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南桉树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4697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闽东南桉树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闽东南桉树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闽东南桉树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闽东南桉树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闽东南桉树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闽东南桉树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解析.docx

《闽东南桉树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闽东南桉树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闽东南桉树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解析.docx

闽东南桉树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解析

 

北京林业大学

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

 

北京林业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所属教学站点福建分院

专业名称林学

学制专升本3年

年级2013

姓名叶仲枝

指导教师廖建国

 

北京林业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所属教学站点福建分院

专业名称林学

年级2013

姓名叶仲枝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闽东南桉树造林

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指导教师姓名廖建国

论文(设计)指导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月日

 

内容和要求: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桉树原产于澳大利亚,是世界三大速生树种之一,适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生长,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广、经济价值高等特点。

其材质坚硬,可做建筑、枕木、矿柱、家具和农具等用材,同时又是制造浆纸的优质原料。

闽东南推广种植的良种桉主要有尾叶桉、巨尾桉、尾巨桉、巨桉、赤桉、邓恩桉等。

在了解了桉树的特性之后,针对桉树速生丰产林的造林技术要求做了一系列论述。

对于桉树达到速生丰产的实际生产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主要内容和写作要求

在搜集到的资料与了解中,知道了桉树的特性:

桉树属喜光树种,好湿,耐旱,抗热,畏寒,对低温很敏感。

有些种起源于热带,不能耐0度以下低温;有些种原生长在温暖气候地带,能耐-10度低温。

桉树能够生长在各种土壤,大多数种既能适应酸性土,也能适应碱性土,而最适宜的土壤为肥沃的冲积土;桉树树姿优美,四季常青,生长异常迅速,有萌芽更新及改善沼泽地的能力,宜作园林绿化树种;树叶含芳香油,有杀菌驱蚊作用,可提炼香油,还是疗养区、住宅区、医院和公共绿地的良好绿化树种;嫩枝和树皮中含有单宁,可以提炼栲胶;树皮和木材还可用来造纸浆、建筑、家具等。

其适应性强,材种多样,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是十分难得的短周期工业用材树种,一般5-8年可采伐利用。

三、工作进度

第一阶段(年月至年月):

协商选题、布置论文任务书,确定实验方案,收集相关基础资料,撰写论文提纲。

第二阶段(年月至年月):

进行实践,补充调查及相关数据资料收集,撰写论文初稿。

第三阶段(年月至年月):

论文二稿修改,定稿提交。

四、文献资料要求

查询与桉树造林相关的文献资料4篇

内容:

1.何国生.森林植物.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8:

426~429.

2.张余田.森林营造技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1:

280.

3.傅秀红.果树生产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3:

47~48.

4.刘进社.森林经营技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8:

12~14.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闽东南桉树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福建分院林学2013叶仲枝

指导老师廖建国

摘要

本文介绍了桉树的生活习性,在了解了桉树的特性之后,针对桉树速生丰产林的造林技术要求做了一系列论述。

对于桉树达到速生丰产的实际生产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桉树造林技术

 

