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计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3357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六章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六章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六章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六章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章计划.docx

《第六章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计划.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章计划.docx

第六章计划

第六章计划

第一节计划概述

一、计划的含义

(一)计划的双重语义:

1.“名词”计划:

对未来活动所作的事前安排,预测和应变处理。

2.“动词”计划:

为未来(下一个月,下一年等)确定目标和制定实现目标的方案的过程,也就是计划工作。

(二)计划与计划工作的区别

1.计划是计划工作的结果。

它是计划工作完成之后产生的,是对未来行动方案的说明。

2.计划工作是各级管理者所要完成的一次劳动,它反映了一个计划形成的过程,包括预测未来、设立目标、决定程序和选定方案的一个连续性过程。

二、计划的内容

一份完整的计划应包括的内容:

5W1H

1、做什么(What):

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2、为什么做(Why):

明确设立目标任务的必要性,并认证实现目标任务的可行性;

3、何时做(When):

选定实施计划的时机;

4、何地做(Where):

规定实施计划的地点和场所;

5、谁去做(Who):

明确实施计划的部门与人员;

6、怎样做(How):

实施计划的措施。

三、计划工作的特点

1.目的性:

是为了有效达到某种目标;

2.前瞻性:

不是过去的总结,也不是现状的描述,而是为了指导未来的活动;

3.经济性:

要以最少的耗费实现预定的目标;

4.主导性:

管理的其他职能都是为了支持、保证目标的实现,它们在计划工作确定了目标后才能进行。

计划工作在管理职能中处于首要地位;

5.普遍性:

(1)每一位管理者都需要:

(2)克服资源限制;(3)克服不确定性

四、计划的类型及表现形式

(一)类型

1.按计划期的长短分类

长期计划(5年以上);中期计划(1~5年);短期计划(1年以内)。

2.按计划范围的广度及涉及时间长短分类

战略性计划(what、why),战术性计划(how、who、where、when)

3.按计划内容的明确性分类

具体性计划(specificplans),指导性计划(directionalplans)。

(二)表现形式

1、宗旨:

它是一个组织最基本的目标,也是组织存在的基本理由。

是组织活动的意义、使命。

2、目标:

它是组织活动所要达成的预期结果,是目的及宗旨的具体化,是活动的终点及结果。

3、战略:

组织为实现目标而选择的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分配方案的总纲。

4、政策:

政策是指组织在决策时或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

5、程序:

规定一个具体的问题应该按照怎样的步骤、顺序来进行处理,是行动的指南。

6、规则:

最简单的计划,在某些场合下,允许或不允许采取某特定行动的规定。

7、规划:

是综合性的计划,包括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分配、要采取的步骤、要使用的资源,以及为完成既定行动方针所需的其他因素。

8、预算:

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或资源分配的一种报告书,也称“数字化”的计划。

第二节计划编制过程

一、计划的编制过程

(一)确立目标

▪确立目标是决策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制订计划的第一步。

▪目标是计划产生的导因,也是计划工作的方向。

(二)预测分析

▪预测是计划的一个前提和基础。

▪预测的工作重点

✓对组织外部环境的预测

✓对组织内部环境的预测

(三)拟定可行方案

方案的作用是寻求实现目标的途径,为实现计划的目标,就必须拟定出多种备选方案。

(四)方案选优

在确定各种可行方案之后,就要考察各方案的优缺点,并根据计划目标和前提来权衡各种因素,对各个方案进行评价,并选择一个最满意的方案。

(五)编制日程计划和实施程序

在选择了最优方案后,就要形成具体的行动规划,并把行动或措施分别落实到组织的各个部门。

二、计划的编制方法

计划的具体制订,要采用一定的方法。

计划工作效率的高低和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采用的计划方法。

计划编制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主要介绍两种:

(一)滚动计划法

一种将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的变化情况,定期修订未来计划并逐期向前推移的方法。

具体做法:

在制定计划时,同时制定未来若干期的计划,但内容采取近细远粗的办法。

在第一阶段结束时,根据计划执行情况及内外环境的变化对原计划进行修订,并将计划期限向前滚动一个阶段,以后根据同样的原理逐期滚动。

 

优点:

(1)使计划更加切合实际,相对缩短了计划期,加大了对未来估计的准确性,提高了计划的质量。

(2)使长、中、短期计划相互衔接,使各期计划保持一致性。

(3)大大增强了计划的弹性,可以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

(二)网络计划技术

▪网络计划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这种方法包括各种以网络为基础制定计划的方法,如关键路线法(CriticalPathMethod,简称CPM)、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EvaluationandReviewTechnique,简称PERT)等。

▪目前在组织活动的进度管理,尤其是在企业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工程项目越大,协作关系越多、生产组织越复杂,网络计划技术就越能显示出其优越性。

1.基本原理

把一项工作或项目分成各种作业(或工序),然后根据作业(工序)顺序进行排列,利用所形成的网络对整个工作或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和控制,以便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去完成既定的目标或任务。

2.网络图组成

(1)活动(作业、工序):

指一项有具体内容的、需要人力、物力、财力、占用一定空间和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过程。

用实箭线表示:

,从箭尾到箭头表示一项活动的过程,箭尾表示活动的开始,箭头表示活动的结束。

箭线上方标明活动名称,下方标明活动所需的时间。

箭线的长短与资源或时间耗费多少无关。

还有一种称为虚活动,只表示作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衔接的关系,但不需人力、物力、空间和时间的虚设的活动。

仅仅是人为设置的表明各项活动的逻辑关系。

用虚箭线表示。

(2)事项(事件、结点):

指某项活动的开始或结束的瞬间状态。

结点既不占用时间,也不耗费资源。

起始点表示整个计划的开始,终止点表示整个计划的完成。

结点

用圆圈表示,为了便于识别、检查和计算,在网络图中往往对事件编号,编号应标在内。

编号原则:

①每一事项都有固定编号,号码不允许重复;②箭尾的号码小于箭头号码;③编号自左向右自上向下排列。

产品设计A自制零部件B1装配C样品鉴定D

4550155

 

外购零部件B2

 

35

(3)路线:

指从网络图始点事项开始,顺着箭头方向连续不断地到达终点事项为止的一条通道。

•一般情况下,在一个网络图中有多条路线;

•一条路线上各项活动的时间总和是该路线的路长;

路长最长的路线称为“关键路线”。

关键路线上的各事项称为关键事项。

关键路线:

•表示方法:

关键路线及工序常用粗线或双线表示;

•注意:

•关键路线的完成时间决定整个工程的完工时间;

•关键路线有时不只一条,即若干路线长度相等;

•关键路线与非关键路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网络图的绘制规则

(1)两点一线

相邻两结点之间只有一条箭线相连,若出现几项活动平行或交叉作业时,应引进虚箭线。

(2)不允许出现循环线路

箭线不能从一个事项出发,又回到原来的事项上。

(3)一源一汇

整个网络图只有一个起始结点和一个终止结点,中间不能出现孤立结点。

(4)箭线首尾必有事项,不允许从一条箭线中间引出另一条箭线。

4.网络图的绘制步骤

(1)任务分解(划分工序)

把整个任务分解成若干可以独立完成的活动(作业或工序),并确定他们的先后顺序及相互关系。

(2)确定各项活动的作业时间。

(3)列出活动关系分析表(如下表所示)

工序

紧前工序

紧后工序

作业时间(天)

A

B、C

2

B

A

D、E

4

C

A

F、H

3

D

B

G

4

E

B

F、H

2

F

C、E

G

3

G

D、F

3

H

C、E

2

紧前工序:

是指紧接在某工序前面的工序。

表示只有前面工序(紧前工序)完成后,该工序才可能开工。

紧后工序:

是指紧接在某工序后面的工序。

表示只有在该工序完成后,后面一个工序(紧后工序)才能开工。

(4)绘制网络图。

可采用顺推法和逆推法绘制网络草图,然后调整、整理和编号。

顺推法:

从网络图的始点开始画,在每道工序后画出其紧后工序,从左向右依次进行,直至终点事项为止。

逆推法:

从终点事项开始,在每道工序前画出其紧前工序,从右向左依次进行,直至始点事项为止。

例:

根据上一活动关系分析表,可画出如下的网络图:

D

4

B42EF33G

ACH

232

5.网络时间的计算

A、结点时间的计算

(1)结点最早开始时间

指从该结点开始的各项活动最早可能开始的时间。

用TE(j)表示。

计算规则:

①由始点开始,由左至右计算;②令起始点最早可能开始时间为0,即TE

(1)=0;③TE(j)=max{TE(i)+t(i,j)},其中t(i,j)为活动i~j的作业时间;将TE(j)的值填入内,标在网络图上。

(2)结点最迟结束时间

指以该结点结束的各项活动最迟必须结束的时间。

用TL(i)表示。

计算规则:

①由终点开始,自右至左计算;②令终点事项的最迟结束时间等于其最早开始时间,即TL(n)=TE(n);③TL(i)=min{TL(j)-t(i,j)},将TL(i)的值填入内,标在网络图上。

B、活动时间的计算

(1)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等于该活动箭尾结点最早可能开始时间,即:

TES(i,j)=TE(i)填入()内,表示在图中

(2)活动的最早结束时间

TEF(i,j)=TES(i,j)+t(i,j)

(3)活动的最迟结束时间——等于该活动箭头结点最迟结束时间,即:

TLF(i,j)=TL(j)

(4)活动的最迟开始时间

TLS(i,j)=TLF(i,j)-t(i,j)填入[]内,表示在图中

C、总时差和关键路线

(1)活动总时差

指在不影响总工期前提条件下,某项活动的最迟必须开始时间与最早可能开始时间之差,或者是该活动的最迟必须结束时间与最早结束时间之差。

即该活动可以推迟的最大机动时间。

用S(i,j)表示。

S(i,j)=TLS(i,j)-TES(i,j)=TLF(i,j)-TEF(i,j)

活动总时差越大,说明可供利用的机动时间越多,从而可以将该活动的资源去支援关键活动。

(2)关键路线

总时差为零的活动就是关键活动。

所有关键活动的连线就是关键路线。

关键路线是在网络图中完成各个工序所需时间最长的路线;欲缩短工期,必须缩短关键路线的时间;向关键路线要时间,向非关键路线要资源。

★例题:

求上一例题中的各结点时间和活动时间,并找出关键路线。

A、结点时间的计算

(1)结点最早开始时间

TE

(1)=0;TE

(2)=TE

(1)+t(1,2)=2;TE(3)=TE

(2)+t(2,3)=6;

TE(4)=max{TE

(2)+t(2,4);TE(3)+t(3,4)}=8

;TE(5)=max{TE(3)+t(3,5);TE(4)+t(4,5)}=11;

TE(6)=max{TE(4)+t(4,6);TE(5)+t(5,6)}=14

(2)结点最迟结束时间

TL(6)=TE(6)=14;TL(5)=TL(6)-t(5,6)=11

;TL(4)=min{TL(6)-t(4,6);TL(5)-t(4,5)}=8;

TL(3)=min{TL(5)-t(3,6);TL(4)-t(3,4)}=6;TL

(2)=min{TL(3)-t(2,3);TL(4)-t(2,4)}=2;

TL

(1)=TL

(2)-t(1,2)=0

 

B、活动时间的计算

(1)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

 

TES(1,2)=TE

(1)=0;TES(2,3)=TE

(2)=2;TES(2,4)=TE

(2)=2;TES(3,5)=TE(3)=6;

TES(3,4)=TE(3)=6;TES(4,5)=TE(4)=8;TES(4,6)=TE(4)=8;TES(5,6)=TE(5)=11

(2)活动的最早结束时间

TEF(1,2)=TES(1,2)+t(1,2)=2;TEF(2,3)=TES(2,3)+t(2,3)=6;TEF(2,4)=TES(2,4)+t(2,4)=5

TEF(3,4)=TES(3,4)+t(3,4)=8;TEF(3,5)=TES(3,5)+t(3,5)=10;TEF(4,5)=TES(4,5)+t(4,5)=11

TEF(4,6)=TES(4,6)+t(4,6)=10;TEF(5,6)=TES(5,6)+t(5,6)=14

(3)活动的最迟结束时间

TLF(5,6)=TL(6)=14;TLF(4,6)=TL(6)=14;TLF(4,5)=TL(5)=11;TLF(3,5)=TL(5)=11;

TLF(3,4)=TL(4)=8;TLF(2,4)=TL(4)=8;TLF(2,3)=TL(3)=6;TLF(1,2)=TL

(2)=2;

