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地理全鲁教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4757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地理全鲁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六年级地理全鲁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六年级地理全鲁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六年级地理全鲁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六年级地理全鲁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地理全鲁教版.docx

《六年级地理全鲁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地理全鲁教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地理全鲁教版.docx

六年级地理全鲁教版

六年级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

1.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天圆地方(直觉)——天如斗笠,地如覆盘(臆想)——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宇宙中看地球(确认)。

2.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不透明的球体。

3.地球的大小

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半径6371千米。

(二)地球仪

1.概念: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缩小而制成的地球模型。

2作用:

(1)方便了解地球风貌和地形特征;

(2)演示地球在太阳系的运动状态。

3.地轴和两极

(1)地轴:

地球围绕其自身旋转的假想轴(不是真实存在的),地轴穿过地心,垂直于赤道平面,连接南北两极。

(2)两极:

对着北极星的为北极,与北极相对的是南极。

4.经纬线和经纬度

(1)经纬线的特点:

形状、长度、指示、条数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条数

经线

半圆

相等

南北

无数

纬线

不等(赤道到两极递减)

东西

无数

(2)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它的地面标志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3)0°纬线又叫赤道。

(它是最长的纬线)。

(4)南纬的代号S、北纬的代号N;东经的代号E、西经的代号W

(5)经线圈:

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的圆圈,如:

东经60和西经120组成一个经线圈。

纬线圈:

一条纬线自成一个圆圈,南北极点除外

(6)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是20°W,160°E划分东、西经的界限是0°,180°

(7)划分南、北半球的界限是0°纬线(赤道)。

划分南、北纬的界限是0°纬线(赤

道)。

(8)低、中、高纬度的划分界限是0°和30°之间是低纬度;30°和60°之间是中纬度;60°和90°之间是高纬度。

5.经纬网的作用:

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辨别方向

第二章地球的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1.地球运动的两种形式:

自转和公转

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绕转中心、方向、周期、产生的地理现象

方向

周期

产生的地理现象

自转

自西向东

一天或24小时

昼夜交替、东西时差、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公转

自西向东

一年365天

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形成

3.地球公转的特点:

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4.四季变化的原因。

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倾斜方向始终保持不变,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来回移动,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导致该地在一年中地

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多少不同,形成四季变化。

四季:

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

5.北半球节气表格:

节气

太阳直射点

昼夜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物体影子(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春分3.21前后

赤道

全球昼夜相等

不高不低

不长不短

夏至6.22前后

北回归线

昼最长、夜最短

最高

最短

秋分9.23前后

赤道

全球昼夜相等

不高不低

不长不短

冬至12.22前后

南回归线

昼最短、夜最长

最低

最长

第三章地图的阅读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比例尺、方向、图例

2.比例尺的概念和公式:

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计算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比例尺的表示形式有:

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例:

图上一厘米表示实地距离30米,另外的两种表示形式是_1:

3000_

4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分母(实地距离)越小,,比例尺越大。

比例尺比较大小,只要掌握一个原则,即把所要比较的各比例尺转换成同一形式,如数字式,就能方便地比较大小

.5.比例尺的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绘制校园图一般采用大比例尺。

6.三种地图辨别方向:

(1)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_指向标辨别方向,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向;

(2)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判读;

(3)一般地图的辨别方法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7.图例和注记的区别,认识常用图例符号。

8.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

寻找景点,用导游图;外出旅游,需要参照交通图;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用世界政治地图。

9.现代高科技地图的应用:

卫星影像、GPS、为盲人设计的会发声的电子地图等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1.地面高度的两种表示方法:

海拔、相对高度。

2.等高线:

地图上、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等深线:

地图上、把低于海平面深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深线。

3.等高线疏密和地形陡缓的关系: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4.五种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山顶、鞍部、山谷、山脊、陡崖。

5.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距相等

6.分层设色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上,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1.地球上的海陆面积比例: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北半球

3.无论怎样划分相等的两个半球,海洋面积总是大于陆地面积。

4.说出下列名词的概念:

大陆、岛屿、半岛、大洲、海、海峡、运河。

5.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

北美洲和南美洲

6.赤道穿过的大洲(或大陆):

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大陆、非洲大陆)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穿过的大洲

南回归线:

南美洲、非洲、大洋洲:

北回归线:

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极圈:

南极洲;北极圈:

北美洲、欧洲、亚洲。

7.面积最大的大洲和大陆:

亚洲、亚欧大陆;面积最小的大洲和大陆分别:

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洋分别:

太平洋、北冰洋;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南极洲、北冰洋;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欧洲、北美洲;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

8.说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周围的大洲

太平洋周围5个大洲:

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

大西洋周围5个大洲:

欧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

印度洋周围4个大洲:

亚洲、大洋洲、南极洲、非洲

北冰洋周围3个大洲:

亚洲、欧洲、北美洲

9两洲之间的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两洲:

苏伊士运河;北美洲和南美洲:

巴拿马运河;亚洲和北美洲:

白令海峡;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

德雷克海峡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1.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

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人类活动,其中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

