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2924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历史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选择题)1至5页,第Ⅱ卷(非选择题)6至8页,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问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内已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同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荀子说: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这表明其治国思想是(  )

A.恢复周礼B.严刑峻法C.儒法并用D.君臣有别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荀子思想主张

【解析】从题干中的“重法爱民而霸”可知不属于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故A项错误;从“隆礼尊贤而王”可知其治国思想有重视礼的内容,故B项错误;从题干可知其思想即重礼又重法,故C项正确;D项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C

2.《战国策》在评论商鞅变法时说:

“商君治秦,一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

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

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

②③④

惧。

”以上评论明显有夸大之嫌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考点】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商鞅变法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①体现的是商鞅立法,没有明显夸大,故A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②是商鞅为打破变法阻碍采取的措施,故B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③是用夸张的方式表述商鞅变法的积极作用,故C项正确;结合史实可知④符合史实,没有夸大成分,故D项错误。

【答案】C

3.学界一般认为,我国在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

下列史料最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

A.西晋傅咸作《纸赋》肯定纸的意义B.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

C.蔡伦因造纸有功被汉和帝册封为侯D.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的造纸工序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造纸术)

【解析】结合历史知识,可知西晋在西汉之后,故西晋的记载不是最能证明西汉出现纸的史料,故A项错误;结合历史考据理论可知,最有说服力的史料是当时的实物,故B项正确;蔡伦是东汉人,故不是最能证明西汉出现纸的史实,故C项错误;结合考据理论可知,D项不是最能证明的史料,故D项错误。

【答案】B

4.北魏前期,吏治混乱,各级官吏贪污现象相当严重,北魏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为此,北魏孝文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迁都洛阳,削弱保守势力B.定期考核,依照政绩提拔官吏

C.限制“恩荫”,防止权贵垄断D.发放俸禄,并由国家统一筹集

【考点】从汉到元的政治演变——北魏孝文帝改革(俸禄制)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目的是吸取先进的汉族文化,故A项不是解决题干矛盾的原因,故A项错误;B项是选拔管理的方法,不是解决贪污现象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C项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故C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为解决吏治混乱,贪污成风的现象采取了俸禄制,统一由国家发放,故D项正确。

【答案】D

5.表1中两位历史人物的言论,共同指向王安石变法措施中的(  )

人物

言论

王安石

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

苏辙

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以夺富民之利。

表l

A.青苗法B.保甲法C.均输法D.市易法

【考点】从汉到元的政治演变——王安石变法(青苗法)

【解析】结合材料中的“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以邀倍息”“贷者常苦于不得”及“破富民以惠贫民”可知体现的是变法中的限制高利贷,由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低息贷借(钱或粮食)的青苗法,故A项正确;保甲法是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闲时练兵战时入军,与题干不符,故B项错误;均输法是政府设发运使,“徙贵就贱,用近易远”采购物资,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市易法是政府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以稳定市场,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6.张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

“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下面能够论证此观点的是(  )

A.“宇宙之间,一理而已”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考点】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A项是理学的核心即理是世界的本原,但不能体现材料中的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的作用,故A项错误;B项体现的也是世界本原,故B项错误;C项体现的是天理道德与人本性的关系,也与题干的要求不符,故C项错误;从D项可以得出,理学强调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故D项正确。

【答案】D

7.1920年,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写道:

“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注:

指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这里,梁启超最可能赞同黄宗羲的思想是(  )

①“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②“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民间吉凶(礼仪),一依朱子《家礼》行事”

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公其是非于学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考点】明清时期的儒学思想——黄宗羲思想主张;维新思想——梁启超思想主张

【解析】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其主张是反对君主专制,实行君主立宪,故他赞同的也应是黄宗羲的反君主专制的主思想,①②④都体现出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故①②④正确;③是以朱熹的思想为行事依据,而朱熹的思想属于儒家思想是维护君主专制的,与题干不符,故③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8.《东方杂志》记载:

“当戊戌四五月间,朝旨废八股改试经义策论,士子多自濯磨,虽在穷乡僻壤,亦订结数人合阅沪报一份。

而所谓时务策论,主试者以报纸为蓝本,而命题不外乎是。

”材料反映了(  )

