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江苏卷解析版word版.docx
《高考化学江苏卷解析版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江苏卷解析版word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江苏卷解析版word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化学试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的原子质量:
H:
1C:
12N:
14O:
16Na:
23Mg:
24Al:
27P:
31S:
32Cl:
35.5Ca:
40Mn:
55Fe:
56Ni:
59Cu:
64
第
I
卷选择题
(共
40分)
单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
10小题,每小题
2分,共计
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
是
A.甲醇B.天然气C.液化石油气D.氢气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考核化学与社会问题中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资源利用等相关问题。
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
率为80%,普通燃烧过程能量转换率为30%左右(《选修四》教材P77),氢气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产物又是水,对环境无危害性,从能效比及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氢气的确是最理想的能源。
太阳能和氢能全面使用将是
新能源领域人类努力的方向。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B.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
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中子数为
146、质子数为
92的铀(U)原子
146
92U
【参考答案】B
【解析】有关化学用语常涉及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尤其是一些常见物质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及模型
等等,内容比较基础。
教学中,我们力求从原子结构示意图还是离子结构示意图、结构式还是结构简式、-OH
-
-
+
等辨析的角度落实教学内容。
还是OH
、-NO还是NO
、-CH还是CH
2
2
3
3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
2+
+
2-
-
Mg
、K、SO
、NO
4
3
B.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
+
2+
-
-
Na、Cu
、HCO3
、NO3
-1
+
+
2-
、I
-
C.0.1mol·LAgNO溶液:
H
、K
、SO
3
4
-1
+
+
、Cl
-
2-
D.0.1mol·LNaAlO2溶液:
H
、Na
、SO4
【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以溶液中离子共存的方式考查学生对指示剂的颜色变化,碱性溶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碘离子与银离子、偏铝酸根与氢离子等共存问题的理解程度,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相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B.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器皿盛放氢氟酸
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来干燥氯气
D.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范畴,这些内容都来源于《必修一》
、和《必修二》等课本内容。
A.源于《必修一》
P99第8
行原文。
B.源于《必修一》
P76第9
行原文。
C.源于《必修一》
P87第3
题及《必修一》
P85第7行材料。
D.氯化铝从《选修三》电负性差值来看,它属于共价化合物,熔融情况下不导电,不能用于电解制铝。
《必修二》P88-P89都介绍了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制铝。
【备考提示】看来高三一轮复习围绕课本、围绕基础展开,也不失为一条有效的复习途径。
5.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
下列图示对应的操
作规范的是
A.称量B.溶解C.转移D.定容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基础实验与基本实验操作的考查范畴。
内容源于《必修一》P16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A.托盘天平称量物品中的左物右码。
现物品在右托盘,错。
B.搅拌溶解,操作合理。
C.引流要用玻璃棒,并伸至刻度线以下位置。
D.定容时不得将滴管伸入容量瓶。
本题以常见气体制取、蒸干、除杂、萃取、分液为实验操作为素材,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熟悉程度和实
验原理的应用能力,试图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关注化学实验操作的真实性。
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
丁
乙
丁
甲
丙。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甲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B.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
D.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范畴,有一定的难度,代入逐一对照验证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
A.若甲为焦炭,则乙为一氧化碳,丙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B.若甲为二氧化硫,则乙为亚硫酸氢铵,丙为亚硫酸铵,亚硫酸铵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铵。
C.若甲为铁,丁为盐酸,则乙为氯化来铁,氯化来铁可能再与盐酸反应。
D.若甲为氢氧化钠,丁为二氧化碳,则乙为碳酸钠,丙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1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A
B.78g苯含有C=C双键的数目为3NA
C.常温常压下,D.标准状况下,
14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6.72L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NA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中一些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A.ClO-水解,ClO-数目小于NA。
B.苯中事实上没有真正的双键,而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C.相对分子质量皆为28的CO和N2混合气体,因分子中碳原子数目一样为二个,故为
NA。
D.6.72L即0.3molNO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
灵活应用各种知识,尤其基本概念与理论中元素守恒、化学键问题、晶体结构问题、氧化还原中电子转移问题、可逆反应问题及物质的量计算中一些特殊物质的状态等。
