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普医疗支架行业.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63232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乐普医疗支架行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乐普医疗支架行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乐普医疗支架行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乐普医疗支架行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乐普医疗支架行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乐普医疗支架行业.docx

《乐普医疗支架行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乐普医疗支架行业.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乐普医疗支架行业.docx

乐普医疗支架行业

[转载]乐普医疗--支架行业(2011-07-1607:

22:

18)转载原文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

乐普医疗--支架行业作者:

漠风6277

文转自阳光的味道新浪博客:

心脏手术大战:

波士顿科学VS强生

机会制造者

要在一个细分市场上击败强生,波士顿科学凭的是痛击大公司弱穴处的过人胆识。

一步登天

  在大多数消费者眼中,这个由一种圆柱形弹性金属网构成的医疗器械细分市场专业得近乎枯燥。

但这不妨碍波士顿科学(BostonScientificCorp.)和强生公司(Johnson&Johnson)在这里进行乐此不疲的较量。

  具体来说,在心脏手术中,医生会将这种金属网支架(如图)放入出现狭窄的动脉血管,使其扩张血管来帮助血液流动通畅。

这个不起眼的小东西已经挽救了成千上万病人的性命,未来10年内它还会有巨大的需求。

预计,2005年全球心血管支架市场将达到66亿美元。

  两年以前,这个价值尚停留在50亿美元的市场的大部分一直为强生公司所把持,而以生产导管、医用牵引线等微创医疗设备起家的波士顿科学的市场份额只有13%。

两者进入竞争状态的发端是2002年伊始:

上任仅两年的波士顿科学的CEO詹姆斯·托宾(JamesTobin)决定将心血管支架确定为波士顿科学的主力产品,并在两年内使本公司产品占领70%的市场份额。

  他知道在那些分析师看来,这个目标不过是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的CEO聊表决心而已。

毕竟,和一家规模10倍于自己的巨头竞争,波士顿科学并不被人看好。

  况且,此时的波士顿科学刚刚从身染重疾的状态中恢复元气。

1998年波士顿科学的支架产品几乎从市场上消失,不得不采取裁员和关闭工厂以自保。

第二年,该公司不仅由于在日本的财务问题面临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而且当时由于支架产品中的气囊泄漏问题造成了产品召回,其支架产品市场份额一落千丈。

  通过并购和开发销售其它微创医疗设备,诸如导管等,波士顿科学终于在2002年最后一个季度净收入达到了约1亿美元。

但托宾并不满足于此,就在这个时候他决定全力进攻心血管支架这个利润无比丰厚的市场。

尽管那里站着医药业巨人强生,但托宾认为这个市场大得足够让两家公司都过得很好。

就算考虑到波士顿科学的上升趋势,当时业界最乐观的估计是:

托宾能把他的支架占有率增长到20%,70%则是天方夜谭。

  幸好,作为科技公司的一大好处就是,新的机会能够突然冒出来——

  虽然金属支架在手术中大获成功,但一段时间后医生发现单纯依靠金属支架并不能保持患者的健康。

因为支架的金属材料会令血管产生反应,从而生成瘢痕组织。

这就令原本被支架扩张的血管再次陷于堵塞。

不过,这并不会阻挡支架设备前进的脚步,医学家研究发现在支架的金属表面涂上药物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这一变化中的机会被托宾牢牢抓住。

波士顿科学先从Angiotech公司获得了其治疗癌症的特效药紫杉醇的使用许可,然后将这些紫杉醇作为药物涂层使用在其支架上。

2002年底,波士顿科学便宣布其在欧洲的重要临床试验非常成功。

从此波士顿科学就踏上了通往黄金之都的捷径。

  推出了药物涂层支架之后,波士顿科学的市值增加了200多亿美元,股价从15美元一路飙升至40美元。

  根据波士顿科学今年的预估收入,摩根斯坦利认为它的净利润率将达到45%,这令竞争对手强生十分恼怒。

事实上,是由于强生自己犯下了严重失误才把市场拱手让给了波士顿科学。

但不得不承认,对于如何扭转被动局面,后者善于制造、并把握机会。

  转危为安

  波士顿科学小小的支架获得了高额利润,同强生公司斗得天昏地暗。

但它无法对这一事实视而不见:

支架这款医疗设备的专利权被紧握在强生公司手中。

  1980年代,波士顿科学并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当时尚处雏形期的支架技术。

财大气粗的强生则前瞻性地看到了它们的未来价值,花费5亿美元购买了支架及相关技术的全部专利。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和技术的成熟,支架获得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富有远见的强生得到了数亿美元的回报。

但由于售价过高以及大公司高高在上的作风,使得在2000年初时强生已经失去了在支架市场的统治地位。

  波士顿科学也并不好过,作为最大的心脏病医学公司,1995年它仍未拥有自己的支架产品。

这类产品在市场上的火爆令波士顿科学忐忑不安。

  习惯在压力中求发展的波士顿科学开始筹划自己的支架产品,而且它的运气实在不坏。

  一名叫做科比·里克特(KobiRichter)的以色列人在1995年设计出一种十分先进的Nir支架。

求支架而不得其法的波士顿科学就立即和里克特的Medinol公司签署了合同。

  急于得到支架产品的波士顿科学只获得了产品的市场营销权利,Nir支架的研发、生产全部由Medinol公司负责。

Nir支架成为了1998年美国最畅销的支架。

  迅速窜红的波士顿科学有些得意忘形,灾难突然降临。

Nir系列产品中的一款气囊在几十起手术中发生泄漏,导致严重的医疗事故。

产品召回不可避免。

  被快速成功所掩盖的诸多问题一一暴露出来,随着气囊泄漏事件的出现,波士顿科学同Nir支架发明人里克特的矛盾日益加剧。

  波士顿科学不希望总是受到里克特及其公司的挟制。

便在爱尔兰秘密开设了一家工厂,在此复制了Nir支架的生产线。

在托宾刚刚上任后,这家秘密工厂的消息被泄漏了出去。

  与里克特的关系受到致命打击的同时,波士顿科学正在试验后来大获成功的药物涂层支架。

紧要关头,好运气再一次敲响了托宾的房门。

波士顿科学在一起专利诉讼中战胜了另一家支架制造商Guidant。

托宾获得了自己的支架设计,这款支架加上药物涂层就是后来的畅销货——Taxus支架。

  强生对波士顿科学在支架市场的巨大成功咆哮不已,它当然不喜欢波士顿科学聪明地利用自己拥有专利的技术变得越来越富有。

因此,波士顿科学无法从强生那里得到支架设计方面的广泛专利权使用许可,两家公司在专利方面的纠缠不清至今仍在继续。

  浴火重生

  犯错误的并不总是强生。

自今年7月份开始,由于制造问题波士顿科学在短短的几十天中被迫分别进行了3次支架产品召回。

这家公司并没有及时发现所有制造工艺中的缺陷,目前总计约有10000个支架被厂家回收。

  支架产品缺陷已经造成47伤3亡。

平心而论,波士顿科学的确没能恰当地处理此次危机。

  今年夏天,首席执行官托宾忙于安抚那些不满的投资者、忧心忡忡的医生和那些受到伤害和惊吓的病人,让他们了解波士顿科学已经完全控制了局面,解决了问题。

是的,这很重要——这家医疗器械公司2004年的57亿美元销售计划中,有40%的收入来自其畅销的药物涂层支架。

  危机时刻,波士顿科学总是能够在街边偶遇幸运女神。

尽管支架召回事件弄得托宾焦头烂额,但所幸死对头强生也因深陷产品故障问题而限制了支架产品的产量。

这给波士顿科学以喘息之机。

  不过,根据摩根斯坦利的分析,这次召回事件严重打击了波士顿科学的经营和信誉,令其市场份额骤然从70%跌落至60%。

  经过难熬的几个月,9月份波士顿科学的形势开始回暖。

召回事件期间,Taxus支架的日销售额曾经滑落至600万美元,8月底又恢复到了740万美元的正常水平。

而9月份,平均日销售额达到了惊人的830万美元。

波士顿科学表示,Taxus支架的美国市场份额重新回到70%。

  在制造工厂中,波士顿科学改进了生产工艺。

新工艺能够更好地控制激光焊接时的热度,从而保证了支架系统中的气囊质量。

  新出炉的季度财报令表明波士顿科学已经控制了药物涂层支架市场。

Taxus支架在这个季度带来了6.86亿美元的全球收入,整个公司的全部收入达到14.8亿美元。

在畅销支架的帮助下,季度净收益达到了2.58亿美元。

  尽管目前只有波士顿科学和强生两家公司有能力生产药物涂层支架,但由于波士顿科学在市场占有率上的优势,强生已经授权其他医疗设备制造商来销售其Cypher支架,同时,一些小厂商也在努力开发出自己的支架产品,这表明斗争仍在升级。

