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能力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4170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教学能力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校教学能力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校教学能力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校教学能力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校教学能力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校教学能力调研报告.docx

《高校教学能力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教学能力调研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校教学能力调研报告.docx

高校教学能力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校教学能力的发展

——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

0引言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

30年来,伟大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大幅增长,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明显上升,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教育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从1977年恢复全国高考以来,中国高校的发展更是翻天覆地。

这次调查的目的是通过调研上海工程技术大学30年发展变化,来看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校教学能力的发展。

想通过调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30年间教学能力的变化,从一个侧面来了解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高校教育的变化。

并借助我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上所学的知识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这次调查主要通过对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分析、问卷、访谈等方式来进行。

调查时间从2008年10月开始到2009年4月,历时6个月。

调查的地点主要是在学校史陈列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还有学校的宿舍、教学楼等地。

1三十年工程大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

首先我们从一些客观呈现的数据资料来调研学校30年来教学能力的发展。

1.1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校简介

1978年,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着中国大地时,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春天来临之际,在中共上海市委的决策下,一批大学分校纷纷应运而生。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就是在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华东纺织工学院分院基础上组建起来的。

1978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第一机电工业局、上海市第二机电工业局、上海市造船工业局、华东电业管理局、上海市交通运输局和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共同创建了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华东纺织工学院、上海市纺织工业局、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和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共同创建了华东纺织工学院分院。

建校之初,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纺织工学院两所国家重点大学的一批优秀师资来到我校,市政府、区政府和产业界的一批管理人员和科技骨干加盟我校。

高等院校、工业局、地区三结合的联合办学模式,使我校传承了国家重点大学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依托工业企业办学的优良传统。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以工程技术为主,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等多学科互相渗透,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地方高等学校。

学校有松江校区、仙霞路校区、新村路校区和逸仙路校区等6个校区,占地面积1418.26亩,建筑面积38.4333万平方米;主校区座落在上海松江大学园区内,占地面积1200亩。

2006年学校拥有“社会保障”、“车辆工程”、“材料加工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等4个硕士研究生专业、61个本科专业(方向)和17个高职专科专业,在校生达16800余人,专任教师近900人。

学校有机械工程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航空运输学院、飞行学院、服装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中法埃菲尔时装设计师学院、中韩合作多媒体设计学院、基础教学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技师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女工程师学院、成人教育学院20个院、部;有上海市汽车工程实训中心、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实验实训中心、航空发动机展示中心、电子电气实验实训中心、工程实训中心、计算中心、艺术设计展示中心、服装设计展示中心等15个设备先进的教学实训基地,以及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激光工业技术研究所、汽车工程研究所、化工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劳动关系研究中心、纳米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中心等8个校级科研机构。

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学特色。

学校始终坚持依托上海现代产业,主动服务地区经济的办学宗旨,构建了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平台,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办学模式,成为培养具有“勤奋、求是、创新、奉献”精神的优秀工程师、商界精英、艺术家的摇篮;学校率先推进了产学合作教育模式,造就了“产学合作、工学交替”的真实育人环境,形成了科学的常态化育人机制,培育了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学校近年发展中,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教学科研成果。

在科研方面,学校先后承担省市级以上科研项目110项,获得各类奖项71项。

2007年论文发表数达到929篇。

获得各类专利310项,其中发明专利35项,位列上海各高校第六名。

在教学方面,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29项、上海市高校高水平特色发展项目2项、上海市精品课程12项、上海市教育高地4项、上海市优秀教材奖7项,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学校人才培养硕果累累,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覆盖全国29个省市。

1.2学校设施的变化

我们先从学校的硬件设施着手,30年来学校的硬件设施的改善可谓是有目共睹。

我们学校由原来的4个校区,校园面积仅260.67亩,建筑面积仅16.7911万平方米规模较小的高等学校,发展成为一所拥有松江校区、仙霞路校区、新村路校区和逸仙路校区等6个校区,占地面积1418.26亩,建筑面积38.4333万平方米的较大规模的高等院校。

