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docx
《十五夜望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夜望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五夜望月
十五夜望月
文本探析
唐咏月诗中算得上力作的可谓是不胜枚举,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便是其中的一首。
绝句的前两句写出月夜无眠的诗人所见,后两句道出诗人月下所感。
前者营造了“地白”、“鸦栖”、“冷露”、“湿花”这样一个幽静而悠远的意境,寒意丝丝;后者吟出了诗人的感秋之意、怀人之情,思绪绵绵。
全诗起承转合,浑然天成。
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渲染了中秋望月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然后通过意味隽永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思表达得委婉动人、百回千转。
教法探路
该诗篇幅简短,易于记诵;但是其悠远的意境和感秋怀人之情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在理解感悟上或多或少会有些难度。
因此,教学上可采取反复诵读自然感悟和比较阅读加深理解两结合的方法,课前可多找一些千古传诵、广为人知的咏月诗印发给学生。
例诗日下:
关山月(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
望望空伫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待月(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
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
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登楼望月(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倪庄中秋(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走进教材
认识作者
王建(约767——830),字仲初,许州(今河南许昌)人。
唐代宗大历十年(公元775)进士。
一生困顿,晚景凄凉。
其诗语言通俗明晰,凝炼精悍。
善用七言歌行体,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作品有《王建诗集》,今存诗五百余首。
拓展阅读
中秋月
中秋赏月,是人生的一大美景。
一年中,有十二次圆月,而唯独有中秋节的月亮,牵动着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心。
那么,为什么在一年中,唯有中秋节的月亮如此呢?
我想,这至少与中秋时节的气候多少有点关系。
年到中秋,天高云淡,金风送爽,空气变的透明起来,正是赏月的好时节。
在我国古代,中秋赏月这一风俗源于何时呢?
我翻阅了许多古书,最早的可能算是《礼记。
祭义》篇里所说:
“祭日于坛,祭月于坎。
以别幽明,以制上下。
祭日于东,祭月于西。
以别内外,以端其位。
”孔颖达疏云:
“祭日于坛谓春分也;祭月于坎谓秋分也。
”“祭日于东,周朝旦之时,是为外;祭月于西,乡夕之时,是为内。
”可知古人在秋分时节于西方祭月之礼俗。
《周礼。
春官》中说:
“中秋,夜迎寒(阴)”。
秋天迎接的是寒,是阴,所以仪式举行在“夜”。
故在中秋之夜举行的这种“迎寒”礼俗,不正是《礼记》所言“秋分祭月”的原因?
不是相沿至今的中秋赏月风俗的起源吗?
中秋节做为我国的传统节日由来已久。
为什么叫中秋呢,据宋朝人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
“八月十五日,三秋恰半,故谓中秋。
”又说:
“此夜月亮倍明于常时,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飘香,银蟾光满。
”面对这良夜美景,历代诗人学者曾引发过多少感慨啊?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一首《月出》的情诗。
每一章头一句分别以“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来描写在皎洁的月光下,一个轻柔缥缈的美人引起了一位男子的强烈倾慕与不安。
比起太阳来,月亮变的含蓄,皎洁,充满温柔,它一直是光明、纯洁、美好的象征。
然而,同样是一轮圆月,由于人的心境不同,千百年来,人们曾谱写过许多动人的篇章。
唐朝王建的“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充满了深切的怀念友人之情。
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和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真切地点出了游子思乡的情思。
刘禹锡的“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通过对明月的描写,引发了对历史的回忆。
江山已旧,人事已非。
只有明月多情,穿过女墙仍旧照着这古老苍凉的故都,抚今思昔,能不伤感。
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写出一个月夜花间独酌者的寂静气氛。
反映出诗人被宦官权臣排斥打击的孤寂苦闷的心情。
