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明朝内阁选择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3693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明朝内阁选择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明朝内阁选择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明朝内阁选择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明朝内阁选择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历史明朝内阁选择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明朝内阁选择题.docx

《高中历史明朝内阁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明朝内阁选择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明朝内阁选择题.docx

高中历史明朝内阁选择题

高中历史明朝内阁选择题

(考试总分:

120分考试时长:

120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0小题,共计120分)

1、(4分)明成祖时,宫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参议机构,用来弥补废丞相后中枢决策留下的空缺,这个机构就是“内阁”,其性质是内廷秘书班子。

这反映出“内阁”()

A.是皇权执行机构B.其阁员位卑权重

C.有助于合理决策D.是中枢决议机构

2、(4分)宋代读书人无论在位与在野都敢于品评朝政,力争“正君心”、“得君行道”,但明代知识分子很少议论时政,王阳明就要求门人恪守“君子之思不出其位”。

这主要由于明代()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B.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C.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D.政治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3、(4分)明太祖设置股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这些大学士很少能参加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

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官中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明宣宗时,内阁开始有了票拟权。

上述材料说明()

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

C.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4、(4分)《明史》载:

“张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

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

……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

内阁首辅张居正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度激化D.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5、(4分)曾任首辅大臣的叶向高感慨地写道: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

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据此可见在明代()

A.入阁当值的官员始终官位较低B.内阁拥有票拟权后位高丞相之上

C.阁权与君权容易发生权力冲突D.内阁专权本质上缘于专制皇权体制

6、(4分)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

既有相职,却无相权。

既无相权,却有相责”。

他指的制度应该是()

A.汉代的尚书令B.唐代的尚书省C.元代的中书省D.明代的内阁

7、(4分)台湾著名学者傅宗懋认为:

“世宗(雍正)的集权很是巧妙的,并不是像以前的枝枝

节节,他只设了一个□□,于是就把以前内阁和八旗的权力,整个拿来。

”这一机构是()

A.内阁B.南书房C.军机处D.文渊阁

8、(4分)北京故宮太和殿旁有一处不起眼的“偏房”,它曾是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的权力中心。

这个“偏房”的出现说明()

A.君主专制高度加强B.相权被大大削弱

C.内阁掌握了票拟权D.皇权被宦官架空

9、(4分)明朝内阁制在我国政治史上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探索。

“内阁”是()

①内侍机构②君主专制产物③决策机构④制约皇权工具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10、(4分)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立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

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11、(4分)明代皇室有规定,大凡公主的婚配,多选择民间英俊善良的男子,不许文武大臣的子弟娶公主为妻。

这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央集权B.保护科举制度C.打击贵族势力D.强化专制皇权

12、(4分)明朝出现内阁辅臣时,也出现了“票拟”。

内阁辅臣用墨笔在奏章上拟出处理意见,经皇帝首肯,再由太监用朱笔抄出、加盖玉玺,奏章方才生效;由此催生了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

这种现象导致()

A.皇帝完全掌控了国家大事B.内阁辅臣掌握国是的部分决策权

C.太监和内阁辅臣相互制约D.宦官把持朝政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13、(4分)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

下列剧情有违史实的有()

①《隋唐英雄传》中隋灭陈的战争场景炮声雷动

②《大宋提刑官》中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

③《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④《台湾1895》中李鸿章说出了“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4、(4分)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力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

C.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D.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15、(4分)明朝内阁大学士的官阶只有正五品,无定员,阁员通常由六部尚书(正二品)来兼任,其官衔是某部尚书兼某殿(阁)大学士,譬如兵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之类。

这表明()

A.内阁非法定机构B.六部直接行使丞相职权

C.大学士地位提高D.皇权受到大学士的制约

16、(4分)明朝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设三公九卿B.设立中朝C.实行三省制D.废丞相设内阁

17、(4分)明嘉靖时胡世宁曾上疏说:

“不知自何年起,内阁自加隆重,凡职位在先第一人,群臣尊仰,称为首相,其第二人以下多其荐引,随事附和,不敢异同。

”材料现象()

A.反映了中枢体制出现创新B.是皇权专制强化的结果

C.说明内阁首相取得决策权D.表明权力制衡己被打破

18、(4分)明人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七载:

“今各部之事,皆听命于阁下,所不待言,虽选曹(吏部)有员缺,亦送揭帖与阁,然后注选。

此不知胡汪当周时右此事否。

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诗议日积,则祸患日深。

”这说明当时()