从学校2006年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以下的一组数字。

“自2002年起结合松江新校区建设,加大了基本设施建设的力度,投入了7.5亿元建造了53332平方米的教学楼、19265平方米的艺术楼、76148平方米现代工业工程训练中心、27155平方米的图文信息中心、7980平方米的体育馆、28492平方米的行政楼和7700平方米的师生活动中心等。

现在学校的教学行政用房建筑面积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4.68平方米;学生宿舍建筑面积.41平方米,生均住宿面积9.42平方米;现有各类教室524个,面积87304.54平方米,多媒体(语音)教室172个,座位数达16170座,百名学生拥有多媒体(语音)教室座位数123个。

直接用于教学的计算机有5515台,百名学生拥有量42台。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学校多媒体和语音教室、计算机教室、普通和专业教室等各类功能的教室齐备;校舍等基本设施保障了本科的教学,满足了教学的需要。

与建校前相比学校硬件设施都有了巨大的发展,无论从教学建筑还是教学设备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为我们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1.3学校师生人数对比

将1978年学校办学伊始的学校学生人数和教职工人数与2006年的数据对比,从中看出30年来学校师生规模的对比,30年来学校的师生人数有飞跃性的变化,办学规模迅速提升。

数据见下表。

1978年建校伊始与2006年学校师生人数对比

年份

1978年

2006年

学生

1957人

14525人

教师

178人

1433人

1.4三年内师资力量的变化

从2003年以来,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学校也不断加大引进教师的力度,每年录用教师100多名,专任教师数量稳步增长,充实了教师队伍,使学校的师生人数比也保持了稳步增长。

截至2006年7月,学校有专任教师801人,外聘教师150人,折合教师数876人,折合学生数13881人,师生比为1∶15.85。

从一个方面体现了学校师资力量的变化。

2003-2006学年师生比统计表

学生与教师人数

2003-2004学年

2004-2005学年

2005-2006学年

学生

折合在校学生数

9812

11666

13881

教师

专任教师

652

711

801

外聘教师

70

80

150

折合教师数

687

751

876

师生比

1∶14.28

1∶15.53

1∶15.85

注:

表中外聘教师人数2名折合成1名,折合在校学生数是指本专科生、成人教育学生、硕士生和外国留学生折合人数。

从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这一情况体现出了学校对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视。

学校始终把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必备条件和聘任期间考核合格的必要条件。

从2003学年到2006学年,教授、副教授每学年为本科生上课的比例都达到了96%以上。

在2005-2006学年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比例甚至达到100%。

2003-2006学年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

学年

总人数

实际上课人数

比例(%)

2003-2004

142

138

97.2

2004-2005

159

153

96.2

2005-2006

183

183

100

2003-2006学年教师学位统计表

学年

教师数

博士

硕士

博士、硕士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2003-2004

652

29

4.4

310

47.5

339

52

2004-2005

711

35

4.9

388

54.6

423

59.5

2005-2006

801

58

7.2

486

60.7

544

67.9

通过对从2003-2006学年学校师生人数比的稳步增长和近三学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统计表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学校的师资力量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一个巨大的变化。

1.5学校专业、硕士点对比

通过将1978年学校办学伊始,学校专业、硕士点个数与2008年的学校专业、硕士点个数对比,从而得出30年来学校各学院专业的发展和变化。

体现了近年来,学校根据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调整、优化学校专业结构与布局,形成了以依托学科的优势专业为基础、依托行业的特色专业为核心,形成了以“工程技术专业为主、经济管理和艺术设计专业协调发展”的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与布局。

展现了这些年来学校教学能力稳步发展的过程。

数据见下表。

学校办学伊始与2008年的专业、硕士点个数对比

年份

1978年

2008年

专业/个

15

79

硕士点/个

0

4

注:

2008年专业数包括了本科和专科专业个数

1.6学校历届招生人数的变化

招生人数历来是衡量一个高校力量的重要指标,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办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2005年报考我校第一志愿录取率90%以上;2006年学校招生计划达4150名,第一志愿报考我校有5000多人,录取率达到100%。