A.废除八股导致社会习俗根本改变B.科举考试命题均以报纸为蓝本

C.改试策论促使士子广泛阅读报刊D.改试策伦得到士人的普遍拥护

【考点】戊戌变法

【解析】A项中的“根本改变”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B项中的“均以报纸为蓝本”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从“亦订结数人合阅沪报一份”“主试者以报纸为蓝本,而命题不外乎是”可知C项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D项普遍拥护,题干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C

9.表2为《晚清中国学生留日人数表(大约数)》(据《日本留学中国学生题名录》整理)

年代(年)

1896

1899

1901

1902

1903

1904

1905

人数(人)

13

143

266

727

1242

2557

8000

表2

以下对1896~1905年留日学生人数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明治维新对中国知识界的吸引②清末新政大力提倡留学

③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④兴中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考点】清末新政;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维新派以日本明治维新为榜样,宣传维新变法,故随着维新思想的传播,留日学生增加,故①正确;结合史实可知清末新政内容之一即派遣留学生,故②正确;科举制废除,有利于中国学生思想解放,接受先进思想,故③正确;兴中会成立于檀香山,故④错误,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10.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

“人身遵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

”这类观点最早在中国得到系统介绍的主要是(  )

A.严复的《天演论》B.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D.谭嗣同的《大同书》

【考点】维新思想——严复思想主张

【解析】从题干中用人体的新陈代谢状况与社会相对应,是用自然规律说明社会变革,故是生物进化论的体现,《天演论》是严复翻译的介绍生物进化论的著作,故A项正确;B、C、D项都没有体现自然规律的内容,故B、C、D项错误。

【答案】A

11.“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

”中共这一声明意在(  )

A.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B.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实践“工农武装割据”理论D.争取解放战争早日胜利

【考点】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中共的三三制原则,该原则是中共在抗战时期在敌后根据地实行的民主原则,其作用是巩固根据地,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B项正确;A项是在解放战争结束时提出的,建国后成立的,故A项错误;C项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提出的,故C项错误;D项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

12.图1为毛泽东关于“双百方针”的题词。

该方针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是(  )

A.中共“七大”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

D.十一届三中全召开图1

【考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中共七大是在1945年,时间跨度大,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也与题干时间较远,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是从1956—1966年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与题干时间最为接近,故C项正确;D项发生于1978年12月,与题干的“背景”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13.西塞罗是古罗马著名的政治家、演说家、法学家和哲学家。

他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法学思想是(  )

A.制定成文法,限制贵族的专横

B.法律应该给罗马公民更强有力的保护

C.实行万民法,使法律有更大的适用范围

D.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

【考点】罗马法

【解析】关键词是“对后世最深远的”思想,选项A项中的“限制贵族”B项中的保护“罗马公民”都有时代的局限性,与问题不符,故A、B项错误;C项没有体现出法学思想来,故C项错误;D项是法学思想且有广泛的适用性,故D项正确。

【答案】D

14.“(它)是经典力学的第一部经典著作,也是人类掌握的第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宇宙论和科学理论体系,其影响所及遍布经典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

”这里的“它”指的是(  )

A.达尔文的《物种起源》B.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赫胥黎的《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D.爱因斯坦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考点】经典力学

【解析】从题干中的经典力学的经典著作,故B项正确;A、C项是生物学的著作,故A、C项错误;D项是物理学著作,但不是经典力学的代表作品,故D项错误。

【答案】B

15.英国历史学家马考利说:

“一个在1789年、1794年、1804年、1814年和1834年都对大革命持相同看法的人,要不是神启的先知,就是顽固的笨蛋。

”他强调的是(  )

A.历史认识具有时代性B.史学对现实具有借鉴功能

C.历史发展具有客观性D.不同阶级对历史有不同的认识

【考点】史学理论——历史认识论;法国大革命

【解析】解读题干可知作者反对对不同历史时期持相同的看法,可知不同的时代历史是不同的,故A项正确;B项题干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C项体现不出作者对持相同意见人的看法,故C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不同阶级,故D项错误。