【备考提示】结合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判断一定量的物质所含有的某种粒子数目的多少,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在近几年的各种高考试题中保持了相当强的连续性。
这种题型所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在备考复习时应
多加注意,强化训练,并在平时的复习中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总结。
8.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
MnO2+4HCl
Mn2++2Cl-+Cl2↑+2H2O
B.明矾溶于水产生
Al(OH)
3
胶体:
Al
3+
2
3
+
+3HO=Al(OH)
↓+
3H
C.Na2O2溶于水产生
+
-
O2:
Na2O2+H2O=2Na
+2OH+O2↑
D.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
-
2+
-
HCO3
+Ca
+OH=CaCO3↓+H2O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是基本概念中离子方程式判断正误的考查,选题以元素化合物基础和生活内容为背景,内容基础。
A.氯化氢是最解质,水溶液中应拆成离子。
B.铝离子水解不能进行到底,中间用可逆符号,不写沉淀箭头。
C.该反应未配平,系数应为2、2、4、4、1。
D.书写合理。
【备考提示】高考常设置的错误形式有:
离子反应不符合客观事实;各物质化学式拆分错误;不符合“三个守
恒”(质量、电荷、电子);不符合有机物官能团性质;反应环境与产物的矛盾;改写是否正确(注意区别胶体与
沉淀);隐含的反应是否遗漏(生成物与反应物不共存、隐含的氧化性物质等);方程式与所给的“量”的条件是
否切合“过量”,“适量”,“足量”,“少量”等
解此类问题是应做到:
注意“三看”:
看反应环境,看操作顺序,看反应物之间量的关系。
牢记“三查”:
查物质是否能拆分成离子形式,查三个守恒,查阴阳离子的比例与它们形成化合物时的比例是否相同。
9.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
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下。
该电池工作时,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Mg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B.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D.溶液中Cl-向正极移动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是电化学基础的一条简单综合题,着力考查学生对原电池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
A.组成的原电池的负极被氧化,镁为负极,而非正极。
B、C.双氧水作为氧化剂,在石墨上被还原变为水,溶液
PH值增大。
D.溶液中Cl-移动方向同外电路电子移动方向一致,应向负极方向移动。
10.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3。
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X与
W同主族,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
r(Y)>r(Z)>r(W)
B.元素Z、W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
C.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Z的强
D.只含X、Y、Z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参考答案】D
【解析】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
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
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
金属性、非金属性比较:
金属的金属性
非金属的非金属性
金属金属性越强与水反应越容易
非金属金属性越强与氢化合越容易
金属金属性越强与酸反应越容易
非金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氢化物越稳定
金属金属性越强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
非金属金属性越强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
金属性强的金属可以置换出盐溶液金属性弱的金属
非金属性强的金属可以置换出溶液中非金属性弱的非金属
突破口是Z为O,又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原子半径比Y小,说明X是H,同时W与X属于同一主族,
则W是钠。
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3,推出Y为N。
不定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
5小题,每小题
4分,共计
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
选项符合题意。
拓正确答案
.....
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
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
2分,选两个且都
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
0分。
1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电解法精炼铜时,以粗铜作阴极,纯铜作阳极
C.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
c(CH3COOH)
的值减小
-
c(CHCOO)
3
D.NaCO溶液中加入少量
Ca(OH)
2-
水解程度减小,溶液的
pH减小
固体,CO
2
3
2
3
【参考答案】AC
【解析】本题是化学反应与热效应、电化学等的简单综合题,着力考查学生对用熵变焓变判断反应方向,水解
反应、原电池电解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能力。
A.本反应前后气体变固体,熵变小于零,只有在焓变小于零时自发。
内容来源于《选修四》
P34-P36
中化学方
向的判断。
B.精炼铜时,粗铜铜作阳极,被氧化,纯铜作阴极,被还原。
内容来源于《选修四》P81。
C.越稀越电离,醋酸与醋酸根离子浓度比减小。
内容来源于《选修四》P41。
D.Na2CO3溶液加少量Ca(OH)2固体,抑制碳酸根离子水解,但pH值随着Ca(OH)2固体的加入而增大。
12.药物贝诺酯可由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贝诺酯分子中有三种含氧官能团
B.可用FeCl3溶液区别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
C.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D.贝诺酯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最终生成乙酰水杨酸钠和对乙酰氨基酚钠
【参考答案】B
【解析】该题贝诺酯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官能团的性质等基础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和
掌握程度。
☆能熟练区分醇羟基、酚羟基、酸羟基的性质上的差异:
醇中的羟基连在脂肪烃基、环烷烃基或苯环的侧链上,由于这些原子团多是供电子基团,使得与之相连的羟基上氢氧原子间的电子云密度变大,氢氧共价键得到加强,氢原子
很难电离出来。
因此,在进行物质的分类时,我们把醇归入非电解质一类。
酚中的羟基直接连在苯环或其它芳香环的碳原子上,由于这些原子团是吸电子基团,
使得与之相连的羟基上氢氧原子间的电子云密度变小,氢氧共价键受到削弱,氢原子比醇羟基上的氢容易电离,因此酚类物质表现出一定的弱酸性。
