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3571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一轮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一轮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一轮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一轮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docx

《高考语文一轮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一轮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docx

高考语文一轮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2018高考语文一轮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专题15: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测案)

(时间:

100分钟,分值:

100分)

班级              学号              得分             

(说明:

每题10分,共100分。

1.(2016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五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后面题目。

(10分)

秋波媚①

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②,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③,应待人来。

【注】①这是陆游国难当头被任命担任军中要务时所作。

当时有利的形势和军中威武的生活,让他触景生情写下此词。

②高兴亭:

地处南宋抗金前线,正对长安南山。

③灞桥、曲江均为长安著名景地。

(1)词的上片诗人是如何表达“此兴”的。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分)

(2)词的下片“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5分)

2.(2016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10分)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③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

②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

③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1)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所见之景的?

请简要分析。

(5分)

(2)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5分) 

3.(2016届山东省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10分)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

伴吟偏称作闲官①。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闲官:

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

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

(1)请赏析颈联中“拂”字和“侵”字的妙处。

(5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请作简要分析。

(5分)

4.(2016届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研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以下小题。

(10分)

别宋常侍

[隋]尹式

游人①杜陵北,送客汉川东。

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

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

别有相思处,啼鸟杂夜风。

留别王维②

[唐]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

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①游人,游宦之人,指宋常侍。

②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

此诗即行前留别之作。

 

(1)尹式诗的最后两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思念之情的?

请简要赏析。

(5分)

(2)这两首诗均写离别,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请简要概括。

(5分)

5.(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3月统一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10分)

饮酒(其八)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注】①远望时复为:

倒装句,即“时复为远望”。

②绁(xiè):

捆绑,束缚。

(1)诗的前六句是怎样塑造青松这一形象的?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分)

(2)这首诗题为“饮酒”,但很显然,诗人意不在酒,请具体分析诗句中蕴含了哪些情感志趣?

(5分)

6.(2016届江苏省清江中学高三上学期周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10分)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2分)

(2)试比较本诗的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表现的意境的异同。

(4分)

(3)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4分)

7.(2016届河北定州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

(10分)

秋夜词

谢 翱

愁生山外山,恨杀树边树。

隔断秋月明,不使共一处。

秋 夜

刘得仁

秋气满堂孤烛冷,清宵无寐忆山归。

窗前月过三更后,细竹吟风似雨微。

【注】谢翱生在南宋末年,是一位坚贞不渝的爱国诗人。

元兵破宋时,他率乡兵投奔文天祥。

文天祥被元人拘禁后,谢翱隐姓埋名,漫游东南,不时抒发持志不屈、怀恋故国的思想感情。

(1)这两首诗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不同?

请简要赏析。

(5分)

(2)两首诗都写了“月”,试简要分析两首诗通过“月”表达的不同感情。

(5分)

8.(2016届云南玉溪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

(10分)

咏愁

石象之

来何容易去何迟,半在心头半在眉。

门掩落花春去后,窗涵残月酒醒时。

柔如万顷连天草,乱似千寻匝地丝。

除却五侯歌舞地,人间何处不相随?

(1)颈联是怎样表现“愁”的?

请简要分析。

(5分)

(2)《宋诗略》评论这首诗写愁“有神无迹”。

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5分)

 9.(2016届湖北龙泉中学、宜昌一中高三10月联考)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各题。

(10分)

蝶恋花

晏几道

千叶早梅夸百媚。

笑面凌寒,内样妆先试。

月脸冰肌香细腻。

风流新称东君意。

一捻年光春有味。

江北江南,更有谁相比。

横玉声中吹满地。

好枝长恨无人寄。

(1)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写了梅花怎样的特点?

(5分)

(2)词中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试做分析。

(5分)

10.(2016届海南海口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古代诗歌阅读(10分)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①

(清)査慎行

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

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

丝缫②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

犹与湖南风土近,春深无处不耕犁。

注释:

①“湘东驿”,即是湖南东部的黄花渡。

“芦溪”,清朝时的一个镇子,位于江西萍乡东部。

②缫,煮茧抽丝。

丝缫,即蚕丝。

(1)本诗颔联的写景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

请简要分析。

(5分)

(2)全诗写出了芦溪什么样的特点?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分)

 

 

(时间:

100分钟,分值:

100分)

班级              学号              得分          

(说明:

每题10分,共100分。

1.(2016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五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后面题目。

(10分)

秋波媚①

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②,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③,应待人来。

【注】①这是陆游国难当头被任命担任军中要务时所作。

当时有利的形势和军中威武的生活,让他触景生情写下此词。

②高兴亭:

地处南宋抗金前线,正对长安南山。

③灞桥、曲江均为长安著名景地。

(1)词的上片诗人是如何表达“此兴”的。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分)

【答案】①借景抒情,借“角声”“烽火”之景,表达词人积极迎战之“兴”;②借事(典故)抒情,借“击筑”“酹酒”之事(典故),表达志在必胜之“兴”;③直抒胸臆,用“悠哉”直接表达豪迈之“兴”。

