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第八课遇到困难要求助教师用书.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96301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第八课遇到困难要求助教师用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二年级第八课遇到困难要求助教师用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二年级第八课遇到困难要求助教师用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二年级第八课遇到困难要求助教师用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二年级第八课遇到困难要求助教师用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第八课遇到困难要求助教师用书.doc

《二年级第八课遇到困难要求助教师用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第八课遇到困难要求助教师用书.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第八课遇到困难要求助教师用书.doc

二年级第八课遇到困难要求助

【主题说明】

现在的独生子在家向来是养尊处优,什么都不用自己操心,所有的事情全由家长一手包办,包括遇到了困难,也只需要在那里等着,反正父母都会帮自己解决,根本用不着自己想办法、自己担心导致现在的孩子在离开父母后遇事什么都不会去做,只会哭,心理十分脆弱,经不起一点打击,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本课是专门针对这一点,让孩子知道如果自己遇到的困难是没关系的,只需要学会主动向身边的人求助就可以解决困难,培养孩子独立处事的能力,并获得自信心。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认识到遇到困难并不可怕,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困难,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2.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感受到遇到困难时得到他人帮助的快乐,学会主动求助,并在他人有困难时主动帮助他人。

3.行为目标:

学会遇到困难时主动寻求帮助,请身边的人帮助自己解决困难。

【教学重点、难点】

当遇到困难时学会向身边人进行求助。

【课前准备】

1.课堂展示PPT

2.生活中学生遇到困难时无助的照片。

3.制作“乐于助人爱心贴”的小贴纸。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环节

目标

过程

建议

观察岛

(热身暖心)

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讲解教材中观察岛的图片(有条件可以多媒体呈现)。

图片中的年轻人遇到了什么困难?

他该怎么办呢?

鼓励学生举手发言。

3、归纳,引出课题。

4、教师小结:

当我们遇到困难,自己无法解决时,不用担心,我们可以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

只要我们说出我们的困难,只要我们大胆的求助,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1.此处教师可酌情调整活动方式。

本环节可用于活跃气氛。

2.本环节用时不超过5分钟。

活动营

(体验分享)

体验在遇到困难时,别人的帮助对自己的用处很大。

活动一:

游戏:

贴鼻子

1、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贴鼻子”游戏,开展两次游戏活动。

第一次学生独自贴。

“看一看,自己贴对了鼻子的正确位置吗?

有什么方法能让自己在蒙眼的情况下,正确贴对鼻子的位置呢?

”第二次游戏:

学生在上面找位置,其他同学在下面帮忙提示:

往左、往上、对了、贴。

2、教师小结: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单凭自己的力量在有些时候不能顺利解决问题,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我们才能圆满完成本次任务。

所以,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灵活应对,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主动向他人寻求帮助。

活动二:

大胆的说出来

3、回忆:

你平时遇到过哪些困难呢?

这时你是怎样的心情?

后来是怎样解决的呢?

4、学生看图,联系自己,说一说自己的情况。

5、情景表演:

根据书中的四幅图片内容,请同学演一演,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6、教师小结:

是啊,在我们生活中会遇到不少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我们都会寻找身边的人帮助自己。

让我们一起大声的说:

“请你帮助我!

1、此处建议将活动一和活动二的用时分别给予建议,并在学生谈论自己的经历时注意给予肯定和鼓励,不做负面评价

2、本环节用时控制在20分钟以内。

分享屋

(总结提升)

明确知道,遇到困难寻求帮助。

1、教师引导:

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们明白了每个人都可能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但我们知道遇到困难并不可怕,要学会应用身边的资源,大胆主动的向别人寻求帮助,在他人的帮助下,苦难一定会得到解决。

2、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分享屋中的儿歌,巩固加深本课的学习内容。

3、心理引导:

通过教师总结,加深对求助的深刻认识,并举出生活中可以求助的案例加深印象。

1.总结归纳一定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

2.本环节用时至少5分钟。

拓展园

(拓展延伸)

学会并使用求助方法。

1、教师导语:

现在让我们都来制作一些“乐于助人爱心小天使”的方便贴,如果下次再遇到困难时,就用这些求助贴寻求帮助吧!

