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城区普高协作体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3510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4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普高协作体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普高协作体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普高协作体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普高协作体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普高协作体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普高协作体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docx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普高协作体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十堰市城区普高协作体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普高协作体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docx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普高协作体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

十堰市城区普高协作体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生物

共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第一卷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表示淋巴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

B.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是生物体的内环境

C.甲、乙、丙和淋巴构成了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D.甲的含量多于乙

2.下列关于人体血浆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到血浆中

C.血浆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液中

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血浆中

3.如图是正常人体肝组织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中含有胰岛素、血红蛋白、CO2物质

B.人体的内环境主要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C.③④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

D.肝糖原的分解在②中进行

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某人一次性吃了很多的橘子后,血浆的pH只发生较小范围的波动

B.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C.人剧烈运动导致大量出汗后,只需要补充足够的水分即可维持人体稳态

D.维持稳态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5.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人体自身调节实现

B.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C.包括pH的调节、血糖的调节

D.体温的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范畴

6.饲养员长期给海狮唱食,海狮听到该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分泌唾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此过程需要高级中枢和低级中枢的共同参与

B、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是唾液腺

C食物引起味觉不属于反射活动

D.此过程中存在“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的转化

7.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和在神经纤维上传导都是单向的

C.感受器不仅分布在体表部位,在内脏器官中也有分布

D.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只能由轴突传到细胞体或树突

8.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

B.甲图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C.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

D.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9.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兴奋传递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不变。

它的作用机制可能是()

A.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B.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C.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10.如图所示,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两极置于膜外a、b两处,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受刺激时,电流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

B.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传导方向为b?

a

C.在图乙中的t4时刻,兴奋传导至b处

D.t~t、t4~ts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t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

11.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V区受到损伤,则不能听懂话

B.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C.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以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D.短期记忆经过重复多次,才有可能转化为长期记忆

12.如图是人体血糖的生理调节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糖降低,刺激胰岛分泌②,从而使血糖升高

B.血糖升高,刺激下丘脑通过神经支配胰岛分泌①

C.在血糖调节上,分泌物①与②表现为拮抗作用

D.人体内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有②和甲状腺激素

13.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

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用于供能

B.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

C.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

D.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

14.下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应器,且其中的信息均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a传到c

B.如果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激素过多对于a分泌d、b分泌e均具有抑制作用

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D.如果该图中a表示突触小体的膜(即突触前膜),b为递质,c为突触后膜,则发生在a中的信号转换过程为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15.如图是寒冷时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C?

E?

F过程中,效应器为垂体

B.寒冷时E合成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量减少

C既能释放神经递质又能分泌激素

D.D战栗主要通过无氧呼吸产热

16.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17.右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A.①效应T细胞,②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抗体

B.①传出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

C.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②垂体细胞,A促甲状腺激素

D.①甲状腺细胞,②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甲状腺激素

18.下列关于生命活动的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可以加快新陈代谢,因而生长素是种高效的酶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调节血糖平衡,它们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C.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时,只有反馈抑制下丘脑活动才能使激素含量恢复正常

D.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加强

19.下面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饮水过少时,激素d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肾小管和集合管

B.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a?

c?

d?

e属于体液调节

C.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是通过a?

b?

e来实现的,属于神经调节

D.体温调节过程中的内分泌腺c包括下丘脑、胸腺、肾上腺和甲状腺

20.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

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

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

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21.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有的是()

A.T细胞参与

B.生成效应T细胞

D.产生浆细胞

C.使靶细胞裂解

22.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其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均不能直接消灭人侵的病原体

②神经调节不能直接清除体内出现的衰老细胞,体液调节则能够

③免疫调节仅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

④免疫系统主要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⑤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只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成的

⑥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

⑦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

A.①②④⑥⑦

B.①②③⑥⑦

C.①④⑥⑦

D.①②⑥

23.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人类与新冠病毒进行着顽强的抗争。

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T淋巴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B.经新冠病毒刺激后的B淋巴细胞全部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C.患者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B细胞会直接产生抗体消灭该病毒

