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方案说明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3572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18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方案说明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方案说明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方案说明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方案说明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方案说明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方案说明报告.docx

《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方案说明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方案说明报告.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方案说明报告.docx

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方案说明报告

页脚仿宋体小五号

三号

华文新魏

英文和数字TimesNewRoman

扉页:

仿宋三号

签署栏:

仿宋三号

扉页:

仿宋三号

一级标题三号黑体,段前后12磅

页眉华文行楷小五号

正文小四号仿宋体1.5倍间距

字母和数字为TimesNewRoman字体

二级标题小三号黑体,段前后6磅

三级标题四号黑体,段前后3磅

表格:

一般为五号仿宋体,特殊情况可适当调整,但不超过正文字号,表格超过正文宽度,设置横向页面。

表头为小四号仿宋体,加序号(如表1.2-3)。

esNewRoman字体

 

内蒙古XX盟XX旗XX工作部

XXXX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

初步设计报告

 

项目承担单位:

XX旗国土资源局

初步设计单位:

乌兰浩特市XX咨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附件目录

1、内国土资字[2008]744号《关于上报2008土地整理项目设计与预算的通知》

2、XX旗人民政府《关于成立XX工作部XXXX土地整理项目领导小组的通知》

3、内蒙古XX盟XX旗XX工作部XXXX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主要方案群众听证会纪要

4、内蒙古XX盟XX旗XX工作部XXXX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取水许可证》

5、关于内蒙古XX盟XX旗XX工作部XXXX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区土地权属调整的承诺

6、《内蒙古XX盟XX旗XX工作部XXXX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评审论证意见

7、内蒙古XX盟XX旗XX工作部XXXX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及权属说明

8、内蒙古XX盟XX旗XX工作部XXXX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区影象资料

 

表1

项目特性表

名称

单位

数值

备注

一、项目概况

 

 

 

1.建设规模

hm2

137.69

整理

2.项目投资

万元

205.45

 

3.亩均投资

元/亩

994.74

 

4.新增耕地

hm2

8.42

 

5.新增耕地率

%

6.12

 

6.年需水量

万m3

39.71

 

7.年供水量

万m3

50

 

8.项目性质

 

基本农田整理

9.项目类型

 

自治区投资项目

10.地貌类型

 

平原

11.水资源利用

 

地下水

二、土地平整

 

 

1.土地平整

m3

19832

 

三、农田水利工程

 

 

1.地埋PP管道

 

 

干管

m

6500

16条

2.排水沟

m

新挖排水沟

m

2804.6

1条

 

续表1

项目特性表

名称

单位

数值

备注

涵洞

4

 

机井

13

 

井房

13

4、输电线路

m

 

低压线路

m

3211.5

电压380V

高压线路

m

2149.2

电压10kV

四、道路工程

m

 

1.田间道

m

3320.1

1条

2.生产路

m

5969.5

5条

五、其他工程

 

 

1.农田防护工程

m

21108

 

速生杨

14072

 

六、设备购置

 

 

1、水泵

13

型号250QJ50-40/2

2、电动机

13

型号250YQS-9.2

2、变压器

5

型号S9-50/103台;S9-50/102台

3、配电箱

5

 

4、小型配电板

13

 

七、综合经济指标

 

 

1、年效益

万元

20.22

 

2、静态回收期

10

 

 

1综合说明

2004年初,为支持三农建设,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决定,将土地出让金的部分收益用于农业开发,国家用于土地整理的资金量不断增加,根据国土资源部“2005年国土资源工作要点”,下一步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向“实施重大工程”和“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理”方向倾斜。

根据国土资发【2005】29号《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理是今后一个时期内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基本农田整理,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通知还要求各地要加大基本农田整理力度,国家掌握的专项资金除用于完成法定补充耕地任务和实施重大工程外,也应向基本农田整理倾斜。

根据国家制定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保持辖区内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法定目标和加强建设基本农田、提高粮食产量的政策要求,XX旗国土资源局从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以《XX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顺应当地群众对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开发整理的强烈要求与迫切愿望,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立足当地实际,对基本农田进行田、水、路、林的综合治理,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农业节水工程,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在XX盟国土资源局的关心和支持下,提出将XX旗XX工作部XXXX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向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申报立项,并申请自治区资金扶持。