此外新生的报到率也逐年上升,2002年录取了2382名新生,报到率达到98.02%,2005年录取了3941名新生,报到率达到98.47%,2006年录取了4150名新生,报到率达到99.13%,招生数和报到率同步上升。

随着学校整体迁入松江新校区,办学条件的显著改善,招生地区已经扩大到江苏、浙江等13个省市。

2006年外省市招生的人数达到总招生数的4.2%,学校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增大。

无论从学校历届招生人数、报到率的稳步上升,还是学校在全国招生地区的扩大,从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学校教学规模的变化,教学能力的增强。

下图是学校专本科历年招生人数变化图表。

2在校学生对工程大教学能力的评价

我们从对学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和一些简单随机性的访谈来调研学校30年来的教学能力的发展。

由于问卷调查的对象都是身边大三的同学,问卷调查还是比较顺利的。

通过问卷的调查,主要是为了体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三个方面的发展近况,从学生的角度来调查学校教学能力的变化。

2.1对学校专业课实验状况的调查

通过在问卷中对“平时一学期内1门专业课进行实验的次数?

”的调查结果

我们可以发现:

学校专业课的实验安排充分。

综合关于学校专业课实验状况全部问题的调查,我们可以得出:

学校专业课的实验安排充分,并且将学校的教学实验设备都充分地运用到了日常教学中。

实验课程安排充分,使每位学生基本都能在实验中有动手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专业教学,结合理论与实践,提高理论教学的效果。

2.2对学校教师上课教学情况的调查

在对学校教师上课教学情况的调查中,通过问卷中对“教师课堂的讲授是否详略得当、条理清晰、节奏明快,有一定的课堂互动,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的调查选项分析。

我们发现:

老师在课堂教学上做得还是比较好的。

在通过与该问题中选“较差”的同学简单交流后,发现学生认为教师在上课时课堂教学互动的成分还是太少。

但从总的调查结果来说:

老师在无论课堂教学还是在课程实验方面都做得不错。

在平时学习生活中也能做到教书育人,关心学生,要求严格。

但也发现了课堂教学缺少互动,教学方式较单一的情况。

2.3对学校产学合作教育的调查后

在“产学合作具体对你哪些方面的帮助最大?

”一项调查中,

我们发现:

学生对产学合作教育反应良好,认为产学合作活动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熟悉未来就业状态和工作形式,了解自身专业的实际发展方向,都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通过调查以上三个方面的发展近况,都从一个主观的角度体现和验证了学校教学能力的提高。

3目前工程大在教学方面还存在的问题

3.1学校年轻教师比重高,影响教学质量

当前我们国家高校教师队伍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高校年轻教师的比重高,40岁以下的教师基本达到50%以上。

近几年来,我们学校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学校教师的总数比从2003-2004学年的42.3%上升到了2005-2006学年的49.6%。

学校年轻教师比重的增高,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

由于学校的发展速度快,专业设置多,可能导致新教师上岗培训不久以后就站上讲台,这些问题的存在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虽然这些年轻的教师学历层次高,专业知识渊博、专业功底扎实,但均为非师范专业毕业,一般都没有经过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教育理论、教学技能、课堂实习等专业的职业性培训。

为此,我认为应重视对高校年轻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

对现有教师开展教学技能培训或示范观摩教学及以老教师带新教师活动,将教学技能培训贯穿于平时的教学实践和积累中。

所以我认为学校每学期的学生教学评估就是一个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3.2教学方式较单一,缺乏课堂互动

在高校课堂的教学中,老师应尽可能地避免灌输式的教学,而应该启发和引导学生,并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教学时要注重教法新颖有创意,强调交流活动的全体参与性,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尽可能用鲜活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法,来组织调控整个教学互动活动,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3.3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相比过去招生数量少,经过层层筛选,能够上大学的学生凤毛鳞角,生源质量肯定高。

但随着高校人数的扩招,大学准入门槛的降低,不可避免地造成招收的学生质量相对下降。

外加一些专业学科知识较难较枯燥,使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引发学习质量的下降。

4面向未来,加强教学能力建设

面向未来,首先我们应该努力培育大学文化和增强大学学习精神。

其次,学校还应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素养训练,着力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使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不断提高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5总结