【答案】A

16.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表3是近代民主实践过程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其中史实与推论相符合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1794年热月政变。

雅各宾派上台,法国大革命达到高潮。

B

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资产阶级政体的确立必然有一个由军事独裁发展到民主的曲折过程。

C

1864年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

欧洲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D

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

孙中山实现了自己人生的转折,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表3

【考点】法国大革命;第一国际;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法国热月政变结束了雅各宾派的统治,故A项错误;拿破仑建立的第一帝国是军事独裁性质,体现不出由军事独裁向民主的发展历程,故B项错误;欧洲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是欧洲三大运动,不是第一国际,故C项错误;国民党一大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与史实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D

17.富兰克林在独立战争时期创作的漫画《要么联合,要么死亡》(图2)流传很广,并在不同时期被人们赋予不同的含义。

以下对该画的解读与时代特征不吻合的是(  )

A.1775年:

要么联合反抗,要么死亡

B.1776年:

要么联合独立,要么死亡

C.1783年:

要么中央集权,要么死亡

D.1787年:

要么建立联邦,要么死亡图2

【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1775年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项是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的时期,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是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时期,而美国独立后建立了松散的邦联,没有形成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D项是美国联邦制建立的时期,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C

18.刘天纯在《日本改革史纲》中说:

“因为当时的日本,资本家阶级还没达到独立经营的程度,依然有政府保护助长之必要。

不过保护助长的方法和性质,都不同从前官营模范工厂制度的封建式了……其变化是更加趋向全面实行保护政策。

”文中所述的“更加趋向全面”的保护政策是(  )

A.保护新兴地主的土地私有制B.工部省接管幕藩的矿山和工场

C.鼓励私人资本投资近代企业D.将大部分官营企业廉价转让给“政商”

【考点】日本明治维新——殖产兴业

【解析】题干没有体现地主和土地问题,故A项错误;B项与“不同从前官营模范工厂制度的封建式”不符,故B项错误;C项政策与题干的“资本家阶级还没达到独立经营的程度,依然有政府保护助长之必要”不符,故C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题干体现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时的殖产兴业政策,D项是该政策的内容,故D项正确。

【答案】D

19.图3是法国1875年宪法部分修正案(1884年8月14日)。

发布这些修正案的直接目的是(  )

A.否定巴黎公社

B.确立共和政体

C.阻止保皇派复辟

D.建立君主立宪制

图3

【考点】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875年宪法

【解析】A项失败了,不会导致宪法修正案,故A项错误;修正案出现在确立共和制之后,故B项错误;从所给材料可知宪法修正案的目的是巩固共和政体,防止君主复辟,故C项正确;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2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

“联邦领土由下列各邦组成:

普鲁士与洛恩堡、巴伐利亚、萨克森、符登堡……汉堡。

”该规定(  )

A.维护了德意志的统一B.继承了军国主义传统

C.加重了封建专制色彩D.确立了容克贵族的统治

【考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71年宪法

【解析】从题干内容可知德意志国家是联邦国家,故体现的是德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故A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出军国主义、封建专制和容克地主的内容,故B、C、D项错误。

【答案】A

21.《和平法令》宣布:

“本政府认为,……俄国工人在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用最明确的、最坚决的方式要求的和平,就是立即实现的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

”文中“本政府”是指(  )

A.1861年改革后的沙俄政府B.二月革命后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二月革命后的工兵代表苏维埃D.十月革命后的工农苏维埃政府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

【解析】A、B、C项均出现在俄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前,故A、B、C项错误;《和平法令》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府颁布的,故D项正确。

【答案】D

22.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公开宣称:

“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的压力。

”这一讲话标志着(  )

A.冷战序幕揭开B.冷战正式开始

C.两极格局形成D.北约开始建立

【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杜鲁门主义

【解析】冷战序幕揭开是在1946年,故A项错误;解读题干,从“1947年”和“美国总统杜鲁门”可知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故B项正确;两极格局形成于1955年华约组织的建立,故C项错误;北约建立于1949年,故D项错误。

