇第二扩繁场,抚松县兴隆乡养猪小区、江源区湾沟镇养猪小区。

(1)原种猪场:

原种猪场位于抚松县兴隆乡四季村,地处长白山腹地,周围四面环山,东邻松花江,四周绿树成荫,茂密的扩叶林遍布周围的山水间,群山环抱猪场,避风向阳,可利用放牧场地广,交通十分便捷,距抚松至松江河公路6公里,周围方圆5公里之内没有养殖场和加工厂。

场区占地42亩,建筑面积3810平米,有种猪繁育舍3150平米,配备工厂化种猪饲养设备,办公楼、饲料加工等配套用房1660平米,青贮池、化粪池等320立方米,现存栏种猪490头,其中,纯种长白山野猪8组(每组1公5母),共48头,松辽黑种母猪59头,50%野猪血统的种母猪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