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3056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湘教版必修2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了解城市化对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2.理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3.了解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1.城市化过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气候

②河流

③生态

(2)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土地利用方式

农业用地逐步演化为建设用地,形成城市功能分区

就业方式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大规模转移

聚落景观

乡村景观逐步为建筑物密集的城市景观取代

人类活动

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

文化

影响和改变地方文化,强化文化交流与融合

二、城市环境问题

1.“城市病”的成因及表现

(1)成因:

人类产业活动密集,长期的高强度的工业生产,使城市及附近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破坏。

(2)表现

2.城市郊区化(又称逆城市化)

含义

由于“城市病”的困扰,城市居民向生态环境较好、房租地价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

表现

城市居民由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商业和制造业也随之向外扩散

结果

市中心区衰落

本质

城市化进程从集聚发展到扩散的新阶段

判断

1.合理布局城市道路网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途径。

(√)

2.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

3.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派生出来的新潮流。

(√)

三、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1.特点

(1)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2)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

(3)有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或当地的小城镇。

2.建设

(1)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

(2)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

(3)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思考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正积极建设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这反映了我国城市的何种发展趋势?

答案 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主要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构建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这反映了我国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城市发展趋势。

探究点一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读“城市热岛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气温曲线的分布特点。

答案 市中心的气温明显高于居民区、商业区和城郊居民区,公园的气温较低,农田和郊区的气温最低。

2.分析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

答案 ①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过度集中,排放大量废热。

②市区人工建筑物较多,改变了城市的自然下垫面,绿地、水体等自然下垫面相应减少,造成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升高。

③城市大气污染相对较重,产生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尘等物质可以大量地吸收环境中的热辐射,加剧温室效应的影响。

3.说出城市热岛效应给城市带来的影响,并简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

答案 消极影响:

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引起城市热力环流,将城市大气污染物带到郊区。

积极影响:

利于市区污染物的扩散;对城市工业区布局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措施:

增加自然下垫面——绿地、水面;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人工废热;降低建筑物密度,主干道和夏季盛行风向一致;把污染重和高耗能的企业及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圈外。

1.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的影响

结果

地形

进行改造,趋向平坦

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

气候

改变下垫面性质,产生热岛效应,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形成城市风,将城市的污染物带到郊区,将郊区的污染物带到城市

水文

破坏原有河网系统

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富营养化,水体变黑发臭

生态

工业“三废”、生活污水及垃圾,干扰和破坏生态环境

城市生态遭受破坏,环境恶化

2.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文环境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村

转变为

城市

土地利用方式

农业用地

建设用地

居民就业方式

第一产业

第二、三产业

景观特征

乡村景观

城市景观

人口

分散、农业人口

密集、非农业人口

经济开放程度

信息、交通

欠发达

发达

文化、观念

受教育程度低,整体文化素质低

受教育程度高,整体文化素质较高

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  )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

①兴建污水处理厂 ②疏浚河道 ③加强道路建设 ④完善排水系统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包括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①曲线洪峰出现时间最早,流量最大,是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③曲线洪峰出现最迟,流量最低,是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

地下径流过程线应低于洪水位,应为④,第2题,疏浚河道和完善排水系统可以防治城市内涝。

探究点二 城市环境问题

下图为“城市环境污染图”。

1.除了图中列举的城市环境污染,还有哪些污染类型?

答案 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2.选择其中一项污染,说明该污染产生的危害,并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 

污染类型

危害

治理措施

大气污染

危害人类健康,破坏土壤、水质,危害生物,腐蚀建筑物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

水体污染

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繁殖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

噪声污染

破坏生活环境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市布局,建绿化隔离带

固体废弃物污染

影响环境卫生和人类健康

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

3.除环境污染之外,城市环境问题还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 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等社会问题。

城市化问题的表现、成因、危害及整治措施

主要表现

成因

危害

整治措施

环境质量下降

大气污染

工矿企业、家庭炉灶、汽车尾气

危害人类健康,破坏土壤、水质,危害生物,腐蚀建筑物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

水体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繁殖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