乌兰浩特市XX咨询有限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初步设计和预算编制工作,接受设计任务后,中心派设计人员对项目区进行了实地察看,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现有水利设施、交通道路、电力设施进一步核实,最终确定了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预算编制。

该项目为土地整理项目,地貌类型为平原地区,建设规模137.69hm2,。

项目实施后新增耕地8.42hm2,新增耕地率6.12%。

工程总投资205.45万元,建设期1年。

1.1项目立项及批复情况

为了贯彻执行新的土地管理法,确保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XX旗专门成立了土地整理工作领导小组,以加强对全旗的土地整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

2008年,由XX旗国土资源局牵头,在水利局、林业局、农业局和乡政府等有关部门的参与下,成立了专题小组,对项目进行勘测,收集有关资料,制定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

根据内国土资字[2008]744号《关于上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与预算的通知》的要求,乌兰浩特市XX咨询有限公司负责编制项目的初步设计和预算。

1.2项目基本特性

项目区位于XX工作部XXXX境内,东、西、南、北为XXXX耕地。

地理位置:

纬度44°59′54.52″~45°01′23.21″,东经121°17′52.42″~121°18′50.61″。

该项目工程内容主要包括:

a)土地平整工程:

本次规划仅对荒草地、个别起伏变化较大的田块及废弃的沟渠进行平整,平整土方量为19832m3。

b)农田水利工程:

新打机井13眼,埋设各类低压管道6500m,新开挖排水沟1条2804.6m,涵洞4个,架设高压线路2149.2m,低压线路3211.5m,设置变压器5台。

c)道路工程:

新建田间道1条3320.1m,新建生产路5条5969.5m。

d)防护林工程:

规划防护林带21108m,种植防护林木14072株。

本工程总投资205.45万元,建设工期从2009年7月到2010年12月。

2项目概况

2.1XX旗简况

XX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XX岭南麓,隶属于XX盟。

东与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XX盟扎赉特旗毗邻,南接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XX盟突泉县、XX旗,西与锡林郭勒盟的东乌珠穆沁旗,蒙古人民共和国相连,北与XX盟阿尔山市、扎赉特旗接壤。

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1′51″~122°52′07″,北纬45°42′07″~47°01′36″。

全旗总面积20343.7km2,辖11个镇、5个苏木、4个乡、241个XX(村)。

截止2005年底全旗总人口25.98万人,其中蒙古族22.1万人,占总人口的85%。

旗政府驻地为巴彦呼舒镇。

2.2整理区基本情况

项目区位于XX工作部XXXX境内,东、西、南、北为XXXX耕地。

地理位置:

纬度44°59′54.52″~45°01′23.21″,东经121°17′52.42″~121°18′50.61″。

2.3自然条件

2.3.1气象

项目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别显著,四季分明,年均降雨量360mm,年均气温4.2℃,平均冻土层深度1.6m。

全年盛行西北风,最大风速28m/s.土壤主要是草甸土,境内无稳定的地表水,各季降水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

生产生活用水全部采用地下水

2.3.2水文

项目区位于霍林河流域,属大XX岭东坡南侧山前地带的冲积、洪积扇极富潜水区,与鲁北、白城地区构成了松辽平原地下径流的主要补给来源,含水层为中、上更新统砂砾石,结构松散,透水性强,补给来源充沛。

