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诊断调研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3588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诊断调研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省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诊断调研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南省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诊断调研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南省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诊断调研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南省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诊断调研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诊断调研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南省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诊断调研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诊断调研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诊断调研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南省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诊断调研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題)和第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高考全部内容。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分封制下,任何一个诸侯都知道自己仅仅是周王的部下大臣,自己的领土也仅仅是国家土地的一部分,这一认知直到春秋中叶都没有大的改变。

这说明分封制

A.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B.实现了拱卫周王室的目的

C.进一步强化了宗法等级秩序D.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2.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感官上的要求,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这就形成了人们“好利”“好声色”的本性要求,所以要通过法治和学习礼仪,使小人变为君子,使普通人变为圣人。

据此可知,荀子

A.思想超越了儒学范畴B.重视对民众的教化

C.具有朴素的民本思想D.反对盲目崇拜圣人

3.《汉书·礼乐志》称“周道始缺,怨刺之诗起。

王泽既竭,而诗不能作”,这与《毛诗)提出“变风”“变雅”说的精神一致,都是把《诗》看成是“王道衰而作”。

这说明《诗经》

A.托物言志B.借古讽今C.客观真实D.反映了时代特征

4.下表是汉代某一个阶段关于三个青铜器的铭文记述。

作为史料,这些铭文可以用来研究汉代

出处

铭文

《元和四年》

元和四年(公元87年),江陵黄阳君作。

宜子孙及酒食。

吏人得之,致二千石

《永和钟》

永和四年(公元139年)正月一日戊辰造口口口钟,重口口斤。

直(值)钱七千二百。

宜用

《延熹钟》

延熹元年(公元158年)造作,口口口成雷口口钟。

廿二斤。

直(值)钱二千四百。

大吉口口富貴宜田家口意口长生

A.官营手工业生产规模B.盐铁官营的实施状况

C.国家赋税的征收情况D.私人作坊的生产销售

5.据《唐六典)记载,唐代开元年间推行了“变造”制度,“凡金银、宝货、绫罗之属,皆折庸调以造焉”,即把庸调(唐朝前期的赋税制度)所收之布帛,折变成白银等轻货,运到京城国库。

由此可知,“变造”制度

A.肯定了白银的货币地位B.提高了政府赋税标准

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造成了国家财政困难

6.宋代规定地方官不得在本籍任职,其到任需提交自身材料,然后由本州知州、通判进行审查,合格后再连同所回避之人,分别向转运司递交担保。

若有诈伪,则要处以杖一百的惩罚。

这说明宋代

A.注重维护统治机器正常运行B.建立了完备的官员审查制度

C.在地方实行了权力制衡体制D.削弱了地方政府的管理权力

7.据明代张瀚的《松窗梦语》记载:

“京师以南,河南当天下之中,开封其都会也。

北下卫、彰,达京圻,东沿汴、泗,转江、汉,车马之交,达于四方。

”此记载反映了当时

A.开封的手工业经济发达B.开封已成全国商贸中心

C.中原地区长途贩运繁荣D.南北方形成互补性经济

8.明清时期,戏曲、小说等文艺图书出现了无书不附图的景象,甚至有的图书版面画图占到了全书的五分之二。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

A.文艺图书的市场竞争激烈B.商品经济促进市民阶层兴起

C.作家注重文艺创作的革新D.活字印刷技术已经日趋成熟

9.下面是1858年中国、日本分别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内容对比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

内容

《日美友好通商条约》

《中英天津条约》

1.基督教传教

只限于签约国国民

受清朝政府的保护

2.内地旅行权

限制在居留地内

全国各地

3.外国军队干涉内政

英国军舰可自由入港

4.外国人干预关税行政

外国人任总税务司职

5.支付赔款

有(在《北京条约》中已有规定)

6.割让领土

九龙(同上)

7.居住地区的外国人管理机构

事实上没有形成

租界工部局

8.鸦片条款

明确禁运

《南京条约》中无记载,《天津条约》的附则中明确表明其合法性

A.中国丧失了反抗的能力B.中日已成为西方国家的经济附庸

C.中国的近代化早于日本D.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较深

10.据记载,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股份企业时,不仅有政府所拨划官款,也有对外的借款,还通过发行股票的形式吸纳了大量民间资本。

