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精读志贺直哉《灰色的月亮》.docx
《小说精读志贺直哉《灰色的月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说精读志贺直哉《灰色的月亮》.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说精读志贺直哉《灰色的月亮》
「小说精读」志贺直哉:
《灰色的月亮》
编者寄语
志贺直哉,他不仅是白桦派的杰出代表,也是“心境小说”的泰斗,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其影响巨大而深远。
他主张善比单纯的美更美,要求充分发展个性和自由的表现自我。
其作品大部分取材于自身的生活经历,大多以自己为主人公,写身边琐事,耳闻目睹的事实和个人感受,不掺杂任何杂质,以观察细腻,描写精确为特色。
1945年10月16日志贺直哉在电车内目睹了一个濒临饿死的少年,同年11月10日作者开始执笔写作,并用4天的时间完成了《灰色月亮》,本篇小说捕捉到了大部分习惯忽视的事物,以简洁的手法将战后日本世情的一隅生动而又清晰的呈现出来。
文本研读
(注:
>>>处为文章精析)
灰色的月亮
>>>标题象征战后在物质上陷入匮乏、精神上陷入迷茫的日本社会。
作者:
[日本]志贺直哉
立在东京车站的失掉了屋顶的走廊里,虽然没有风,却感到一阵阵的寒气,幸而出来的时候穿了一件夹大衣。
同来的两个人,搭上先到来的绕道上野的车子走了,我一个人留在后面,等候绕道品川的车子。
天空阴暗,灰色的月亮朦胧地照着日本桥旁烧焦的废墟。
大概是阴历初十左右,月亮很低,不知什么缘故,看来好像很近。
时间是八点半的样子,人很少,宽大的走廊显得更加宽大了。
>>>“失掉了屋顶的走廊”“日本桥旁烧焦的废墟”“宽大的走廊”等一系列的意象,烘托出荒凉衰败的氛围,奠定了整篇小说压抑阴沉的感情基调。
远远望见电车的头灯,不一会就突然近来了。
车内乘客不多,我在对面的车门边,找到了空位子坐下。
右手是一个穿束脚裤子的五十岁光景的妇人,左手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大概是少年工人,背对着我,因为座位上没有靠手板,他就横坐着,面对着车门。
我刚上车的时候偶然瞅见这孩子的脸,他闭着眼睛,茫然地张着大嘴,上半截身子前仰后合地摇晃着。
不是他故意在摇晃,是身体往前面倒下去,再直起来,又倒下去,这样不断地反复着。
如果是打瞌睡,这样打个没完,叫人瞅着不好受,我出于本能地跟着少年工人保持了一段距离。
>>>情节的开端。
“我”并没有看清少年的真实状态,误以为是个在车上打瞌睡的孩子,心里有些嫌弃孩子举止的粗俗,便本能的拉开了与孩子的距离,此时“我的心情是暗淡的。
车子到有乐町、新桥,上来了许多乘客,有几个像是买了东西回家的。
一个二十五六岁红圆脸的青年,把扛在肩上的一只挺大的帆布包,放在少年工人身边,劈开双腿在旁边站下来。
在他后面,又被人挤上来一个也扛着帆布包的四十来岁的汉子。
汉子上车后,望了望前面的青年。
“搁上去行吗?
”也不等人回答,就把肩上的包往下卸。
“慢着,压上去不行。
”青年护住自己的布包,回头望着那个汉子。
“啊,对不起。
”他抬头望一望行李架,行李架上搁不下那个包,他只好在狭窄的地方局促地侧着身子,仍旧把包扛在肩上。
青年觉得对不起他,说他那个包,可以把一半搁在我和少年工人座位的中间。
“不用了,并不沉,只是嫌累赘才想搁一搁,不用了。
”那汉子这么说着,轻轻地点了点头。
我在旁边看着觉得很惬意,这时节,看来人的脾气都变好了。
>>>情节的发展。
“二十五六岁红圆脸的青年”与“四十来岁的汉子”为存放行李而互相谦让,这个场景让“我”的心情变好了。
车子过滨松町,接着到了品川,有人下去,可是上来的人更多。
这其间,那少年工人仍旧前仰后合地摇晃着他的身子。
“啊,看他这张脸。
”有人这么说了。
说话的是四五个像公司职员中的一个,他的同伴都笑起来了。
我这边望不见少年工人的脸。
可是那公司职员说得可笑,大概那一张脸一定是可笑的。
车子里顿时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本段转入写乘客眼中的少年,随着车子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氛”,小说的情感线索和人物心理也出现短暂的调整,较为明快的场面,与前后文形成鲜明的反差,强化了小说的悲剧的氛围。
那时候,圆脸的青年回头望一望身后的汉子,用手指头点点自己的胃部,小声地说:
“看样子差不多啦。
”
那汉子好似吃了一惊,默默地望了一望少年工人说:
“是么?