还有明朝李攀龙的“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望。
”则描写出了一轮边塞明月和征人思乡的情结。
一轮皎洁的中秋皓月,在人们尽情地享受尽了其独特的诗情画意外,不免也会从心底里涌起一股淡淡的伤感。
这到使我想起了那个月宫孤栖的嫦娥,那一个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的神话传说。
据说在上古时期,天上有着十个太阳,灼热的阳光把土地都烤焦了。
人们无法生活。
爱民如子的尧祈求天帝帝俊救民于水火。
可这十个太阳都是帝俊的儿子,帝俊当然不愿意处治他们。
但他看到如果再这样让这些儿子胡闹下去,地球上的生物从此就会全部绝种,权衡再三,还是派神箭手羿到人间去解决这些问题。
羿接到命令后,就带着妻子嫦娥一同下凡,并把九个太阳射了下来,解决了人间的疾苦。
但这也同时惹怒了太阳的父皇帝俊,结果是将羿贬到人间,不许再返天庭。
美丽女神嫦娥也受了无故的牵连,陪同羿经历着人间生老病死的苦恼。
羿为了阻止死神的脚步和消除对嫦娥歉疚的心理,历尽千辛万苦,到西方的昆仑山上找到西王母,求的不死之药,并带回家让嫦娥保管,待到规定的良辰吉日夫妇同吃后再返天庭。
但嫦娥因受羿牵连而不能回到天庭,所以对丈夫多少产生了些怨恨,后来又听说羿与河伯的妻子宓妃有过不正当的关系,一气之下,在中秋月夜,趁羿不在家时独自把灵药吃掉。
此时,嫦娥就觉着她的身体轻盈无比,而且如生着翅膀般地离开地面向天上飞去。
暗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往下望是灰白色的田野,幽暗的山谷,四周寂静极了。
嫦娥经不住这一轮圆月的诱惑,情不自禁地奔向了月宫。
但是她错了,在月宫落脚之后,她发现月宫里出奇地冷清和孤寂,除了一只常年捣药的月兔和一株桂树外,什么也没有。
而只有在此时,那个自作聪明而又多少带着点报复心理的嫦娥,其悔恨无比的心情象这片浩瀚的夜空一样“绵绵无绝期”。
这便有了后人李白的“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和李商隐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悲凄的诗句。
孤栖月宫的嫦娥,随着年复一年的秋去春来,于碧海青天之中夜夜悔恨无比。
也许人们对嫦娥的悲惨处境不胜同情,后来清冷的月宫里又添了一个因“学仙有过”而被罚到月宫伐桂的吴刚。
可是那棵高达五百丈的砍一刀,缺一块,可等把斧头拔出来创口又合上的桂树,使的吴刚年复一年地永不休止地砍着这棵永远也不会砍倒的桂树,嫦娥虽有万端悔恨,但也无人能诉说,这仍多少带着些不可言状的悲剧色彩。
也许这一则略带悲剧色彩的传说于流传中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古人,古人也把自己的感情带进了这一轮中秋皓月。
但是,在古代文人浩如烟海的咏月诗句中。
我更感兴趣的还是李商隐在《霜月》中的那句“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这里的“青女”据《淮南子。
天文训》中说,是为青霄玉女,是主霜雪的女神。
而“素娥”即为“嫦娥”。
这种在严峻的环境中自得其乐的精神到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也许是今生有幸的缘由吧,我见过好多地方的中秋月。
第一次是在峨眉山,于郁郁葱葱之中,柔和的月光笼罩着雾霭中若隐若现的群山,伴随着金顶大殿里传出的僧人有节奏的诵经声,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第二次是在新加坡的圣淘沙岛上,我特意远离岛上旅游闹区,静静地躺在海滨沙滩的几株椰子树下,遥望夜空那一轮“外国的月亮”,激起的是一股思乡的情思。
第三次是在泰山,于庙宇石刻之中,仰首一轮中秋皓月,更使你感到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
第四次是在福建的眉州湾,靠在那耸立云霄的妈祖象前,眼前是碧波荡漾的台湾海峡,头顶是一轮海上明月,给人感觉更多的到是张九龄的那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第五次是在内蒙古的四子王旗草原,一轮皓月把青辉洒向这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远处不知什么地方偶尔传来马的一声嘶鸣或牧羊犬的吠声,给这幽静的草原之夜更增添了莫测的神秘色彩。
遥想当年成吉思汗在这块疆域上纵横驶骋的情形,使人的情绪久久难已平静。
第六次是在新疆的吉木萨尔,这也是我当今印象最深的一次。
那一天,太阳的残辉还历历可见,如镜般的皓月就已早早地挂在了天山上空了。
皎洁的月光雾丝般倾洒在天山的雪峰之上,脚下这片粗旷豪放的天地变得冷静而又圣洁,伟岸而又深沉。
独自一人置身于这轮塞外的天山中秋月下,用心去体会她那种博大而精深的气氛,人会纯洁的象个孩子。
身居闹市那些烦恼此时会全部融化在那皎洁浩瀚的月光之中。
给人的感慨更多的,是这轮明月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从远古走来,还会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朝未来走去。
远古时期的人们对月亮的敬仰也罢,历代文人对月亮咏颂也算,还有那则源渊流长的美丽神话,在这轮圆月走来又即将走去的连接的时空点上,望月抒怀,我到是感觉诗人李白一首《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是把话说到了绝处。
在天山脚下赏月的那一个时刻,我曾突发过一个奇想,一首《把酒问月》,撩拨过多少古人的情丝,今天我们无可非议是诗中的“今人”,而随着时间长河的流逝,我们不是终究要加入那“古人”的行列吗?