【解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

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

(2)词的下片“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5分)

【答案】(5分)①拟人,“待人”二字将“灞桥烟柳,曲江池馆”拟人化,突出长安沦陷盼望光复的情形,表达出词人夺胜的信心。

②虚写(想象),想象长安景象,丰富了词的内容,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③侧面描写,词人用长安之景表达对宋军的期盼,从侧面突出词人及宋军收复沦陷故国的决心和信心。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满分)

【解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这是考查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在古诗鉴赏中,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这是诗词考核鉴赏的重点,再次强调答题要领:

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巧)、效果(怎么样)。

2.(2016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10分)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③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

②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

③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1)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所见之景的?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案】动静结合(或视听结合)。

前一句写静景(视觉),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后一句写动景(听觉),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暗指兵荒马乱。

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解析】

试题分析:

题干要求“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所见之景的?

请简要分析。

”这是对诗歌中景物描写的考查,颔联“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前一句写静景(视觉),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后一句写动景(听觉),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暗指兵荒马乱。

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以顿挫的句法,吞吐的语气,描绘出一个彻夜不眠人的形象,并将其融入诗中,恰切地表现了沉郁悲抑的复杂心情,蕴含着对国事的深沉忧患。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景,是诗歌表达感情的重要凭依,理解诗歌中的景对我们把握一首诗的思想感情非常重要。

如何理解诗歌中的景?

首先看诗歌是如何描写景的,然后分析其具有怎样的特点,最后把握其作用。

(2)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5分) 

【答案】①漂泊思归之情。

“酒添客泪”写出了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依旧愁心难抑,“归心”则透露了诗人的思归之情。

②忧国伤时之情。

“欲问行朝旧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眼中盗贼尚纵横”一句则勾勒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

(意思对即可)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就是隐晦的。

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

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

3.(2016届山东省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10分)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

伴吟偏称作闲官①。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闲官:

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

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

(1)请赏析颈联中“拂”字和“侵”字的妙处。

(5分)

【答案】两字运用了拟人手法,“拂”,即吹拂,竹声萧萧拂琴,写出了竹声的美妙含情,令人神往;“侵”写出了竹的影子映在棋盘上,似与人同乐。

营造了一种物我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

【解析】

试题分析:

题干要求“请赏析颈联中‘拂‘字和‘侵’字的妙处”,这是考查考生诗句炼字,颔联“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竹声萧萧拂琴,竹的影子映在棋盘上,营造了一种物我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

‘拂‘字和‘侵’运用了拟人手法。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主要是锤炼诗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请作简要分析。

(5分)

【答案】托物言志,竹“不随夭艳”“独守孤贞”,表现了清白、坚贞、高洁的特点,作者以竹自喻,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这是考查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在古诗鉴赏中,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这是诗词考核鉴赏的重点,再次强调答题要领:

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巧)、效果(怎么样)。

(注意:

这三者的顺序可以按需要倒换,但答题时不可缺漏。

)考生在具体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例如本诗中就运用了托物言志艺术手法,考生答题时要结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赏析,不可只背术语。

4.(2016届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研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以下小题。

(10分)

别宋常侍

[隋]尹式

游人①杜陵北,送客汉川东。

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

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

别有相思处,啼鸟杂夜风。

留别王维②

[唐]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

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①游人,游宦之人,指宋常侍。

②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

此诗即行前留别之作。

(1)尹式诗的最后两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思念之情的?

请简要赏析。

(5分)

【答案】作者运用想象(虚写),设想分手之后,自己因思念友人而失眠,由失眠得以听到静夜里如泣如诉的啼鸟声和风声。

诗人以景结情、寓情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解析】

试题分析:

今日离别之情固然令人难忘,但异日又将会有新的情景触动自己的相思之情。

运用想象,设想分别以后,我将会因为思念好友而不得安眠,得以听到静夜里的乌啼声夹杂着如泣如诉的夜风声。

末句写别后相思之情,借风中乌鸦夜啼的印象,渲染凄凉的气氛,表达诗人相思的凄苦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有下面几项逐项落实。

①理解词句的意思。

要牢固地树立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词义的观念;②把握诗歌的结构层次。

一首诗多半是有几层意思组合而成的,即使是绝句、律诗这样的短诗,我们仍可以将其分成几个层次(一般是两句一个层次),分解以后再进行综合,就容易准确地理解诗意,把握诗人的情感。

分层后,还应琢磨一下层与层之间诗意是如何转换的,即如何过渡衔接的;③掌握诗歌常用的修辞方法和表达技巧;④体味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情感。

该题从表达技巧入手分析情感。

(2)这两首诗均写离别,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请简要概括。

(5分)

【答案】尹诗表达了羁旅漂泊的孤寂、同病相怜的伤感及人生迟暮的无奈。

孟诗表达了科举不第的失意、知音难遇的感慨及归隐故园的决心。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易错警示】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