A.内阁取得了官吏任免权B.内阁权势日盛带来祸患

C.六部停止了运行机制D.相权日益受阁权抑制

19、(4分)明朝中期以后,内阁权威逐渐扩大,到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时,内阁不但掌握“票拟”,地位也凌驾于六部之上。

内阁权威扩大的同时,代天子“批红”的司礼监太监权力也不断上升,一度出现了宦官专权。

对这一历史现象理解准确的是()

A.明朝皇权较前朝有所加强

B.内阁和宦官分权制衡,有利于民主政治

C.内阁首辅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D.内阁和宦官权力的扩大破坏了君主专制

20、(4分)明朝曾经出现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的情况。

也曾出现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内阁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的情况。

以上材料可以说明()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B.明代内阁属于决策机构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D.制度设计与实际执行未必相符

 

21、(4分)《清会典》记载:

“每日钦奉上谕,由军机处承旨,其应发钞者,皆下于阁。

内外陈奏事件有折奏,有题本,折奏或奉朱笔,或由军机处拟写随旨题本,或票拟钦定,或奉旨改签,下阁后,谕旨及折奏则传知各衙门钞录遵行。

”这说明()

A.军机大臣参与决策B.内阁变成军机处下属机构

C.军机处、内阁的相互制约D.内阁变为传递文件的机关

22、(4分)王其榘认为:

“明代的内阁,不过是皇帝御用的一个拟定朝廷政令文件的文书房……阁臣是皇帝选用的代言侍臣”。

材料表明()

A.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B.内阁是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

C.内阁首辅与宰相地位一致D.内阁拥有草拟政令的权力

23、(4分)朱元璋创造“剥皮实草”之刑,凡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还建立了厂卫制度,锦衣卫直接绕过国家正常的司法机构进行缉捕、拷问,主要惩罚对象事不法官吏。

这主要说明朱元璋()

A.强化专制皇权B.实行轻罪重罚C.注重整顿吏治D.强调以法治国

24、(4分)明代表面上废除宰相,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百司政务,实际上多半依靠“票拟”定夺,皇帝的意志和核心权利受到内阁诸臣极大的左右限制。

由于“票拟”是下达皇帝诏令的正常途径,所以明代内阁限制皇帝滥用手诏、中旨的斗争,更加制度化。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B.早期民主思想开始出现

C.中央集权制度遭到削弱D.古代行政体制日益完备

25、(4分)下列古代官职中,源于明朝强化君主专制而设立的是()

A.御史大夫B.参知政事C.内阁首辅D.军机大臣

26、(4分)明太祖曾对百官诉苦“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到明成祖时,为改变皇帝过于劳累的局面采取的措施是()

A.设“中书门下”B.设立内阁C.设殿阁大学士D.设军机处

27、(4分)明嘉靖时胡世宁曾上疏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内阁首辅的地位开始突出,倍受大臣们的尊崇,称其为首相,内阁中的其他成员也多为首辅举荐,他们事事附和首辅,不敢有什么意见。

材料中的现象()

A.反映了中枢体制出现创新B.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

C.说明内阁首辅取得决策权D.表明权力制衡已被打破

28、(4分)“内阁的意义就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皇权的腐化,维系明代政治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内阁的发展实际上是内阁重新宰相化的变型发展。

”以上材料表明内阁的设立()

A.对皇权有制约作用,有利于政治稳定

B.协调了君相矛盾,是对抗皇权的文官代表

C.名义上是皇帝的幕僚,实质上等同于宰相

D.是皇帝顾问的特定秘书机构,无实权

29、(4分)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

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30、(4分)对于下列古代行政机构或官职的职能表述正确的是()

A.秦朝游徼在地方负责管理司法和治安

B.唐朝节度使只能负责地方军事

C.明朝内阁掌握票拟权,属于决策机构

D.清朝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传达皇帝意旨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0小题,共计120分)

1、(4分)【答案】C

【解析】材料中说内阁是“用来弥补废丞相后中枢决策留下的空缺”,也就是说在政治决策方面,内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A选项说法错误,材料中提到内阁时强调的是参议机构;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权力大小的问题;D选项说法错误,决策权在皇帝手上。

2、(4分)【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废丞相、建内阁加强君主专制,同时设立“厂、卫”等特权监察机构,监督百官控制言论;明朝知识分子不敢妄议国政就是因为厂卫等特务监察机构的存在破坏了言官进谏、为国出谋划策的政治生态,这是君主专制加强导致的,排除A,D项正确。

程朱理学和商品经济在宋朝时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但宋朝并没有出现题中所述知识分子不敢议论国政的现象,所以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商品经济的繁荣不是明朝知识分子不敢议论时政的原因,排除BC。