地下水埋深为5~20米。

2.3.3地质

项目区地层自古生界到新生界均有出露,发育程度不一。

二迭系砂岩、板岩、片岩和侏罗系砂岩、安山岩、凝灰岩等火山岩类,构成了第四系地层的基底。

自中生、新生代以来,沉积了广厚的白垩系、第三系砂岩、砂砾岩和砾岩。

第四系上更新统镇西组地层,组成岩性为浅黄色、灰白色砂砾石、砾卵石、卵石,间夹灰黄色亚砂土、亚粘土薄层或透镜体。

成分多为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碎屑岩。

2.3.4地形

项目区位于大XX岭南麓边缘,地势走向北南渐低,属河谷平原地区。

地势起伏小,平坦开阔,平均海拔为300米左右,土层深厚均可用于农业开发利用。

2.3.5土壤

项目区土壤主要为草甸土、黑钙土两个土类。

土壤耕作层厚度平均在30厘米左右,特别是草甸土土层较厚,在60厘米左右。

土壤耕作层中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99%,其中氮含量0.18%,全磷含量0.10%,全钾含量1.8%,PH值8.30左右,项目区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2.3.6自然灾害。

影响项目区农、牧、林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为干旱、大风、洪涝和冰雹,其中干旱尤为严重。

2.4社会经济条件

该项目涉及1个XX,总人口654人,其中劳动力458人,现有大小农业机械85台,总耕地面积4927亩,2007年人均收入1259元,项目区是以农业为主,农牧林结合,全面发展的区域。

2.5农作物种植情况

项目区以种植玉米为主,一年一熟,复种指数为1.0。

2.6整理区基础设施状况

2.6.1交通设施

项目区靠省级大通道和通霍铁路,程控电话和无线通讯也已普及,交通通讯便利,极有利于项目的建设和运行。

2.6.2水利设施

项目区水利工程很少,控制面积小,急需通过新建水利工程设施,提高灌溉保证率。

2.6.3电力设施

10千伏高压电力线路贯穿整个项目区,电力能源充足。

2.6.4其他

项目区属农业生态系统,防护林网建设还不完善,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

项目区无成片的林地,在村和农田道路附近有零星林地分布,但没有整体规划,不成规模。

今后仍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合理恢复植被,种树种草,进行综合治理,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

2.7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总土地面积为154.62hm2,建设规模137.69hm2,其中耕地123.93hm2,占总面积的80.15%;其他农用地7.06hm2,占总面积的4.57%;未利用地22.87hm2,占总面积的14.79%。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详见下表2.7-1。

表2.7-1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单位:

hm2

 

所涉及行政村

农用地

未利用地

其他

用地

未动工面积

林地

 

总面积

耕地

其他农用地

荒草地

河流

水面

农村道路

农田水利用地

XXXX

123.93

5.67

1.39

22.87

0

0.76

154.62

比率%

80.15

3.67

0.90

14.79

0

0.49

100

土地变更日期为2007年10月31日

 

3设计原则、依据、任务

3.1设计原则

a)项目区新增耕地优先发展农业生产,在传统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基础上,适当考虑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提高职工群众收入。

b)工程规划符合当地水利、交通、电力、林业对项目的要求,并做好与相关规划衔接。

c)水利设施配套应合理规划,精心设计。

为节约投资,田间道路应尽量结合现有道路布设。

d)各工程规划和建设内容应符合国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政策要求。

3.2设计依据

3.2.1有关法律法规政策

a)《关于做好2006年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工作》国土资耕函

〔2005〕044号;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e)《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f)《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g)《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h)《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i)《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3.2.2有关行政规章

a)《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166号);

b)《关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58号);

c)《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282号);

d)《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316号);

e)《关于做好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3]287号);

k)《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363号);

l)《关于印发试行<土地分类>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255号)。

m)《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9号);

n)《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9号);

o)《关于设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50号);

p)《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办法》;

q)《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

r)《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3.2.3行业技术标准

a)《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试行)》;

b)《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

c)《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d)《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

e)《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

f)《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g)《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

h)《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

i)《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

j)《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试行)》(SDJ338—89编制说明);

k)《管道输水工程技术》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l)《机井技术手册》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3.2.4相关计划、规划、资料

a)《XX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

b)《XX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c)《XX旗种植业区划》;

d)《XX旗水利化区划》;

e)《XX旗综合农牧业区划》;

f)《XX旗XX工作部X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g)《XX旗土壤志》;

h)《XX旗志》;

i)《XX旗统计年鉴(2008)》;

j)《内蒙古自治区XX盟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文件》兴建造字(2008)第2号;

k)编制报告的实地调查资料。

l)项目区2008年1:

5000土地利用现状图。

3.3设计任务

a)分析项目区基本情况;

b)调查、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确定项目区土地利用方向、布局等;

c)分析项目区土地整理潜力,包括水资源平衡分析、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土地整理潜力分析,制定项目的建设目标;

d)进一步细化初步设计方案,确定项目建设内容。

对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及防护林工程提出初步设计标准和要求,根据初步设计标准提出初步设计方案,包括确定土地利用方向、用地分区、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布设、灌排水系统布设等;

e)项目投资预算,分年度实施计划等;

f)制定施工组织方案等;

g)对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h)提出项目实施措施、工程维护管理等措施。

4工程布局

4.1项目工程基本概况

本项目为内蒙古自治区XX盟国土资源局2008年向自治区申报的土地整理项目,根据内国土资字[2008]744号《关于上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与预算的通知》,

乌兰浩特市XX咨询有限公司负责编制项目的初步设计和预算。

项目区位于XX工作部XXXX境内,东、西、南、北为XXXX耕地。

地理位置:

纬度44°59′54.52″~45°01′23.21″,东经121°17′52.42″~121°18′50.61″。

项目区建设规模137.69hm2,

项目类型:

自治区整理项目;

项目性质:

基本农田整理;

项目区地形特点:

平原地区。

项目区建设规模137.69hm2。

新增耕地来源:

荒草地、废弃的沟渠。

经整理后新增耕地8.42hm2,新增耕地率6.12%。

项目区以地下水为灌溉水源,通过新打机井提水,地埋PP管,由给水栓接移动软管进行田间灌溉;排水方式为明沟排水,排水沟不硬化;田间道路分为二级:

田间道、生产路;田间道单侧、生产路两侧布设护路林等。

平整土方量19832m3,新打机井13眼,埋设各类低压管道6500m,开挖排水沟1条2804.6m,涵洞4座,新建田间道1条3320.1m新建生产路5条5969.5m;规划防护林带21108m,种植防护林木14072株,架设高压线路2149.2m,低压线路3211.5m,设置变压器5台。

工程总投资205.45万元,建设工期从2009年7月到2010年12月。

4.2设计标准

在分析项目区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按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要求,结合相关规划,提出本项目的初步设计标准。

a)土方平整工程

依据自然地势,将项目区分成若干个田块,项目区土地经过农民多年的修整,已经形成比较平坦的田面,本次土方方平整只对局部起伏较大的田块和荒草地进行平整,在田块内进行,不作大规模的土方调配,土方平整量计算采用散点法。

根据土地开发整理标准,整理后的田块应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田间机械作业和满足灌溉排水要求,耕作田块方向布置应保证田块长边方向受光照时间最长,受光热量最大,选用南北方向。

耕作田块外形规整,长边与短边交角基本为直角。

b)灌溉工程

项目区灌溉保证率75%,为地埋管道灌溉,管灌是通过水泵由机井抽水直接入地埋PP管,由干管输水,干管上按一定间距设给水拴,给水栓接地面软管,水经输水软管直接流入田间进行灌溉。

c)排水工程

项目区降水量较小,本身虽然形不成大的径流,但项目区属山间平原地带,区外山丘的下泄水量较大,根据田块规划方案选择,田块内需新挖部分排水沟。

排水沟功能一方面可以在雨水较大时田间水能及时排出,另一方面通过排水沟汇流的雨水下渗来补充地下水源。

新设排水沟断面标准:

底宽0.3m,沟深0.6m,边坡1:

1.5。

d)道路工程

为方便农业生产,有利于机械化耕作,项目区内应有完善的道路系统。

本规划的道路工程分田间道、生产路二级,根据田块布置方案的选择,在充分利用现有道路的基础上,合理布置田间道和生产路。

本次规划田间道路宽度为4.0m,路基宽5.0m,高出地面0.5m。

路面厚度为20cm,为泥结碎石,路基为素土夯实,厚度30cm;生产路宽度为2.0m,路基宽2.6m,高出地面0.3m,边坡均为1:

1,为素土路面。

e)防护林工程

树种选择在能够满足防风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既有经济价值,又能够增加景观的树种。

结合项目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农田防护林树种选用适合当地生长的三年生杨树。

林带规格结合当地种植经验和道路及排水沟确定。

田间道单侧种植3排,生产路两侧各种植1排。

树行距1.5m,株距1.5m。

4.3基础分析

4.3.1水土资源分析

a)灌溉水源分析

项目区可利用水资源有两部分,一是大气降水,二是地下水。

在考虑项目区灌溉问题时,主要考虑本地区的可利用水资源,项目区能够用于农业灌溉的水源主要有霍林河和地下水。

但由于霍林河是季节性河流,河流水量不稳,有无拦蓄设施,建设泵站提水不是最佳方案。

根据项目区的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地下水资源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多层砂砾卵石孔隙中,水质好,储量丰富,埋藏浅,易于开采,有良好的井灌条件。

项目区地下水资源丰富,适合农业灌溉。

并且,周边农业开发等项目的建设也表明利用地下水灌溉是一个成功的经验,所以本次规划利用地下水进行农业灌溉。

根据XX旗水利化区划分析,全旗地下水总补给资源4.1988亿m3,地下水可开采资源为1.0211亿m3。

霍林河从项目区北侧流过,地下水明显受霍林河水渗漏补给。

每年6~8月雨季,地下水位升高,12月至次年3月为枯水季节,地下水位逐渐降低,一般在8月中旬出现最高水位,3月末出现最低水位。

境内泉水出露较多,很多泉水汇流成溪,在地表流过一段路程后潜入地下变为伏流,补充地下水源。

地下水埋深为5~20米。

b)灌溉方式分析

根据现有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和种植模式,结合当地灌溉习惯,经与地方水利专家探讨,征求当地意见,本次规划采用地埋管道进行灌溉,管灌是通过水泵由机井抽水直接入地埋PP管,由干管输水,干管接给水拴,给水栓连接地面软管,水经过输水软管直接流入田间进行灌溉。

c)需水量计算

项目区为基本农田,主要作物为玉米,土地整理后规划耕地面积132.35hm2,主要种植玉米,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行业用水定额标准(DB15/T385—2003)》之农牧业用水定额规定,75%灌溉保证率条件下玉米毛灌溉定额为3000m3/hm2。

由此可计算出项目区农业灌溉需水量为:

132.35×3000/10000=39.71万m3。

d)可供水量分析

项目区只考虑农业灌溉用水,不考虑工业和人畜生活用水。

根据项目区可利用水资源分析,项目区农业灌溉利用地下水。

根据项目区的自然条件,地下水主要补给源为降雨入渗、霍林河侧渗及灌溉回归水量补给等组成,地下水可开采量采用开采系数法计算,根据项目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开采经验,开采系数选用0.75。

1)降雨入渗补给量W1

W1=0.001KPA

式中:

W1—降雨入渗补给量,m3;

K—降雨入渗补给系数,《管道输水工程技术》K=0.12;

P—设计年降雨量,mm,P=300mm;

A—地下水补给面积,m2,A=154.62hm2=1546200m2。

W1=0.001×0.12×300×1546200=5.57万m3

2)霍林河侧渗补给量W2

W2=365Kh含∑(LiJi)

式中:

W2—霍林河侧渗补给量,m3;

K—含水层渗透系数,m/d,K=20m/d;

h含—补给区中地下水含水层厚度,m,h含=40m;

Li—补给区边界长度,m,Li=2380m;

Ji—补给区内对应边界的地下水坡度,Ji=0.0012。

W2=365×20×40×2380×0.0012=83.40万m3

3)灌溉回归水量W3

W3=10βM毛A

式中:

W3—灌溉回归水量,m3;

β—灌溉回归系数,β=0.3;

M毛—毛灌溉定额,mm,M毛=3000m3/hm2=300mm;

A—灌溉面积,hm2,A=132.65hm2。

W3=10×0.3×300×132.65=11.94万m3

项目区地下水总补给量为:

W补=W1+W2+W3=5.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