学校30年的每一个变化都是与中国高校教育体制计划的发展而紧密相随的,可以看成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高校教育改革大潮中的一个缩影。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这句话正是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开放30年的写照。

改革开放30年,是党和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30年,是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国民素质显著提高的30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的30年,是促进教育公平制度建设显著加强、更多惠及困难群体的30年。

在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更加迫切地需要一大批厚德博学的高层次创新型杰出人才,这就需要对我国大学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系统反思。

30年的改革开放,30年的风雨历程,30年的学校巨变,铸就了教育事业的丰碑!

高校教育工作越来越显重要,越来越显成熟,这一切离不开我们党所提出并坚持的改革开放,有了改革开放,我们的教育事业才有了如此大的巨变,这些变化也更离不开:

党的正确指引、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需要多方面探索的,数量的发展只是其中一个指标。

为了保证中国高等教育健康、快速、多元化和高质量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关的研究、试验和探索蓬勃地发展起来。

一方面成立了相关行业组织,对诸如高等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结构布局调整、管理体制、办学自主权、教学评价、校企合作、社会力量办学、后勤社会化、科技创新、学术规范、招生分配制度、学籍学分制度、贫困生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制度等进行了长期持续的探讨;另一方面逐步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发展规划,中国高等教育开始走上依法、有序发展的轨道。

与此同时,高校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的矛盾、困难和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高校扩招的第一批学生分别于2002年和2003年步入就业市场,扩招政策对于中国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结构、功能的影响也逐渐凸显,尤其近两三年来,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降低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经济、文化发展存在不均衡的原因,高等教育在东西部的发展、大中城市的发展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些重点高校和一般院校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致使高等教育的层次和结构仍存在问题,发展状态不太理想,造成了教育资源新的紧张形势。

此外,由于规模的扩大和办学资源(包括教学、住宿、餐饮等硬件设施,以及师资、管理等软件资源)的紧缺和相对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质量的滑坡,培养的人才不达标。

一些院校在大发展条件下质量难以保证,一些地方高校的扩招持续冲动难以遏制,导致了教育公平和效益的冲突,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等教育大众化本质上体现了规模扩张的目的,高等教育在质量普遍提高方面也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不过高等教育还面临结构的变化、布局的合理、质量的提高、评价的导向、制度的创新等一系列更深层的发展问题,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仍有较大的拓展和试验空间。

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充满生机和活力,尽管未来的改革和创新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但高等教育不会放慢发展的步伐。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是历史赋予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电子文献:

1.《2006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

2.电子资料图表数据学校校庆三十周年专题网站

附:

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

一、对学校专业课实验状况的调查。

1、专业课是否都安排有相应的课程实验?

A)有B)没有

2、实验课时,通常是几个人分成一组?

A)1~2人B)3~4人C)5~7人

3、平时一学期内专业课进行实验的次数?

A)1~2次B)3~6次C)7~10次D)10次以上

二、对学校教师上课教学情况的调查

1、教师在课前备课充分,上课有讲稿,内容精通、讲授熟练?

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

2、教师上课内容不断吸取学科研究成果,并充实更新教学内容,专业知识和新信息量是否充足?

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

3、教师在专业课上讲课内容的深度、广度适中,难度适当?

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

4、教师选用专业教材和推荐的参考书适用性是否强,是否紧跟专业发展,利于学生学习?

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

5、教师课堂的讲授是否详略得当、条理清晰、节奏明快,有一定的课堂互动,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

6、教师课后布置作业适量,批改认真、及时,辅导时间固定,答疑及时、认真?

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

三、对学校产学合作教育的调查?

1、产学合作是否对你有帮助?

A)有B)没有

2、产学合作具体对你哪些方面的帮助最大?

(上一题选A)的人)

A)专业知识的提升B)今后的就业发展C)了解自身专业的发展方向

3、对学校产学合作教育的看法?

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