D.人体对新冠病毒的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24.如图为人体某免疫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产生抗体的是细胞③

B.通过过程Ⅴ产生的“某物质”是淋巴因子

C.细胞①和细胞③分别为吞噬细胞和T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D.当同一种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细胞⑤会迅速增殖、分化

25.下列关于免疫失调所引起的疾病,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旦接触过敏原,必会发生过敏反应

C.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B.过敏反应一般发作迅速、反应强烈

D.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

26.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并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B.植物不同发育阶段,激素含量的差异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生长素与乙烯通过拮抗作用,共同促进果实发育

D.某种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的产生部位不一定是唯一的

27.下列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类似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

B.利用青鲜素能够对收获的蔬菜储藏保鲜

C.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双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单子叶杂草

D.生长素类似物比生长素的作用效果更稳定,作用时间更长

28.如图所示,甲图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甲图中b处的生长素浓度为m,设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x,则(

A.m

B.x=i

C.n

D.x>i

29.用某植物的幼苗做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通过实验①③可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B.通过实验②③可证明植物感光部位在尖端

C.实验④的生长结果只能证明根的生长具有向重力性

D.设置实验①的目的是作为实验②③④的对照实验

30.下列关于“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B.适当喷2,4D能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

C.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

D.环境因子只能通过激素来影响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

31.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P点和Q点可分别表示(

A.植株横放时根弯曲部位的近地侧和远地侧

B.植株横放时茎弯曲部位的远地侧和近地侧

C.具顶端优势的植株的顶芽部位和侧芽部位

D.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时尖端下部的向光侧和背光侧

3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因此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效果可以相同

B.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可使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

C.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a淀粉酶

D.植物激素乙烯利可以释放乙烯用于果实催熟

33.为探究植物在单侧光下弯向光源生长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运,导致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增加,促进生长作用增强,还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有人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将玉米幼苗尖端分别置于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上,并进行不同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并分别用a~f表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a>b、c

B.若c+d=e+f=a,且e<1,说明生长素由向光侧移向了背光侧

C.若ce,则说明在单侧光照射下,既有向光侧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又有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

D.若背光侧生长素较向光侧多,则会使背光侧细胞分裂较向光侧快

34.用外源脱落酸(ABA)及其合成抑制剂(rbn)分别处理采摘后的番茄,番茄的乙烯释放量变化如图所示(CK为对照处理)。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外源脱落酸可以诱导乙烯的生成

B.脱落酸合成抑制剂可以抑制乙烯的生物合成

C.使用脱落酸合成抑制剂可延长番茄的储存时间

D.采摘后番茄果实内乙烯的生成需要外源脱落酸的

35.某小组开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研究,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经预实验后,后续实验中还需设置一组用蒸馏水处理插条的实验作对照组

B.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每组需要取多枝插条

C.浸泡法适用于较低浓度溶液及空气湿度较大、遮阴环境

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

36.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可分别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和动物的丰富度

B.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物种组成越来越简单

C.在群落水平上研究草原,要研究草原的范围和边界

D.繁殖季节,成年鲈鱼吞食小鲈鱼的行为属于捕食

37.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鲫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从试管底部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

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

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样方内与样方线上的个体都统计在内

38.如图表示某一动物种群迁人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这个种群的增长曲线是“S”型,该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数量大约是500

B.如果此种群是鱼类,则捕捞后的种群数量控制在曲线的b点最合适

C.如果此种群是老鼠,限制其种群数量的最好方法是尽量降低其K值

D.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点在b点,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数量不再变化

39.某山区坡地因树木过度砍伐而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为了治理环境,人们采取了封山育林的措施。

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所用的调查数据主要是采用样方法得到的

B.在a年内,物种①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物种③比物种①②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D.若气候适宜,群落在c点后,灌木将持续占主导地位