【答案】B

23.被称为“20世纪用西班牙文写作的最杰出的长篇小说之一”、“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并被授予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  )

ABCD

【考点】19世纪以来世界的文学成就——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解析】提取有效信息,“20世纪,用西班牙语,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可知A项是20世纪拉美文学代表,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故A项正确;B、C、D项都发表于19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C、D项错误。

【答案】A

24.有学者指出:

“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文中“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不包括(  )

A.不结盟运动兴起B.欧洲共同体形成

C.日本崛起D.华约组织建立

【考点】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解析】解读题意可知“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是指多极化趋势的出现,A、B、C项都是其表现,与问题不符,故A、B、C项错误;D项是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不是挑战两极格局,故D项正确。

【答案】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18分)思想是时代的反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智者运动是古希腊史上颇具影响的一股思潮。

智者运动的兴起与雅典的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

(杨冬梅《智者运动的实质及时代精神》)

材料二(表4)

言论

人物

相关著作

共同的核心思想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完全脱离了惩罚和罪责。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答复这个问题:

“什么是启蒙运动”》

表4

材料三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四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1)指出智者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分)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智者运动的兴起与雅典的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

(4分)

(2)表4中一些著名人物的言论出现于16~18世纪。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完成表4相关内容。

(6分)

(3)与材料三相比,材料四中的政治思想有何变化?

(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这种变化的时代因素。

(4分)

【考点】

(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思想主张;雅典民主政治

(2)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3)1840~1900年间列强侵略——甲午中日战争;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中体西用”与维新思想

【解析】

(1)第一小问,结合相关史实,解读即可;第二小问,可转换为智者运动兴起的背景。

(2)提取关键词“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可知体现的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雷特》,”即令没有赎罪券“可知是马丁路德反对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从《答复这个问题:

“什么是启蒙运动”》可知总结启蒙运动,故人物是康德。

(3)第一小问,解答变化应先总结材料三、四的观点,在归纳其变化;第二小问,回答原因,要结合时代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作答。

【答案】

(1)人物:

普罗塔哥拉。

(1分)

观点:

“人是万物的尺度”。

(1分)

理解:

智者运动的兴起与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期相伴;(2分)与平民地位的提高、个人主义的成长、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有关。

(2分,任答一个因素即可)

(2)

人物

相关著作

共同的核心思想

莎士比亚(1分)

马丁·路德(1分)

人文主义(1分)

《哈姆雷特》(1分)

《九十五条论纲》(1分)

康德(1分)

(3)变化:

从重视器物层面转变为更重视政治制度层面。

(2分)

因素:

清政府甲午战争战败,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洋务运动破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西方政治学说的传播。

(每点2分,共4分,任答两点即可)

26.(22分)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取消56个“衰败选区”的议会代表名额,30个小选区选举名额从2名减少到1名,并将空出的143个席位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

(据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方案)

材料二

图4

克里米亚战争不仅根本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而且对英国国内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战争不仅给了英国国内的民主潮流和进一步改革以极大的促进,而且国内各政治派别在外交政策上的激烈争论,促使英国的自由主义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1850年代末自由党的形成准备好了条件。

(宋晓东《克里米亚战争与19世纪英国自由主义的发展》)

材料三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资本主义道路。

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判断的标准应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据《邓小平文选》第3卷)

(1)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一中议席分配的变化。

(10分)

(2)据图4指出克里米亚战争的地域特点。

(2分)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克里米亚战争如何促进了俄国和英国的社会变革?

(4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中邓小平观点的历史意义。

(6分)

【考点】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2)俄国农奴制改革——克里米亚战争

(3)邓小平理论——南巡讲话

【解析】

(1)回答评述问题,应包含三方面内容:

说明问题具体内容、出现原因、该问题的影响,从材料一中可以概况出议席分配的变化即说明了问题的具体内容,在结合材料出处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方案,可以分析该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和图片分析即可;第二小问,结合史实可知对俄国的影响引发了俄国1861年改革,结合材料二可知对英国的影响是“战争不仅给了英国国内的民主潮流和进一步改革以极大的促进“以及“促使英国的自由主义事业进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