破坏生活环境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固体废弃物污染

工业垃圾和居民生活垃圾

影响人类健康

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

光污染

城市建筑玻璃幕墙、城市灯光

刺激人的视力、诱发交通事故

城市光源多用生态的“绿色照明”,制定建筑光标准;家庭装修合理布置灯光

电磁波污染

各种电磁设备

影响人类健康

污染严重的,需采取屏蔽或保护措施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交通堵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住房紧张,质量低劣;影响城市环境质量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

就业难度增加,失业队伍扩大

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乡村人口无序迁入

造成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社会治安和管理问题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

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包括环境污染整治和合理规划两个主要方面,如下图所示。

近日,陕西榆林市某路段出现一条“3D”斑马线,通过黑白灰三种色块搭配,呈现出立体效果。

读图完成3~4题。

3.黑白灰三色块立体交通标识设置意在(  )

A.美化城市道路,防止司机审美疲劳

B.合理配置道路系统,减少交通拥堵

C.方便提醒有色差的行人,安全通过

D.提醒司机提前减速慢行,减少交通事故

4.黑白灰三色块立体交通标识不宜设置在(  )

A.中心商务区附近B.高速公路上

C.铁路与街道交会附近D.公共汽车站附近

答案 3.D 4.B

解析 第3题,该设置意在提示车辆提前减速慢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故选D。

第4题,该设置意在提示车辆在此路段提前减速慢行,高速公路上行车速度较快,不宜设置。

可以在医院、学校、中心商务区、交通线路站点等合适路段进行设置,故选B。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握手楼”。

据此完成1~2题。

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市民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屋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了该中心城市(  )

A.居住人口减少B.城区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再扩大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图中显示,该地的“握手楼”楼房密度很大,农民建“握手楼”主要的、直接的目的是通过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前来务工、经商,房屋出租市场兴旺,故选D。

第2题,根据材料,“握手楼”分布在城市周边,布局拥挤,居住环境较差,但却能吸引租房者租住,说明了该中心城市的城区房价昂贵,收入较低的外来务工人员及经商者不得不到房价较低的郊区租房,故选B。

读下表,回答3~4题。

北京市中心区与郊区平原区水量比较表

降水量(mm)

径流总量(m3)

地表径流量(m3)

地下径流量(m3)

蒸发量(mm)

中心区

675

405

337

68

270

郊区平原区

644

267

96

171

377

3.北京市城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区(  )

A.地下水位上升B.径流总量减少

C.蒸发量减少D.降水量减少

4.北京市中心区地表径流多于郊区平原区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

答案 3.C 4.C

解析 第3题,表中数据表明,与郊区平原区相比,北京市中心区降水量多、径流总量大、地表径流量大、地下径流量少、蒸发量少,因此C正确。

第4题,与郊区平原区相比,北京市中心区地面硬化率高、植被覆盖率低,因此降雨后地表径流迅速向低洼地区汇集而流走,造成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城市化的影响而使城市气候呈现出所谓的“多岛效应”,即“热岛”“湿岛”“干岛”“雨岛”“混浊岛”……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某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示意图。

(1)图中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__;在这种午后气温现象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市区与郊区近地面的风向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讨论中,一高中生提出可在郊区增加生态林面积,来改善市区绿地面积少、大气质量差的问题。

你认为此做法是否合理,并简要说明依据。

(3)试解释城市被称为“混浊岛”的原因。

(4)根据图文材料,选择“多岛效应”中的某一项作为主题,就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并补充完成基本研究思路。

答案 

(1)① 自郊区吹向市区

(2)合理。

 如造林位置处于城市风下沉的距离之内,由郊区流向城区的空气经过生态林的调温和净化作用,可以降低流入城区的大气温度,改善大气质量。

(3)城市居民燃烧矿物燃料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汽车等交通工具所排放的大量尾气,这些大量尘粒使大气中凝结核增多,因此雾天多,阴天多。