2、学生自制方便贴。

本环节用时控制在10分钟以内。

【活动反馈】

1.学生对课堂活动是否感兴趣。

2.学生是否学会了向他人寻求帮助。

【练习题】

遇到数学难题时,你会。

A.找父母帮忙B.找邻居家姐姐帮忙C.找老师D.抄同桌作业

【教学参考素材】

一、视频资源

【视频】遇到心理困扰学生要学会“求助”

【视频】电梯遇险学会自救

【视频】陌生人求助你会帮忙吗

【视频】你会拨打110吗?

【视频】《新闻直播间》70%受访者遇到问题不会求助邻居

二、小故事

曾经有记者问巴西总统卢拉:

“你的第一任老师是谁?

”卢拉深思了片刻,很简短地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到了门口,钥匙却怎么也找不着了。

而当时我的爸爸妈妈都去了外地,要两三天才能回来。

怎么办呢?

于是我转到房子的后面,想从窗户里爬进去,可是窗子是从里面关死的,只有砸坏玻璃才进得去,就在我举起一块石头准备砸的时候,邻居博尔巴先生看到了我。

“你想干什么,小伙子?

”他吃惊地问。

“我的钥匙丢了,从门里进不去。

”我无奈地回答。

“你就不能再想点其他办法吗?

”他似乎不满意,接着问。

“我已经想尽了所有的办法。

”“不会吧?

”他说,“你根本没有想尽所有的办法,至少你没有请求我的帮助。

”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钥匙,神奇地把门给轻易打开了。

当时,我一下子愣住了。

原来,我妈妈临走时留了一把我家的钥匙在他那儿备用。

答案不言而喻,大家都非常知晓,谁是卢拉总统的第一任老师。

世上没有做不成的事,只有不会做事的人。

一个会做事的人,可以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轻松自如地驾驭人生局面,凡事逢凶化吉,把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

【心理学背景知识】

心理上所说的挫折,是指人们为实现预定目标采取的行动受到阻碍而不能克服的,所产生的一种紧张心理和情绪反应,它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

挫折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可避免。

增强挫折承受力是培养良好意志行为的重要方面。

增强挫折的承受能力涉及多方面因素,下面介绍集中重要因素。

第一,要正确对待挫折。

首先要认识到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

自然界、社会中的万事万物都是在曲折中前进、螺旋式上升,直线、顺利发展的事情基本上没有。

挫折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人们怎样认识和对待它,如果认识到挫折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就对挫折有了较充分的心理准备,能敢于向挫折挑战,能把挫折视为前进的阶梯、成功的起点。

应该认识到挫折具有两面性,并不都是坏事,它促使人为了改变境况而奋斗,能磨练性格和意志,增强创造能力和智慧,使人对生活、对人生认识的更加深刻、更加成熟。

同时,遭受挫折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也是十分必要的,应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挫折。

  第二,改善挫折情境。

挫折情境是产生挫折和挫折感的重要原因,如果挫折情境得到改善和消失,挫折感也就会随着消失。

对挫折情境的改善,首先要预防挫折的发生,即对一件事情的成功或失败做出正确的估价。

挫折发生后,认真分析引起挫折的原因,设法改变、消除或降低其作用的程度。

改变挫折情境的另外一种方法是暂时离开挫折情境,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去或改变环境氛围。

第三,总结经验教训。

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是增强挫折承受力的重要方面。

一方面从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以积极态度冷静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观原因,及时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发现自己的弱点,力争改善。

另一方面,要发现自己的长处,振作精神,鼓起战胜挫折的勇气,树立信心,提高对挫折的承受力。

第四,调节抱负水平。

抱负水平是个体在从事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或成就的标准。

它是人们进行成就活动的动力,而能否成功则取决于抱负水平的高低是否适合个体的能力和条件。

抱负水平过低和过高都不利于增强个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过低的抱负水平下,即时成功了,人们也不能产生成就感;抱负水平过高,在达不到预定的目标时,就容易产生挫折感。

所以要使个体在活动中产生成就感又不至于受到挫折,就是提出适合个体能力水平的、具有挑战性的标准。

第五,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增强挫折的承受力是有积极作用的。

当一个人遭受到挫折后,如果有几个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向他们倾诉自己的心里话,便能使自己从挫折中解脱出来,内心的紧张感也会逐渐减弱。

同时还可以从朋友那里得到鼓励、信任、支持和宽慰,重新振作精神,战胜困难和挫折。

参考文献

[1]彭聃玲.普通心理学[J].修订版)[H],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004.

[2]刘丽琼,肖少北.受欺负小学生求助心理与行为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6):

736-737.

[3]钟锡平.学会求助,学会合作[J].教育艺术,2008:

110-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