1绪论……………………………………………………………………………………………1

2桉树生态习性与用途…………………………………………………………………………1

3桉树造林技术…………………………………………………………………………………1

3.1品种品系选择…………………………………………………………………………1

3.2造林地选择………………………………………………………………………………1

3.3林地清理…………………………………………………………………………………2

3.4造林密度…………………………………………………………………………………2

3.5整地挖穴…………………………………………………………………………………2

3.6施基肥与回表土…………………………………………………………………………2

3.7种植与补植………………………………………………………………………………3

3.7.1种植季节……………………………………………………………………………3

3.7.2种植方法……………………………………………………………………………3

3.7.3苗木要求……………………………………………………………………………3

3.7.4补植…………………………………………………………………………………3

3.8抚育追肥…………………………………………………………………………………3

3.8.1抚育…………………………………………………………………………………3

3.8.2追肥…………………………………………………………………………………3

4桉树病虫害防治………………………………………………………………………………4

4.1桉树虫害及防治…………………………………………………………………………4

4.1.1根部(地下)虫害…………………………………………………………………4

4.1.2叶部害虫……………………………………………………………………………4

4.2桉树病害及防治…………………………………………………………………………5

4.2.1青枯病………………………………………………………………………………5

4.2.2焦枯病………………………………………………………………………………5

4.2.3桉苗茎腐病…………………………………………………………………………5

4.3桉树主要病虫害的预防对策……………………………………………………………6

4.3.1依法防治……………………………………………………………………………6

4.3.2生态调控……………………………………………………………………………6

4.3.3预警预报……………………………………………………………………………6

4.3.4综合防治……………………………………………………………………………6

4.3.5科学研究……………………………………………………………………………6

结论……………………………………………………………………………………………7

致谢……………………………………………………………………………………………8

参考文献………………………………………………………………………………………9

 

1绪论

桉树原产于澳大利亚,是世界三大速生树种之一,适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生长,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广、经济价值高等特点。

其材质坚硬,可做建筑、枕木、矿柱、家具和农具等用材,同时又是制造浆纸的优质原料。

闽东南推广种植的良种桉主要有尾叶桉、巨尾桉、尾巨桉、巨桉、赤桉、邓恩桉等。

桉树要求水肥条件较高,较不耐寒,应因地制宜选植。

目前闽东南地区较耐寒桉类树种只有邓恩桉。

本文根据实习期间的生产实践,对闽东南桉树造林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

2桉树生态习性与用途

桉树属常绿植物,一年内有周期性的老叶脱落现象。

大多数种是高大乔木,少数是小乔木,呈灌木状的很少。

树冠形状有尖塔形、多枝形和垂枝形等。

单叶,全缘,革质,有时被有一层薄蜡质。

叶子可分为幼态叶、中间叶和成熟叶三类,大多数的幼态叶是对生的,较小,心脏形或阔披针形。

桉树属喜光树种,好湿,耐旱,抗热,畏寒,对低温很敏感。

有些种起源于热带,不能耐0℃以下低温;有些种原生长在温暖气候地带,能耐-10℃低温[1]。

桉树能够生长在各种土壤,多数种既能适应酸性土,也能适应碱性土,而最适宜的土壤为肥沃的冲积土。

桉树树姿优美,四季常青,生长异常迅速,有萌芽更新及改善沼泽地的能力,宜作园林绿化树种。

树叶含芳香油,有杀菌驱蚊作用,可提炼香油,还是疗养区、住宅区、医院和公共绿地的良好绿化树种。

嫩枝和树皮中含有单宁,可以提炼栲胶;树皮和木材还可用来造纸浆、建筑、家具等。

其适应性强,材种多样,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是十分难得的短周期工业用材树种,一般5-8年可采伐利用。

3桉树造林技术

3.1品种品系选择

在闽东南地区,对于桉树品种品系的选择,主要是遵循桉树造林品种必须具备有利于满足造林目的要求的性状和桉树造林树种又能最适宜闽东南地区的立地两大原则,这两大原则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一条原则要求所培育的桉树人工林必须能够发挥人们所期望的效益,否则即使其生长良好,也满足不了森林培育的目的,第二条原则结合了树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是实现第一条原则的手段。

此外,对于桉树造林树种的选择,还应考虑坚持适地适树、适种源、适无性系原则;选择具有生长快、干形通直、材质好、纤维素含量高、得浆率高的品种、品系造林和选择抗风、抗病虫害、抗干旱等优良品种、品系造林,避免风害、病虫害、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危害等等一系列因素。

3.2造林地选择

桉树种类很多,应根据不同的种类选择适合的造林地。

一般应选择交通方便,气候温暖,降雨丰富,阳光充足,坡度在30度以下,海拔在500米以下,土地深厚、肥沃、湿润、疏松,排水较好的冲积土土地进行造林。

[2]