据此可知轮船招商局

A.已建立成熟的现代企业制度B.已脱离了清政府的控制

C.经营资金出现了严重短缺D.产权具有多元化的特征

11.与陈独秀、胡适等人一味否定中国文化不同,李大钊明确主张中西文化调和。

他指出,中西文化因地理及历史的缘故,形成了“主静”“主动”各具特色的两大区域性文化.二者互有长短,不宜妄为轩轾于其间。

据此推断,李大钊的中西文化观

A.反映了其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B.认识到了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

C.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绝对化的倾向D.重新确立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12.“进人民国之后,中国政体量已略具西方形式,但一切实质的问题依然悬而未决,政治现象反而更见混乱。

”政治现象的混乱导致了

A.袁世凯极力复辟帝制B.意识领域的激烈斗争

C.民主化的进程被打断D.国民革命的再度兴起

13.“1926年的时候,国民党突然变得强大起来,它不仅办起了军校,还打败陈婀明,基本上统一了两广地区。

”这主要是由于当时

A.国民党凝聚了主要革命力量B.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

C.国民党得到了英美国家支持D.军阀混战提供了发展契机

14.1948年10月30日,《大公报》写道,上海一家西药房门前的挤购行列中,甲客突然回头向乙客:

“你预备买什么?

”乙想了一下,反问:

“你要买什么?

”甲告诉他:

“有什么买什么。

”此报道客观上反映了

A.上海民众得疾病者众多B.政府放开了药品的管制

C.美国物品在中国的畅销D.通货膨胀下的抢购风潮

15.日内瓦会议期间,中美双方不仅就中美侨民问题达成了建设性意见,而且也达成了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的协议。

这说明此时中国

A.已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已突破了美国等国的外交孤立

C面临的国际环境状况有所改善D.不完全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准则

16.197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批转的一个报告中写道:

“各地可根据市场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者个体劳动。

”这一决议

A.利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B.标志者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C.旨在确立市场经济体制D.反映当时劳动力市场的活跃

17.苏格拉底起初探讨天上的云、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却发现这些东西不是他所能把握的,因为自然界的事物永远都没有定论。

他最后说了一句话:

“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树木,而是城内的居民。

”由此可知,苏格拉底

A.注重人的道德修养B.怀疑人是万物的主宰

C.把人作为研究对象D.研究的领域已经缩小

18.17世纪,荷兰法院普遍使用查士丁尼法以补充当地法律的不足。

1836年,荷兰制定自己的民法典,从而有了罗马荷兰法的典型形式。

借鉴罗马法的原则和制度在近代欧洲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材料表明

A.欧洲近代沿用了罗马法法权理论B.荷兰是发展罗马法最典型国家

C.罗马法精神在近代被赋予了新意D.罗马法维护新兴资产阶级利益

19.下表反映了意大利威尼斯不同时期在地中海东部沿岸港口香料进口数量的变化。

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埃及亚历山大里亚

黎巴嫩贝鲁特

1496~1498年

1060~1200吨

270~420吨

1501~150年

335吨

45吨

A.威尼斯商贸地位的衰落B.地中海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通往亚洲新航路的开辟D.葡萄牙垄断贸易的形成

20.马丁·路德认为建立家庭的神职人员会发出神圣的光辉,为此他作为神职人员带头选择了结婚生子的生活。

路德这一做法

A.否定了上帝的神圣地位B.致力于建立廉洁教会

C.批判了教会的至上权威D.有利于弘扬人文主义

21.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国会和各州如果不认可最高法院的裁决,可以联合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将其推翻,也可以重新通过被法院判定为违宪的法律。

这说明

A.司法独立有待进一步完善B.国会与法院间的矛盾尖锐

C.权力制衡遵循了法治原则D.各州有权拒绝法院的裁决

22.据记载,1910年德国5000人以上城镇的人口数目从1871年的970多万人增加到近3170万人,增幅达22596以上,而同期德国总人口的增长仅为58%.这说明德国

A.人口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B.工业化促进了人口流动

C.社会劳动力过剩形势日益严峻D.城市化发展已基本完成

23.下图反映了1961~1985年苏联消费品工业投资在国民经济投资总额中的比重(%)情况。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苏联

A.国民消费力受到了长期抑制B.国民经济呈稳定的发展趋势

C.国家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D.国民经济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24.有学者说,冷战结束后,美国处理国际事务的方法就像是“君主”,这种做法导致美国最终陷入泥潭,日益失去了“管理权”。

该学者意在说明冷战后

A.美国已失去超级大国地位B.美国与欧盟矛盾加剧

C.第三世界国家力量的壮大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5题~算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7题~第2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