40.如图反映了N,、Na两种生物种群密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若环境条件稳定,持续时间长,则足以使一种生物因竞争而被排除

B.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则常常不出现竞争排除现象

c.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因素较为稳定

D.自然群落中的竞争排除现象是有限的,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

二、多项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41、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会导致组织水肿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

C.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A/HPO构成的缓冲体系

D.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42.科研人员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甲、乙2组,向甲组腹腔注射适量胰岛素溶液,乙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甲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乙组未出现这些症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该实验能探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B.直接给甲组小鼠注射葡萄糖有利于缓解症状

C.给甲组小鼠注射胰高血糖素有利于缓解症状

D.给甲组小鼠口服等量胰岛素实验结果相同

43.下图为人体水平衡调节机理,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示中的B、C分别为肾小管和集合管、渴觉中枢

B.图示A是由垂体分泌的,并通过体液运送才能发挥作用

C.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能感受其变化的感受器在大脑

D.由图可知通过调节水的来源和去路可以维持水的平衡

4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

丁一田段小时、肥间力内衣示叶(C片iN中八月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C.可推测施用ABA能减缓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D.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45.某池塘中,某种蝌蚪生活在表层,取食藻类,该种蝌蚪发育为成蛙后营两栖生活,主要以昆虫为食。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蝌蚪与该池塘中的浮游植物具有竞争关系

B.该蛙捕食昆虫对蛙与昆虫都有利

C.蝌蚪和成蛙的生活环境和食物不同可以减轻种内斗争

D.该蛙及蝌蚪在水中的分布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

本题共4小题,共45分

46.(14分)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据图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乙图是甲图d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

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

(3)图乙中传递信号的物质由A细胞中的(细胞器)合成加工,形成突触小泡,再通过A细胞的作用,进入突触间隙。

(4)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信号物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

47、(8分)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

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四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为确定A、B、C、D四组小鼠是否有免疫应答发生,应检测的免疫活性物质是(填“抗体”或“抗原”)。

(2)再次注射抗原后,上述四组小鼠中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组是。

初次注射抗原后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

能够。

(3)A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时间后取血清,向血清中加人抗原甲后会出现沉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4)48.(10分)科学家通过分析研究可知:

脱落酸能抑制核酸、蛋白质的合成,促使叶片衰老。

而细胞分裂素则抑制叶绿素、核酸和蛋白质的降解,抑制叶片衰老。

所以在生产中可利用细胞分裂素作保鲜剂。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1)实验原理:

叶绿素逐渐丧失而失去绿色是叶片衰老最明显的特点,离体叶片很快就处理离体的叶片,记录叶片失绿变黄会出现衰老的特点,因此,可通过

用所需的时间来证明。

(2)实验步骤:

第一步:

选取、同样大小和发育状况相同的叶片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

第二步:

在甲组叶片上涂上,在乙组叶片的相同位置涂上

第三步:

记录甲、乙两组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分别为t甲、t乙。

(3)实验结果预测:

(4)实验结论:

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9.(13分)乔木树种馨香木兰是云南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

研究人员为探讨馨香木兰种群的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

(1)为调查馨香木兰所处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可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

在群落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取样法取样,取样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据图可知:

随样方面积的增大,;实践证明,调查该群落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

(2)下表为馨香木兰所处的A、B、C三个群落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

由上表可以看出,三个群落中的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

在三个群落的垂直结构中,丰富度最高的是层,推测是由于其中不仅有相应的种类,还含有一定数量的幼树,因而其种类和个体数都较丰富。

(3)科研人员调查了三种群落中的馨香木兰的植株胸径(胸径的大小可表示植株的树龄大小),绘制结果如图2。

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

由图2可以看出,馨香木兰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型。

虽然现在馨香木兰有丰富的幼树,但难以进一步发育为优势种,其原因可能是幼树耐荫蔽,在茂密的常绿阔叶林下能生长良好。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树木对光照的需求加大,在与其他阔叶乔木的中不占优势,从而生长受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