3、(4分)【答案】A

【解析】对材料进行分析后可知,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其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故选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不是中央法宝的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故可排除BC两项;D项明显违背史实,故可排除。

4、(4分)【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历史材料和准确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

材料叙述了明朝张居正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结合明朝内阁制度的特点和张居正的遭遇进行判断。

内阁的设置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内阁的权力取决于皇帝的旨意,它本身只是一个内侍机构,答案为A。

其他各项说法错误。

5、(4分)【答案】D

【解析】从“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可以看出内阁的权力并不是官方承认的,“。

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体现出内阁的权力都是来源于皇帝的,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A选项错误,不符合“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B选项错误,不符合“原非宰相”;C选项粗无,阁权是来源于君权的,并不对皇权造成威胁。

6、(4分)【答案】D

【解析】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明成祖朱棣为减轻皇帝沉重的负担,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即“虽无相名,实有相职”;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没有决策权即“既有相职,却无相权”;内阁首辅是皇帝直接任命并且担任皇帝的最高幕僚即“既无相权,却有相责”,故D项正确。

汉代的尚书令是负责管理少府文书和传达命令,不符合“虽无相名,实有相职。

”的说法,排除A;“唐代的三省制”其长官是宰相,不符合材料“无相名”的说法,排除B;元代的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C不符合题意。

7、(4分)【答案】C

【解析】内阁是明成祖设立的,排除A;南书房是康熙皇帝设立的,排除B;军机处是雍正皇帝设立的,它是中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标志,故选C;文渊阁刚开始是内阁的办公地点而已,排除D。

8、(4分)【答案】A

【解析】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材料中“偏房”就是军机处办公场所,这一机构出现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故A项正确;丞相在明朝就给废除了,故B项错误;内阁在清朝权力下降,故C项错误;皇权被宦官架空是明朝后期,故D项错误。

9、(4分)【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设内阁,是内侍机构,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协理奏章,并不参与决策,内阁制度随着皇权的高度强化而建立,权利的来源,由君主所授予,对君权的制约作用有限。

事无大小,内阁都要秉承君主的旨意行事,遂成为君主加强专制的工具,故排除③④,排除BCD,所以选A。

10、(4分)【答案】D

【解析】明朝内阁制和英国内阁最根本的区别:

当时中国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英国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国家,明朝内阁制是皇权强化的产物,最高权力由皇帝掌握,英国内阁则是君主立宪制下的行政机构。

A项不对,英国内阁制形成后国王逐渐“统而不治”,只是国家的象征;B项不对,明朝最高权力在皇帝手中,而英国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C项不对,明朝的内阁长官称首辅。

因此选D。

11、(4分)【答案】D

【解析】不许“文武大臣”的子弟娶公主为妻是为了防止大权旁落,是为了加强皇权,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为了加强皇权而非加强中央集权,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和科举制度无关联,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是为了加强皇权而非打击贵族势力,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2、(4分)【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太监能够参与到决策过程之中,这就为后来太监干政、把持朝政创造了条件,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内阁辅臣的权力和太监的权力,体现不出权力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排除A;结合明朝内阁制度的具体内容我们可知内阁大臣没有决策权,排除B;材料体现不出,内阁对太监的制约,排除C。

13、(4分)【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中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是唐末;②中“内阁大学士”是明朝设立的;③中军机大臣是清雍正年间设立的;④中火烧圆明园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所以①②③④均不符合历史,排除ABC。

故选D。

14、(4分)【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内阁制和英国内阁最根本的区别:

当时中国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英国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国家,明朝内阁制是皇权强化的产物,最高权力由皇帝掌握,英国内阁则是君主立宪制下的行政机构,故C项正确;英国内阁制形成后国王逐渐“统而不治”,只是国家的象征,故A项错误;明朝最高权力在皇帝手中,而英国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故B项错误;明朝的内阁长官称首辅,故D项错误。

15、(4分)【答案】A

【解析】明朝原本官阶较低的内阁官员后来由官阶较高的六部尚书和帝师兼任,说明内阁非法定机构,故选A;材料没有提到六部直接行使丞相职权,排除B;材料不能反映大学士地位提高,排除C;大学士没有实权,不能制约皇权,排除D。

16、(4分)【答案】D

【解析】A是秦朝,排除;B是西汉汉武帝时期,C是北魏时期,排除;D是明朝朱元璋的措施,故选D。

17、(4分)【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随事附和,不敢异同”可知,明朝内阁首辅地位很高,这是君主专制强化的结果,故答案为B。