(4)①②“城市热岛效应” ③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 ④提出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建议

解析 第

(1)题,夏季午后气温由市中心向郊区降低,公园、农田等绿地气温低,曲线①符合。

曲线①表现的是城市热岛效应,近地面市中心形成低压,郊区形成高压,风自郊区吹向城区。

(2)题,生态林有调温和净化作用。

第(3)题,城市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排出大量污染物,大量的尘粒使大气中凝结核增多,因此雾天多,阴天多。

第(4)题,叙述合理即可。

2017年入夏以来,全国很多省份迎来了持续多日的降雨天气,尤其是南方多个省市遭遇了大到暴雨,水灾严重。

最近几年“城市看海”“逢雨必涝”给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图为“城市径流量、降水量过程曲线图”。

据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A、B、C三曲线的含义,正确的是(  )

A.A——城市化前的水位过程曲线

B.B——城市化后的水位过程曲线

C.B——降水过程曲线

D.C——城市化后的水位过程曲线

2.导致B曲线比C曲线峰值提前的原因有(  )

①水泥路面多 ②排水不畅 ③绿地多 ④人口多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题,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硬化地面增多、湿地遭破坏,当城市遭遇强降雨时,排水不畅,径流量峰值提前。

根据三条曲线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A表示降水量过程曲线,B表示城市化后的水位过程曲线,C表示城市化前的水位过程曲线。

第2题,径流量峰值提前,是因为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路面硬化,降水难以下渗、排水不畅。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

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

A.蒸发量增加B.地下径流量增加

C.地表径流量增加D.降水量增加

4.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减少土壤侵蚀 ②补充地下水 ③延长径流集聚时间

④解决城市洪灾 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答案 3.C 4.B

解析 第3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地面硬化面积增多,阻断了部分水分的下渗,下渗量减少,地下径流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

第4题,由图可知,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新的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中,出现了绿化带、渗水道路和城市集雨管网,起到了滞流作用,延长了径流集聚时间;下渗量增大,有利于补充地下水。

下图为“我国某沿海城市50m高度大气中NO2浓度等值线图(单位:

mg/m3)”。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显示的该城市环境问题和发生季节是(  )

A.水污染和光污染——春季

B.噪声污染和汽车尾气污染——夏季

C.土壤污染和生物污染——冬季

D.电磁波污染和海洋污染——秋季

6.针对该城市出现的这一问题,下列措施无效的是(  )

A.限制城市汽车数量

B.植树造林,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C.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D.发展卫星城市,开发新区

答案 5.B 6.C

解析 第5题,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汽车数量的增多常常造成汽车噪声污染,城市大气中的NO2是汽车尾气排放产生的,它能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而不是水污染、光污染、土壤污染、电磁污染;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NO2浓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降低,且沿交通干道延伸。

夏季,由于受东南风的影响,NO2浓度等值线沿交通干线向西北延伸。

第6题,针对上述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限制汽车数量,可以减少噪声和尾气排放;植树造林,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可以净化空气,减弱噪声;发展卫星城市,开发新区,可以有效减少城区的汽车数量,进而减少汽车噪声污染和尾气排放;而改善居住条件,并不能减少汽车噪声和尾气排放。

“钟摆族”指工作在城里,生活在郊区或其他城市,两处奔波的职场人士。

“潮汐车道”是指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交通指示标识,对其行驶方向进行适时调整的车道。

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钟摆族”的说法,最可信的是(  )

A.“钟摆族”多居住在高级住宅区

B.“钟摆族”购房主要考虑环境质量

C.“钟摆族”大多自己驾车上下班

D.“钟摆族”的形成与城市化有关

8.设置“潮汐车道”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城市交通管理B.美化城市道路景观

C.优化配置道路资源D.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答案 7.D 8.C

解析 第7题,“钟摆族”是在城市生活成本提高,城市地铁、城际高铁等交通条件日益完善的前提下形成的。

“钟摆族”出于降低生活成本的考虑,在郊区或其他城市居住、生活,而乘坐地铁或高铁到城里上班,这种现象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出现的。