  当波士顿科学选择与强生争夺市场的时候就该知道,除非退出这个市场,否则永远不能停止奔跑。

(王峥/文)

强生:

大公司患上偏头痛

曾像“骄傲的将军”一样付出代价的强生,正在学习以平视的姿态谋求新的市场关系,以便调动大公司强有力的技术储备

  对强生公司的CEO比尔·韦尔登(BillWeldon)来讲,竞争对手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

  今年上半年,这家在美国第一个获准销售药物涂层支架产品的公司,与Guidant公司结成同盟。

双方共同来销售强生的Cypher支架产品,和波士顿科学的Taxus一样,用来撑开堵塞的动脉血管,缓慢释放药物以保持血管畅通,类似于笔中的小弹簧。

  实际上,Guidant也是强生的对手,但因两家公司共同的敌人波士顿科学目前在药物涂层支架市场一时无人能出其右,它们不得不同舟共济——尽管强生口头上并不承认波士顿科学70%的市场占有率。

  作为一家大型医药公司,强生未来几年的计划缺乏强大的拳头产品,只靠现有产品维持,投资者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对它充满信心。

同时,治疗糖尿病、多发性硬化和流感的新药在临床试验中都遭遇失败,其畅销药Procrit最近也出了麻烦——这种药物的年销售额曾高达40亿美元,但被发现使用后出现血栓的比例相当之高。

2003年底,强生取消了其在患有轻微贫血的癌症患者身上进行的后期临床试验,因此产生的潜在损失将是12.5亿美元。

  强生同波士顿科学之间的纠葛始自1990年代。

当时的波士顿科学是一家专注于微创医疗器械的医药公司。

在支架技术应用之前,医生都是用微型气囊来扩张堵塞的血管,波士顿科学几乎主宰了这一市场。

野心勃勃的强生在拥有了强大的支架技术后,并不懂得如何开拓微创领域。

将支架技术尽快投入商业应用的办法就是收购一家在这个行业做得好的公司来操控支架技术——波士顿科学曾是强生最好的选择。

  但波士顿科学的创始人皮特·尼古拉斯(PeteNicholas)当时却并不急于将自己一手创办、蒸蒸日上的事业出售。

面对强生的要约,尼古拉斯开出了一个天价。

这激怒了强生当时的CEO拉尔夫·拉尔森(RalphLarsen),他威胁对方如若不从,强生将会收购波士顿科学的竞争对手Cordis公司。

  如今,几乎所有人见证了这次收购的结果,Cordis成为了强生支架部门,而波士顿科学同强生之间的关系彻底恶化。

事实上,Cordis的确也是一个好的选择,这家心脏病设备制造商同波士顿科学几乎在所有的市场都存在竞争。

Cordis的加入犹如为强生添加了对抗波士顿科学的DNA。

  引起这场角逐的支架技术在1986年取得了动物试验成功,精明的技术持有人立即申请了相关技术最广泛专利,然后向强生和波士顿科学两家公司兜售使用许可。

强生看到心外科医疗技术正在迅猛发展以及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判定未来支架产品将会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于是果断掏出1000万美元获得了专利使用许可。

  当时,由于动脉血管变窄的问题,有约33%的患者在心脏手术后被迫重新回到医院再次接受手术治疗。

而支架技术则能够把因此而苦恼的医生和患者解放出来。

两年后,随着这项技术的成熟和完善,强生决定将其纳为己有,经过讨价还价,最终以5亿美元的价格成交。

  得到全部技术的强生立即在新泽西设立了专门机构展开应用研究,直到1994年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成功,强生终于解决了技术应用的全部难题。

支架产品投放市场后引起了轰动,同时为了尽快收回高额的研发成本,强生以单个1600美元的高额价格出售支架产品,并对外出售了支架产品的专利使用许可——它显然不认为有谁可以取代自己的位置。

  到了1997年,强生已经在支架产品上获得了8亿美元的年销售额,如此高收益的产品足以引起全世界公司的嫉妒。

  但此后,强生为自己的贪婪和高高在上付出了代价。

由于支架产品售价高昂,医院的心外科手术利润大大降低。

强生凭借自己在该市场的垄断地位,不向医院提供任何折扣。

高傲的大公司作风损害了医生同强生之间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