3.3林地清理

林地清理可在上一年度的11月份进行,雨水少,可方便伐区木材运输和炼山。

炼山之前必须开辟防火线,即在林地或小班边界开劈宽10-15米的防火隔离带,隔离带两侧外缘各宽2米植被铲净,中间6米劈倒,根桩高度低于20厘米,将隔离带上的枯枝落叶、杂草全部清理到隔离带内侧。

以火燎炼山清理为主,即砍除林地内所有杂灌木,晒干后火燎炼山,再将灌木、采伐剩余物及杂草燃余等清理归堆,补火燃烧,所有地上物清理后留存的高度低于20厘米。

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进行火燎炼山清理林地时,可采取免炼山措施,即先将所有恶性杂草如大芒、粽叶芦芒等连根挖起曝晒,砍除杂灌,然后将杂草杂灌及采伐剩余物等归堆,清理出宽约1.5米的种植带,带上的杂草要全部铲除。

3.4造林密度

合理的种植密度既能避免因林木密而造成林木分化或自然整枝快而影响单株材积,也不因林木稀疏,林地裸露水分蒸发过大而造成土壤干旱。

同时也要通过确保一定的株数来保证单位面积的产量。

有些人认为“越密越丰产”、“多种可多得”,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造林太密,甚至一亩种300-400株,幼林几个月就郁闭了,由于通风、纳光不良,林木容易发病,同时由于过密,种下的树木不到1年就开始落叶、枯枝,严惩影响林木正常生长,往往成林不成材,单株材积少,砍伐时产量低。

种植太疏,单位面积株数太少,木材产量也低。

因此,采用适当的种植密度十分重要。

在设计造林株行距时,宜采用宽行窄株。

采用2.0-3.0米的宽行距,实践证明较有利林木生长,方便造林后或萌芽林使用机械进行开沟、除草、松土、追肥抚育,也方便采伐作业。

3.5整地挖穴

定穴一般以宽行窄株为原则,行间应东西走向,以发挥边缘效应。

在迎风区,行间宜与风害方向垂直。

按照3米的行距顺山拉线定各行起始穴,沿环山等高线方向为行,按2米的株距水平依次挖穴。

栽植行上定点遇到不可开穴的石头或树桩时,可以偏开定穴,但每亩株数不变。

挖穴主要以明穴整地为主。

穴规格为40厘米×40厘米×35厘米,即穴口长40厘米、宽40厘米,穴底长、宽各为35厘米,深35厘米。

挖出的表土、心土分开置于穴口两旁,并将树桩树根、石块等拣出,清理干净,以便回土。

3.6施基肥与回表土

根据闽东南桉树多年栽种的经验,首次基肥施放量以500克桉树复合肥为宜。

施基肥先回表土至半穴,然后放入肥料并与回穴的表土拌匀,再回表土与心土至满穴并高出穴面约5厘米,呈龟背型。

记住回土的时候一定要将表心土打碎,这样肥料才会均匀。

如施肥时,种植穴已被雨水冲蚀回填,深度不够时,要进行扩穴搅拌;肥料结块时,在施入穴时要敲碎;为避免肥料在下大雨时流失,尽可能施完肥后即刻回土。

3.7种植与补植

3.7.1种植季节

一年四季都可以造林,但以5月前造林为好,又以2月前后造林最好。

3.7.2种植方法

早春的时候,下雨前后或者阴天为宜。

现在较为广用的是氢基质种苗,种植的时候直接将苗木放置穴内,回土的时候以种植深度超过氢基质1-2cm为宜,回土要细,种植后压实。

3.7.3苗木要求

苗木要用优良无性系培育壮苗,苗高15cm以上,根系发达,顶芽完整,病、弱苗不能出圃上山造林。

如苗木运输到造林地两天内无法栽植完毕,应选择一开阔地将苗木竖立排放整齐,四周用木栏或石块围好存放,经常淋水保湿,并做好鼠害和病害的预防工作。

[3]