第8题,根据材料中的介绍,“潮汐车道”是指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适时对车辆行驶方向进行调整的车道,这样可以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优化配置道路资源,降低高峰期间交通压力,减少城市交通拥堵。

图甲示意我国大部分城市道路两侧绿化种植池现状,针对当前的城市问题有环保学者提出设计建议(图乙所示)。

读图完成9~10题。

9.图甲中路缘石与种植池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最可能为(  )

A.阻挡雨水杂物B.美化城市环境

C.防止人为践踏D.减少建设成本

10.环保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主要解决的是城市(  )

A.热岛问题B.内涝问题

C.拥堵问题D.大气污染问题

答案 9.C 10.B

解析 第9题,据图可知,路缘石狭窄且明显高于路面,这样设计的原因是防止人为践踏,故C项正确。

第10题,据图可知,种植池低于路面,有利于路面排水和雨水下渗,减少内涝情况的发生,故选B。

2013年11月,浙江省绍兴市由原“一区五县(市)”调整为“三区三县(市)”。

下图为“绍兴市行政区划调整示意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绍兴市行政区划调整后,越城区的(  )

A.城镇人口减少B.服务范围增大

C.城市等级变高D.职能种类减少

12.绍兴市行政区划的调整,反映出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是(  )

A.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B.加速城市发展,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C.控制环境问题,治理各种“城市病”

D.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答案 11.B 12.B

解析 第11题,由图示可知原绍兴县的三个镇划归越城区,则越城区规模扩大,服务范围也随之扩大。

第12题,绍兴市由原“一区五县(市)”调整为“三区三县(市)”,反映了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增强了大型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13.图甲是“某城市及郊区近地面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乙为“该城市城区和郊区气流运动简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该现象对城市大气质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上空多云和雾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和B两地气压值较高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分析在城郊之间建设绿地的意义。

(5)如果某天该城市烟囱中的烟都不向上飘,则可能是出现了________现象,此时图示环流(图乙)会消失,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答案 

(1)城市热岛效应 有利于近地面污染空气的扩散

(2)空气上升运动强烈,凝结核多,水汽容易凝结 (3)A

(4)能净化流向市内的空气,改善城市的大气质量。

(从调节大气温度、湿度方面回答也可) (5)逆温 不利于近地面污染空气的扩散,进而加重城市的大气污染。

解析 由图甲中近地面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可知:

城市气温高于郊区。

结合图乙城市、郊区之间气流运动状况可知:

城市近地面污染空气被带到高空,随着气温的降低,水汽易凝结,故城市上空多云和雾。

郊区近地面气压值大于高空。

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为改善城市大气质量,应在城郊之间建设绿地。

逆温现象出现时,空气对流运动受阻,不利于近地面污染空气扩散,会加重城市大气污染。

14.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居民乔迁新居,居住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甲图是“某城市小区平面图”,乙图为“我国某中等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居民小区中荷花池的生态功能有哪些?

(2)图乙①②③曲线中,③表示工业区用地面积空间变化,那么①和②曲线代表的主要功能区分别是什么?

请说明理由。

(3)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该市在距市中心15.5km的郊区(如图乙中④所示)规划设计了一座新的卫星城,说明该卫星城所起的作用。

答案 

(1)减小温差,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局部气候;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2)①曲线表示商业区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原因是该曲线所示市中心附近面积最大。

②曲线表示住宅区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原因是该功能区是各功能区中面积最大的,而且离市中心较近。

(3)分担城市职能;缓解城市土地、交通压力;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发展。

解析 第

(1)题,荷花池的生态功能应从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分析。

(2)题,图乙所示的①曲线,市中心面积最大,应为商业区;②曲线在城市各主要功能区中面积最大,应为住宅区。

第(3)题,卫星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分担城市职能、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

考点题点细目表

考点

题点

题目序号

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4,14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7~8

城市环境问题

城市病

5~6

城市环境问题的对策

5~6,9~10,15

逆城市化

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1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