羧酸中的羟基连在
上,受到碳氧双键的影响,羟基氢原子比酚羟基上的氢原
子容易电离,因此羧酸
(当然是短链)的水溶液呈明显的酸性,比酚溶液的酸性要强得多。
Na
NaOHNa2CO3
NaHCO3
醇羟基
√
╳
╳
╳
酚羟基
√
√
√
╳
羧羟基
√
√
√
√
相关对比:
-
酸性强弱对比:
CH3COOH>H2CO>CHOH>HCO
3
6
5
3
结合
+
-
-
-
2-
H能力大小:
CH3COO<HCO3
<C6H5O<CO3
故:
C
6
HOH+NaCO→CHONa+NaHCO
5
2
3
6
5
3
A.苯环不属于官能团,仅羧基、肽键二种官能团。
B.三氯化铁遇酚羟基显紫色,故能区别。
C.按羟基类型不同,仅酸羟基反应而酚羟基不反应。
D.贝诺酯与足量NaOH反应,肽键也断裂。
13.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
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C.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
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
Fe2+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常规实验与基本实验考查范畴。
A.不能排除碳酸氢盐与
2-
-
形成的盐的干扰
SO3
、HSO3
B.也可是钠的单质或其他化合物,这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仅证明含有钠元素。
C.其他还原气体或碱等都可使溴水褪色。
D.Fe2+检验方法过程合理。
【备考提示】常见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除杂和离子检验等都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实验技能,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强化,反复训练,形成能力。
14.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
2+
2+
2+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
:
pM=-lgc(M),
MCO(M:
Mg
、Ca
、Mn
3
pc(CO32-)=-lgc(CO3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CO、CaCO、MnCO的K依次增大
3
3
3
sp
B.a点可表示MnCO3的饱和溶液,且
c(Mn2+)=c(CO3
2-)
C.b点可表示CaCO3的饱和溶液,且
c(Ca2+)<c(CO3
2-)
2+
)<c(CO
2-
)
D.c点可表示MgCO的不饱和溶液,且c(Mg
3
3
【参考答案】BD
【解析】本题属于基本概念与理论的考查,落点在水解与电离平衡、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图线变化隐含pH的实质。
3
2-
)与pH一样,图线中数值越大,实际浓度越小。
因此,
3
3
3
sp
依次减小。
A.pM、pc(CO
MgCO、CaCO、MnCO
的K
B.a点在曲线上,可表示
3
2+
2-
。
3
MnCO的饱和溶液,又在中点,故c(Mn)=c(CO)
C.b点可表示CaCO3的饱和溶液,但图线中数值越大,实际浓度越小,故
c(Ca2+)>c(CO3
2-)。
D.c点在曲线上方,可表示
3
2+
3
2-
)。
MgCO的不饱和溶液,且图线中数值越大,实际浓度越小,故
c(Mg
)<c(CO
15.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
CO(g)+H2O(g)
CO2(g)+H2(g),其正反应放热。
现有三个相同的
2L恒容绝热(与外
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I、II、III,在I中充入1molCO和1molH2O,在II中充入1molCO2和1molH2,在III
中充入2molCO和2molH2O,700℃条件下开始反应。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I、II中正反应速率相同
B.容器I、III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C.容器I中CO的物质的量比容器II中的多
D.容器I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II中CO2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
【参考答案】CD
【解析】本题属于基本理论中化学平衡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速率概念理解与计算,平衡常数概念与计算,平
衡移动等有关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
高三复习要让学生深刻理解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A.在I中充入1molCO和1molH2O,在II中充入1molCO2和1molH2,刚开始时,容器I、中正反应速率最大,容
器II中正反应速率为零。
达到平衡时,容器I温度大于700℃,容器II温度小于700℃,所以,容器I中正反应速率大于容器II中正反应速率。
B.容器III可看成容器I体积压缩一半,各物质浓度增加一倍,若温度恒定,则平衡不移动;但恒容绝热的情
况下,容器III中温度比容器I高,更有利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平衡常数容器III小于容器I。
C.若温度恒定,容器I、II等效,但两者温度不等。
达到平衡时,容器I温度大于700℃,容器II温度小于700℃,
有利于容器I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容器I中CO的物质的量比容器II中的多。
D.若温度恒定,容器I、II等效,容器I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II中CO2的转化率之和等于1。
但两者温度不等,
达到平衡时,容器I温度大于700℃,容器II温度小于700℃,有利于容器I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有利
于容器II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容器I中CO的转化率相应减小,容器II中CO2的转化率同样会相应减
小,因此,容器I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II中CO2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
16.(12分)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
硫酸镁还原热解制备高纯氧化镁是一种新的探索。
以菱镁矿(主
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FeCO3)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
(1)MgCO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
(2)
加入H2O2氧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滤渣2的成分是
(
填化学式)。
(4)煅烧过程存在以下反应:
2MgSO4+C2MgO+2SO↑+CO2↑
MgSO4+CMgO+SO2↑+CO↑
MgSO4+3CMgO+S↑+3CO↑
利用右图装置对煅烧产生的气体进行分步吸收或收集。
①D中收集的气体可以是
(
填化学式)。
②B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
(
填字母)。
a.NaOH溶液
b.Na
2
CO溶液
c.
稀硝酸d.KMnO
4
溶液
3
③A中得到的淡黄色固体与热的
NaOH溶液反应,产物中元素最高价态为+
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
【参考答案】
16.(12分)
+
2+
+CO2↑+H2O
(1)Mg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