”
刚才那些发笑的人,好像也觉得有点奇怪:
“是有病么?
”
“恐怕是喝醉了吧。
”
他们这样猜测着,其中一个人说:
“看样子也不像。
”这样,大家好像都明白是怎么回事,立刻不作声了。
>>>情节的进一步发展。
“圆脸青年”指出了少年“看样子差不多了”车内的乘客很快反映过来,少年濒临饿死的状态,“立刻不做声了”。
少年工人的粗布工作服肩头是破的,从里边钉上了块手巾布,倒戴着一顶军帽,帽檐下露出肮脏的脖子,瘦得可怜。
他现在不摇晃身子了,脸不住地挨擦着车窗与车门之间的那块夹板。
这样子完全是一个孩子,在他迷迷糊糊的头脑里,大概把这夹板当作了谁,正在和他亲热吧。
>>>对少年细致的肖像描写验证了“圆脸青年”的猜测。
“喂!
”站在前面的那个大汉,用手拍一拍他的肩头,问了:
“你上哪儿去?
”少年工人没有答话,那汉子又问了一声。
“到上野去。
”他很忧郁地回答了。
“不对啊,你坐倒了,这是到涩谷的车啊。
”
少年工人站起来想往窗外看,身体失去了重心,突然向我这边倒过来。
当少年工人向我倒过来的时候,我几乎像条件反射一样用肩头把他顶回去了。
完全是出于不意地,但我后来想想真觉得奇怪。
这动作跟我当时的心情是完全相反的,使我自己也觉得惊奇。
当我把他顶回去的时候,他的身体很少有什么抵抗力,这使我心里更觉得不好受。
我的体重现在已减到九十多斤,可是少年工人的身体却比我轻得多。
>>>“我”惊讶少年体重如此之轻,也反映了少年长期处于饥锇的状态。
“在东京站已经在车上了,坐过了站了——你是在哪儿上车的?
”我从他身后问了。
少年工人没回过头来说:
“在涩谷上车的。
”
“从涩谷上车,绕了一个大圈子。
”有人这样说。
少年工人脑门贴在窗玻璃上,想往窗外望,一会儿又不望了,用仅能听见的低低的声音说:
“到哪,都没有关系。
”
>>>情节的高潮。
这句充满绝望和无奈的话语已经揭示了少年最后黯淡的命运。
少年工人这句自言自语的话,后来一直留在我心里。
身边的乘客们,以后再没谈那少年工人,大家觉得反正没有办法了。
我也是其中的一个,觉得反正没有法子了。
假使我带着吃食,我会送给他安一安自己的心;如果给他钱,即使白天或许也买不到吃的,何况现在是晚上九点钟了。
我带着黯淡的心情,在涩谷站下了电车。
这是1945年10月16日的事情。
>>>情节的结局。
“我”也因饥锇减重到只有九十多斤,对少年工人的处境也无能为力,最后只能“怀着黯淡的心情”在涉谷站下了车。
“我”心情的黯淡,不只源于无法帮助少年而产生的失落,更隐含着对战后物质上陷入困乏、精神上陷入迷茫的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
[注]小说写于1945年11月。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此前美军对东京进行了多次空袭。
知识建构
//有限视角//
有限视角大都使用第一人称,从故事中一个人物的角度来讲述,只限于写一个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比全知视角更接近于生活实际,主要是以“我”的口吻表达出来的,以自己亲身经历的眼光去观察和叙述,可以使文章的主观色彩更加浓厚,人物心理刻画更细腻,情感也更加动人。
使用第一人称好处如下:
1.第一人称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的心理描写,使文章更具真实性,使读者能更具体地体会作者心情,更能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2.以“我”的叙述视角来看,可以使文章的情节杂而不乱,很好地把故事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结合起来,给读者营造浓烈的阅读氛围。
这篇小说即使用第一人称,以有限视角叙述故事,从电梯上一个生活场景,反映日本当时的社会问题。
试题解析
1
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遭受空袭后满目疮痍的东京为背景,反映了战后日本社会破败萧条、人民饥寒交迫的情景。
B.小说标题“灰色的月亮”意蕴丰富,象征着战后在物质上陷入匮乏、精神上陷入迷茫的日本社会。
C.这篇小说既无惊人的事件,也无曲折的情节,更没有人物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突,整体上平淡无奇。
D.小说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被战争裹挟的人民的同情。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整体上平淡无奇”有误。
整篇小说的情节比较曲折,由开篇“我”对少年工的“嫌弃”,到车上工人对少年工的“取笑”,再到后来真相大白后,“我”对少年工的同情及无能为力,小说情节有起伏。
2
文中画线部分在小说结构上有重要作用,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小说前半部分,少年工人的面目是模糊的,本段转入对其外貌的正面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具体可感。
B.本段是整篇小说中唯一的气氛较为明快的场面,与前后文形成鲜明的反差,强化了小说的悲剧氛围。
C.本段的情感基调有所变化,随着车子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氛”,小说的情感线索和人物心理也出现短暂的调整。
D.前文主要写“我”眼中的少年,本段转入写乘客眼中的少年,叙述视角的转换,增强了小说的叙事张力。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要语段的理解。
“面目是模糊的”有误,小说的前半部分清晰写出了少年的整体面目,“本段转入外貌正面描写”有误,本段写乘客眼中的少年,侧面描写。
3
“我”在小说中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①“我”是故事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②“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我”对少年工人的凄惨处境无能为力,深化了小说的悲剧性主题。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解析】
本题考查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
思考次要人物“我”的“自身作用”以及情节方面、人物方面、主题方面、环境方面的作用。
4
志贺直哉素有“短篇之神”的美誉,其小说以善于揭示独特环境中人物的心境著称,被评论家们称为“心境小说”。
这篇小说体现了什么样的心境?
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心境的?
(6分)
答案:
第一问:
体现了作者及乘客们对战后日本现状迷茫困惑、灰暗悲凉的心境。
第二问:
①以小见大。
车里的少年工人和其他乘客的处境和心境,正是战后日本悲惨社会图景的缩影。
②以景衬情。
小说开篇描绘了一幅灰暗萧条的夜景,有力地烘托了车厢中人们灰暗悲哀的心境。
③正侧结合。
小说正面表现“我”黯淡、阴郁的心境,侧面表现少年工人和其他乘客的迷惑无奈,强化了小说凄凉哀伤的氛围。
第一问2分,意思答对即可。
第二问4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主题的理解以及表达技巧的运用。
解答此类题目要理解景物描写,情感线索,表达技巧的知识点。
反馈检测
请结合全文,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
(6分)
答案:
1.少年的那句话反映了日本人在战后的迷茫,找不到前进的方向;2.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因为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战争给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带来的伤害,让“我”难以释怀。
(答出一点给3分。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
做此类题要结合文章主题及上下文的内容,理解句子的表层含义及深层含义。
相关链接
桥边的老人
美国 海明威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
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
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在帮着推动轮辐。
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
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他太累,走不动了。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
完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
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
“你从哪儿来?
”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
”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
”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
”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
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
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
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问道:
“什么动物?
”
“各种各样。
”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撇下了。
”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三角洲地区,寻思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
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什么动物?
”我又问道。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
“你只得撇下它们了?
”我问。
“是啊。
怕那些大炮呀。
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
“你没家?
”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
猫,当然不要紧。
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
我简直不敢想。
”
“你的政治态度怎样?
”我问。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我七十六岁了。
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再也走不动了。
”
“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的岔路上有卡车。
”
“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
”“巴塞罗那。
”我告诉他。
“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你。
”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
不用为它担心。
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
“噢,它们大概挨得过的。
”
“你这样想吗?
”
“当然。
”我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那里已经看不见大车了。
“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
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
”
“鸽笼没锁上吧?
”我问。
“没有。
”“那它们会飞出去的。
”
“嗯,当然会飞。
可是山羊呢?
唉,不想也罢。
”他说。
“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
”我催他,“站起来,走走看。
”
“谢谢你。
”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
”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
对他毫无办法。
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
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
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