材料强调的是内阁阁臣权力的提高,没有涉及中枢体制出现创新,故A项排除。

CD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18、(4分)【答案】B

【解析】材料中“虽选曹(吏部)有员缺,亦送揭帖与阁,然后注选”,这说明应试获选,注授官职要经过内阁过目,但这并不等于官吏任免权,且这种现象被认为是不合理的,因此内阁并没有官吏任免权。

结合所学,内阁只是进行“批红”,最终决定权仍归属皇帝。

故A项错误。

材料中“今各部之事,皆听命于阁下”表明六部仍在运行,不过要听命于内阁,故C项错误。

明太祖时期,丞相制度已被废除,而内阁于明成祖时设立,所以也就没有相权受阁权限制之说,故B项错误。

材料中“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表明内阁权势日盛带来祸患,故B项正确。

19、(4分)【答案】A

【解析】材料中内阁和司礼监的权力都是来源于皇帝,他们都是皇帝的私人机构,所以体现出的是君主权力的加强,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B选项错误,内阁和宦官之间并不是分权制衡的关系;C选项错误,内阁首辅的权力来源于皇帝,与宰相是制度自身赋予的权力是不一样的;D选项说法没有理解材料的真实含义。

20、(4分)【答案】D

【解析】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材料中现象说明内阁运行超出了皇帝最初的设想,故D项正确;内阁权力受到皇帝制约,故A项错误;内阁没有决策权,故B项错误;明朝皇帝权力是空前强化,故C项错误。

21、(4分)【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后,内阁的实权逐渐转移到军机处,军机处上传下达,其奉旨或拟写随旨后,传到内阁,再由内阁传到各衙门,由此可见,内阁的权力被军机处架空,其变成一个承递文件的机关,故选D项;军机大臣没有决策权,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也难以看出内阁是军机处的下属机构,应排除B;C项说法正确,但仅就材料信息难以反映,应排除。

22、(4分)【答案】A

【解析】“不过是皇帝御用的一个拟定朝廷政令文件的文书房”表明了内阁没有实质性的权力,没有决策权,内阁是皇帝的一个顾问机构,不是正式的中央机构,因此内阁首辅与宰相地位是不一致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A项正确,排除BC项;内阁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没有草拟政令的权力,故排除D项。

23、(4分)【答案】C

【解析】材料说明朱元璋对于贪官和不法官吏实行严厉的处罚措施,主要目的是整顿吏治,故C正确;材料目的是惩治贪官,故A错误;材料显示刑罚和违法的官员,故B错误;古代封建社会是人治社会,不是法治,故D错误。

24、(4分)【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从材料中对明朝政治决策的过程的描述可以看出皇帝虽然手握重权,但是依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他的权利收到了内阁的限制,通过“票拟”来实现,因此D选项说法正确。

A选项只看到了表面;B选项说法错误,民主思想并没有出现;C选项说法错误,本题讨论的是君主专制问题。

25、(4分)【答案】C

【解析】明朝设立内阁,标志君主专制强化,C正确;A是秦朝;B是宋代;D是清朝。

26、(4分)【答案】B

【解析】“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体现出明太祖勤于朝政,十分劳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宰相制度的废除使得皇帝每天的任务量加重。

为此,明成祖时他设立了内阁来帮助他处理政务,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中书门下”是宋代的官员,明朝已经不存在了;C选项是明太祖时期设立的官职;D选项是清朝雍正帝在位时设立的。

27、(4分)【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明朝内阁首辅地位升高,这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结果,故B项正确,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是皇帝的辅助机构,没有决策权,也不是权力的制衡,故CD项错误。

28、(4分)【答案】A

【解析】材料中文字“内阁的意义就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皇权的腐化,维系明代政治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明代内阁的设立客观上对皇权起到了制约作用,有利于整个政治稳定,所以A符合题意;明太祖时已经废除丞相,B、C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D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相反,排除。

29、(4分)【答案】A

【解析】明初,为防止宦官专权乱政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明中后期皇帝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使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并导致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故A项正确;明朝废除丞相,由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使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故B项错误;皇帝重用宦官参政是为了牵制内阁,说明内阁议政功能没有丧失,故C项错误;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其因在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故D项错误。

30、(4分)【答案】D

【解析】秦朝游徼游徼掌巡察地方、缉捕盗贼,类似于亭长,但不是负责司法,A错误;唐朝节度使成为掌握一个地方政治和军事,B错误。

内阁参与决策,没有决策权,C错误。

清朝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传达皇帝意旨;D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