(4)活动的最迟开始时间

TLS(5,6)=TLF(5,6)-t(5,6)=11;TLS(4,6)=TLF(4,6)-t(4,6)=12;TLS(4,5)=TLF(4,5)-t(4,5)=8;

TLS(3,5)=TLF(3,5)-t(3,5)=7;TLS(3,4)=TLF(3,4)-t(3,4)=6;TLS(2,4)=TLF(2,4)-t(2,4)=5;

TLS(2,3)=TLF(2,3)-t(2,3)=2;TLS(1,2)=TLF(1,2)-t(1,2)=0

 

C、总时差和关键路线

 

工序

结点(i,j)

作业时间

TES

TEF

TLS

TLF

时差

关键路线

A

(1,2)

2

0

2

0

2

0

B

(2,3)

4

2

6

2

6

0

C

(2,4)

3

2

5

5

8

3

D

(3,5)

4

6

10

7

11

1

E

(3,4)

2

6

8

6

8

0

F

(4,5)

3

8

11

8

11

0

G

(5,6)

3

11

14

11

14

0

H

(4,6)

2

8

10

12

14

4

D

4

 

B42EF33G

H

2

C

3

A

2

 

习题:

某住宅装修活动分析表如下,请计算各结点时间和活动时间,并找出关键路线。

工序代号

工序名称

紧前工序

作业时间(天)

A

备料

4

B

清理房间

5

C

布置电线

A、B

3

D

封装阳台

A、B

8

E

刷墙

C

8

F

铺地板

E

12

G

安装灯具

E

3

H

清理布置

D、F、G

4

第三节目标管理

一、目标管理(Managementbyobjectives,MBO)

(一)目标

有个人经过一个建筑工地,问那里的石匠们在干什么?

三个石匠有三个不同的回答。

•第一个石匠回答:

“我在做养家糊口的事,混口饭吃。

•第二个石匠回答:

“我在做最棒的石匠工作。

•第三个石匠回答:

“我正在盖一座教堂。

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目的性。

目标(Objectives)是人们期望获得的成果,对成果的期望促使人们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

目标为所有的决策指明了方向。

目标的设定:

传统的目标设定方法(自上而下,单向运动):

目标由组织的最高层管理者设定,然后分解成子目标落实到组织的各个层次上。

(二)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Peter.F.Drucker)在1954年发表的《管理实践》一书中提出的一种管理方法。

这不是一种单纯的计划方法,它既可称为管理思想又可称为管理方法。

它是—种将组织的整体目标转换为组织单位和每个成员目标的有效的管理方式:

各层管理者和员工均参与目标的设定,从组织的整体目标到各经营单位目标,再到部门目标,最后到个人目标,组成一个层级结构。

既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互动的,参与式的。

概念:

是一种以工作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它由组织中的各级管理者与员工一起制定组织目标,并确定每个成员的分目标,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范围,并运用这些目标对每个部门和员工进行奖惩。

特点:

(1)组织目标由管理者与员工共同制定,根据总目标来决定部门与员工的分目标;

(2)人的管理与工作的管理相结合,以总目标和分目标作为部门和个人活动的依据;

(3)根据目标实现情况对部门和个人进行考核。

基本思想:

v强调以目标为中心的管理。

目标是有效管理的前提;

目标是管理活动的起点、行动的向导、考核的依据。

v强调以目标网络为基础的系统管理。

各部门、个人之间的目标的相互关联、相互支持;

保证组织目标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v强调以人为中心的主动式管理。

共同参与制定目标;

参与式、民主、自我控制。

二、目标管理的程序

1、目标设置

四个步骤:

(1)确定总目标;

(2)调整组织结构与人员配置;(3)展开目标,即把总目标分解成各子目标;

逐级授权。

本着权责相当的原则,根据目标的要求,授予下级相应的权力。

上下级还要就实现目标所需的条件及实现目标后的奖惩事项达成协议。

2、目标实施

各级部门主要实行自我管理,但上级对下级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加强对下级的指导与帮助。

3、成果评价

预定期限到后,由下级提出书面报告,上下级一起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决定奖惩。

成果评价是一个目标管理周期的结束,也是下一周期的开始。

目标管理的优点:

⏹有利于避免工作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有利于增强员工的责任感、进取心和团队精神;

⏹有助于实现有效控制:

解决了控制标准和控制手段问题;

⏹有助于发现组织结构的缺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