而那时的“今人”再吟诵起这首《把酒问月》时,是否也是有如此的心境和感慨呢?
.
李白的月亮世界探幽
作为天才诗人,李白的月亮诗蕴藏着巨大的人格力量和深刻的哲理精神,完成了月亮由自然客体向人格意志的转变,使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月亮主题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在李白的月亮世界里,不仅有灵魂飘逸的物境,更有饱含了作者人格意志的“我境”,物我之境的交融显示出独特的意境之美,而月亮世界里的李白则以其独特的浪漫性渗透这物我之境,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和光明的追求。
正如陶渊明的“菊”、陆放翁的“梅”一样,李白的“月”融化了诗人的风格,成为诗人理想的化身。
月激发了诗人的灵感,使诗人观察世界、体认世界获得了独特的视角和感受。
据统计,在李白诗集中提到月的诗句不下三百处。
“酒缺月无味,景无月不美。
”月在李白的点染下变得千姿百态,气象万千:
论时间有秋月、古月、汉月等,论地点有秦地月、萧湘月、溪月、湖月等;他把月比作飞天镜、瑶台镜、白玉盘,并形容为素月、浩月、孤月、朗月、半轮秋等;他可以泛月、醉月、步月、乘月、揽月、寄月,他甚至可以去赊月。
月亮唤起了李白不尽的诗兴和灵感。
李白的月亮诗蕴藏了巨大的人格力量和深刻的哲理精神,完成了月亮由自然客体向人格意志的转变,使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月亮主题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总之,在李白的月亮世界里,不仅有灵动飘逸的物境,更有饱含了作者人格意志的“我境”,物我之境的交融显示出独特的意境之美,而月亮世界里的李白则以其独特的浪漫性渗透这物我之境,体现了自己对理想和光明的不懈追求。
一、李白的月亮世界
首先,李白的月亮诗创造出优美动人的物境之美。
月景在李白的笔下总是表现得美丽非凡。
《自金陵溯流过白壁山玩月过天门山寄句容王主簿》中“沧江溯流归,白壁见秋月。
秋月照白壁,皓如山阴雪”,描写了江水和白壁山的夜景,着意突出秋月这一景象。
夜幕中的山峦本是黑压压的,此时却在月的映照如皑皑白雪一样明亮。
这种明与暗的强烈反差,使人感觉到夜幕格外深沉,白壁山分外峥嵘。
诗人在描写月色时,总是有水来相伴。
月或倒映湖中或伴随着大江溪流,月光水光交织在一起相映成趣。
如《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
秀色不可名,清浑满江城。
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湖水如同一面镜子,宇宙万物皆倒映其中。
月下乘舟,湖水与岸的真实感被月夜模糊了,眼前倒置的景观反击着诗人传统习惯思维,诗人感觉上产生了错觉,恍惚行进在空中,向月亮游去。
诗人如入仙镜,诗句也显出“仙气”,对大地的附着感、沉重感、依赖感没有了,诗人的灵魂乃至读者的思维也自由地向月游移,呈现出一种超凡境界。
其次,思与境偕,李白在描摹物境之美的同时,注意以作者主观之“意”与之融合,使诗境达到了内情与外境的和谐统一,给人以无穷之味、不尽之意。
这便构成了月与人的“异质同构”,月已不再是客观之月,已是自然的人化。
综合起来,李白的这类诗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表现自己豪迈洒脱的性格
月作为皎洁真率象征,在李白笔下灵机异趣。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又如《东鲁门泛舟》: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
”诗人将月下泛舟、遨游太空当作人生无穷乐趣。
诗人爱月,甚至上天捉月,像《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而诗人在月下独酌,醉至三分,把酒问月更是逸兴豪迈,感情跳跃,语言夸张。
尤褒有诗云:
“呜呼谪仙,一世之英。
乘云御风,捉月骑鲸。
”形象地概括了李白豪迈洒脱的性格特征。
2.表现自己孤独寂寞的心情
李白一生不得其志,在现实中屡遭打击。
《玉壶吟》云: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他在酒后月下拔剑而起舞,高歌泪下,何等悲壮!