对于此类题目,首先应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明确答题的方向以及涉及的范围,比如本题,从题干中就可以看出,应抓住全诗品味情感;然后要掌握思考的角度,体悟情感一般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诗歌的标题,标题可以提示情感、事件、题材,而这些内容都与诗歌情感有关;二是作者、朝代、注释,比如本题中的“游人”起到了暗示的作用;三是要把握情语,即显性的情感词;四是要把握诗歌中的意象。

5.(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3月统一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10分)

饮酒(其八)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注】①远望时复为:

倒装句,即“时复为远望”。

②绁(xiè):

捆绑,束缚。

(1)诗的前六句是怎样塑造青松这一形象的?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分)

【答案】诗的前六句通过环境和其他草木的衬托,塑造了卓然独立、不畏严寒、独树一格、与众不同的青松形象。

(3分)春夏季节,各种草木都葱郁繁茂,松树掩没其中平凡无奇,但岁寒霜降后,众草凋零木叶尽脱,只有松树独傲霜雪,卓然挺立,四季常青。

(2分)(共5分。

明确表达技巧和形象特点3分,具体分析2分)

 

【技巧点拨】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一)、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二)、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

1.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2.表现手法:

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三)、篇章结构:

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该题中考核对比衬托手法,结合语境分析即可。

(2)这首诗题为“饮酒”,但很显然,诗人意不在酒,请具体分析诗句中蕴含了哪些情感志趣?

(5分)

【答案】①诗歌的前六句托物言志,以卓尔不群、岁寒后凋的青松自况,表达出诗人坚贞傲岸、超拨于流俗的品性;②七、八句描写酒壶挂枝、自在遐观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悠然独得的境界;③末二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苦短、不愿被世俗的尘网束缚的感慨。

(共6分。

每一点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情感的赏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词语,主要的意象有“青松”主要词语有“提壶”“抚寒柯”最后的直抒胸臆“何事绁尘羁。

”绁(xiè):

捆绑,束缚。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易错警示】把握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确定诗歌类型。

通过读题目、作者和诗歌的题材,看出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明确这诗词写的是什么,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2.抓关键句,体味情感。

从律诗的一般规律来看,艺术中心在中间两联,思想中心在首尾两联。

(注重绝句的三四句,律诗的首尾联)3.抓意象和重点词语,弄清诗句含义,特别是“诗眼”的含义,深悟情感。

4.品艺术特色和抒情方式。

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收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运用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表达出来的,可从“抓意象与重点词语”入手。

本题抓住意象“青松”即可。

6.(2016届江苏省清江中学高三上学期周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10分)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2分)

【答案】用典借代

【解析】

试题分析:

五、六二句,是诗人巧用典故的中句。

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事。

此处“横”字把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形象神情托了出来。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首先应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哪些。

主要的表现手法有:

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2)试比较本诗的颔联和杜甫《登高》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表现的意境的异同。

(4分)

【答案】同:

都表现了景物的辽远和阔大的意境;异:

杜诗沉郁顿挫、慷慨悲壮,传达出对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黄诗洒脱明快、奔放自然,表现诗人宽广的胸襟和豁达的情怀。

 高远壮阔的特点(或:

营造了一种空明阔大的意境);表现了诗人轻松明快的心情(或:

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投身自然的喜悦)。

黄庭坚为宋代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江西诗派以杜诗为宗,处处追摹。

颔联与杜甫《登高》的颔联都表现了景物的辽远和阔大的特点,意境开阔;但与杜诗的沉郁顿挫、慷慨悲壮的意境不同的是,黄诗通过辽远阔大、空明澄澈的景物表现出一种如释重负,放达不羁的胸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首先应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哪些。

主要的表现手法有:

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3)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4分)

【答案】①对公事(官场生活)的厌倦;②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③对世无知己(缺少知音)、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感慨;④对远离世俗(辞官还乡)、回归自然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

对于此类题目,首先应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明确答题的方向以及涉及的范围;然后要掌握思考的角度,体悟情感一般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诗歌的标题,标题可以提示情感、事件、题材,而这些内容都与诗歌情感有关;二是作者、朝代、注释;三是要把握情语,即显性的情感词;四是要把握诗歌中意象的特征。

7.(2016届河北定州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

(10分)

秋夜词

谢 翱

愁生山外山,恨杀树边树。

隔断秋月明,不使共一处。

秋 夜

刘得仁

秋气满堂孤烛冷,清宵无寐忆山归。

窗前月过三更后,细竹吟风似雨微。

【注】谢翱生在南宋末年,是一位坚贞不渝的爱国诗人。

元兵破宋时,他率乡兵投奔文天祥。

文天祥被元人拘禁后,谢翱隐姓埋名,漫游东南,不时抒发持志不屈、怀恋故国的思想感情。

(1)这两首诗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不同?

请简要赏析。

(5分)

【答案】谢诗运用暗喻和对仗的修辞手法。

山外之“山”,树边之“树”暗喻被元军占领的一片混乱的江山,把作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