2.大陆漂移学说的创始人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他观察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大致吻合.(南美洲东岸和非洲西岸的轮廓大致吻合)

3.大陆漂移的证据

南美洲东岸和非洲西岸轮廓相似可以拼合在一起、古老地层相似、古老生物相似等

4.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板块运动的两种形式张裂运动、挤压运动。

5.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现象:

红海在不断扩大是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运动的结果;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运动的结果;地中海面积在不断缩小是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运动;日本为什多火山地震是处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

6.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7.板块和大洲的区别。

大洲都是陆地,一个板块中有陆地也有海洋。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1、天气有两个特点,

第一:

短时间,多变的:

第二:

同一时间不同地方差别很大。

2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影响交通、服饰、农业生产、军事战争等

3、天气预报说明的是一日内情况:

阴晴、风、气温、降水。

4、卫星云图上,有三种颜色:

绿色代表陆地,蓝色代表海洋,白色代表云区,云的颜色越白,云层越厚,一般为阴雨区。

5、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表示。

6、空气质量状况与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级别的对应关系(了解即可)

7、天气符号(记忆,选择题)

8、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气候是长时间的,变化不大。

9、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

10、测量和计算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

每天测量4次,数据相加除以4,求得日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相加,除以天数,求得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相加除以12,求得年平均气温。

11、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午后2时或14时和日出前后;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

12、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大陆上1月最高,7月最低。

13、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低表示低温中心,反之是高温中心;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别大,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等温线向高纬度凸出,说明气温比周围高。

14、世界气温分布的特点

(1)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2)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3)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15、南半球等温线变化比北半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海洋面积大,地面性质单一,气温差别小。

16、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主要形式是降雨;测量降水量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17、降水的时间变化用降水量柱状图表示,降水的空间变化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

18、降水的空间分布:

赤道地区降水量多,两极地区降水量少;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9、将下列代号表示的气候类型表示在课本上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④热带季风气候;⑤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⑥温带季风气候;⑦温带大陆性气候,⑧地中海气候;⑨温带海洋性气候⑩寒带气候;(11)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是(代号和名称都写)⑤亚热带季风气候,⑥温带季风气候;大陆内部是⑦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西岸是⑧地中海气候;⑨温带海洋性气候

20、11种气候类型的名称、特点和分布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基本特征

景观名称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

年高温多雨,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热带雨林景观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

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降水在1000毫米左右)

热带草原景观

热带季风气候

北纬10°-北回归线的大陆东岸

年高温,有明显的雨、旱季(降水在2000毫米左右

热带季雨林景观

热带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

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荒漠景观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景观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

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内部

冷夏热,年较差大,降水稀少且集中于夏季(远离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亚寒带针叶林景观、温带草原景观、温带荒漠景观

温带季风气候

亚洲东北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极地气候

南北两极地区

终年严寒,降水稀少(纬度高,接受太阳光热少)

苔原景观、冰原景观

高原山地气候

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地区

终年低温,日较差大

高寒荒漠和冰川

21.气候类型判断判断气候类型一般分二步走:

A.依据气温判断温度带:

月平均气温高于20℃,炎热;低于0℃,寒冷)

最冷月>15℃――终年高温,为热带的四种气候

最冷月>0℃―――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0℃――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最热月<10℃或终年0℃以下――极地气候

B.依据降水量及季节分配特点确定气候类型:

(月降水量少于50mm,少雨;大于100mm,多雨)

全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

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mm);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

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

全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22、气候类型特例

A、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十山地迎风坡十沿岸暖流”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B、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处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东岸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内山脉的背风坡”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东面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D、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E、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现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分布特征,其原因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2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影响下列地区气候的主要因素:

青藏高原纬度低但气候寒冷,地形;庐山是避暑胜地,地形;威海夏季是避暑胜地,海陆位置;新疆吐鲁番“早穿皮袄午穿纱”海陆位置;两极地区气候寒冷,纬度位置;海南岛终年如夏,纬度位置。

24.填写下表:

影响因素

对气温的影响

对降水的影响

纬度位置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赤道降水多,两极降水少

海陆位置

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海洋气温高。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

地形

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5、全球气候变暖

主要原因:

1、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2、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引起的后果:

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到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防治措施:

①减少使用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②多植树种草,严禁滥垦乱伐,③发展低碳经济,提倡节能减排,过低碳生活等等

26、我国南方降水充沛的地区,夏季一个月不下雨会发生旱灾,而沙漠地区一年不下雨也不会发生旱灾的原因:

灾害是针对人类而言,沙漠地区人口少,无农业,所以不会形成旱灾。

27、认识家乡的气候:

(1)山东省位于温带地区,濒临黄海和渤海。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盛行偏南风,炎热多雨;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少雨,多风沙;秋季天气晴爽,冷暖适中。

(2)山东省气温的分布规律:

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递减(从海陆位置看,沿海地区低,内陆地区高;从纬度位置看,鲁西南地区高,鲁西北地区低)。

(3)山东省降水量分布特点: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因为山东的降水主要是由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带来的)

(4)山东省每年小麦收割都是从内陆向沿海推进,原因是:

内陆地区气温高,小麦成熟

得早;沿海地区气温低,小麦成熟得晚。

第四、五章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1、世界人口增长的两个个阶段:

十八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十八世纪以后,特别是二十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现在已经突破70亿。

2、出生率是一年内出生的婴儿占总人数的比率。

死亡率是一年内死亡的人数站总人数的比率。

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决定的。

3、人口密度=总人口数/总面积

5、世界人口主要分布

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

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的人口,欧洲和北美洲东部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所以人口稠密。

6、人口稀疏的地区和原因(地形,气候,纬度等方面考虑)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因为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合人类生存

7、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交通阻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社会治安混乱、资源供应不足、环境压力大等(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的国家采用控制生育的政策)

8、人口不足(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问题(人口增长过慢的国家采用鼓励生育的政策)

9、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

有利:

增加了城市劳动力,活跃了城市的经济,促进了城镇化的进程。

不利:

交通拥堵,社会治安问题,环境恶劣等。

10、根据人类体质的特征,人类可分为黄,白,黑三大人种,

11、世界人种分布特点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12、世界三大人种

黄种人来自亚洲,皮肤淡黄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白种人来自欧洲,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头发天生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黑种人来自非洲,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

13、三大人种主要分布地区

白色人种:

欧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印度北部,大洋洲东部和南部,北美洲中部,南

美洲东南部,

黄色人种:

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色人种:

非洲中、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14、亚洲东南部主要人种黄色人种,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及印度北部主要是白色人种,美洲的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是英语,汉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

2、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

基督教发源于亚洲西部,现在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创始于古印度,现在主要分布于亚洲的东南部和东部。

3、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中国的维吾尔族和回族等多信仰伊斯兰教,维吾尔族是白色人种,藏族和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

中国名著《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的“西天”和“经”分别指古印度佛经

4、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的阿拉伯人通用的语言阿拉伯语,人种为白色人种信仰的宗教是伊斯兰教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1、人们集中居住地——城市和乡村统称为聚落。

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2、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异(地形、交通道路、建筑物等方面)乡村聚落地形比较崎岖,只有小路通往附近的村镇,建筑物稀疏,低矮,周围是池塘,农田,果树等;城市聚落地形比较平坦,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车辆很多,房屋密集,高楼林立。

3、亚洲、欧洲、非洲乡村景观的特征

亚洲:

乡村人口众多,村落中的房屋比较密集。

欧洲和北美洲乡村人口比较少,农业机械

化程度比较高,村落中房屋较分散。

非洲许多地方保留了较为原始的村落。

3、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暖湿润。

4、自然环境影响聚落的形态:

在山区,有些聚落沿山麓、谷地延伸成条带状;在平原地区为了靠近水源,沿河流发展成带状聚落;有些平原地区聚落呈团块状;

5、填下表,比较民居建筑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项目

自然环境

民居的特点

土高原的窑洞

黄土土层厚,直立性强,降水较少

窑洞,冬暖夏凉,节省了耕地

东南亚的高架屋(和云南西双版纳的傣家竹楼)

全年高温多雨

双层木或竹楼,下层放杂物,上层住人,这样既通风透气,又避免潮湿

西亚的乡村民居

热带沙漠地区,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风大少雨

墙厚窗小,墙厚减少太阳热量传入,窗小防风沙

北极因纽特人的冰屋

酷寒风大雪大

半球形冰屋,减少风的破坏:

门小,向阳,保温

6、聚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乡村聚落过去特色鲜明的民居正在逐步消失。

城市里有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越来越少。

7、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和文化遗产

8、山东乡村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山东传统民居的共同点是:

屋顶和墙体较厚,原因是山东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这样冬天寒气进不来,夏天太阳晒不透。

不同的民居反映不同的环境,如:

海草房位于降水丰富的东部沿海,石头房位于地势崎岖的中部山区,土坯房位于降水较少的鲁西北平原;传统民居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受当时的经济条件限制,人们只能就地取材。

由此可见,传统民居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当时的经济水平、民俗等特点。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1、世界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表现:

经济发达地区多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内陆地区及高原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较落后;温带气候、季风气候、海洋性气候区人口、城市密集,经济较发达,而寒带、热带、高山及沙漠气候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经济落后。

2、地域发展差异:

不同的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而且在生活水平、医疗水平、教育水平等多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

3、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大体可以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数量少,集中分布在欧洲的西部。

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亚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是发达国家。

非洲、南美洲、亚洲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4、从世界范围看,大多数发达国家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

在国际上,一般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如:

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就称为“南北对话”;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这些金砖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就称为“南南合作”。

5、目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主要有:

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

6、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好处:

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7、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不平等。

发达国家有充足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完善的管理经验,在国际贸易中以出售轿车、轮船、飞机、高档日用品等商品为主,产品的价格高,赚到的钱多。

发展中国家有丰富的资源、廉价的劳动力和广阔的消费市场,在国际贸易中以出售农、矿等初级产品为主,产品的价格低,赚到的钱少,利润流失。

8、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如何实现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积极利用国内、国外资源,开发国际、国内市场,加强科技文化交流.

六年级下册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