《长相思》中“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则用比喻的手法烘托自己被迫离京后的痛苦心情。
又如《夜泊牛渚怀古》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诗人面对明月,心情无限孤寂,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世上无处寻觅知音。
而《鹦鹉洲》中“迁客此时徙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则饱含了对黑暗社会不重视人才的不合理现象的悲愤控诉。
3.表明自己清高皎洁的品质
月是清高皎洁的象征,正好与李白的先天秉性,即“有一种对光辉明亮事物憧憬、追求的本能相契合,因而月在李白心目中是理想的化身”[1]。
《月下独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诗人驰骋想象,意能招呼明月作伴,表现了诗人如月般冰清玉洁、超尘拔俗的节操。
在诗人现实的“出世”、“入世”的矛盾中,大概只有皎洁的明月能和他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了。
4.月是纯洁友谊的象征
李白常在与朋友交往的诗中,借月抒情,表现了彼此间友谊的纯洁与高尚。
在《哭晁卿衡》中,诗人写道: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将日本友人晁衡比作明月,把晁衡海中遇难比作明月沉碧海,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真挚的痛悼之情。
李白听到友人王昌龄遭贬,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寄予了无限关切与同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诗中以寄明月这种十分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友人的关慰,同时又用明月象征自己和友人的品质洁白无瑕。
5.表现离别思念之情
月在古代就是别离的生发意象之一,南朝谢庄《月赋》中有“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明月亘古如斯,而世事却变幻无定,这就不可避免地滋生思念的情愫。
李白的许多月亮诗表达了征夫与思妇的怀念之情,同时又从另一侧面对人民蒙受苦难寄予深切同情。
如《捣衣篇》: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通过描写妇女月夜为亲人捣衣的心情,表达了她们对远征丈夫的深切怀念。
而《关山月》则描写了塞外征人的见月思乡之情。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
在李白的月亮世界里,一方面诗人以月亮作为背景渲染,从而给诗歌构织了一个超逸静谧的物境,另一方面,在物境之中,又渗透着作者的“情”与“理”。
正如佛雏先生在《王国维诗学研究》里所说:
“任何艺术境界,作为对某种生活美、自然美的提炼、升华的产物,都或隐或显地渗透了诗人本身的意志。
”“所谓‘纯客观之诗人’与纯粹‘无我’的境界,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因此,可以肯定,李白在他的月亮诗里绝对没有单纯的以月亮本身作为全诗的主题,而是以月亮作为素材,寄托了自己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思想和生活基础的。
二、月亮世界里的李白
美学家宗白华指出:
“诗人善醒,他能透澈人情物理,把握世界人生真境实相,散布着智慧,那由深心体验所获得的晶莹的智慧。
但诗人更要能醉能梦。
由梦由醉诗人方能暂脱世俗,超俗凡近,深深地坠入这世界人生的一层变化迷离、奥妙惝恍的境地。
”[2]由此可知,月亮世界的李白不但能醒,凭智慧透澈人情物理,更能醉能梦,暂脱世俗,显示出特定的浪漫与超脱。
谢冕也曾经说过:
“杰出的诗人正是在他人不能感知或不能独特地感知的地方,创造了奇迹。
”[3]古代诗人诗作中以月入诗者不在少数,然李白的月亮诗数量之广,涵盖面之宽泛,实在是其他诗人所不能比拟。
这个特点实际上和李白复杂的个性特征以及宽仁济世的儒家思想有很大的关系,当坚持济世的理想无法实现,内心的失落迷惘、生命促迫的忧患便一起袭来。
而此时他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价值的失落,都只有在自然之中获得补偿。
在纵情山水之间的同时,月亮也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诗人的青睐。
下面,试以《把酒问月》和《月下独酌》为例,分析月亮世界中李白的人格基本特征。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把酒问月》诗开头一句便是一个劈头而来的千古万世之问,写出了诗人对月的神往心驰之感。
那“停杯”二字,便是诗人神往无限情态的写照,分明是带有几分醉意的慨问。
明月高悬青天,总使人生出“人攀明月不可得”的感慨,当你无意追攀之时,它又会万里相随,依依不舍。
三、四句一冷一热,写出了月与人似远却近,若即若离,神秘而可亲的奇妙感觉。
接着,诗人描绘了明月佳景,从而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探求:
人生是短暂而痛苦的,其间有不尽的坎坷曲折、孤独和寂寞。
物是人非事事休,且放白鹿青崖间,对酒当歌,忘却尘世的一切,邀月相伴,人生何其畅达!
