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黑高速北黑段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毕业设计说明.docx
《吉黑高速北黑段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毕业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黑高速北黑段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毕业设计说明.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黑高速北黑段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毕业设计说明
中华人民国教育部
东北林业大学
毕业设计
设计题目:
吉黑高速北黑段A2标路基施工组织设计
学生:
志军
指导教师:
林副教授
学院:
成人教育学院
专业:
2009级土木工程(道桥专升本)
2011年3月
吉黑高速北黑段A2标路基施工组织设计
摘要
吉黑高速公路北安至段工程建设项目A2标段路线起点设在北安市附近,是利用现有G202黑大公路至北安段改扩建工程。
本工程主线采用设计速度80Km/h的两车道帮宽高速公路的技术标准,路面为水泥砼面层,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
本文通过对此工程施工环境、施工队伍技术条件、工期安排等可能对施工产生影响的因素的综合分析,对该工程进行路基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相应的人料机械配备和施工计划安排,用以对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进行指导,来保证施工的质量、进度和环境保护。
关键词:
组织;进度;安全;质量;环境;
Theconstructionorganizationdesignbeiantoheiheseitionofjilin~heihehighway
Abstract
ThehighwayJilingtoHeihewheretheconstructionprojectsA2linebeginningonBeian,istheuseoftheexisting202blackheihekitayasuexpansiontotheprojectperiod.thisprojectinthedesignspeed80kmhoneinchargeofthetwolanesontechnicalstandardsforabroadroadforthecementlayeratasteadyandconcreterubble.thetextoftheprojectistheenvironment,constructionofthetechnicalconditions,thedurationarrangementmayaffecttheconstructionofacomprehensiveanalysis,
Keywords:
Organization;progress;security;quality;environment
摘要
Abstract
吉黑高速北安至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概述
1.1工程概况
吉黑高速公路北安至段工程建设项目A2标段路线起点设在北安市附近,是利用现有G202黑大公路至北安段改扩建工程。
本标段路线起点桩号K13+010,终点桩号K41+000,全长27.99公里;沿线有天桥7座,分离式立交桥5座,钢筋混凝土箱涵21道,钢筋混凝土通道涵1道,新建互通立交一座,服务区一处。
主要技术标准:
本段工程为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
设计行车速度:
80km/h。
路基宽度:
路基宽度24.5m,路基采用整体式断面,即(0.75m土路肩+2.5m硬路肩+2×3.75m行车道+0.5m路缘带+2.0m中央分隔带+0.5m路缘带2×3.75m行车道+2.5m硬路肩+0.75m土路肩)。
路拱横坡:
行车道、路缘带及硬路肩路拱横坡:
帮宽侧路拱横坡为2%,中央分隔带坡度为0%,土路肩横坡为3%。
利用旧路段未帮宽侧保持原路拱横坡为双向1.5%。
平曲线:
最小半径为793.25m,最大半径为8029.25m。
竖曲线:
最大纵坡5.0%,最短坡长为294.50m。
最小半径凹形4000m,凸形4200m。
根据招标文件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本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见表1-1:
施工平面布置图见附件1
本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见表1-1
项目
单位
数量
路基挖方
m3
380802
路基填筑
m3
1545005
软土
地基
处理
砂垫层、砂砾垫层
m3
56738
塑料排水板
m
111500
钢塑土工格栅
m2
187973
1.2自然概况
1.2.1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本段路线所处地理位置介于126°25′~127°30′和北纬48°05′~50°13′之间,所在地域位于省北部小兴安岭山地地区。
起点至龙镇段位于小兴安岭与松嫩平原平原交界处,属小兴安岭及东部山地西侧山前冲积、洪积台地,地势相对平坦,海拔高度230-320m,属平原微丘区地形;龙镇至西岗子路段跨越小兴安岭北部区域,属小兴安岭台地状丘陵地区,地势相对有所起伏,海拔高度300-420m,属低山地形。
西岗子至路段位于小兴安岭北部东侧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海拔高度110-150m,属平原区地形。
1.2.2水文、气象
我标段主线主要经过林地、旱田、荒地等主要本底及景观,公路两侧土壤大部分属林地,植物覆盖率高,沿线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降温急剧,冬季严寒,一年四季分明,而春秋两季较短,寒冷期长。
年平均气温3℃,极端最高气温39.8℃,极端最低气温-39.2℃。
除霜期平均在9月初左右,结冻日期则从9月末开始;地面解冻日期从4月中旬开始,终霜日期在5月中旬。
最大冻土深度为2.35m。
多年平均降雨量430mm,全年分布不均,多集中在6~9月份,最大积雪厚度20cm。
受西北低气压和南部海洋高压所影响,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南风,平均风速为5.2m/s,最大风速40m/s。