3.7.4补植

造林后1-3个月内每隔15-20天对造林地进行一次踏查,发现有缺株、死株的要及时补植。

补植后保存率达不到60%的最好重新造林,否则产量达不到想要的结果。

种植时应注意如下几个环节:

a)苗木从苗圃到林地,下苗后要摆正、排好,淋足水后方可上山造林。

b)将苗木分放到种植点时要小心轻放,不要乱丢乱抛,以免损失苗木。

c)栽苗时要回土盖过苗木基部1—2厘米,并用手或脚将幼树周围的泥土压实,让苗木根系充分接触土壤,以便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养分。

d)如果在晴天或土壤湿度不够时造林,种植后还要淋足定根水,以确保幼苗成活。

3.8抚育追肥

3.8.1抚育

造林后2-3个月进行抚育。

可进行全铲抚育,即将所有杂草连根铲起并自然置于林地内,挖起的芒头要敲散泥块,使其根系与泥土分离。

采取化学除草抚育效果更佳,方法是先沿种植带进行带状铲草抚育,宽度为带上宽1.0米、带下宽0.5米左右;或先进行穴状抚育,铲除植株周围杂草,宽度为半径1米左右,然后再用41%草甘膦除草剂或盖灌能喷施杀除剩余的杂草。

结合抚育对幼树进行适当培土、扶正苗木[4]。

3.8.2追肥

桉树需肥量较大,因此,在抚育管理过程中,应注意加强施肥管理,以实现高产。

特别是在幼林期。

(1)追肥量:

每株施放量为桉树专用追肥肥料300克。

(2)追肥方法:

在距离植株约30厘米两侧开沟长30厘米、深约20厘米,将肥料撒放在沟内并覆盖泥土。

(3)追肥时间:

在种植后第二年2-4月份进行。

追肥前必须进行抚育,最好提前在施肥前一年10-11月份进行带铲抚育,此时雨水少,杀草彻底,然后在开春后再追肥,效果更好。

(4)种植后第三年2-4月份,视林分生长情况可进行第二次追肥。

方法是在两植株间开一横沟,长50厘米,深度25厘米以上,将肥料撒放沟内,然后覆土。

4桉树病虫害防治

我国目前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0多个县种植了桉树,人工林面积150多万公顷,仅次于印度、巴西,居世界第二位。

随着桉树人工林面积的增大,我国桉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日趋严重,并且在局部地区已经表现得很突出。

截至2001年我国桉树病虫害种类达258种,比1980年全国森林病虫害普查时的53种增长了5倍多。

如果不能把桉树病虫害的危害控制一定的范围内,将生产建设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在闽东南地区,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预防对策主要有以下种类:

4.1桉树虫害及防治

4.1.1根部(地下)虫害

桉树根部虫害是目前最重要的害虫类群,主要种类有白蚁、蛴螬、蝼蛄和地老虎等几大类,其中白蚁是目前最重要的桉树害虫,其次是蛴螬,危害桉树的蛴螬种类较多,计有31种,其中造成中等以上危害的种类有10种,红脚绿金龟、赤绒金龟、一点鳃金龟、小茶金龟和鳞毛鳃金龟等危害也较为严重。

A)土白蚁营土居生活,蚁巢一般离地面1—3米,每年4月至10月出巢危害,4月初工蚁在土中咬食桉树幼林的根,11月至12月集中躲入蚁巢越冬。

主要为害桉树树干皮部,严重影响林木生长。

其防治措施有:

第一、诱杀。

用蔗渣、食糖等埋入土中,引诱白蚁集中后用农药毒杀;第二、药物驱杀。

用广东省林科院生产的绿僵菌驱杀,效果很好。

用法是把绿僵菌按使用说明配成药液,将造林苗木浸入药液中,随即拿起上山造林,可有效防治白蚁;第三、内吸毒杀。

在幼树周围的土壤中施放呋喃丹,可毒杀白蚁。

呋喃丹可单独放,也可与其它基肥一并施放。

B)蛴螬(金龟子幼虫)一年一代,以幼虫在土内越冬,第二年爬到土表面取食危害,4月下旬在土内化蛹。

幼虫喜欢生活在疏松沃土内,10月后钻入土内越冬。

2月至11月为幼虫期,4月至5月最多,在清晨和黄昏由土层深处爬到土层表,将苗木近地面基部咬断而枯死。

其防治措施有:

第一、造林时,每亩用4—5市斤敌百虫粉(或特丁膦2.5市斤)均匀撒植穴内,可驱杀龟子幼虫。

第二、用农药敌百虫、甲胺磷稀释成600—800倍液喷在叶面,可有效毒杀成虫。

4.1.2叶部害虫

桉树叶部害虫种类很多,约160种,占害虫种类数的57%。

其中危害严重的有尺类、袋蛾类等。

A)桉小卷蛾1年发生8代至9代,以蛹在缀叶苞内或下地化蛹越冬。

危害多种桉树,一般5月至9月发生危害最重,喜危害2米以下的苗木和幼树,被还率通常达10%至20%,高的可达60%至100%。

以幼虫将顶芽嫩叶缀合成苞,幼虫在叶苞内食叶肉,残留叶脉,严重时影响苗木及幼树生长甚至枯死。

其防治措施右:

第一、人工捏杀。

看到幼树嫩叶有卷叶处,用手把卷叶内的幼虫捏死。

第二、农药喷杀。

用敌百虫600倍液加少量煤油或乐果1000倍液或菊脂类(按使用浓度)喷杀。

B)桉大袋蛾又名蓑蛾、吊带虫等,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虫囊内越冬,越冬幼虫3月间开始活动,一般到7月至8月危害最重。

幼虫喜光,并多集中危害,故树冠外层危害严重。

该虫食性杂,能危害多种桉树,全国绝大多数桉树种植区都有分布。

4.2桉树病害及防治

4.2.1青枯病

桉树青枯病菌侵染林间幼树,其地上部的表现可分两种类型。

第一种为急性型,病株叶片急速失水萎蔫,叶悬挂于枝条上不脱落,呈现典型的“青枯”症状。

此类型病株,从发病到整株枯死所需的时间较短,一般仅2-3周。

第二种为慢性型,病株表现发育不良、矮小、下部叶片先变成紫红色,后逐渐加深并向上发展,最后叶片干枯脱落。

部分茎干和侧枝出现不规则黑褐坏死斑,严重时整株枯死。

这一类型从植株发病到整株枯死所需的时间较长,一般为3-6个月。

其防治措施有:

选用抗病的品系;做好苗木出圃检疫,尽量避免带病上山;而且尽量不要在容易带有青枯极毛杆菌的林地(种植过花生、烟草、马铃薯、番茄、桑、木棉、木麻黄和美人蕉等植物的土壤)上营造桉树林;不要施放未腐熟的有机肥;加强抚育管理,提高林木抗病能力。

植株发病后还没有确切有效的防治方法,一经发现,只能立即连根拔除,株穴土壤撒石灰消毒,销毁病株。

4.2.2焦枯病

焦枯病是桉树苗期重要病害之一,由帚梗柱枝菌引起,主要危害树苗和幼树的枝、叶,引起叶枯、枝枯或顶枯,幼树的叶子大量焦枯脱落,甚至整株枯死。

焦枯病主要发生于6月~9月高温多雨季节。

病害从植株下部枝叶开始,逐渐向上蔓延。

大量落叶的植株一般仍可萌发新叶,但叶片细小,严重影响当年以及翌年的生长量。

病害发生严重,甚至造成成片苗木枯死。

其防治措施有:

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地造林,低洼地要搞好排水沟,种植密度要适当,不宜太密。

4.2.3桉苗茎腐病

桉苗茎腐病是一种桉树苗期病害,发病时苗木茎部腐烂,逐渐枯死。

病源菌为菜豆壳球孢菌,其寄生主范围很广,能为害多种农作物以及针、阔叶树的苗木,引起严重的茎腐病。

此菌是一种弱寄生菌,能在感病组织和土壤中形成菌核。

高温高湿有利于茎腐病的流行;苗木过密,幼嫩的苗木茎部极易感病;大棚育苗或塑料薄膜覆盖育苗,发病率显著增高。

茎腐病危害多种桉树的幼苗,造成苗木枯死,是一种重要的苗期病害。

发病的桉苗在离地面0.5~1厘米的茎上,先出现不明显的水渍状病斑,后变为黑褐色斑块,扩展至茎部,引起茎部腐烂。

病不组织下陷,叶子凋萎干枯,直至整株苗木枯死。

其防治措施有:

苗期或苗木出圃前采用百菌清或百菌灵或波尔多液等用水稀到使用浓度后喷洒苗木。

4.3桉树主要病虫害的预防对策

4.3.1依法防治

要广泛宣传《森林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各级领导、科技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防治桉树病虫害的意识,克服麻痹思想,使桉树病虫害防治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切实做到依法防治。

要建立健全区、市、县、乡(镇)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必要的器械和药物,落实防治经费。

要加强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防止危险性病虫人为传入,一旦发现危险性病虫,要坚决铲除。

4.3.2生态调控

发展农村生态能源。

沼气能够有效控制森林病虫灾害。

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池、太阳能、小水电等生态能源,能有效减轻农村能源对森林的巨大压力,从而达到保护森林的目的。

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不仅能够促进林木生长,还能有效控制病虫害。

石山区和半石山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破坏容易恢复难,通过封山育林措施,减少人畜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利用有利的水热条件则很快达到预期目的。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科学营造桉树人工林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危害。

4.3.3预警预报

建立预测预报机制。

只有及时掌握病虫情,才能制定科学的防治计划,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定期发布重大病虫情预警预报。

努力提高预报技术水平。

4.3.4综合防治

大力推广综合防治技术。

根据各地的气候、土壤、林分和病虫害发生特点等,积极开展综合防治。

建立综合防治示范点、示范片、示范区,重点推广生物防治,尽量减少化学防治。

积极开展桉树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培训,重点在县、乡、村和林场。

4.3.5科学研究

对桉树重大害虫发生发展情况要重点跟踪研究。

要组织教学科研单位对重大虫害发生机理和防治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不断提高病虫灾害防控能力。

 

结论

本文对桉树的造林苗木选择、造林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桉树具有良好的速生性,在闽东南一带种植面积很大。

科学种植、合理管理是实现速生、丰产、优质的一个重要保证,因此,总结造林及病虫害管理技术,对生产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桉树纯林大面积造林对生态具有一定的破坏,因此,发展桉树是必要的,但应尽量避免单一树种造林。

发展桉树与乡土树种,特别是乡土阔叶树种混交林,是既可获得高产,又能保证生态安全的一个重要途径,当然,首先必须解决伴生树种选择的问题。

 

致谢

三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回首往事,难以忘怀在这三年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予我关怀和支持的老师和同学们。

我能够顺利地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廖建国。

他治学严谨,待人谦和。

从选题、实验设计开始,一直到成文,老师始终给予我细致认真地指导,一丝不苟,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树立科学研究思想。

正是老师的无私帮助与热忱鼓励,我的毕业论文才能够得以顺利完成,谢谢老师!

还需要感谢的是我的同学林进灵。

他帮助我查阅资料、文献等,辛辛苦苦帮助我完成本文的写作。

最后,感谢一切为本文写作提供帮助的老师、同学,感谢你们对我的鼓励和无私帮助。

 

参考文献

【1】何国生.森林植物.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8:

426~429.

【2】张余田.森林营造技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1:

280.

【3】傅秀红.果树生产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3:

47~48.

【4】刘进社.森林经营技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8:

12~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