人生虽然不可能永远享有生命,但其精神和理性却可以永远享有宇宙。
只要明月常相伴,忘却尘世的一切,人生就会像蓝天一样辽阔,像明月一样自由自在。
李白的思想当中有儒家的济世理想,但是在“入世”的不如意后,诗人重新顺应了个性解放的召唤,在老庄道家“无为”思想的影响下,去追求一种逍遥自适的生活境界,甚至,在他的诗歌中经常表现一些绚烂瑰丽的神仙世界。
然而,人终究不能像神仙一样,所以诗人就有了时光流逝、功业无成的忧患感。
此时,亘古不变的明月就成了诗人对酒当歌的倾诉对象。
在月与酒构筑的世界里,诗人可以暂时地逃脱一番,去追寻短暂的欢乐。
如果说《把酒问月》,是诗人李白对自我生命内核的探求,对自我生存的体认,是一种不安于有限生命而向往无限时空的精神飞升的话,那么,《月下独酌》便是诗人李白在月下悟道,体验尘世孤独,寻求精神的皈依了。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影子是“我外之我”,和生命一同存在,一同消失,所以容易唤起敏感的诗人的种种遐想。
诗人分明独酌,却偏出三人,愈形其独;但诗人并没有被孤独击倒,而是以其特有的超脱高呼“行乐须及春”,并浪漫地与月结无情之游。
这是一种丧我同物的宇宙意识,这种意识本是老庄思想的延续,不过由于李白将月亮作为哲理的凝聚点,表现主体与明月在精神上的契合,突出诗人超越现实、向往永恒的渴望,使诗歌于哲理中又洋溢着浓郁的自然情韵。
在月下独酌的韵致中,孤独与充实、无情与有情、短暂与永恒,都幻化为一片银色的光辉。
应该说,李白是以多种风姿生活着的。
有时他是一个五岳寻仙的道士,有时是位“天子呼来不上船”的狂人,有时是“一饮三百杯”的酒徒,有时是“杀人如剪草”的侠客,甚至还有许多消极、颓废的倾向。
但无论是哪一种,李白的人格基本特征是不变的,那就是浪漫超脱。
如前所说,月亮世界里的李白正是因为自身的浪漫性、超脱性,才克服了现实社会的沉重感和自身的孤独感,使他既沉于世又能出于世,如月一般圆润。
三、探寻诗人“恋月情结”
李白之所以对月亮怀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来源于他的“恋月情结”。
这种情结的形成,既离不开传统历史文化的积淀,又与李白独特的心理倾向有关。
从文化史学的角度看,月亮在古代就成为先人崇拜的对象。
我国最迟在商周时就有了对于月亮的崇拜,天地六宗信仰体系中,月神是作为天宗之一享受祭祀的。
至秦汉以后,民间就有的拜月风俗,显著地表现在每年的中秋节。
另外,由于月亮的隐显、圆缺、月食及月中的模糊图像,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想象,民间流传关于月亮的传说,将月亮进一步神化,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树”、“月中玉兔”、“月中蟾蜍”等等。
这些神话反映了远古人们对月亮的崇拜和赞美。
有意思的是,传说中的月神总是作为一个完美而又纯洁、具有万般柔情的女子形象出现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这一方面是由于月亮出现在夜晚,晶莹澄澈,与太阳相比属阴;另一方面,也寄托了人们对母性的向往与怀念。
在人类的发展史中,过多的动荡不安使人们疲惫不堪,人们便更多地把追忆和怀念留给远古母性社会,赞美一个消逝的社会的温馨与柔美,这便导致了阴柔美学的形成与发展。
人们在精神上不断回归,追求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