1.2.3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北安和五池境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吴和市境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依据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及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规定,本项目的桥梁抗震设防类别为B类;北安和五池境段桥梁抗震设防烈度为6,抗震设防措施等级为7;吴和市境段桥梁抗震设防烈度小于6,可采用简易设防。
1.2.4交通
由于该工程为改建工程,路基右幅是原有旧路,施工时容许通车,所以交通比较便利,大宗外购材料采用汽车运输。
设计中换填砂砾比较多,砂砾有翻斗车运输。
1.2.5水、电
(1)水
生产、生活用水可利用沿线水源。
(2)电
利用当地电网,并准备1台50KW的发电机,以便在没电时备用。
(3)临时用房
项目经理部用房采用租用;路基队营地租用民房;路面队营地、桥涵队营地预制场及拌和场搭设部分临时用房。
(4)筑路材料
沿线筑路材料种类齐全,质量优良,储量丰富,供应充足,运输条件较好。
各种石料、砂砾、中粗砂较丰富,具有大型开采规模,能够满足本项目工程需要,沿线有黑大公路、老黑大三级砂石路、地方道路及吉黑铁路,交通十分便利。
2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至施工现场的方法
2.1.设备、人员动员周期
接到中标通知后,在10天作为设备、人员的动员周期和施工准备阶段,进行建点,有监理工程师参加的恢复定线,建立生活区,建立预制场及拌合场,设备和人员进场,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各种原材料性能指标试验和配合比设计,各种材料按计划数量和质量要求备料进场,便道、便桥修筑、路基清理场地,填前处理等项工作。
2.2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机械设备,除自卸汽车等运输机械自行驾驶到工地外。
其余机械由火车和平板拖车运输至工地。
人员在2009年5月10日前,乘坐火车或汽车全部到达工地,各种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进行详细的恢复定线和材料的各项试验工作。
选拔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测试工作,配备先进精良的测量试验仪器。
各种筑路材料,包括业主指定的材料,都必须经过严格试验,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按计划由火车或汽车运输进场,各种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要通过监理认可,以保证在开工时有充足的材料供应,从而不影响施工进度。
2.3临建工程
临时设施的布置以方便施工、少占耕地、利于管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美化驻地环境为原则,并能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临时便道修善保通。
在施工准备阶段,临建与备料,恢复定线,材料各种试验和组成设计等项工作平行进行,认真安排,迅速完成,做到水通、电通、道路通、场地平整,生活就绪。
3重点部位施工说明
3.1路基边坡、护坡道及碎落台
路堤边坡:
坡率均采用1:
1.5。
当填土高度大于8m时,8m以下边坡坡率采用1:
1.75。
路堑边坡:
粘性土、碎石土以及风化砂砾挖方路段路堑边坡坡率采用1:
1.5,挖深距路面高度大于8.0m时每6.0m处增置一个宽2.0m的平台,平台向侧倾斜3%。
护坡道:
在填方边坡坡脚外与排水沟之间的原地面上增设护坡道,宽度2m,护坡道顶面做成向外倾斜3%的横坡。
碎落台:
路堑边沟以外设置碎落台,宽度2.0m,顶面做成向边沟侧倾斜3%的横坡。
3.2用地围
填方路堤为路基坡脚外或边沟2.0m;挖方路堑为路堑边坡坡顶外或截水沟外2.0m;互通区为匝道路堤外或边沟外2.0m,匝道路堤以围为公路用地。
黑大二级公路侧及黑大一级公路段占地维持原占地不变。
3.3路基填料及压实
沿线路基填料为风化砂、碎石土及土场掺缠灰土。
路基不同部位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按《公路路基设计规》中的规定执行,路基填料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压实标准采用重型击实标准。
清表后填前压实度≥90%,桥涵台背回填压实度≥96%。
3.4不良地质、特殊路基设计
3.4.1.湿地路基设计
沿线湿地围比较分部广,主要为河滩滩地两侧,地势平坦,排水不畅,表面存有大量的淤泥,厚度不一,设计全部清除,回填透水性好的天然砂粒。
并计入0.1m的沉降土方量,清除土质用于路基护坡道土方及绿化用土。
3.4.2.桥头、涵头路基设计
为保证桥头及涵洞两侧路基的压实和避免产生跳车现象,防止桥头、涵头路基均匀沉降而引起行车不顺,在连接处设置过渡段,填筑渗水性良好的砂砾或土场粗颗粒土。
过渡段长度:
桥及明涵底面换填长度5m,纵向采用1:
1的坡率与路基衔接,对1:
1坡率挖台阶;若顶面换填长度小于搭板长度时,顶面换填长度采用搭板长度。
暗涵换填高度为涵洞顶面标高,底面换填长度采用2倍涵台后填土高度,并不大于5m,纵向采用1:
1的坡度与路基衔接,路基压实度不应小于96%。
桥台及明涵台后填土高度为路基高度减去路面厚度。
3.4.3.路基清表设计
原地面表土剥离:
对于耕地、荒地的填方路段,清除0.2m地表种植土,林地路段。
根据实际调查厚度清除表层0.3-0.4m腐植土,挖除树根,平整碾压基底后回填填土。
清除表土做绿化及复垦用土,多余土质用作护坡道。
3.4.4.低填浅挖路基设计
对于低填方路段,互通区的路槽底面以下80cm、分离式立体交叉及天桥路槽底面以下40cm,均需挖出该土层,换填天然砂砾或土场粗颗粒土,使其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挖出土方利用80%,弃20%。
当低填浅挖路段为风化砂砾、碎石土时,对路床0.8m围的土质进行翻松碾压,并计入沉降土方10cm。
3.4.5.纵、横向填挖交界段路基设计
纵、横向填挖交界路段:
为保证纵向填挖结合部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在填挖交界处前后各10m围铺设双层复合土工钢塑格栅,第一层铺设于底面以下0.8m处,完成填筑60cm后铺设第二层。
半填半挖路段铺设复合土工格栅同填挖结合铺设的方式,钢塑复合土工格栅宽度采用5m。
3.4.6.拆除旧路段
对于主线上跨分离立体交叉和旧路帮宽相衔接产生新线路段,需清除原旧路面结构基底碾压后再填筑路基。
3.4.7.旧路边坡处理
为了保证新旧路基的结合,避免新旧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在旧路的土路肩边缘向25cm处开挖旧路边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