据不完全统计,从秦汉至明清,各种灾害和数饥就有5079次。

统治阶级为应付灾荒,设置了一些社会保障机构。

民间也曾广泛流行着许多自发形成的地区性或行业性的互助团体,它们有的以同一村庄的邻里乡亲为依托.有的以同一姓氏家族为纽带,有的以亲朋好友为网络,有的以同业人员为单位,构成了一个社会互助救济的民间群体。

当互助团体成员因年老、疾病、伤残、生育或遭受不可抗拒的灾难时,能及时得到互助团体的教济。

——摘编自王国奇《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与实践初探》

材料二

1931年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第68条规定,社会保险对于一切雇佣劳动者不论他在国家企业、协作社或私人的企业,不论工作时间之久暂,及付给工资的形式如何,都得施及之。

社会保险基金用于支付工人年老、患病、伤残、生育、失业、死亡等情况。

1931年《劳动法》实施一年以后,由于有些条文规定不符合当时解放区的实际情况,给根据地造成了很大危害,出现了许多私人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师傅不愿带徒传艺等现象,影响了根据地的生产、运输和市场供应。

1933年10月15日,重新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就上述情况做了一定的修改,主要是对某些过高要求做了适当地降低。

——摘编自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实践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注重社会保障的原因。

(10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共苏区社会保障政策的特点。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遵循哪些原则?

(15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古罗马法

近代西方法治

理论基础

古希腊国家至上的观念深刻地影响着罗马人。

罗马法將规定国家事务的法称为公法,将规定私人事务的法称为私法,尽管中国学界论及罗马法的时候,经常强调其私法精神,给人罗马公法相对私法而言处于次要位置的印象。

但事实上,罗马公法的地位高于私法

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们享有最充分的自由和权利,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建立政府和国家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这些权利,国家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权利,受托于权利,衡量国家和政府权力合法性和正当性的标准在于国家和政府是否忠实履行了人们的委托,切实维护了人们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利

权力分配

君主的意志是法律来源之一,君主是法外之人,本身不用服从法律

西方近代法治的核心标志是有限权力,是权力制约和权利保护

——整理自罗洪洋《重新思考古罗马与近现代西方法治的关系》

上面是古罗马法与近代西方法治的对比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请考生从第27~29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7.[历史一一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最早对江南地区官田税赋进行改革的是周忱。

明宣德五年九月,大学士杨荣推荐周忱以户部右侍郎巡抚江南诸府,总督税粮。

周忱从解决税粮在征收、贮藏、运输中的一系列问题着手,针对粮长在征收田赋时常私造大斛,大斗进,小斗出,他“请敕工部颁铁斛,下诸县准式”,并设《纲运文薄》登记支拨起运数目,《纲运文薄》开列运输途中的应开支项目,以备核查,遇止了税粮在贮藏、运输过程中粮长自盗行为的发生。

当时,在税粮被征收时,势豪大户只供正额,不交加耗,结果耗米全部由普通百姓交纳。

周忱于宣德八年奏行《加耗折征例》:

田赋征收的耗米须依据上一年耗米支出的盈亏数额来确定,每年多寡不一,“每正粮一石,收平米一石七斗”。

严格地说,“平米法”并不是对当时官田赋税畸重现象进行改革,仅仅是对田赋加耗做适当调整,对加耗的改革实际上是明中叶田赋制度改革的前奏。

——摘编自董郁奎《试论明中叶的财政危机与浙江的赋税制度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明代周忱田赋改革的内容。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分析周忱田赋改革的影响。

(9分)

28.[历史一一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后,苏联对双方战报同时刊载。

实际上苏联明显向德国倾斜,对德国的胜利一再表示视贺。

“现在,如果就欧洲各个巨大列强说来,德国是处在走向于立刻结束战争并达到和平的国家地位中,而那昨天还高喊反对侵略的英国和法国,却主张继续战争,而反对缔结和约。

”法国败降之快,出乎苏联意外,1940年夏秋,认为“苏联必须准备在东西两条战线同时作战”,但在外交或公开场合的表现,却不是一目了然。

1940年7月,斯大林说,“看不出存在任何一个国家称霸欧洲的危险,更看不出德国可能鲸吞欧洲的危险”,他“不认为德国的军事胜利会威胁苏联及苏德友好关系”。

8月1日的莫洛托夫报告,和以前强调苏处境安宁不同,开始呼吁备战,但又强调严格遵守苏德条约。

斯大林说:

“不要以为。

法国溃败后,西方的妥协者会退出舞台...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准备做出新的让步,只要侵略者调转枪口打苏联就行。

”结果,付出了沉重代价。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对德外交政策的实质,并分析其原因。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外交政策产生的影响。

(6分)

29.[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咸同时期,从湖湘大地崛起了一群由书生变成的悍将,彭玉麟就是其中一员。

据岳麓书社出版的《彭玉麟集》上册统计,他实际辞官8次,请开缺9次,请开除差使6次。

“军务告竣,除已报销饷项及阵亡恤赏养伤各银外,下余应归私囊银近六十万,悉留协济长江,不敢携分厘以贻害子孙”,并且力辞各缺的廉俸未领丝毫,甚而连巡阅长江所有每年公费银一万两,也未支分厘,以至于家里“时有债务,积久未清,儿颇怅怅”。

在参与中法战争之前,“深恶夷人,兼恶夷学”的彭玉麟因领兵与太平军作战对西方船炮的厉害已有较深的认识,建议各局厂广筹经费,细心研究西方技艺,重金聘请洋匠制造枪炮“以大自强之势为急务”。

但作为一个将领,他“专以灭贼为志”,赞同购买船炮只是为了用来对付太平军。

彭玉麟“每出巡,侦官吏不法辄劾惩,甚者以军法斩之然后闻,故所至官吏皆危粟”,但其处理还是有共性的地方,即在不违诏命的基础上,尽量避重就轻为涉案大臣开脱以保全其颜面和声名。

——摘编自李志茗《彭玉麟:

兵事之外的才识操守》

(1)根据材料,归纳彭玉麟的为官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彭玉麟的品行。

(9分)

 

1.C2.D3.D4.C5.C6.B7.C8.B9.B10.D11.A12.A13.A14.C15.D16.C17.C18.A19.C20.B21.C22.D23.A24.D

25.

(1)具体表现:

设置保障机构,开展政府救济;成立民间互助团体,发展民间互助。

(4分)

原因:

民本思想的影响;自然灾害严重;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封建政府维护统治的需要;宗法观念的影响。

(6分,答出三点即可)

(2)特点:

以立法的形式强制实行;覆盖面广,保障范围全面;旨在维护工农(劳动者)的利益;有些政策不符合现实,带有一定的“左”倾主义倾向。

(8分)

原则:

政府主导和民间互助相结合;维护劳动者权益;坚持公平原则;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7分,其他答案育之有理亦可)

26.示例:

论题:

近代西方法治与古罗马法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要求。

(3分)

阐述:

古代罗马法是建立在奴隶制经济基础上的,是在罗马帝国疆域不断扩充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了适应罗马疆域扩张的需要,故罗马法强调国家至上;为巩固对新占领地区的管理不断提高君主的权力。

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革命的胜利为西方近代法治思想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弘扬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所以西方法治注重保护个人权利,注重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9分)(“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育之有理亦可)

27.

(1)内容:

统一并规范来斛的使用,防止粮长在税粮征收中大人小出;加强对税粮运输管理;实施“平米法”,将耗米并人正米一并征收。

(6分)

(2)影响:

统一并规范米斛,保障了田赋在征收过程中能足额上交;加强对税粮运输管理,减少了腐败现象的发生,保障和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平米法”结束了势豪大户不交加耗的情况,赋税负担严重失衡的不合理现象有所改善,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为明朝中叶的田赋改革奠定了基础;(6分,答出两点即可)“平米法”未能改变官田赋税畸重现象。

(3分)

28.

(1)实质:

实质上是对德国侵略的缓靖政策。

(3分)

原因:

苏联自身未做好战争的准备,要争取备战的时间;打破英法“祸水东移”的反共政策;对战争形势估计的错误,尚未认识到德国法西斯侵略野心。

(6分)

(2)影响:

虽然争取了备战时间,但也遭到了法西斯德国的突袭,损失惨重;纵容法西斯的侵略行为,扩大了战争的规模:

不利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

(6分)

29.

(1)特点:

不恋权势,屡辞高官;为官清廉,生活节俭;廉洁奉公,刚正不阿。

(6分)

(2)简评:

其节操道德,尤其是其爱国情怀,有利于中国优良文化的传承;其从厌恶“夷学”到讲求洋务,有利于推动洋务运动的开展,对中国近代化进程起了推动作用;其积极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其阶级的局限性,说明他是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

(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